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财富人生(Ⅰ)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教你如何驾驭财富的经典。

本书是《自己拯救自己》以及《品格的力量》这两本书的姊妹书籍。实际上应当把这本书看成是这一系列书籍的引言,因为节俭是自助的基础,是造就杰出品格的基石。

作者以劳动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勤劳的美德和节俭的意义,教导人们培养节俭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积累财富,为自己的人生做长远的打算。

内容推荐

本书是斯迈尔斯继《自己拯救自己》、《品格的力量》之后出版的又一部励志巨作。作者以劳动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勤劳的美德和节俭的意义,教导人们培养节俭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积累财富,为自己的人生做长远的打算。

目录

序言

一则寓言

第一章 勤劳

第二章 节俭的习惯

第三章 培养节俭的美德

第四章 节俭的榜样

第五章 节俭的方法

第六章 通过人寿保险为节约

第七章 储蓄银行

第八章 从小事做起

试读章节

节俭是与文明相伴而生的。它产生于当人们意识到有必要既为现在也为未来作出某些准备的时候。它要比金钱产生的时间早得多。

节俭属于私人经济的范畴,它包括一个家庭的经济以及秩序与管理。

私人经济的目标在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而公共经济的目标在于创造和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

私人经济与公共经济具有相同的根基。财富通过劳动获得,通过储蓄与积累得以保持,通过勤奋与坚毅而得以增加。

个人的储蓄构成一个国家的整体财富也即福利水平,而另一方面个人的浪费也会造成一个国家的贫穷。因此每一个节俭的人都应当被视为公共的施惠者,而每一个奢侈挥霍的人都应当被视为公共的敌人。

私人经济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人们都承认这一点并且对此进行宣扬。但对于公共经济领域的诸多问题比如资本的分配、财产的积累、征税的范围、济贫法以及其他议题还存在着许多的争议。本书的主题为私人经济、节俭。

节俭并非一种自然本能,而是由经验、榜样和远见所催生出来的品行,它也是教育与智慧的结果。只有当人们变得明智与富有思想时他们的生活才会简朴。因此,使人类变得节俭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们变得明智起来。

从本性来讲,人类更倾向于浪费而非节俭。原始人是最能挥霍的,因为他们没有远见,不考虑明天会如何。史前人类没有什么可以节省的,他们住在山洞或者表面覆盖树枝的地洞中。他们以海边拾来的贝类生物以及森林中采集的野生果实为生。他们用石头捕杀动物,后来他们学会了将石头制作成工具。比如,将石头制成箭头和矛头,这样,可以更为有效地猎杀飞禽走兽。

最早的原始人类对农业一无所知。只是到了后期人们才开始从食物中采集种子并且保存一部分以备来年耕种。当矿产被发现的时候,人们用火将矿石熔化成金属,人类也由此向前迈出了巨大的一步。人类可以制造各种坚实的工具,可以打凿石头、建造房屋,通过不懈的努力推进文明的不断进步。

居住在海边的人在伐倒的树上挖个凹槽,然后推进水中,航行于海上捕食鱼类。逐渐地,带凹槽的树木变成了用铁钉加固的木舟。木舟又逐渐演变为单层甲板大帆船、轮船、明轮以及螺旋桨蒸汽机船,随之而来的便是为整个世界的殖民地化和文明化敞开了大门。

如果不是先辈们有益的劳动成果,人类将仍然处于蛮荒时代。土地被开垦用于种植食物,先人们发明了工具和织物,而我们享受了这些有益的成果;先人们发现了艺术与科学,而我们继承了他们劳动的有益成果。 大自然告诉我们那些曾经做过的好事是不会消失得无影己踪的。活着的人们总是会看到某些事物从而想起那些被埋的先人们。久已消失的古城尼尼微、巴比伦以及特洛伊的和雕塑所展现的手艺和技巧业已流传至今。在大自然的经济中,人类的劳动成果是不会全部消失的,一些有益的成果会惠及整个人类而并非某个人。

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纯粹的物质财富仅仅是我们从他们那里所继承的遗产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包含一些更为重要的部分,它是人类技能与劳动的有益成果之和。这些成果不是通过学习传递下来的,而是通过教授与榜样传递的。一代教授给下一代,这样艺术与技艺、机械设备和材料的知识才得以流传下来。上一辈的辛劳与努力被传递给下一代,不断持续进行,从而形成了人类本能的遗传形式——一种最重要的文明工具。

因此,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得益于我们的先辈有益的劳动成果,但是只有当我们自身参与劳动时我们才能享受这些有益的劳动成果。所有的人都必须参加劳动,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参加劳动,生活将是没有价值的,那样的生活纯粹是一种精神麻木的状态。我们不仅要从事体力劳动,还要从事许多更高层次的劳动,包括行动与忍耐、磨难与坚韧、进取与慈善、传播真理与文明、救济贫民,以及帮助弱者并且使他们能够自立等。

“一个具有高尚心灵的人,”巴罗说,“会鄙视那些像寄生虫一样依靠别人的劳动而生存的人,鄙视那些像蠕虫一一样从大众粮仓里攫取食物的人,鄙视那些像鲨鱼一样捕食弱小鱼类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会跳出个人的圈子而为公众服务,由于并不是遵从任何形式的召唤(无论是帝王将相的召唤还是平民百姓的召唤),此过程中任何成功的、可信的、令人满意的行为都不要求有太多的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以及二者的结合。”

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一种乐趣。通过人们的劳动,原本可能成为诅咒的东西变成了一种祝福。在某些方面我们的生活与自然是相冲突的,但在另一些方面,人类与自然之间又是和谐相依的。太阳、大气以及大地不断地消磨我们的生命,而我们又通过吃喝来汲取营养,通过衣物来取暖。

大自然与我们是紧密相依的。大自然向我们提供可以耕种的土地,使撒播的种子能够生长、成熟。在人类的劳动下,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用以纺织的羊毛和赖以生存的食物,这些是我们永远不能遗忘的。然而,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我们所吃的、所穿的、所住的——不管是华丽的宫殿还是简陋的茅舍——都是劳动的结果。

人们相互扶持、相互合作。农民耕种土地并提供粮食,织布工人纺织出制衣的布料;泥瓦工和泥水匠建造出我们居住的房屋。参与工作的人越多,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就越多。P2-5

序言

本书是《自己拯救自己》以及《品格的力量》这两本书的姊妹书籍。实际上应当把这本书看成是这一系列书籍的引言,因为节俭是自助的基础,是造就杰出品格的基石。

作者已经谈论过有关金钱的使用和滥用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不断探讨以加深人们印象的。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提及的那样,人们身上所具有的一些最好的品行要依靠对金钱的正确使用才能得以体现,比如慷慨、仁慈、公正、诚实以及深谋远虑等。而人们身上所具有的一些最为恶劣的品行也源自对金钱的不正确的使用,比如贪婪、吝啬、奢侈以及缺乏远见等。

亨利·泰勒曾经说过:“勤劳必须从自己的果实中获益,上帝已经指示过:人类应当为获取这些利益而劳动,并且这些利益会使人们的劳动更加甜蜜。”勤劳所获的收入以及积攒的财富不仅仅意味着收入和财富本身,它们应当得到更为明智的运用。人们努力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那些依靠自己生活的人。勤劳的人必须知道怎么样挣钱、怎么样花钱,以及怎么样攒钱。那些知道如何省钱、如何变得富有的人,如圣保罗一样,都是知识非常丰富的人。

每个人都一定要尽全力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确保自己的独立。因此,为了保持自身独立,人们必须从自己的财富中拿出一部分留做备用。勤劳可以使人们维持生活,也可以教导人们如何生活。只有践行远见、慎重、节俭以及自制的美德,人们才能确保自己的独立。慷慨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自我克制,要做到公正、慷慨,人们必须克制自己。

本书的目的在于劝导人们如何有意义地运用自己的财富,而不是把钱浪费在自我纵欲上。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许多的阻力,包括懒散、轻率、虚荣、邪恶以及放纵等。自我放纵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大阻力。本书引用了许多的例子,这些例子表明克制自我纵欲的最好方法就是劝导人们践行节俭的美德。

书中的许多内容多年前就已经写作好了,其中的一些已经发表过了。但是由于身体瘫痪,笔者一度放弃了写作,因此这本书推迟到了今天才得以出版。书中的许多资料得益于哈利法克斯市长爱德华·格罗斯利先生、哈利法克斯的爱德华·阿克罗伊德先生、邮政总局的乔治·查得韦德先生、达尔文市的S.A.尼克尔斯先生、米德尔斯堡的杰拉米尔·海德先生、胡德斯菲尔德的查尔斯·W.希克斯先生,以及许多在德哈姆、伦弗鲁郡、约克郡、兰开夏郡、斯塔福德郡和南威尔士的通讯员。作者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作者相信这本书会有助于人们实现书中所提及的目标。

1875年11月于伦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财富人生(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
译者 马林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29982
开本 16开
页数 1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4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5: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