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海滩大亨黄金荣/传记馆
内容
编辑推荐

黄金荣是中国近代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一个历史人物的上台和亮相,当然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时代。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当时上海那种鱼龙混杂的局势造就了黄金荣。

海华等编著的《上海滩大亨黄金荣》为您呈现一个鲜活的黄金荣。通过这个流亡民大亨玩转上海滩、荣辱沉浮的一生,揭示他鲜为人知的处世之道和生存技巧!

内容推荐

《上海滩大亨黄金荣》由海华等编著。

《上海滩大亨黄金荣》简介:黄金荣,自幼就喜欢与地痞流氓交往,后来,考入上海法租界老北门麦兰巡捕房当探员。

他用“贼喊捉贼”的办法提高了自己在租界的威信,后升至督察长。

他走私鸦片、开设赌台,牟取巨额利润。他还涉足娱乐业,进入金融界、工商界,在上海滩叱咤风云。

解放后,势力渐弱的黄金荣留在了上海。1951年5月20日,他发表《自白书》,表示要“洗清个人历史上的污点,重新做人”,最后,老死家中,他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千回百转、坏事做绝,却能怡养天年,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

目录

 上篇 小捕快长成第一帮主

第一章 捕快的家世渊源

 ◇父亲原是名捕快

 ◇一场大病成麻皮

 ◇办错案黄炳泉换衙门口

第二章 混迹上海滩,荣升高级巡捕

 ◇赌馆里结识签子福生

 ◇离开装裱店,攀上新高枝

 ◇倒插门入赘林家

 ◇贵人提拔,升任高级巡捕

第三章 左打右开,独撑租界半边天

 ◇四明公所抗暴,刀切豆腐两面光

 ◇自导自演绑架案,人财兼得

 ◇抓住黑风,成为洋人离不开的一条腿

 ◇半买半抢,接收共舞台

 ◇刺探军国机密

第四章 “空子”开香堂,第一帮主横扫上海滩

 ◇乌烟计,降服周尚义

 ◇四将齐聚,锦军开市

 ◇五鼓呜呜烟迷倒亲王总管家

 ◇呕扒,结交实力派的捷径

 ◇以退为进,六项条件确立第一帮主

第五章 叱咤风云,春风得意

 ◇破获刺宋案名声大振

 ◇慧眼识英才,蒋中正入门

 ◇十年报仇,雇连襟绑架魏廷荣

 ◇“贤内助”相帮疯狂抢土

 ◇探路山神庙,救主教荣升督察长

 ◇门生代言,创办三鑫公司

 ◇黄楚九辞世,接管大世界

第六章 盛极必衰,走下坡路

 ◇自古红颜多祸水

 ◇做帮凶留下血债

 ◇重排座次被排挤

 ◇重建城隍庙名利双收

第七章 英雄末路,余威渐弱

 ◇杜氏祠堂和黄家花园

 ◇绑架专家被别人绑票

 ◇拒不出山,流氓总比汉奸好

 ◇80寿诞惊动委员长

 ◇全力协办最大绑架案只为自辩清白

 ◇自白书感恩,第一帮主辞世

 下篇 江湖手腕与商海弄潮

第八章 利用贵人巧妙借势

 ◇遇贵人献殷勤,人情投资少不了

 ◇巧借势,裙带关系最牢靠

 ◇给贵人留面子,不拿往事做资本

第九章 识人用人人脉取胜

 ◇未发迹,义气是拢人的妙招

 ◇联合众兄弟,人多才好办事

 ◇慧眼识人,落难的人才要帮一把

 ◇隐身幕后,找个代理名正言顺

 ◇收留巨人乞丐,竖一块活招牌

 ◇知不足,不擅长的事一概请人代劳 

 ◇请来太湖客,稳做“太上皇”

第十章 长袖善舞左右逢源

 ◇眼明心细,小细节成就大前程

 ◇凡事不可做绝,留条后路给自己

 ◇投身“公益”,名利双收

 ◇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事绝对不能做

第十一章 大胆出手能屈能伸

 ◇尽力擒盗,关键时刻也需要拼一把

 ◇事分轻重,重要的事情不遗余力 

 ◇做别人的左膀右臂

 ◇要升迁需学会给上司一点颜色看 

 ◇能伸便能屈,忍一时风平浪静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捕快的家世渊源

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侵入中国,官场腐败,民生凋敝,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社会上一片黑暗,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处在灰色地带的人群,其中尤以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为首的流氓团体最为出名。他们卖鸦片,开赌场,设妓院,无恶不作,但同时他们也为当时的民主革命出过不少力,在鱼龙混杂、黑白颠倒的上海滩,创出了一番“事业”。这里我们就来看看青帮头子、法租界的高级巡捕黄金荣是怎样发迹的吧!

黄家世代居住在浙江余姚,祖上并没有出过什么大人物,家世不传。这一点虽然无从考证,但是一般写黄金荣的书籍都是从他的父亲黄炳泉写起的,对他的祖辈并未提及,由此可知,黄家直至黄金荣的父亲黄炳泉起才始有起色。黄炳泉年轻时曾在余姚县衙门担任捕快一职,因侦破过几个案件而在当地小有名气,还一度升为江苏提标候补守备。后来苏州府遇到棘手的案件,特意到余姚县借调黄炳泉到苏州去破案,连苏州府都听说过黄炳泉的名字,可见当时黄炳泉在捕快这一行中是相当出色的。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究竟是怎样的案件,值得苏州知府这样费神,还要特地借调捕快来破案。原来在苏州城里有条十全街,十全街有一大户人家,据说这户人家的当家人段葆青是明朝后期一位宰相的后代,靠着祖传的遗产,得以坐享荣华富贵。这个段葆青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赏玩古物,在他的宅内有一间密室,专门收藏稀有珠玉古玩、名人书画。其中有三件祖上传下来的宝物,这三件宝物是碧玉如意、彩绿翡翠如来佛和荆轲刺秦王立轴。前两件玉器是明代名玉工尚九郎手碾,后一件据说是元代名画家兼书法家赵孟頫手书。对于这样价值连城的至宝,在贮藏方面,段葆青自然是万分小心。段宅内的密室只有段葆青一人可以出入,就连他的结发妻子也不得入内,另外,密室的门户结构也设计得十分复杂。密室的钥匙一年365天都挂在段葆青的腰带上,而且密室的门只有钥匙是打不开的,还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而密室的密码只有段葆青一人知道,从不外传。按说这样严密的保管,应该是万无一失才对,然而正如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样,世上也没有绝对安全的保险箱。

这一天,段葆青又像往常一样去密室观赏古玩时,发现唯独那三件宝物没有了,这可把段葆青吓坏了。密室门没有被撬开,墙壁也没有被打穿,宝贝怎么会丢失呢?从惊吓中恢复过来的段葆青立即向衙门报案。这件案子惊动了苏州的大小官员前来侦查,并不仅仅因为段葆青家财万贯,更是因为他与当时的苏州府尹称兄道弟,所以这个失窃案一时竟成为苏州最重要的案件。

为了侦破这个案子,衙门的捕快和眼线整日调查当铺和所有古玩商店的进出账册,遍访段葆青住宅周围的住户,查询段宅佣人们的来龙去脉,却毫无结果。正在捕快们毫无头绪时,黄炳泉来了,并且自告奋勇地接手了这件案子。

在领了委帖和腰牌的当天,黄炳泉就迫不及待地赶到了段葆青家,开始了他的侦查工作。他在密室整整观察了一天,将失窃过程和密室装置一一了解清楚并详细地记录下来。第二天,黄炳泉又去段宅调查,并带回了两个在段家待了很多年的老佣人。这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是本分的老实人,根本就没进过衙门口,乍一见各种逼犯人招供的刑具,三魂就去了两魂,哪有敢不老实回答的胆子?黄炳泉也不为难这两个老人,只是让他们详细地叙述了段家各个男仆女佣的姓名、籍贯、雇佣日期和介绍人的来龙去脉。在听完他们的介绍后,黄炳泉并未发现什么疑点,于是又问道:“你家主人近几年有没有雇过临时短佣?”老佣人思索了片刻后,老实回答道:“有一个。两年前,孙婆婆给介绍了一个冯姑姑来做奶妈。待到小官人断奶后,冯姑姑想辞回,但因为她做事利落,深得主人喜爱,便不让辞回。没想到不久前的一个晚上,她突然得急病死了。”听到这里,黄炳泉觉得事情十分蹊跷。冯姑姑怎么会突然在宝物失窃的当口得急病去世呢?对于这个棘手的案件,黄炳泉似乎找到了一点眉目。接下来,黄炳泉又问了一些关于孙婆婆的为人等事情,并且再三叮嘱这次询问的内容不许告诉任何人,随后便放这两位老人回家去了。

此后,黄炳泉开始马不停蹄地对发现的疑点展开了调查。在派眼线悄悄打听冯姑姑的棺木埋在何处的同时,又派出了一位女捕快装扮成乡村妇女的模样去接近孙婆婆。黄炳泉这时也没闲着,他再次前往段宅,去验证自己的推想。

来到段宅后,黄炳泉开门见山地问道:“上次我来查看密室时,看到你先开锁后拨号,这密码倒拨、顺拨,挺复杂的,你是不是把密码记在了某个地方,以防止自己忘记呢?”段葆青答道:“确实如此。为防止忘记,我制作一张拨号顺序表,放在书房抽屉的隔层里,有时忘了,就拿此表对照开启。”听到此处,黄炳泉更确定了自己的推想,于是就又问道:“冯姑姑生前到过你的书房吧?”段葆青略加思索后给了肯定的答案。

这下子,黄炳泉对破获此案有了极大的信心。回到衙门后,眼线来报,冯姑姑的棺木不见了。扮做乡村妇女的女捕快说孙婆婆形迹可疑,她有个名叫翠花的干女儿常来走动,行动鬼祟。听完报告后,黄炳泉立即下令:逮捕孙婆婆!经过一番审问后,孙婆婆将自己所知道的实情一一交代清楚。原来翠花是青帮弟子,她的姘夫是青帮的一个小头目,是他们让孙婆婆将冯姑姑介绍到段宅做事,冯姑姑偷看到密码顺序表后,口述给孙婆婆,再由孙婆婆告诉翠花。孙婆婆称自己只是个牵线人,对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P2-4

序言

黄金荣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带有浓重传奇色彩的人物。一个历史人物的上台和亮相,当然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时代。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帮会流氓势力在近代上海的盛行,以及殖民势力的入侵和多种政治力量的并存,造就了黄金荣。

在旧上海的三百六十行中权势相加的地痞瘪三们,左右逢源,当代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于这些人,老百姓给他们取了一个绰号,叫做“流氓大亨”!而旧上海的大亨里,排行第一的,当推黄金荣。

黄金荣生于1868年,祖籍浙江余姚,字锦镛,绰号麻皮金荣,幼年生活在漕河泾,1884年在上海市城隍庙萃华堂裱画店当学徒。

黄金荣自幼不爱读书,擅长与地痞流氓交往。后来,考入上海法租界老北门麦兰巡捕房当探员。

别看黄金荣人长得五大三粗,但脑子蛮活络。他用“黑吃黑”、“一码克一码”的手法,网罗了一批“三光码子”,即那些惯偷、惯盗、惯骗分子给他提供各类情报,破了一些案子。另外,他还制造假象,用贼喊捉贼的办法提高自己的威信,升至上海法租界督察长。

在这个时期,黄金荣趁机走私鸦片、开设赌台,以牟取暴利。接着,又涉足娱乐业,开设共舞台、大观园浴室、荣记大舞台、大世界和黄金大戏院等。另外,还与杜月笙、张啸林等人攻入金融、工商界,也获得了不少财富。

步入老年后,黄金荣渐渐失势。他于1927年组织中华共进会,参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新中国成立后,黄金荣留在了上海。1951年5月20日,黄金荣在《文汇报》和《新闻报》上刊登了《自白书》,表示要“洗清个人历史上的污点,重新做人”。1953年6月30日,在上海病逝,时年86岁,是“上海三大亨”中最长命的一个。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题为“小捕快长成第一帮主”,共计七章,只是着重地讲述黄金荣从出生到发迹,再到成为高级巡捕,最后势力没落直至人生落幕的生平历程,在平铺叙事的同时加以议论评述,以求真实、全面地呈现历史事实;下篇题为“江胡手腕与商海弄潮”,共计四章,更倾向于总结和分析黄金荣为人处世,或经商,或做官,对于各种社会角色的掌握和社会责任承担之道,力求展现黄金荣最真实的面目和最诡秘的生存技巧。对比现代商海博杀拼争,其实许多技巧是相通的。

本书的写作目的并不是为使黄金荣青史留名,而是通过分析黄金荣这个人物,折射清末民初社会的状况与变化,描述黄金荣黑社会集团的形成、做大的历史,并分析其缘由及技巧性的东西。通过比照,也解释了流氓大亨昔日旧上海的江湖纵横手段,其实在当今商海中也不失操作性。面对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黄金荣一生的荣辱沉浮,可以让您从中看到似曾相识的部分,一些浮世的现象和本质变得更加清晰、明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海滩大亨黄金荣/传记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雅瑟//海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969824
开本 16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8.9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5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