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水一方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水一方》——两岸三度影视改编,林青霞、刘雪华动人演绎,邓丽君深情献唱!

刘墉、赵薇、蔡智恒、彭树君感动推荐!

每个人的人生,是悲剧还是喜剧,都由于自己的个性所造成!

琼瑶写人物个性最具代表性的杰作!

杜小双,冷傲孤高,沈静安详,独立自主,实际上,她也热情如火。十八岁那年,骤成孤儿的她被带回了朱家。在这儿,出现了两位改变她生命的男人,面对他们,她会选择才华洋溢、骄傲自负的朱诗尧,还是执着于写作,满怀大志却无视现实的卢友文呢?而她的选择,又将对她的命运及朱家带来什么样风风雨雨?

内容推荐

《在水一方》——琼瑶写人物个性最具代表性的杰作!

《在水一方》讲述:她,外表清雅孤高,内心却热情如火;爱她的人一直在身边守护,她却选择了她爱的人;但爱,是不是等于理解?能不能化为无尽的包容?

可不可以一直沉醉,成为永远不会醒来的美梦……

两个相爱的人,却在生活的棋局中苦苦挣扎;他到底是她的爱人,还是敌人?

是生命的喜悦,还是悲哀?这样的人生,是悲剧还是喜剧?

一切皆在于选择!

试读章节

我永远无法忘怀第一次见到杜小双的那一夜。虽然已经是那么多年前的事了,虽然这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故,但是,那夜的种种情景,对我而言,仍然历历在目,清晰得恍如昨日。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那年的雨季特别长,那年的杜鹃花开得也特别早。不过是阳历年以后的几天,小院子里的篱笆边,已开遍了杜鹃花。雨点从早到晚淅淅沥沥地打在花瓣上,没把花儿打残了,反而把花瓣染艳了。只是,随着雨季,寒流也跟着而来。我和奶奶,是家里最怕冷的两个人,从年前起,就在屋里生了个炭钵子。奶奶口口声声怀念她在大陆的火盆,在台湾长大的我,可怎么样也闹不明白那火盆的样子:“外面是木头的,里面是铁的,外面是方的,里面是圆的。”我给奶奶下了结论,她永远无法当画家或作家,因为她毫无形容及描绘的天才。

我们的火钵是绿色的,像个大缸,里面垫着灰,灰上燃着旺旺的木炭。我常把橘子皮埋在炭灰里,烤得一屋子橘子香。

那夜,我们全体都围在火盆边。奶奶在给我打一件蓝白相间的格子毛衣,妈妈帮着绕毛线团。姐姐诗晴和她那位“寸步不离”的未婚夫李谦在下象棋,当然诗晴是从头到尾地赖皮,李谦也从头到尾地装糊涂,左输一盘,右输一盘,已经不知道输了第几盘了。棋虽然输了,却赢得诗晴一脸甜甜蜜蜜的笑。男人就有这种装糊涂的本事,知道如何去“骗”女人。但是,哥哥诗尧不同,诗尧是君子,诗尧是书呆子,诗尧深藏不露,诗尧莫测高深,诗尧心如止水,诗尧不追求女孩子,朱诗尧不是别人,朱诗尧与众不同,朱诗尧就是朱诗尧!现在,我这位哥哥朱诗尧,燃着一支烟,膝上摊着一本刚从美国寄来的《世界民谣选集》,眼睛却直直地看着电视机,那电视的荧光幕上,罗伯特·瓦格纳所扮演的“妙贼”又在那儿匪夷所思地偷“世界名画”了。我百无聊赖地用火钳拨着炉火,心烦意躁地说了句:

“哥哥,家里有电视机,并不是就非看不可!电视机上设着开关,开关的意思,就是可开可关也!”

诗尧微锁着眉头,喷了一口烟,对我的话根本没听到,妈妈却接了口:

“诗卉,别打扰你哥哥,人家干了这一行,不看也不行呢!”

“干了哪一行?小偷吗?”我故意找麻烦。

“诗卉这小丫头有心事,”奶奶从老花眼镜上面瞅着我,“她是直肠子,心里搁不了事,八成,今天雨农没有给她写情书!”

“奶奶!”我恼火地叫,“你又知道了?”

“哈!我怎么不知道!”奶奶一脸得意兮兮的样子,“一个晚上,冒着雨跑到大门口,去翻三次信箱了!”

“人家是去看爸爸有没有信来!”我脸上发热,强词夺理。

“哎哟,”奶奶笑着叫,“世界上的爸爸,就没有这样吃香过!”

“妈!”我急了,嚷着说,“你看奶奶尽胡说!”

“诗卉,你糊涂了!”诗晴回过头来,“你在妈妈面前告奶奶的状,难道还要妈去管奶奶吗?”

“反正咱们家,没大没小已经出了名了!”我瞪着诗晴,“等你和李谦结了婚,生下小李谦来,我保管奶奶会和你的小李谦抢糖吃!”

“妈!”诗晴红了脸,“你听诗卉说些什么!”

“别叫我,”妈笑着转开头去,“我不管你们的糊涂账!”

奶奶捧着毛线针,笑弯了腰,毛线团差点滚到火盆里去。诗晴转向了李谦:

“李谦,你看到了,我们家里,妈妈宠哥哥,奶奶宠诗卉,我是没人要的!”  “所以我要你!”李谦一本正经地说。

这一下,我们可全都大笑起来了,笑得前俯后仰的。奶奶一边笑,一边直用毛线针敲李谦的肩膀,说他“孺子可教”。诗尧终于看完了他的妙贼,关上电视,他慢吞吞地站起身来,慢吞吞地转过身子,慢吞吞地说了句:

“你们在闹些什么?我似乎听到奶奶提到信箱,这信箱嘛,我今天上班的时候开过的,对了,有封给诗卉的信,我顺手放在口袋里,忘了拿出来了!”

“哥哥!”我大叫,“还不拿来!”

诗尧慢吞吞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皱的信封来,可不是我等了一整天的那封信!雨农从马祖寄来的!我一把抢过来,气呼呼地嚷:

“哥哥,别人的信,你干吗放在你口袋里,你瞧,揉成咸菜干了!”

诗尧瞅着我,皱了皱眉,歉然地说:

“我不是有意的,诗卉,只是——心不在焉,希望不会误了你的事,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看到诗尧那一脸的歉意,和他那副郑重的样子,我反而不安了,扭了扭头,我低低说了句:

“也没什么重要性。”

“怎么不重要,”奶奶又接了口,“如果真的不重要,诗尧,你以后尽管把她的信藏起来!”

“奶奶!”我喊着,直揉到奶奶怀里去,“你专门跟我作对,你最坏,你最捣蛋,你最……”

“哎哟,哎哟,心珮!”奶奶叫着妈妈的名字,“你不管管你女儿,简直没样子!哎哟,闹得我浑身痒酥酥的,心佩!你还不管!你瞧!你瞧你女儿……”

“你们静一静!”妈妈忽然说,“我听到自耕的声音,大概是他从高雄回来了!”

我们顿时间都安静了,果然,大门口传来爸爸的声音,不知在对谁说些什么,接着,是门铃的响声,李谦第一个跑出玄关,到院子里去开大门,我们全站在客厅里,伸着脖子望着。爸爸这次去高雄,足足去了十天,是为他一个老朋友赴丧去的。本来,我们预料,爸爸三天就会回来了,不知道他怎么会耽搁了这么久。而且,连封信、电话、电报都没有。我站在玄关处,引颈翘望,爸爸进来了,李谦手上拿着口小箱子,也进来了,然后,我们大家的视线都被一个瘦瘦的、修长的、浑身黑衣的少女所吸引了。

她站在那儿,一件纯黑的大衣裹着她身子,黑色的围巾绕着她的脖子,大衣上附带的黑色帽子,罩着她的头和脸颊。雨珠闪耀在她的帽檐上和睫毛上。在大门口的灯光底下,我只看到她那裹在一团黑色里的面孔,白皙、瘦削。而那对闪烁着的眼睛,带着一抹难解的冷淡,沉默地、忧郁地、不安地环视着我们每一个。

“进来吧!”爸爸对那少女说。于是,他们走进了玄关,在爸爸的呵护下,她又轻步地移进了客厅。爸爸的手压在她小小的肩膀上,爸爸的目光严肃而郑重地掠过奶奶、妈妈、诗尧、诗晴和我,他静静地说:

“我们家多了一个小妹妹,她的名字叫——杜小双。以后,她永远是我们家的一分子。”

妈妈用疑问的眼光看着爸爸,爸爸迎视着妈妈,镇定而坚决地说:

“心珮,原谅我没和你商量,敬之死了,我再也没料到他身后萧条到如此地步。当了一辈子教书匠,带走了满腹才华,留下的是满身债务,和一个女儿——小双。我无法把她留在高雄,敬之的同事们已经凑了不少钱,为敬之付医药费、丧葬费,大家都是穷朋友,尽心而已。我唯一能做到的,是把小双带回来。她自幼丧母,现在,又失去了父亲。我想,我们该给她的,是一个真正的家。”

杜小双站立在灯光下,背脊挺得很直,当爸爸在叙述她那悲惨的身世时,她那半掩在帽檐下的面孔显得相当冷漠,相当孤傲。好像父亲所说的,是一个与她完全无关的人,她只是一个旁听者。

一时间,大家都被这个意外所镇住了。室内,有一刹那的沉寂。在几分钟前,这客厅里所充满的欢愉的气息已悄然而逝,这黑色的女孩把冬天带了进来,把寒流也带了进来,把那雨雾和阴暗也都带了进来。但是,朱家家传的热情不容许哀愁的侵袭。第一个采取行动的是奶奶,她把毛线针和毛线团都扔在沙发上,立即冲到杜小双的面前,伸出手去,她推开了小双的帽子,大声地说:

“我要看看你的模样儿!”

帽子一卸下去,小双的一头乌黑的长发就披泻了下来,顿时间,我只觉得眼前一亮。她有张好清秀好清秀的脸庞,皮肤白而细致,鼻梁小巧挺直,眉毛如画,而双眸如星。在电视上,我看多了艳丽的女孩子,杜小双给我第一个印象,就与“美艳”无关,而是清雅孤高。本来,人类的审美观念就因人而异,我不知道别人对杜小双的看法如何,而我,我是被她所眩惑了。

P1-5

序言

很久以前,我遇见琼瑶

著名作家 彭树君

《窗外》是我的第一本琼瑶。那年,我十岁,小学四年级。

很久以前的事了,但至今我仍旧印象深刻。看完最后一页的那个午后,我伏着书趴在教室的木桌上,任由泪水静静地淌成脸上的小河,内心激越如垂天而降的瀑布,整个人整颗心无法离开琼瑶笔下那个悲伤的结局。

那是一节自习课,老师不知到哪里去了,身旁的同学们欢笑打闹,闪耀着金尘的阳光穿透窗外的尤加利树落在教室地板上,我却独自一人走进茫茫大雪的内心世界。那是此生我第一次懂得,什么是酸楚,什么是感伤。

国中以前,我已经读完所有当时出版过的琼瑶作品,包括《烟雨濛濛》、《一帘幽梦》、《庭院深深》、《几度夕阳红》、《幸运草》……算算应有二、三十本。那时的我是个多愁善感的孩子,非常喜欢雨天,而我最喜欢的零食则是蜜饯,对我来说,再没有比雨天窝在床上,一边读琼瑶小说一边吃蜜饯更棒的事了;雨水的味道、纸张的香气、蜜饯的酸甜滋味,和书中扣人心弦的情节总是巧妙融合成一种独特而和谐的气息,让我深深沉迷其中,副作用就是满口蛀牙,所以当年的我永远在闹牙疼。

琼瑶的书中总会引用一些优美的古典诗词,启发了我对唐诗宋词的喜爱,也促使我主动去阅读原典,并背诵心爱的作品,从那时起,我就立志将来要读中文系。琼瑶看完了,我意犹未尽,拼命找别的书来看,从书店到租书店到图书馆再到我父亲的书柜,几乎是抓到什么就读什么,简直就是把一切文字都生吞活剥到我的小宇宙中,就算是看不懂也看。可能当时读了太多超龄的书籍,再加上琼瑶小说总是以爱情为主题,让我小小年纪就对爱情有大大的向往。我相信一定有一个人在什么地方等待着我,我相信总有一天一定会遇见此生唯一的真爱。我的脑海里总是编织着爱的故事,并偷偷地写下许多想象的片段,草稿塞满了几个抽屉。我想,爱情与写作在我的生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量,应该是从那时就注定了吧。

我后来果然读了中文系,并且在大学毕业那年出版了我的第一本小说集,这一切走来似乎十分顺理成章,而根源则要追溯到小学四年级,那个看完《窗外》的下午。

至于爱情,嗯,那是人生里另一番曲折了,在此略过不提吧。

再后来,我在“皇冠”出了书,并在偶然的机缘下与琼瑶有一面之缘,乍见那一刻的感觉好不可思议,仿佛是一个从小就听过的传说在我眼前实现了。琼瑶有一双非常明亮的眼睛,像两盏炯炯的灯,使得我无法注意其他,只能被她眼中的光芒吸引,而她问我的第一句话也直率得不可思议:“你觉得我怎么样?”难道她会读心,知道我是看她小说长大的?于是我也直率地回答:“我觉得你的眼睛好美。”而这一幕也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如今我竟然有幸可以推荐琼瑶的作品。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欣闻“皇冠”将重新出版“琼瑶典藏”系列,让我忽然渴望重温过去的旧梦。我想,我要找一个雨天,拎一袋蜜饯,读一整天的琼瑶小说,也许我可以找回一些曾有的憧憬,一些单纯的感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水一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琼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04481
开本 32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7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