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立群智解成语(3)
内容
试读章节

采兰赠芍:中国式情人节礼物

现代社会的商家在西方情人节基础之上,多方开拓情侣市场空间,因此,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便被搬了出来,在西方情人节的利润高涨之后再创一个小高峰。“七夕节”被称作“中国的情人节”,主要源自牛郎织女七月七日相会的传说,但是,“七夕节”原名“乞巧节”,并不专门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而设立。“七夕节”的主要民俗内容是女子向织女祈求智慧与技艺,主要是未婚女子的增长技艺的节日,最初本与爱情无关。

既然“七夕节”初不是“中国的情人节”,那么,中国岂不是在西方人面前又丢了面子?中国人岂不是太没有浪漫情调了吗?其实不然,中国人不乏浪漫,中国亦有自己传统的情人节,较为常见的是元宵节与上巳节。

元宵节,亦称上元节,从“元宵节”的字面意思可知,此节日最早指的是“上元节的晚上”。上元节是新年第一次月圆之夜,也就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在这一天,赏花灯、舞龙狮、猜灯谜、吃元宵,是世代相沿的庆祝活动。在这一普天同庆的日子里,被禁锢在大院里的女孩子也被允许出门了,可以结伴出游,于是,元宵节便成为了男女相遇相识、约会定情的节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曾写过一首与此节日相关的词———《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此诗是对两年元宵节的对比描写。去年的元宵相会是欢快的、幸福的,在如昼的花市夜景之中,一对恋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间显得异常的安静,似乎时间已经停止,似乎人群与己无关,在他们眼中、心中的只有对面的那个人儿,少年、佳人、华灯、柳枝,共同谱写了一曲美妙的“元夜恋曲”,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时间一转,一年过去了,还是同样的元宵节,还是同样的柳树边,还是同样的华灯灿烂,但是,心中伊人已不见,梦中佳人已无踪影,曾经的约定就此破灭,她是有什么阻碍没有如约而至,还是故意将自己晾在一边,一切都不得而知,谜底唯有女子方能揭晓,但一切只能是误解的谜,芳踪无处觅,唯有泪满袖。此诗妙就妙在前后的对比及情感的变化上,幸福与伤感总是毗邻而居,让人唏嘘不已,但同时此诗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心向往之的幸福节日,这是一个属于恋人间的节日。

上巳节,在汉代以前指的是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故而称“上巳节”,后来为了好记,便将日期固定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这一天。上巳节的固定项目有祭祀高禖与男女游玩。高禖也即媒人,是掌管婚姻与生育的神灵,这在人口寿命不是很长的古代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神灵,最初,国家的第一国君要率领百官、妃嫔,到郊外举行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以祈求来年人口增长、风调雨顺(至元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礼记·月令》)。国君对于上巳节都如此重视,民间百姓自然也不例外,在阳春三月时节,春风吹拂,人们不约而同地到郊外进行祭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位列其中,后来这一祭祀活动也变成了郊外游玩的活动,当然,这一天的游玩是有一定的目的的,那便是青年未婚男女要在这场全民游玩的活动中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这一天,是国家规定的“相亲日”,是法定的“谈情说爱日”,未婚男女可以自由配对,自由恋爱,互赠礼物,一切百无禁忌(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地官·媒氏》)。成语“采兰赠芍”便是对此情人节男女互赠礼物的说明。

“采兰赠芍”,亦称“采兰赠药”,此成语出自《诗经·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溱洧》是《诗经》中描写男女恋情极富生命气息的篇章,溱洧指的是春秋时期郑国国内的两条著名的河流,暮春三月,冰雪解冻,“红杏枝头春意闹”,河流也如同其他易感的事物一样,欢腾地跳跃着。流水、鲜花、青草、春风,引起了人们踏青的乐趣,特别是在上巳节这个特别的节日里,郑国的溱水、洧水旁出现了熙熙攘攘的春游队伍。在春游队伍中,最为快乐的是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他们可以光明正大地谈情说爱,于是一对对恋人拿着两人一起采的兰草走了过来。

兰草,有芳香之气,在春秋时代被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在郑国亦是具有特殊意义。据说,郑国的国君郑穆公的出生是与兰草有关的。郑穆公的父亲是郑文公,母亲为燕姞,因为身份低贱,燕姞一直没有得到郑文公的万般宠爱。有一天,燕姞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在梦中,燕姞的祖先从天上降临,赠给她一株兰草,并要求燕姞将兰草作为自己的儿子,之所以如此在于兰草是国中最香的草,百姓特别喜欢佩戴兰草。燕姞醒来之后,半天没有回过神来,她不知道祖先到底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意味着自己一生无子,只能靠着这株兰草度日?心生疑惑的燕姞忐忑不安,感叹着自己这没有生机死气沉沉的人生。正在燕姞用自己的猜测解读着奇怪之梦的时候,不知太阳从哪儿出来了,郑文公驾临燕姞住所,并且还送给燕姞一株兰草。燕姞手里拿着郑文公的这株兰草,联想其祖先梦中所给的那株兰草,心中的疑惑瞬间解开了,明白了兰草与儿子的关联,于是,在郑文公临幸之后,燕姞便万般柔媚地将梦中之事和盘托出,并且对郑文公说:“臣妾地位低贱,如果侥幸怀了孩子,别人不相信的话,我是否可以以兰草作为信物呢?”郑文公听说54之后也感觉很稀奇,便同意了。十月之后,燕姞果然生了一个之后也感觉很稀奇,便同意了。十月之后,燕姞果然生了一个颇带香气的儿子。正是因为有燕姞的那个梦,郑文公便给了郑穆公一个名———兰,以感谢上天的赐予(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鲦。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左传·宣公三年》)。

郑穆公“因兰而生”,亦“因兰而死”(穆公有疾,曰:“兰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刈兰而卒。《左传·宣公三年》),这一传奇经历,更加促成了兰草在郑国的无上地位,人们在上巳节除了靠兰草祓除不祥之外,更想借助兰草获得一份欣喜,获得一份荣耀,获得一份恋情,获得一个娃娃。于是,上巳节的男女便会相互采摘兰草送给心爱的对象,以表达对恋人的祝福与祝愿。

良辰美景,一路芬芳,诗意盎然,恋爱中的男女在大自然的赐予之下自由地欢笑,毫无顾忌地打闹,如河水一般畅快。愉快的时光总是那样的短暂,不知不觉间夜色已经降临,肆意游玩的恋人也只能依依惜别,执手相看,竟是那样的不舍,他们多么希望时间可以为他们而稍作停留,让他们可以在美好的春光中尽情地拥抱属于恋人的“春天”,但是,时间总是那样的无情,不会为任何人改变自己前进的步伐,恋人们在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同时,只能将“爱情之花”芍药作为礼物送给对方,以求对方记得自己,恋着自己。

P50-54

后记

我为什么忽然想起写写饮食男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中国古代经书《礼记》中早就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话。的确,人的一生,离不开饮食与男女这两件大事,这是人的本性的呈现,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演变,人的本性是不会变的。

第二,在为央视《百家讲坛》讲授成语的准备过程中,我发现,汉语成语中有大量反映男女恋爱与婚姻的词汇,因此就想将这些词汇挑拣出来,集中讲一讲古代的男女情感、男欢女爱、相依相守、白头偕老。

第三,当下的生活节奏加快,快餐文化也渗透到感情领域。诸如闪婚、一夜情,甚至身体交易也不是罕见的事儿。当爱情只剩下了性的时候,当婚姻只剩下了钱的时候,当爱情与婚姻被颠覆的时候,我想,重温一下古典时代的爱情、感受一下纯情年代的余温,也许还不算那么古董,还不算那么过时。

这就是我写作这本小书的几个直接因素,附记于此,略陈心迹,权作后记。

王立群

2014年10月于开封

目录

一、世界这么大,还能遇见你

 邂逅相遇:不期而遇的美好

 一见倾心、一见钟情:爱之幸

 走马观花:陡然转变的幸福

二、待你长发及腰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无瑕的恋情

 金屋藏娇:美丽的童话

 情窦初开、秋水伊人:初恋不顾一切

三、相约在荒烟蔓草的年代

 桑中之约、桑间濮上:约会的好去处

 花前月下、月约星期:约会可不是秀给别人看的

 待月西厢:一部经典的约会教科书

四、拿什么送给你,我的爱人

 采兰赠芍:中国式情人节礼物

 投木报琼:《诗经》时代的抛绣球

 钿合金钗:唐玄宗的爱情信物

五、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割臂之盟:私定终身的约定

 山盟海誓、海枯石烂:热恋时的坚定执着

 之死靡它:遭遇打击时的触底反弹

六、土豪、屌丝、文艺青年、高富帅

 以貌取人:谁都喜欢漂亮的,可哪有那么多漂亮的

 才貌双全:想得很美,不过也就是想想

 嫌贫爱富:似乎令人厌,其实很现实

 东食西宿:貌似好办法,实际不可能

七、多情自古伤离别

 黯然销魂:离别是道不尽的伤

 如胶似膝:相守是分不开的爱

 十里长亭:送别是不想走尽的路

 杨柳依依:折柳是留恋不舍的情

八、从别后,忆相逢

 望穿秋水:相思是绵绵不尽的等待

 人面桃花:生者可以死,死者亦可生

 鱼传尺素:说不完道不尽的思念

九、爱的阻力

 门当户对:无法选择的出身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恋中的又一道门槛

 一厢情愿:你永远都不可能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

十、向左走,向右走

 寝食俱废、茶饭不思:分手的滋味

 始乱终弃:古人分手时一个道貌岸然的借口

 喜新厌旧:据说有心理依据,但不能成为分手的理由

 一刀两断:分了便分了,散了便散了

十一、爱人歧途

 鹑鹊之乱、上烝下报、帷薄不修:一种混乱的情爱

 人尽可夫:好色之徒眼中的欲罢不能

 好色之徒与红杏出墙

 分桃断袖:是是非非争议不休

十二、中国式姻缘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的中国式婚姻

 赤绳系足、天作之合:中国人的婚姻观念

 三媒六证:婚姻的郑重其事

十三、今天我要嫁给你

 吉日良辰:婚礼之时

 桃之夭天:婚礼之人

 鹊巢鸠占、洞房花烛、结发夫妻:婚礼之成

 鸾凤和鸣、白头偕老:婚姻祝愿

十四、婚姻磁场

 琴瑟之好、鹣鲽情深、并蒂芙蓉: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

 天壤王郎:我的那个他为何是这样

 相濡以沫、破镜重圆:爱你就要在一起

十五、白头偕老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儿

 分道扬镳、破镜分钗、雨断云销:我的世界从此没了你

 夫唱妇随:男人才是夫妻关系的主导者

 抓耳搔腮、束手无策、万般无奈:休你非出我本愿

后记

序言

你永远都找不到心中的“那一个”

爱情是个说不清、说不完的永恒话题。

自古及今,任时光匆匆流逝,任沧海化成桑田,繁华转瞬成了过眼云烟,唯有爱情亘古不变。《礼记》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告子和孟子辩论时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两者的意思是一样的。人的一生,不管是荣华富贵,锦衣玉食;抑或贫困交加,残羹冷炙,说来说去,总也离不开两件大事:一个是吃的问题,一个是性的问题。吃是为了活着,性是为了“种族繁衍”,是为了把“活”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是为了活得更长久。这两件事情同等重要,男女关系,两性情感,就像吃饭一样,就像喝水一样,不仅稀松平常,而且必不可少。

两性的问题,升华一下,就有了一个高雅的名字,称之为爱,于是就有了爱情。

爱情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有的人,你看了一辈子,却熟视无睹了一辈子,见与不见都是那么无所谓;有的人,你只是在人群中不经意间看了那么一眼,却再也无法忘记他(她)的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有的人,甘愿抛弃一切随你浪迹天涯,你却无动于衷;有的人,哪怕是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让你刻骨铭心。爱情,让你哭,让你笑,让你苦,让你甜;让你辗转反侧,坐立不安;让你狂热冲动,糊里糊涂;让你充实,让你空虚;让你感伤,让你迷惘。问世间情为何物,竟让人如此“剪不断理还乱”。

爱情,其实,就是一场梦。

每一个人,在爱情驾临之前,甚至在还完全不懂情为何物的时候,在他的内心深处

早已经驻扎了一个“意中人”。为了这个朦胧的、模糊的,或许根本不存在的意中偶像,凄凄惶惶,寻寻觅觅。人,总是喜欢把现实的爱情,按照难以实现的样式,编织成一个个美丽的童话,编织成一个个美梦,并一厢情愿地沉溺其中,流连忘返,乐此不疲。这是爱情的一种永恒的精神模式,也是爱情亘古不变的魅力。所以,我们总是在寻找,总觉得前方一定会有更加美丽的风景;所以,在爱情的道路上,总是有那么多的岔路口,我们总是行色匆匆,为了前方或许并不存在的好风景,我们从来不肯放慢追寻的脚步,全然不顾一路上的好景色。

爱情,其实就是一场戏。

一出出的大戏,我们在台上演着,我们在台下看着。演着英雄救美,以身相许;看着才子多情,红颜薄命;演着美丽的童话,有情人终成眷属;看着棒打鸳鸯,双双殉情。演着我们心中的好风景,看着美好的东西被毁灭。然后,我们唏嘘,我们感叹。戏里戏外的红男绿女,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我们的爱情幻想。所以,我们乐此不疲。我想,人的一生一直都在幻想,幻想着你生命中那个意中人的到来。就这样,走着,看着,挑着,拣着,我们感叹“得不到”,我们后悔“已失去”;就这样,感叹着,后悔着,我们就被“剩下”了。

讲一个佛家的故事。

有一只蜘蛛,在一座寺庙的横梁上结网,庙里香火颇旺,每天受到香火和虔诚祭拜的熏陶,渐渐地,有了佛性,蜘蛛忽然有一天,佛祖光临了这座寺庙,似乎在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结网的蜘蛛。佛祖便问蜘蛛:“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点了点头,没说什么,离开了。

又过了一千年,蜘蛛依旧在那横梁上结网修炼。一天,佛祖再次光临寺庙,对蜘蛛说道:“一千年前问你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新的认识?”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还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笑了笑,没说什么,离开了。

又过了一千年,有一天,风将一滴露珠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望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很是喜爱,每天看着很开心,觉得这是三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突然,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寂寞,难过,伤心,感叹。这时佛祖又来了,问蜘蛛:“这一千年来,你可曾好好想过,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依旧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说:“既然你还是这样的认识,好吧,随我到人间走一遭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一个官宦人家,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给她起名叫蛛儿。

十六年后,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的绝色少女。

这一年,皇上为新科状元甘鹿在后花园开庆功宴。席间,新科状元吟诗作对,风度翩翩,在场的少女,无一不为甘鹿所倾倒,其中也有皇上最小的公主———长风公主。但蛛儿一点也不担心, 因为她知道上天的安排, 甘鹿注定是属于她的。

……

在写下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的时候,不知为什么,脑海里老是浮现海子的那首著名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五年了,平心而论,海子不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诗人,我们怀念他,更多地是怀念那个时代,怀念海子诗歌中交织的那个美好时代。要在平凡的世界中营造一种平凡幸福的生活,要在喧嚣的都市之外寻找一种纯情干净的生活,海子的理想,听起来很简单、很朴素,其实,这已经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了,在当下,这似乎是相当奢侈的理想,似乎都遥不可及了。

内容推荐

《王立群智解成语(3)》共十五章,从遇见互相吸引,到恋爱、热恋、分别以及恋爱中遇到的种种阻碍,再到婚姻、白首相老,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的结晶——成语中都可以找到相对的描述,通过对成语的讲解,对前人对爱情以及相处之道的剖析,也许能够给正在困惑的你点亮一盏明灯,对爱情有更深刻的理解,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像王立群老师说的那样,把握住现在。

编辑推荐

自古及今,任时光匆匆流逝,任沧海化成桑田,繁华转瞬成了过眼云烟,唯有爱情亘古不变。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一个笨蛋对另一个笨蛋说,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而另一个笨蛋恰恰也是这么想的。这样的爱情倒是更真实的,是把握在手心里的爱情。《王立群智解成语(3)》带大家在成语里见证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爱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立群智解成语(3)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立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782145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3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2014265904
中图分类号 H136.31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5
16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