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泾川佛教文化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研究系列
内容
目录

序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泾川佛教文化论

序二:从泾川出土佛像舍利等文物看古代泾州佛教盛况

序三:让泾川佛教文化大放异彩

甘肃泾川佛教文化刍议

唐朝佛教与甘肃泾川佛寺遗址出土佛像等文物

对泾川的佛教文化资源的两点建议

浅谈泾州龙兴寺及其舍利

思考如何保护继承挖掘泾川佛教文化

佛教的社会文化意义

重视泾川文化遗产,开展佛教舍利研究

丝路佛光盛世再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泾川佛教文化思考

从《法宝东流因缘》看泾川舍利

武则天对法门寺佛指舍利的崇敬

对泾川佛教文化的一点认识

泾川佛教文化与庆阳北石窟寺关系初探

平凉佛教传人及泾川佛教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

泾川大云寺的佛教文化意蕴与旅游文化的契机理念

佛舍利的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

从泾州大云寺谈中国舍利塔基地宫的发展演变过程——兼论隋仁寿所立寺塔

隋文帝的佛教信仰及其政策论略

元魏胡太后与泾川石窟寺群

大云寺、大云经、女皇帝武则天与泾川大云寺复建因缘

论隋文帝分舍利于泾州的历史必然性

大云寺文化产业园应成为泾川佛教文化的研究中心

从长安到原州——以庆阳北石窟寺为例

古泾州地区的舍利瘗埋活动略论

舍利崇拜的历史反思与舍利传承问题探讨

佛教舍利塔基的考古发现与有关舍利瘗埋的石刻

舍利文化的功能分析

泾川佛教遗址简介

《甘肃泾川县出土的唐代舍利石函》发表前后

结语:让丝路佛都再造辉煌

附录一 甘肃省泾川县佛教文化遗存与发现情况介绍

附录二 郭沫若让铜奔马奔向世界

附录三 “甘肃泾川佛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附录四 武周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文

附录五 泾川佛教文化专家再发现

编辑推荐

泾川以“王母故里”而驰名华人圈,又以佛教胜地而享誉海内外,先后有12位帝王下诏或敕赐兴泾州佛事。自1964年以来,半个世纪内泾川先后三次出土佛舍利。这不仅在全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堪称“泾川奇迹”,也是泾川佛教文化的“品牌”。杨曾文主编的这本《泾川佛教文化论》是泾川县委、县政府重视佛教文化保护和研究的结晶。该书在对泾川百里石窟长廊、佛教金石文物、佛教碑铭文献记载论述的同时,对中国历史上的舍利崇拜问题进行分析,对佛教舍利供奉及流转脉络进行考察,对佛教思想发展的演变进行梳理,较为完整地反映出泾川乃至整个陇东地区佛教发展的脉络,是泾川佛教兴衰的见证作品,为泾川作为“华夏佛宝圣地、世界佛舍利研究中心”提供了理论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在对泾川百里石窟长廊、佛教金石文物、佛教碑铭文献记载论述的同时, 对中国历史上的舍利崇拜问题进行分析, 对佛教舍利供奉及流转脉络进行考察, 对佛教思想发展的演变进行梳理, 反映出泾川乃至整个陇东地区佛教发展的脉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泾川佛教文化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研究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曾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39425
开本 16开
页数 3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2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2014215774
中图分类号 B949.2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