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化腾(我的互联网哲学)
内容
编辑推荐

敢于颠覆就意味着你能进步,传统的商业思维已经不适用这个时代,所以颠覆是这个时代的企业必然要走的路。只有具备这种颠覆性的思维,才能让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创造出新的商业奇迹。

金圣荣编著的《马化腾(我的互联网哲学)》将剖析腾讯公司CEO马化腾的颠覆思维,旨在对互联网方面涉足不深的企业和发展缓慢的公司启指导作用。

内容推荐

金圣荣编著的《马化腾(我的互联网哲学)》深刻还原和剖析了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网络帝国腾讯,创业领袖马化腾的颠覆思维。本书对在互联网方面涉足不深的企业,以及发展缓慢的公司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目录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颠覆革命——马化腾的颠覆思维

 1.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

 2.打破陈旧规律,创意与颠覆的完美结合

 3.微创新为什么是互联网颠覆市场的第一秘密武器?

 4.互联网时代的颠覆与反颠覆?

 5.互联网颠覆传统行业,已在路上的破坏式创新

第二章 得粉丝者得天下——马化腾的粉丝思维

 1.“粉丝”是一种长尾经济

 2.粉丝下的长尾营销:不仅仅是“卖”的学问

 3.无粉丝,不品牌

 4.粉丝多少钱一个?

 5.粉丝效应是蜜糖也是毒药,

第三章 大道至简的新战略——马化腾的简约思维

 1.互联网的简约之美

 2.下一代网络“大道至简”

 3.专注——少即是多

 4.为QQ产品设计“减肥”

 5.专注:成就腾讯亿万用户

第四章 极致大不同的互联网时代——马化腾的极致思维

 1.匠人思维等于极致思维,

 2.不当第二的No.1思维

 3.打造让用户尖叫的极致产品

 4.不一样的极致“抄袭”

 5.唯有创新才能极致

第五章 互联网决胜武器营销新视角——马化腾的营销思维

 1.越吐槽越红的新营销方式门

 2.口碑营销是建立在极致服务上门

 3.社会化营销:人人都可参与的营销方式门

 4.决战第三屏:移动直销势不可挡门

第六章 是用户,不是客户——马化腾的用户思维

 1.一切创新皆为“用户”门

 2.用户是一种打动思维门

 3.用户是腾讯的核心价值

 4.把客户培养成用户门

 5.细节 打败对手,情感打动用户门

第七章 是体验,不只是产品——马化腾的体验思维

 1.用户体验,决定产品成败门

 2.产品体验的3+3法则门

 3.产品是一个有机生命体门

 4.关注用户体验:从小处着眼门

 5.极致体验:做重你的模式门

第八章 数据资产成为核心竞争力——马化腾的大数据思维

 1.大数据时代的管理变革门

 2.互联网时代:一切皆可数据化门

 3.“不动声色”的小数据门

 4.小企业,大数据门

第九章 小流量,大商机——马化腾的流量思维

 1.流量的本质是用户关注度门

 2.获取流量的方式门

 3.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质变门

 4.免费策略的原则

第十章 跨圈、跨界才能玩好互联网——马化腾的跨界思维

 1.“野蛮”跨界,重塑产业格局

 2.跨界的本质

 3.颠覆传统,主动跨界,

 4.跨界关键:挟“用户”以令诸侯

 5.互联网跨界,锁住消费者

第十一章 创建开放、共享、共赢的产业巨头——马化腾的平台思维

 1.奋力进军电子商务

 2.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

 3.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4.平台——互联网时代的驱动力

 5.善用现有平台

 6.要坚持平台开放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2006年6月,马化腾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说:“在与谷歌合作之后,后面我们还会加大资金投入,因为现在外面的网页公司所擅长的只是网页的搜索,而对于腾讯内部结构的整合上却起不了什么作用。此外,腾讯在电子商务的业务总搜索物品一起在社区、QZONE中找到自己要找的人,这些也都需要不同层面的搜索技术。

而我们的思路之一就是借助韩国著名的门户网站NAVER的综合搜索,这种方式的特点就是能体现出“沉淀”,如输入“达·芬奇密码”这个关键词,搜索的结果除了显示出传统搜索引擎的链接外,还会出现与此有关的专题页面,并且配有图片、导演的介绍、评论以及社区的搜索结果。

现在用户使用搜索引擎,要一页页地找结果,这个过程没有沉淀,也没有积累,是一种非常浪费的行为。如果有一个团队去运营,进行关键词的整理搜集,用户再进行相关搜索时就可以直接看到搜索的结果。不过要完成这项技术的困难就在于需要人和社区的介入,同时还要涉及图书馆的情报、百科编撰等等信息组织的技术。除此之外,还要平衡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参与关系,防止一些用户进行恶作剧式的捣乱行为。因此,就需要非常强大的运营团队在背后做支撑,韩国NAVER就有一个700人的运营团队。

搜索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战略布局。在2000年,全球搜索引擎收录的网页大概只有几千万,但是如今这类的搜索引擎的网页数已经达到了数十亿页。在如今这互联网泛滥的时代,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又使时间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在这种情况下,网民对搜索引擎就会产生很大的依赖性。搜索的革命性意义在于改变了人们长久以来的做事习惯以及生活方式。

既然搜索是互联网最为基础的服务之一,那么将搜索引擎纳入互联网的整个业务体系,就成为了腾讯发展的必走之路,这也是腾讯最初决定进入搜索领域的根本原因。搜索业务是腾讯一站式在线生活布局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腾讯为研发自主的搜索引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人力以及物力。马化腾在2005年时就已经提出了“一站式在线生活平台”的整体战略,即是以用户的价值以及需求为核心,满足用户所需要的沟通交流、娱乐、信息获取、商务。随着搜索引擎的加入,所有的应用和服务都被串联了起来,搜索让腾讯的在线生活战略布局成为现实。

互联网行业现如今的状况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三足鼎立。阿里巴巴做的是产业链,腾讯做的是用户,百度做的是信息。在这三种模式中,信息模式是最容易让别人模仿的。虽然百度目前仍然稳居第一,但其他互联网企业还是有机可乘。

2006年3月,腾讯正式推出SOSO网,到2009年7月,SOSO网的搜索量就跃居第二位,仅次于百度。

马化腾和李彦宏有过一次对话,李彦宏问马化腾:“你凭什么做搜索?”马化腾回答道:“第一,用户有需求,腾讯的一站式互联网服务平台中的许多环节都需要用到搜索;第二,做搜索功能可以赚钱,腾讯拥有世界最大的互联网社交网络系统,在多种的盈利模式之中,除了个人收费之外,还要结合页面内容分析,做一些具有匹配性的相关广告,以此来增加腾讯的收入。”

在马化腾的心中,即时通讯是一个造血的系统,网络广告、内容、品牌这三个方面都是腾讯以后会长期投入的重点,而搜索则是要将功夫放在内部。

马化腾说:“搜索引擎一定会成为未来中国网络的主要广告收入模式。腾讯的竞争策略与百度是不一样的,soS0研究的是社区相关性搜索广告,在社区里根据用户的个人资料与个人行为来与搜索广告做匹配,这样就可产生和搜索类似的商业机会。”

马化腾一直认为,做互联网就要做一些前所未有的颠覆之举。打破陈旧规律,颠覆传统规则,然后超越它或是取代它。

2005年,关于搜索引擎的发展方向,腾讯内部进行了一次特别激烈的争论。争论的问题无非是两个方面,是自己做搜索引擎还是与其他公司一起合作。这场争论相持不下,最终马化腾拍案定板,决定与谷歌进行合作。为何选择与谷歌进行合作,马化腾自然有他的用意。另一方面,在与谷歌进行合作的同时,腾讯也同步进行自主开发搜索软件。

P009-011

序言

马化腾打造了一个庞大的腾讯帝国,以QQ为“士兵”,以微信、微商城等其他产品为“将、帅”,将这个帝国牢牢巩固住。马化腾为中国人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沟通方式,一种正在不断完善、不断进化中的沟通工具。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腾讯QQ已经是中国互联网产品最大的用户注册群产品,在即时通信领域的排名是中国第一。同时腾讯也从广告、移动QQ、QQ会员、腾讯网等多种渠道实现了盈利,创造了一个互联网领域的神话。

有人说马化腾炼成了“吸星大法”,QQ从最基本的增值服务做起,将互联网里的每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都巧妙地与QQ进行了结合。

马化腾是中国互联网界的“全民公敌”,在中国互联网的巨头中,只有他与马云、丁磊、张朝阳、李彦宏等四大互联网巨头同时过招,并且一度有赶超的趋势。他们身上有的,马化腾身上都有,但马化腾身上有的,他们身上却没有。马化腾的腾讯集齐了这四人身上所有的优点,所以他才能塑造出一个难以撼动的互联网帝国。

有人问马化腾为何可以如此成功?马化腾曾在一次会议中道出了他成功的关键点——互联网思维。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马化腾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一种颠覆性的思维。在互联网时代,颠覆就意味着你能进步。传统的商业思维已经落伍了,所以颠覆是这个时代的必经之路。唯颠覆才能成功,才能从以“厂商为王”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打造出一个以“产品为王”的企业,甚至引领一个时代的浪潮。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粉丝与用户的思维,粉丝与用户虽然有相同处,但是在本质上还是有着差别。腾讯QQ有几十亿的用户,但这几十亿的用户不一定都是粉丝。粉丝比用户更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粉丝对企业的产品是毫无理由的热爱。当然,粉丝虽然重要,但用户才是企业的发展基石,毕竟不可能所有的用户都是粉丝,企业也不能为了粉丝而去忽略用户。不同于粉丝毫无理由的热爱,用户的体验感的好坏更能促进企业的进步,更能让产品往极致的方向发展。

互联网思维也是一种极致的思维,唯有极致才能抓住用户的心,唯有极致才能让用户有极致的体验,极致的体验感才是增加用户黏性的王道。

如今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谁的手中拥有大数据,谁能充分挖掘大数据的价值,谁就是这个时代的王者,才能依靠大数据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平台生态圈。

在大数据的时代,在平台为王的时代,流量是决定企业能否盈利的关键。流量即网站的浏览量。浏览量的多少就是广告主决定是否要投放广告的唯一指标,因为浏览量越大,广告的宣传效率也就越高。腾讯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流量也是关键点之一。

当然,做互联网企业不可能只围绕着一个领域来做,互联网是可以涵盖所有领域的。只有跨圈、跨界才好玩,才能玩出真正的商机,才能造就一个帝国。

跨界、跨圈的最终结果就是造就出一个别人无法复制的平台生态圈。马化腾的目标就是让腾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水和电,只要注册一个腾讯用户,所有的需要就能得到满足,就例如想要学习的人可以去腾讯的腾讯课堂上课,想要在网上买东西的人可以去腾讯商城,买完东西后就可以直接用微信支付付款。一个腾讯就能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无需多费另外的功夫。

马化腾的互联网思维提出后,就立刻在网上火了起来。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商家都打着互联网思维的噱头,但谁能真正运用互联网思维,看它最后是否成功就能知晓答案。

书评(媒体评论)

他(马化腾)温和、为人低调,但却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他1998年创立的公司已经发展到如此的高度。但他不只是建立一个成功的企业,而是在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中,将独生子女家庭以及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的人口联系起来。

——《时代周刊》

马化腾从来都敢于尝试。1998年,马化腾认定中国即将拥有自己的即时通讯服务,便与四个朋友创建了腾讯网,他本人从设计网页到打扫厕所什么都做。如此丰富的经验终于派上了用场,现在,腾讯是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公司。因为姓马,马化腾又常被人称作Pony。投资者已经直接将他和腾讯视为了跑马场上的获胜者。

——《巴伦周刊》

在中国互联网,有一个人跟陈天桥、马云、丁磊、张朝阳、李彦宏5个人同时过招。他(马化腾)长相斯文,行止懦雅,却被叫做“全民公敌”。

——《中国企业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化腾(我的互联网哲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圣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11976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9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2014227769
中图分类号 F279.244.4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1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