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胡林翼家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他是毛泽东的偶像;他的著作成为蒋介石的案头必读书;他的治兵语录更被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他的军事思想,为150年以来的政治领袖、军事名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他就是胡林翼,晚晴中兴的奠基人,官至太子太保,湖广总督。

《胡林翼家书》是他的私家秘训,书中文章直面他的心路历程,可效其文治武功的不世功业,也可学其挥洒人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韬略。

内容推荐

《胡林翼家书》是胡林翼写给家人的信件,其内容包含教子、休养、婚姻、政治、才学等十几个方面,层层论述,纵横捭阖,站在道的高度,解答了人生方方面面的问题,其论述之精辟,让人叹为观止。

目录

致墨溪公(论考试制度)

致墨溪公(禀告在京状况)

致墨溪公(钦佩叔父怀抱)

致墨溪公(禀读《小宛》之后感)

致墨溪公(禀己病况等)

致达澍叔(禀告黔省民风)

致墨溪公(禀告黔境民情)

致墨溪公(禀请缓婚期之故)

致墨溪公(告将返湘)

致达源公(禀告在湘情况)

致达源公(禀告自己身心状况)

致达源公(问返乡之期)

致达源公(禀告金陵情形)

致保弟、枫弟(谈莫愁湖)

致达源公(禀告近况)

致保弟(谈应重视身体锻炼)

致枫弟(谈应勤敏悦学)

致达源公(禀告江南旱情)

致保弟、枫弟(谈天道与人)

致保弟、枫弟(论时艺之弊)

致保弟(谈读史之法)

致枫弟等(论士习与民风)

致墨溪公(禀闻噩耗之状)

致达源公(禀告中举)

致墨溪公(告继祖母病逝之状)

致达源公(禀告为国得士等状)

致墨溪公(禀告父丧)

致枫弟等(痛陈丧父之情)

致枫弟、敏弟、仪翼弟(告为官黔省之用心)

致枫弟(谈自己办案之道)

致枫弟、敏弟(戒勿贪图安逸)

致枫弟、敏弟(述为人关说之弊)

致枫弟(戒勿轻涉词讼)

致枫弟(关于四姐夫家事)

致枫弟(主事宜以俭字垂范)

致枫弟(告拟清乡一事)

致枫弟(谈一有趣之案)

致枫弟(谈荐人宜慎重)

致仪弟(劝勿作弃世之想)

致枫弟、敏弟(谈贵州插花地之弊)

致雄侄(谕当自立)

致蕊轩叔(禀呈治疟之法)

致枫弟(劝调处族人之争)

致敏弟(赞成办义学)

致枫弟(谈不姑息盗贼)

致雄侄(过而能改前途无量)

致枫弟(官场办事之道)

致枫弟(到镇远情形)

致枫弟等(感叹人丁不旺)

致墨溪公(禀告镇远盗情)

致枫弟等(劝勿过分悲伤)

致枫弟等(治家求和不易)

致枫弟(勿轻易举债)

致敏弟(黎平盗情)

致保弟(关于保甲团练之法)

致族兄君儒(怀念归山读礼)

致枫弟(谈时下可虑十五事)

致枫弟(命运之说不可信)

致枫弟(是非当返问于己)

致保弟、枫弟(告坛角、洪山战况)

致保弟、枫弟(谈武汉之重要)

致保弟、枫弟(告攻克武汉等事)

致保弟、枫弟(时局艰危之状)

致保弟(谈抚敌之弊)

致保弟(再谈抚敌利弊)

致保弟(皖事堪忧)

致保弟等(兵败之后所思)

致保弟等(胜后悟用兵之道)

致保弟等(移风易俗教化为先)

致敏弟(论快乐)

致保弟(思为太平幸民)

致保弟(拟迎奉母亲)

致保翼弟(谈漕弊情形)

致枫翼弟(谈嗣子)

致敏弟(择子勋为嗣之意)

致彦生侄(自立事须细加考虑)

致枫弟(林妪抵屋事)

致仪弟(论治事之不易)

致枫翼等弟(易人心须先养学识)

致枫弟(谈军情及择婿)

致枫翼等弟(决战前心态)

致叔华侄(论读书与作文)

致枫弟(告江南大营溃败)

致枫弟等(谈灾情与时局)

致保弟(谈减成收捐之法)

致保弟等(拟赴援行在)

致保弟等(告时局身心两危)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致墨溪公(论考试制度)

王二来,获手谕,敬悉大人已安抵家中,无任快慰。此间人士,咸以大人学术湛深,文章渊茂,乃仅膺鹗荐,未获鹏搏,深为扼腕。然侄深知大人取青紫如拾芥,暂时蠖屈,又何足介介耶!考试制度创自明祖,其用意所在,姑置不论。唯以一日之短长,定万人之高下,沧海遗珠,势安能免士之怀才而不售者!岂果文章之劣,非命运之舛!即主试者知才之匪易,风檐寸晷中,殆不知有多少才人因挫折而抑郁,而穷愁,而颓放,或且至于老死而默默无闻。其狡黠者,不甘岑寂,则更别出奇途,以求遂其富贵功名之欲望,而天下事遂不堪问,呜呼,此又岂创者之本意哉!侄年少,言未能合于理,聊抒所怀,尚望叔父纠绳而训导之。双亲均康健,侄精神亦佳,足慰远念。

道光二年壬午十二月初三日

白话译文

王二来到我这里,带来了您的亲笔信,得知大人已经平安到家,我感到非常欣慰。这里的人们都认为您的学术精湛、底蕴深厚,您的文章立意深刻、辞藻华美,却只因鄙陋浅薄之人的推荐,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我们都深深为您感到痛心。然而侄子我深知您能非常容易就获取功名,只是暂时不能得志罢了,有什么值得太在意的呢!贤明的先祖创造出了考试制度,他们的用意是什么,我们暂且放在一旁不去讨论,但只用一场考试来判定上万人的高下等级和优劣品质,这样犹如沧海遗珠,势必埋没了人才,怎能避免有人怀才不遇呢!难道真是文章写得不够好,而不是人生命运的挫折吗?即使主持考试的官员知道学子们的不易,科举考试非常辛苦,却不知道有多少有才华的人因为命运挫折而抑郁于怀,甚至穷困愁苦、颓丧放纵,甚至有人直到老死了却还默默无闻。那些奸诈狡猾的人,不甘寂寞,于是另寻新奇的出路,来追求满足自己获得功名富贵的欲望,然而天下的事情就变得非常糟糕了。唉,这又怎么能是创立考试制度的人的本意呢!侄子我年纪还轻,所说的话不能合乎道理,只是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慨,还希望叔父多纠正训导。父亲母亲都身体健康,侄子我的精神状态也很好,身在远方的您不用挂念我们。

致墨溪公(禀告在京状况)

去腊曾上一禀,谅已收到。侄窃计人京以来,瞬逾二载,京都风俗,多有与桑梓异者。初逢其境,辄为胡卢,近已稍稍习惯矣。新年中父亲偕赴亲友处贺年,获闻名言谠论,至深欣诧。父亲当命逐日记录,一以备遗忘,一以习文字,另纸录奉,千乞大人正其疵累。叔父在京时,朝夕相晤,苟遇疑难,即可随时请益。别后,困闷异常,读书至不能明了时,独自沉思,煞费精神,往往仍有舛误。父亲又因事务栗六,无暇指示,深恐侄坐废光阴,歧途误趋,现拟请醴陵文定齐老伯授读。父亲告侄,文老伯为名孝廉,叔父谅亦认识者也。天时仍寒,且阴雨,家乡气候较好否?伏望珍摄自重。

道光三年正月二十五日

白话译文

去年腊月的时候,我曾经给您写过一封信,想必您已经收到了吧。侄子我私下算算,来到京城转眼已经两年多了,京城的风俗习惯与家乡的风俗多有不同。我刚到这里的时候,经常会闹出笑话,现左已经稍微能习惯些了。过年的时候,我和父亲一起到亲戚朋友家拜年,能够听到他们高深精微的言论,我深深感到欣喜和惊诧。父亲当时就告诉我把这些见闻按日期记录下来,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遗忘,另一方面也是练习作文写字。我又另外在纸上抄好一份寄给您。万望大人您改正其中错误的地方。当初叔父也在京城的时候,我们每天都能见面,如果我遇到了不能解决的疑难,就可以随时向您请教并受益匪浅。与叔父离别后,我的心里非常困惑烦闷,读书时遇到不能理解的地方,只能一个人深思,实在是耗费精神,而且常常仍有错误。父亲因为事情繁多,没有时间指导我,但又非常担心我白白浪费了大好光阴,甚至慢慢地误入歧途,现在打算邀请醴陵的文定齐老伯给我授课讲学。父亲告诉我,文老伯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孝廉,想必叔父也应该认识他。现在天气依然寒冷,而且阴雨绵绵,家乡的气候比较来说能好些吧?希望叔父一定保重身体。

P001-005

序言

著者小史

胡公林翼,字贶生,号润芝,湖南长沙府益阳县人。由翰林历官府道,寻擢湖北抚巡。文宗末年,薨于武昌节署,追赠总督,予谥文忠。少负才气,为文操笔立就,旁通曲畅,自达其志。其治案,不侮鳏寡,不畏强御;其治军,赏罚严明,知人善任。其理财,杜绝中饱,核实收支。创办厘金,分置盐局,务使湖北以兵与饷强天下。当其在贵州安顺任时,日坐堂皇,讼牒至,立与剖断,清积案至三百余牍,人皆额手颂为好官。公生于嘉庆十七年,年五十。夫人陶氏,以从弟棐翼子又勋为嗣。所著有《读史兵略》、奏疏、尺牍、诗古文集等。

白话译文

胡林翼先生,字贶生,号润芝,湖南长沙府益阳县人。胡林翼出身翰林,历任府台、道台等官职,没过多长时间被提拔为湖北巡抚。咸丰末年,他在武昌任上逝世,朝廷给他追赠了总督的职衔,并赐其谥号文忠。少年胡林翼极有才华,写文章时拿起笔能一挥而就。他的文章畅达且寓意深刻,同时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他处理案件,从不欺侮老弱病残,不畏惧有权有势的人;他管理军队,奖惩严明,善于用人;他管理财务,严禁贪污腐败、中饱私囊,把收入和支出核对得清清楚楚。胡林翼还创立了一种称为“厘金”的税收制度,在多地设置了盐局,务必使湖北的军力和财力在全国独占鳌头。当胡林翼在贵州安顺任职时,每天坐在公堂上,只要有诉讼的文书送上来,就立刻开始剖析断案,清理累积的案牍共达三百多件,人们都很庆幸,称赞他是一个好官。嘉庆十七年胡林翼出生,享年五十岁。他的夫人姓陶,将从弟(古人把同曾祖父、不同父亲且年幼于已的同辈男性称为从弟)柴翼的儿子胡又勋当作继承人。胡林翼的作品主要有《读史兵略》、奏疏、尺牍、诗古文集等。

后记

在晚清王朝的历史上,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四位可以说是赫赫有名,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作为四大名臣之一的湖北巡抚胡林翼,曾是官场里的一代枭雄,在世时声名远扬,死后深受蒋介石、毛泽东等人的推崇。1861年,胡林翼英年早逝,然而大清帝国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翻开尘封的史册,寻找一代枭雄胡文忠公的踪迹,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熟稔其人其事其学的人并不多。本书收录了胡公从道光二年(1822年)至咸丰十年(1860年)的88封具有代表性的家书,主要是胡公写给叔父、父亲、弟弟、侄辈等家人,内容涉及修身交友、治学齐家、官场为政、军事谋略、人才选拔等方面。通过这些饱含真情实感的家书,我们可以窥斑见豹地探索胡公的心迹、思想和人品,感受晚清王朝的政治风云变幻、贫民百姓的水深火热,目睹胡公的忧国忧民、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整顿吏治、守土治民,把糜烂之鄂治理成富足之省,他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循着通俗易懂的译文,你一定能从中找到满意的答案。胡公崇尚仁政,把“仁爱”作为经邦治国、守土治民的基本准则;对腐败的现实深感不满,参劾大批贪官庸吏,以澄清天下为己任;认为良吏必须保持廉政、高效、勤政的作风,大力保举有才之人。腐化污浊的黑暗官场更促使他深思——“国家之败,皆由官邪。”他认识到,吏治优劣是清王朝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在此,他虽放大了清官良吏的作用,但他重视选拔官吏的思想也由此可见。他在晚清以善于罗致人才、推荐人才而出名,其中尤以七次举荐左宗棠传为政坛佳话。

借古鉴今,胡林翼的为官之道、整顿吏治之才对现代社会不无借鉴之处,胡林翼严于律己、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崇高思想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胡公家书正如一面铜镜,真实地反映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使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免心中生起敬意和钦佩,也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超拔。

王志茹

2014年7日10目

书评(媒体评论)

润芝(胡林翼)之才胜我十倍。

——曾国藩

杨先生对我说:“司马长卿崇拜蔺相如改名相如。你既然尊敬胡润芝,就干脆改成润芝吧。”以后,师长和好友们多叫我“润芝”。

——毛泽东

胡公之言、德、功三者,皆有可传,而曾公独称其进德之猛?崇拜胡公之心,过于曾公矣!

——蒋介石

曾胡两公,中兴名臣中铮佼者也,其人其事距今仅半个世纪,遗型不远,口碑犹存。

——蔡锷

中外论者服公治行才望,相与欷歔慨叹,佥谓有清中兴之业,实基自公。

——梅英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胡林翼家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胡林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707629
开本 32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2014176319
中图分类号 K827=49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5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