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第8版)(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第8版)》由电影学者史蒂文·杰伊·施耐德担纲主编,精选1001部经典电影;全球20多家专业媒体的50多位优秀影评人,撰写1001篇精彩影评;配以800多张珍贵海报,丰富翔实的制作团队、演员阵容资料,及奥斯卡、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英国电影学院奖数据;精装960页,铜版纸全彩印刷,重约4斤;历经8年8版,全球28种语言30多个国家发行,累计销量已超过130万册。

内容推荐

史蒂文·杰伊·施耐德主编的《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第8版)》一书介绍了各时代的伟大而富有新意、已成为经典与邪典的必看影片,并向电影界给出了深刻、机智、富于启迪的见解,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该书被译成28种语言,全球销量已达130万册。您手上这本是根据英文第8版制作的最新中文版。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第8版)》中收录了数百幅极佳的剧照、肖像与海报,它将各种电影类型中最有影响力的影片一网打尽:动作片、西部片、动画片、喜剧片、纪录片、歌舞片、黑色电影、爱情片、惊悚片、超短片和科幻片一应俱全。这本精选集荟萃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影片,涵盖了电影取得非凡成就的一个多世纪。无论您热衷浪漫喜剧片还是艺术电影,《蓝天使》还是《蓝丝绒》,《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第8版)》都是您的不二之选。

目录

引言

电影索引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撰稿人

类型索引

导演索引

图片提供

试读章节

月球旅行记(Le Voyage dans Ia Iune,1902)

通常提起电影《月球旅行记》,人们脑海中马上浮现出的,是它作为早期电影艺术的代表,展现出的独特而神奇的构思。正是这部电影的诞生,为电影确立了一种艺术创作的规范。相比19世纪初大多数电影短片仅有两分钟的片长,这部法国电影于1902年首映之初,就以超长的片长(约十四分钟)成为具有革命性的作品。

《月球旅行记》直观地体现了该片导演乔治·梅里爱(GeorgesMelies)那种富有戏剧性的人格魅力,舞台演员与魔术师的双重职业直接影响了他的电影制作过程。这部影片大胆地尝试了多种经典电影特技,包括叠影、淡八淡出等在后来的电影中被大量采用的剪辑技巧。尽管片中的特技都还略显粗糙,但这部电影仍然被公认为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它包含了大量科幻片的典型元素——宇宙飞船、对新领域的探索等,并成为这一类型影片的楷模。

影片一开始是科学大会的镜头,大会中巴本福伊利斯(Barbenfouillis)教授(由梅里爱本人扮演)正在说服他的同僚参与一次对月球的探险旅程。当他的计划被采纳后,一支探险队迅速地组织了起来,科学家们被宇宙飞船送上了月球。炮弹造型的飞船准确地在月亮的“眼”部着陆——影片对月球进行了拟人化处理。在踏上月球的表面后,科学家们很快遭遇了满怀敌意的月球土著,并被他们俘虏,押送到了土著酋长面前。后来这些法国人发现,只要用雨伞击打月球土著,他们就会化作一道青烟消散。于是探险者们成功地逃出牢笼,返回地球。归途中,飞船坠入大海,沉入深渊,但他们最终获救,回到巴黎后被当作凯旋的英雄,受到热烈的欢迎。

梅里爱创作了一部在世界电影史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作品,片中除了满溢的超现实感外,还充满了令人愉悦的气氛,并突破性地将舞台技法同电影媒体的千变万化相结合。魔术师梅里爱同传统导演相比,更接近一名总指挥,他为电影编写剧本、参与演出、负责制片、设计道具与服装,还参与拍摄和制作了那些壮观的特效。有兴趣探索科幻电影渊源的观众显然不能错过这第一部真正的科幻电影,它对这一类型影片及其中最著名的分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更广为人知的意义上说,《月球旅行记》也被认为是一部确立了幻想电影与非幻想电影之间的主要分界标;隹的作品。当多数电影都在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时(例如卢米埃尔[Lumiere]兄弟在19世纪末的作品),梅里爱却为人们提供了纯粹为娱乐而生的幻想。通过运用超凡的视觉手法表现自己的创造力,他为后世的电影艺术家们打开了一扇大门。CFe赵译

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1903)

大多数电影史都将《火车大劫案》列为西部片的开山之作,这一类型的影片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风靡了整个美国的影院。在美国电影的前格里菲斯(pre-Griffith)时期,这部由爱迪生公司于1903年11月拍摄的《火车大劫案》是商业方面最成功的电影,并引来了众多效仿者。

在早期电影时代,复杂的叙事方式令埃德温·波特(Edwin S. Porter)的这部作品显得不同凡响。片中出现了几十个独立的场景,每一个都能推动情节向前发展。在开篇场景中,两个蒙面劫匪迫使电报员发送一条错误消息,令火车临时停靠。第二幕场景则是盗匪登上了火车,进入邮车,进行了一段打斗之后打开了保险箱。下一幕中,两个劫匪制服了火车司机和司炉工,并把其中一人丢下了火车。随后劫匪停下火车,劫持乘客,并射杀了一名试图逃离的乘客。接下来匪徒从车头处逃走,在下一幕我们看到他们策马离去,与此同时车上的电报员发出了求援信息。镜头转到酒吧,一名外来移民正在枪口的逼迫下跳舞,但当接收到求援信息后,所有人都拿起枪走出门外。镜头再度切换至一队人追踪劫匪,双方进行枪战,最后劫匪被射杀。

影片中有一个特别的射击镜头,也是这部影片最广为人知的一幕——一名劫匪向着银幕外射击。这一镜头在片头和片尾都不时出现。但无论何时,它都会给观众带来的一种被枪迎面直击的震撼感觉。

演员安德森(G.M.Anderson,真名Max Aronson)在《火车大劫案》的一个场景里扮演了被枪击的乘客。他在不久之后成为第一位西部片明星,从1907年起,他饰演的布朗克·比利(Bronco Billy)这一角色出现在上百部电影中。

多年以后,一些人对《火车大劫案》西部片开山鼻祖的身份发起质疑,焦点集中在它是否是第一部此类影片,或者能否归入“西部片”这一类别。确实,在此之前也有一些电影涉及了西部主题,例如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的《瘸印第安人在酒吧》(Cripple Creek Bar-Room Scene,1899)等。但是它们并不像波特这部作品一样,是一个完整而成熟的故事。

必须承认,这部影片的灵感不仅来源于那些混合了恢宏铁路场景的舞台剧,还源自于一些非西部电影中出现的惊天劫案。而这部电影之所以被归入真正的西部片也不是因为它的拍摄地点,因为实际上的拍摄地在新泽西州的特拉华与拉克万那铁路线上(Delaware andLackawanna Railroad)。但是自杰西·詹姆斯(Jesse James)时代起,火车劫匪就成了西部片中必不可少的形象,而其他的典型元素,如左轮手枪、牛仔帽和骏马也都被运用到电影中去,给观众带来真正的“西部感”。EB赵译

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1915)

作为一部同时广受赞誉和诋毁的电影,正是人们的各执一词凸显了格里菲斯(D.W.Griffith)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的重要性。事实上,也鲜少有哪部电影收到过如此之多的赞赏和批评,这也从多方面提升了这部电影的地位,令它不仅仅只是在电影史上留下一个片名,而成为经典的历史题材艺术创作(也有人称其为纪念)。

尽管电影取材于托马斯·狄克逊(Thomas Dixon)直白的种族主义作品《宗派:3K党的历史传奇》(The Clansman:An Historical Romance of the KuKlux Klan),但是有很多证据表明,格里菲斯对于种族主义主题毫无兴趣,而究竟为何他要与原著沆瀣一气,将其中那些令人反感的思想带到银幕上,也让人们整整辩论了一个世纪。不管怎样,这部电影的技巧与艺术价值是无可置疑的。格里菲斯一贯只对发掘电影媒体的多种可能性抱有极大的兴趣,而不关注其中传递的信息。就这一点而言,他建立了现代好莱坞的标准。

最明显的是,《一个国家的诞生》开创了史诗片的先河,它证明了即使在默片时代,观众们也乐于静坐近三个小时来观看一部电影。通过无数的艺术创新,格里菲斯实质上创造了当代电影语言,尽管按今天的标;隹看来,《一个国家的诞生》显得有些古怪而过时,但实际上所有的电影都以某种方式或形式从中受益良多。

格里菲斯展示了生动的特写镜头、跟踪拍摄,以及其他富有表现力的镜头动作,还有并行场景序列、交叉剪接等编辑技巧,甚至还第一次引入了管弦乐配乐,但令人遗憾的是所有这些开创性的元素都附属于一个价值备受质疑的故事。

电影的前半部分开始于南北战争前,解释了战前美国的奴隶制度。影片中介绍了两个家庭北方的史通曼家(Stonemans)和南方的卡梅隆家(Camerons)。故事围绕着这两个家庭以及他们的仆人展开,突出的是极端种族主义的陈词滥调。而当国家因战争而分裂,奴隶和废奴主义支持者被视为了幕后的破坏性力量。

电影中的种族主义倾向在后半部分变得愈加恶劣,将背景设立于美国内战后重建联邦政府的时期,着重描述了3K党的崛起并在影片中将之塑造成英雄。实际上格里菲斯在种族战争中糅入了一个爱情故事,这绝对是一种大胆的冒险,在令人激动的同时,又让他们感到不安。

尽管影片中的政治倾向令人作呕,但《一个国家的诞生》的宣传力量无疑是巨大的。它似乎在说只有清教徒式的3K党才能为国家带来统一,那么这部电影在当时引起众怒又有什么可值得惊奇的呢?它遭到了美国有色人种促进会(NAACP)的抵制,还引发了抗议,后来还让格里菲斯不得不用一部更加自负的《党同伐异》(Intolerance,1916)来回应批评。但无论如何,尽管影片的主题思想仍然受到质疑,但《一个国家的诞生》在今日仍受到重视和研究——这本身就说明了它具有永恒的价值。JKI赵译

P20-25

序言

就在几年前,我曾担任电视节目《有生之年要看的50部电影》的评委。当时看来,50是个招人喜欢的整数,对于时间安排十分紧凑的节目,和关注领域十分活跃、渴望将影片收集到手的观众们来说,这个数目不多不少正合适,不过正如跟我共事的评委们所抱怨的那样,这一任务颇为棘手。

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明白,每个人一生中肯定都看过不下五十部电影——的确,有谁能在现代度过一生,却只看过不到五十部电影呢。(真正令人难过的是,我担心如今有不少人毕生读过的书也不到五十本,不过这是另一回事,是另一份清单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我们做的节目还是播出了,但每个人(也包括观众)都想说出理查德·德莱福斯(Richard Dreyfuss)在《大白鲨》(Jaws)里说的台词: “我们需要一份更翔实的清单。”

因此,当这本《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砰”地落在我的案头时,就像是电影观众们在看过那档电视节目之后,提出了巨大的质疑,作出了愤慨的回应。1001部——这才像个清单的样子。

当然,还有不少人想要一份更翔实的清单。比如,如今的影评人每年要看不下500部电影——2007年,英国平均每周上映的电影数量破天荒地达到了10部之多,所以乍看之下,1001部并不算多。不过在每年上映的这些影片中,有多少能达到经典影片或“非看不可”的地位?屈指可数。遇到好年头,也许能有十部。一部影片要想跻身“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这一清单,得能给观众的人生增添光彩才行。这样的影片并不常见。

这样说来,这就是一份富有胆识、流光溢彩、令人兴趣盎然、心痒难耐的清单,其中对影片的水准隐隐作出了保证。翻开本书,就像是开始了一段旅程,其终点也许是您未曾涉足之地,这是一趟历经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曲折行程——总之,在这趟行程中,您会体验到所有使人生值得一过的事物。

在本书中,有种引人注目的俄罗斯套娃般的效果:您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思忖一番。(“《死亡之吻》[Kiss Me Deadly]?这不是一部B级片么?没错,可它是有史以来最棒的一部。”)然后您再看下一部影片,是《女性杀手》(The Ladykillers),这样您很快就了解了同年度(1955)出品的两部电影,它们自豪地并肩比立,相映生辉,光彩不减当年,这两部重要的佳作凭借其对匪徒、贪婪和人类愚蠢的独特见解,会长年为后代观众带去喜悦和影响。然后您会沉醉其中,沉浸在另外一番探索之中,比方说,您会不由自问,电影史上哪个年份是最辉煌的?

快速浏览一下,会发现1940年看来蛮有这个资格——《女友礼拜五》(His Girl Friday)、《费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木偶奇遇记》(Pinocchio)、《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还有一部菲尔兹(W.C. Fields)的喜剧,叫做《银行妙探》(The Bank Dick)——可恶,我得记着,这部片子我还没看过——不过您再翻一页,会意识到,1941年有以下影片问世:《公民凯恩》(Citizen Kane)、《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普雷斯顿·斯特奇斯(Preston Sturges)的影片《苏利文的旅行》(Sullivan′s Travels),后一部片子您大概是在看柯恩(Coen)兄弟的《逃狱三王》(O Brother Where Art Thou?)时听说的。哦,不知这部影片有没有被收入清单?您再快速翻到2000年,发现这部影片没被收录——那好吧,哪些柯恩兄弟的影片有被收入呢?啊,《法戈市》(Fargo),实至名归,还有《抚养亚利桑纳》(Raising Arizona),现在最新版还收录了他们荣获奥斯卡的影片《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Men)——至此,您还不知道这趟行程应该从哪里开始,也不知道您会去向何处。

这样的旅程几乎有些信马由缰的感觉,您会看到熟悉的面孔(《为所应为》[Do The Right Thing]——我最喜爱的影片之一,在这儿见到你可真高兴,老伙计)与不拘礼数的陌生面孔亲切地挨在一起,后者如杨·史云梅耶(Jan Svankmajer)的《爱丽丝》(Neco ZAlenky),这是捷克导演版的《爱丽丝梦游奇境》,这部作品我从未看过。然后您准会再次浮想联翩——1989年也是个不错的年份,不过这只是就纽约影坛而言:斯派克·李(Spike Lee)有罗伯·莱纳(Rob Reiner)的《当哈利遇见萨利》(When Harry Met Sally)和伍迪·艾伦(Woody Allen)的《罪与错》(Crimes and Misdemeanours)助阵,同年,丹尼尔·戴·刘易(DanielDay Lewis)在《我的左脚》(My Left Foot)一片中也取得了表演上的突破;美国独立影片中有斯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的《性、谎言和录像带》(Sex, Lies and Videotape)在戛纳夺得金棕榈奖;亚洲新浪潮中有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初试啼声。我又想到别处去了,(对我来说)一想到这部已经被人遗忘的影片,就会激起这样一段回忆:雨天在伦敦的Curzon Mayfair电影院外面跟一位漂亮姑娘约会。

将1001部电影统统看完,这一决心——我发现,这本新版书里有一份方便的一览表,您可以像对待购物清单上的待购物品那样,给它们一一打上钩——会给您带来这样的人生经历:要是您想用萨耶吉特·雷伊(SatyajitRay)的《大河之歌》(Aparajito)、费里尼(Fellini)的《卡比利亚之夜》(Le Notti di Cabiria)和令人难忘的俄国杰作《雁南飞》(The Cranes Are Flying)重温1957年的时光,您得逛逛私人经营的DVD商店,在巴黎或柏林下雨的周末跑进艺术电影院,或者在电影节举办回顾展的周边度假(后来我终于在负有盛名的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上,在加映影片栏目中看完了《苏利文的旅行》)。

说到底,要想看完所有这些影片,您可能要花一辈子的时间。

书评(媒体评论)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实在是一部淘碟宝典。……顺便说一句,本人已经看完1001部电影中的943部了,眼下正在慎重安排剩余片目的观看时间,好延长自己的生命。

——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 《伟大的电影》作者

本书既可用于信手浏览历久不衰的诸多佳作,又可以提醒我,有那么多伟大影片我还没看过……

——奥布里·戴(Aubrey Day) 《完全电影》编辑

本书既可用于信手浏览历久不衰的诸多佳作,又可以提醒我,有那么多伟大影片我还没看过……

——《完全电影》杂志 Aubrey Day

本书由史蒂文·杰伊·施奈德担纲主编,因而令人不忍释卷,并维持了一贯的绝佳水准。”

——《电影评论》

有史以来最棒的、可以带到荒岛上去陪伴您的电影类艺术图书之一。

——《泰晤士报》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是……一部极具激励性的影片指南。读到其中引人入胜的精辟条目,而你又错过了这部电影,你会立马冲出去租碟。

——《达拉斯晨报》

施奈德和他的团队……为每一部电影提供了必看的理由。施奈德的选择无可辩驳。

——《图书馆杂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第8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史蒂文·杰伊·施耐德
译者 江唐//赵剑琳//王甜甜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09257
开本 16开
页数 96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1.8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05.1
丛书名
印张 6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70
5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Quintessence Editions Lt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