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鼓浪屿迷巷
内容
试读章节

初次踏上鼓浪屿琴岛码头,不必茫然四顾,只要跟着最汹涌澎湃的人流走,那就是龙头路了。这条路有点煞风景的是,热情扑面的是一个大商城,叫三友。建筑风格颇为欧化,却缺乏精美,少点雅致,麦当劳大大咧咧地开在这里倒是合适。

见到三友商场往右侧走,就会通向鼓浪屿菜市场,这个市场建于20世纪80年代,一开始就以满足鼓浪屿人的口福为己任。活蹦乱跳的鱼虾、青葱欲滴的蔬菜、五彩缤纷的瓜果…

环绕着菜市场还有面线糊、北仔饼、沙茶面、糕饼店、裁缝店……

如今很小资、很有情调的咖啡馆也在附近遍地开花,比如Baby Cat咖啡馆、张三疯欧式奶茶铺、赵小姐的店等(延伸阅读:“闻香”之相关章节)。

这是鼓浪屿最具生活气息的区域。让你印象至深的是一个夜晚,路过此间,空荡荡的市场,见一个鱼贩收拾好摊子,从袋子里摸出一支竹笛,就高天流云地吹奏起来,那种旁若无人的专注和沉醉,谁见了听了,都会动容。

当然,白昼的鼓浪屿菜市场总是熙熙攘攘的,不过比起另一段龙头路的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来,菜市场的热闹就不算什么了。

另一段龙头路是从三友商场左侧蜿蜒而去的。这段路上有邮局、银行、书店、工艺品店、馅饼屋、肉松铺,细究起来都有数十年或上百年的历史。信步到三岔路处,一个麻糍摊解决了许多游客不知何去何从的尴尬。在这里吃麻糍经常要排队,叶家三代人精益求精的麻糍制作手艺,已经造就了鼓浪屿最著名的小吃品牌。细心的人会发现,叶氏麻糍是这条龙头路上唯一的露天摆摊者,那是政府特许的(延伸阅读:“闻香”之叶氏麻糍)。

面向叶氏麻糍摊往右看,一个不大的街心公园里总是坐着树下纳凉、聊天、打牌的老人。那就是走向鼓新路必经之地了(从鼓浪屿菜市场走的话,有三条小巷也通向街心公园)。

经过龙头路上最市井的穿越,过五关的穿行,琳琅满目的诱惑、美味的冲击,夺路狂奔进入鼓新路,世俗的喧嚣才平静下来。

鼓新路是一段很长的坡路,再匆忙的脚步都会不自觉地慢下来。

鼓新路上,曾经为私密而垒起的老围墙再也遮挡不了的草木繁茂,它们在蓝天里恣意地舒展着,散漫地青翠着,四季在巷弄里从来就不大分明。

“小白宫!”所有路过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喊出来,鼓新路24号的这幢富有均衡美感的别墅,每次总是这样让人猝不及防,惊艳是一种很好的感觉。

当年别墅的主人的权势未必显赫,然而,他却是一个追求时尚或审美品位不错的人。19世纪刚风靡欧美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迅速就被移植到了鼓浪屿上。房子盖好了,院落里栽下了枇杷、木瓜、龙眼等果木,人间的美好都收纳进这一方天地里了。

每年春末夏初,从枇杷树上摘下来的果子剥过皮,刚含在嘴里,就发现边上的龙眼树已经孕育着更甜的果实。多么洋气的别墅啊,遗憾的是不再住着雅致的人儿了。  鼓新路上行人不多,成千上万的游客总是跟着一面又一面旗帜去著名的日光岩了。他们都是些容易迷路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即使他们早已长大。只有不乖的孩子才会走自己的路。

上坡,上坡,鼓新路其实是一条蜿蜒的山路,视野越来越开阔了。在巷子的交汇点,常常能不经意地看到海,看到对岸日新月异的厦门。虽然彼此都能看到白鹭翩飞,听到涛声琴韵,鼓浪屿与厦门已经渐行渐远。厦门不再坚守什么,成片成片的旧城改造,赢得了许多喝彩。鼓浪屿总是这么淡定而悠闲,一副阅尽人间沧桑的慈祥。任风雨剥蚀,任岁月老去。走在起起伏伏的小巷里,心是平静的:不像走在纷繁跌宕的生活中,心是孤独的。

卡夫卡说:我们是误入这个世界的,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些苦难。多么悲观的误入啊!误入鼓浪屿,面对的通常是迷乱、迷醉……人们从踏上鼓浪屿的那一刻起,都很自觉地把与苦难有关的一切放下。

杨家园

地址:鼓新路27—29号

建造时间:1913年前后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杨家园门楼前。杨家园由四幢别墅组成,门牌有四块,两块在鼓新路上,编号27—29号;两块在安海路上,编号4—8号。

鼓新路边上有一条巷弄,那是通向安海路的,杨家园面向安海路的西式门楼气派而不张扬,石雕的枝叶与翠绿的树叶已经交织,有了风雨与共的默契。岁月偶尔也会在精巧的石构面前显得无力。穿过庭院,迎面就是一株高大的塔树,虬枝如结,个头都快赶上两层楼高的廊柱了,枝头依然开满了黄白相间的花儿,鲜嫩如百年前的初绽。

罗马式的廊柱是粉红自点的大理石,那是岁月无法洗去的铅华。英式的窗柱如秀美长颈的花瓶,半开半闭的百叶窗里是否有一双如水的眼睛,正眺望远处的波光云影7寂寞被充足的阳光晒得发烫。那些缠绵的低语写成了文字,寄走,流失……

杨家百年前就做钢铁和房地产生意,对于今日的“房奴”来说,对房地产商的盈利流程大多心知肚明。杨家一口气就为自己盖了四幢别墅,每一处都精雕细琢。

杨家园面向鼓新路的忠权楼里,现在住着一个本土艺术家林翰冰,他以各类鱼骨、龙虾须等作拼贴原料,独创了鱼骨画艺术。如今忠权楼成了他展示鱼骨画艺术、寻觅知音的个人艺术馆。人们特别喜欢忠权楼前的清雅庭院,围墙边一棵高大的“洋板栗”树,门楼边一棵硕壮的龙眼树,像哼哈二将镇守着一方水土;庭院中央有一个圆形喷水池,池中央是玲珑剔透的太湖石,绿荫下、草坪上的午后时光最能诠释一个字,那就是“爽”。

杨家园里绽放着许多艳丽的花儿,几枝嫣红的三角梅都伸到围墙外了,似乎急于让路人欣赏她的美艳。呵呵,她是杨家的,也是你家的,一如鼓浪屿的温婉,只要走近她,都可以分享。

八卦楼

地址:鼓新路43号

建造时间:1907—1924年

延伸阅读:“馆韵”之鼓浪屿风琴博物馆

沿着忠权楼的正门,再往前走几步,就是鼓新路上最知名的建筑八卦楼了。若从厦门轮渡一侧眺望鼓浪屿,八卦楼的红色大圆顶与日光岩一样耀眼,一度曾是海轮进出港的航标,如今它的门口挂着“鼓浪屿风琴博物馆”的牌子。

这座借鉴、融合了古罗马、古希腊、阿拉伯和中国古典建筑的多种艺术风格的别墅,内部通道呈十字形,穿行其间,恍若教堂,肃穆宁静。四周有82根大圆柱,像竖琴的琴弦任海风弹奏。登上顶层天台,扑面而来的是一阵惊喜,厦鼓全景,海天美色,入眼入怀。

八卦楼就像一个美丽的梦想,而追梦人叫林鹤寿(菽庄花园主人林尔嘉的堂兄),建祥钱庄的老板。1907年春天,这个梦想启动了。立志要在鼓浪屿上盖第一大别墅的林鹤寿,在动工兴建后才发现,很多建材当地根本采购不到,得在外地特别加工,钱庄有限的银两就这样源源不断地丢进梦想的无底洞中。

骑虎难下啊!林鹤寿先以钱庄担保,接着以在建的大别墅为抵押,向一家日资银行贷款,硬着头皮也要让梦想成为现实。然而,一个理想主义者对形象工程力求完美的建造,怎能马虎了事!林鹤寿为了八卦楼先是倾心倾情,继而倾家荡产。1920年,建祥钱庄终于宣告破产!林鹤寿无颜见江东父老,远走高飞避居海外,把一幢烂尾楼留给了日资银行。

1924年八卦楼完工,成了日本“旭瀛书院”。后来,八卦楼先后成为难民收容所、校舍等,直到1982年成为厦门博物馆,八卦楼才展露出林鹤寿梦想中的迷人风采。

有梦想有追求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如果没有林鹤寿挥金如土、不惜血本的造梦工程,鼓浪屿怎么可能有八卦楼凤凰涅檗般的重生!

鼓浪屿的诗情画意是许多追梦人营造的,他们将财富、爱心、荣耀……变成质地优良的建筑构件,垒砌起美丽温馨的家园,从此,鼓浪屿这座小岛才成了人间天堂。

P3-8

后记

与德为邻的人未必就能享有德的庇荫,与美为邻也未必能得到美的眷顾。其中的秘诀和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对德仰视,是否对美有不可遏止的神往。

与鼓浪屿为邻的厦门人,可能一年365天没上过一次鼓浪屿,而许多热爱它的人却从千万里之外飞奔而来。

我庆幸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厦门岛与鼓浪屿为邻,让我能在半年时间里轻易地去了22趟鼓浪屿。夜深了,我就不回厦门了,找个心仪的家庭旅馆住下。

我这么做,看起来是有目的的,表面上是为了写一本关于鼓浪屿的书,实际上是在期待鼓浪屿给我精神的庇荫与美丽的眷顾。

先后出版过15本书,让我感到最快乐的是写这本《鼓浪屿迷巷>。我怀念每个晨昏在鼓浪屿闲庭信步的惬意,怀念在那幢望海的小楼里与一个爱做梦的人不着边际地闲聊……我有意探寻鼓浪屿老别墅里有趣或无趣的故事,然而,我并不苛求,也不穷根究底。

爱与喜欢,都是很主观的感觉,正是靠着这样的灵性,我方能感知和重现那些已经消逝的人和事,了解进而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

然而,《鼓浪屿迷巷》作为“厦门社科丛书”之一,我的这种主观色彩却成了文字的软肋。好在有文史学家黄猷先生、彭一万先生将这些软肋——修炼成经得起敲打的硬骨头。在此谨向他们表达衷心的感谢。

只有一小部分软肋由于涉及我的行文习惯,不可改造,或者改造完就像整容后令人相见不相识的本人,才原封不动地保留着。在此,向给我指点的两位文史学家表示歉意,希望他们能理解我的坚持是源于一种无法释怀的自恋。

我相信,我们都爱鼓浪屿,只是爱的方式略有不同。

因为爱的方式不同,鼓浪屿的美才得以更充分的展现。

黄橙

2010年8月11日

目录

自序/001

迷巷/001

从龙头路到鼓新路/002

——穿越世俗,风雅犹在

从安海路到笔山路/012

——寂静深处,风骨隐约

从泉州路到鸡山路/027

——曲径通幽,琴音悠扬

从晃岩路到永春路/039

——小径如歌,奢华如梦

从鹿礁路到福建路/051

——有点迷乱,有点欢欣

从复兴路到漳州路/064

——跌宕起伏,情坚金石

从中华路到田尾路/079

——诗意撩人,浪涛拍岸

闻香/097

赵小姐的店/098

Baby Cat私家御饼屋与咖啡馆/107

张三疯欧式奶茶铺/116

花时间咖啡馆/121

海天堂咖啡馆/126

圆洲茶庄/130

叶氏麻糍传奇/134

“濒危保护食品”:寿记龟糕与蒜香花生/137

黄金香肉松店之谜/140

林记鱼丸与龙头鱼丸/143

200号面线糊/146

鼓声路海鲜大排档/148

北仔饼/150

馆韵/151

鼓浪屿风琴博物馆/152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157

观复博物馆厦门馆/162

郑成功纪念馆/166

林巧稚纪念馆/172

怀旧鼓浪屿博物馆/175

做梦/181

娜雅咖啡旅馆/182

国际青年旅舍/188

李家庄/192

船屋家庭旅馆/202

喜林阁/205

悠庭小筑/210

花堂客栈/215

1930咖啡旅馆/218

宾悦旅社/224

琴海庄园/226

缘中园/229

后记/231

序言

每次从鼓浪屿扑朔迷离的街巷中走出来,都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大海就波光粼粼地漫卷在跟前,而那些点缀于绿树、草坡、高岩间的西洋别墅也成了回眸时的惊艳。

收藏玉石的人都喜欢岁月留下的包浆,那是流淌在玉石上的时间光泽。鼓浪屿是一座有着玉石包浆的岛屿,它的容颜虽然有点沧桑,然而它儒雅、从容、淡定的气质,如同一个人经历了富庶、荒凉、繁华、没落、重生等世态炎凉之后,不知不觉修成了正果,拥有了可以俯瞰人生的视界和胸怀。

当富裕起来的人们为买奥迪还是尼桑而左右为难的时候,当全世界人民都为堵车停车而烦躁的时候,鼓浪屿人仍然坚守着百年前的徒步行走。

无法选择的时候,我们往往更心平气和。

这也让我们明白,世俗生活中被我们视为尊贵、快捷、必需的东西,其实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在潮起潮落中,鼓浪屿已经成为滚滚红尘中的一泓清水,一块明净。它用大海的波涛阻隔了广袤陆地上的物欲横流。它像一个善讲故事的老者,用自己跌宕起伏的身世和云淡风轻的觉悟来指引着迷途的子

我行走过50个国家,从来没有为一个地方写一本书的冲动。而鼓浪屿是个例外,因为它是我身边的世外桃源。即使它偶尔变得俗气了,我依然认为它是瑕不掩瑜的有着玉石包浆的岛屿。

为此,我曾试图突破传统的写法,以全新的视角描写鼓浪屿风光,用无规则的一条条迷巷,作为攀援的高枝,让它们挂满生动有趣的史实和别人的爱恨情仇,挂满创意无限的时尚和飘香而来的美食……

踌蹰再三,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归类撰写。以迷巷、闻香、馆韵、做梦为切八点,尽量以诗意的眼光和抒情的笔触,发掘一般游人不经意、不注意、不留意的鼓浪屿风光和人文之美,让人领略并感受其间的乐趣、雅趣和情趣。

我想,鼓浪屿本身已经够迷人了,漫步其间,连方向感很强的人都可能找不到北。我就不能添乱了,我要让读者找到北,找到方向,找到自己心目中的鼓浪屿。然后,我们相视~笑,有一种默契,一起成为鼓浪屿的粉丝。

黄橙

2010年8月9日

内容推荐

《鼓浪屿迷巷》是一本作为“鼓浪屿迷”的作者写给所有迷恋鼓浪屿的读者,为他们解开鼓浪屿之谜的书。作者黄橙以他诗意、抒情的笔触,敏感、激情的眼光,用笔和镜头捕捉发掘一般游人不经意、不注意、不留意的鼓浪屿风光之美,人文之情,并以迷巷、闻香、馆韵、做梦为切入点,让人领略和感受其间的乐趣、雅趣与情趣,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鼓浪屿迷巷》是一本既有文化内涵又有旅行指南意义的图文并茂作品集。

编辑推荐

黄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厦门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喜欢美景、美食和美人。已出版《自游,自在》、《私奔万水千山》、《美味石榴裙》、《吃来吃去》等19部作品集,其中有4部在台湾出版;另编著有《摄影技艺手册》等书。本书《鼓浪屿迷巷》就是由他所著。书中,作者将带领我们去发掘一般游人不经意、不注意、不留意的鼓浪屿风光之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鼓浪屿迷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96489
开本 20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0
20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6: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