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英芝芬芳华蓉(我在病中和女生的故事)
内容
试读章节

秋雨沙沙落,落在我心上

2004年2月,外出,站在天桥上,我跟妈妈说,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传奇的人生。没想到,一个月后,我这天桥之上苍天之下的话就应验了……

那时我13岁。那时我上初二。

那是2004年3月24日。那是个星期三。

一秒钟前,我是个正在上课的初中生,一秒钟后呢?我踏上了一条新的路。

那天早上我骑车上学,进班之后第一件事是把《黑铁时代》带给席西。他去年暑假去了趟新西兰,开学后曾给我和几个朋友钊子、马勃送了在那儿买的礼物,我得到的是一个彩绘盘子,他边给边说这是他仔细挑选才买的,保证代表了新西兰的独特魅力,虽然盘子底下就有Made in China的字样,但我还是很感激。当时我就说要把《黑铁时代》送给他以示谢意,谁知这一拖拖了半年,今天才得着工夫送他书。

我把《黑铁时代》拿出书包,问坐在我身边的小云:“你看过它吗?”她摇摇头。我便把书给席西。

望着小云,我有一些惆怅。她是初二一开学转来的,不久她和我和马勃三人坐在了一起。不,这太俗套了,所有的学生爱情都是这么“同桌”出来的。我们三个人的日子“相敬如宾”,又“如火如荼”。寒假时,语文老师留的寒假作业中有四篇作文一项。我写了一篇小云,字数一不小心很长,于是我干脆在题目底下写:“一篇顶四篇。”

我真大胆,写女生的文章都敢给老师。

去年9月份,班里转来了四个新生,三女一男。我对转来的学生是什么情况不感兴趣,所以并没有仔细记着他们的名字、长相,也没有和他们怎么交往。可几天过了,其他新生全没印象,唯有一个转来的女生给我印象深刻:总是那么懒洋洋的样子,一双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上课听讲迷迷糊糊的感觉。

她的样子应该是好看的,但我的审美观念已经随着看多了电影后渐渐褪化,不过很多人都认为她是班里最好看的女生。我不能肯定,但文静优雅,她确实是算得上。

期中以后,她的影响力开始逐渐加大,因为她的学习成绩实在让人震惊。基本上门门是100分,仿佛她交上去的不是自己写的卷子,而是编题人附带着的答案,令人难以置信。但最主要的是,她从未很刻苦地学习过(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不是上课睡觉,就是没事闲着看书。没人见过这样的“好学生”。

我从小接受的思想就是: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要得好成绩,学到脑袋昏。不过这位神仙般的女生实在是将我的传统思想全部颠覆了,没办法,我只能相信有人所说的她的智商高的说法。

这就是我早期对她的印象,娇娇嫩嫩,像是“不胜娇羞的水莲花”,常面带微笑,却时时让人搞不明白她的行为———上课下课都趴在桌子上睡觉,仿佛上学不为学习而为休息,而且睡的感觉那么好!

后来老师换座位时让我和好朋友马勃成了同桌,而碰巧小云就坐在他前头,由此我可以近处地看她了。因为她刚转来不久,有些“水土不服”,似乎没怎么主动跟人说话,而我则怀着对她的兴趣,“心怀鬼胎”地主动和她说话。她很老实,我问什么她回答什么,当然这也是她最不老实的地方。她用最简洁的话语回答完我的话,回答得一点不剩,干干净净,丝藕毫不相连,让我连追问的话题都没有。真是狡猾!

当然,最初我不是主动向她发动攻击,我是先和马勃聊天,也是故意在吸引小云的注意力。“单纯”的马勃成了我的利用品,他甘愿牺牲为一个平面镜,将我吐出的话语镜面反射到小云那里去,让她听。而小云也逐渐地能和我们聊会儿天,就这样,我们之间熟悉起来。  看小云的所作所为,你决不能同她恬静的面容联系起来——一个成绩优秀的“小懒猫”。她的神情老是恍惚异常,想着什么事情。如果你突然和她说话,她会先将那个大大的眼睛里的目光抛过来,呆呆地望着你。但这时她还没完全从她的冥想中缓过来,大概过了一两秒钟,她的大眼睛才有了神采,这才说明,她“醒”了。

我和马勃和她在一起坐的日子应该是我最快乐的日子。我们是无话不谈的,且涉及面很广。我和马勃问她兴趣是什么,结果听来了一个“炒股”(其实是“考古”)。后来又听她说“金字塔”,就开玩笑说她站在金字塔顶上炒股,逗得她笑得厉害。

她的笑与常人不一样,只要嘴一翘,脑袋绝对是要往侧面转过去一些的,且速度奇快。嘴一翘,脑袋就转,她笑的时候并不捂嘴,因为转过去的脑袋已经掩饰了她笑的样子,眼睛也会相应地眯一些。那个时候,弯弯月形的嘴和眼睛,是缺月,圆圆的脑袋像全月。月亮阴晴圆缺的面貌都显现在了她脸上。

碰见她这么一个人,谁都会突发灵感。我曾问马勃,当我还没换座位换到他旁边之前,他叫她什么,马勃说叫她小云。席西听了,越品越觉得像叫小保姆。结果我也相应地给她编了许多的名字……我们还一起编她回家的艰难旅程(因为她住宿,只在周末才回家):先坐飞机坐上几个小时,再坐火车,到了车站,有一个拉人力车的问她坐不坐,她说:“你拉得太慢!”自己拉着人力车跑了。等快到了,前面还有一个窄胡同,她侧着身进去。她家是个三层小洋楼,她顺着墙壁就爬上去了。

P9-13

后记

我和子尤母子一场的又一次定格

9月6日,珠峰大本营。天刚蒙蒙亮,起身前往世界上最高的寺院——上绒布寺。

近在眼前的珠穆朗玛峰被云彩遮住了。天气很冷。我把带着体温的一缕子尤的头发摆放在寺旁石山上。抬起头,面前的珠峰露出了峰尖,太阳出来了。此时此刻,我终于了却了在西藏、在雪山纪念子尤去世5周年的心愿。而在昨天,我也把它放进珠峰流淌下来的雪之河,看着它漂向远方;前天,在纳木错的那个凌晨,则是用天石,搭了一座矮小的石山,里面存放着子尤的长发。我确信,做这一切的时候,子尤在看着我。他参与了发生在蓝天、白云、天湖、雪山之间这庄严、圣洁、平静的仪式。

我从来都这样认为,在子尤走后的5年间,就更加相信他来自天国,说不定,就是从这喜马拉雅山上走来的。所以,在喜马拉雅山为子尤举行一个特殊的仪式,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因为,在这个地球上,只有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天,这里的地才能给人永恒感;只有在这里,才真正感到天地灵是一体;也只有在这里,才寻求到与子尤真实地亲密接触。在圣洁之中,在庄严之中,在平静之中,没有语言,没有眼泪,甚至没有声音,只有蓝天、白云、雪山、天湖、河流,还有各种各样的石头。这是我和子尤母子一场的又一次定格。

纪念,作为母亲,我的心意,宁愿用行动,而不是文字。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这本书是部未完成稿。子尤曾经写好了前言,说要自己顺一遍。可惜没有顺完,就最后一次进了医院。他留下很多空白,留下一些天书,留下一些记号。无论我们是多么亲密的母子,无论我们怎样彼此活在对方的生命里,我都无法知晓他写作时的心思,无法追逐他的想象,无法猜测接下来的句子;更无法企及他的幽默和文笔。于是,就这样,不动他,不动它,不动乱了它。

其实,也没什么。我们看不见的,我们看不懂的,也还是在。

感谢上帝的馈赠;

感谢亲友的帮助。

子尤的妈妈柳红

2011年11月2日

目录

前言 舒心地用自己的性格布置世界子尤

第1部 [2004年……]

 秋雨沙沙落,落在我心上

 冷雨拥抱着回忆的我,空遗下春风依旧

 笔是一声霹雳的锋芒,电话是倾吐声音的爱恋

 智慧是我耕的犁,我跟上帝借支笔

 你在信的那头等我,我在信的这头读你

第2部 [2005年……]

 人说青春是红波浪,那就翻滚着绘出最美的一线

 眼前只有柄孤独的桨,握在手中就是把战斗的剑

 青春是属于我的,标记着我激情的一月一年

 忘不了春色的五月五,用雨水编织成舟

 别人让天空主宰自己的颜色,我用自己的颜色画天

 每过完一天就翻过一页,每翻过一页又是新的一天

第3部 [2006年……]

 断简

 我只愿它静静开头,静静结尾

 记事本 关于子尤

后记 我和子尤母子一场的又一次定格柳红

序言

舒心地用自己的性格布置世界

在惯常的青春爱情小说中,常常会有主人公得了绝症的情节,让故事感人一点,当然,那只是小说,也许正是因为感觉医院、病床、绝症一类的词语离我们很遥远,我们才会对于在病床上发生的生死爱情觉得新鲜而又动情,对那里会发生怎样的浪漫充满遐想。

我的这本书,包含的是两个内容:疾病与女生,可它又不是虚构的爱情小说。在发病一年之时,回首征程,发现一路。我不是愁眉苦脸走过的,不是唉声叹气走过的,不是遮遮掩掩小心翼翼走过的。而是一路有言笑,横刀向天笑,仰天长笑。泪中带笑走过的。我的世界因发病与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视野因而开阔,我可以舒心地用自己的性格布置世界,也就是曾写过的一句诗“别人让天空主宰自己的颜色,我用自己的颜色画天”的意思。我经历了,我看见了,我享受了,我感叹了,最重要的,我认识了,我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世界,各种各样的人。有比我大的人,比我小的人,和许多以前无缘认识的同龄人。同龄人中,又以女生居多。她们都是精彩的女生,美丽的女生,优秀的女生。我突然觉得这时与她们的交往与生病前的性质大不一样,小男生从课桌旁到了病床上,虽然同样会羞涩尴尬,却可以堂而皇之又洋洋洒洒。

因为,这是青春。是天使与魔鬼在旁边坐着观看,一同见证的青春。

记录下和她们的故事,会是多么有意义!于是2005年情人节,我完成了《悠哉悠哉》,记录了发病以来和女生们的故事,它成了我写作路上很重要的一篇文章。之后,我发誓以后每年情人节都写一篇。

而这本书,就是两篇《悠哉悠哉》的汇总。编辑时,我又充实了它们,充实的过程挺难的,因为原来的《悠哉悠哉》已然是独立成篇,编辑的过程我说自己跟泥水匠差不多,是个技术活。我想顺带着写一下自己的治病经历,但发现无法两者兼顾,风格是不一样的,死神与爱神水火不交融。所以,我只是把每一个时刻自己的治病背景介绍一下,算是补充。这不是本讲治病经历的书,在这些文字中,疾病倒为辅了。我要描写的,是一抹病房春色如何一洗黑暗凄婉,因为我发现与病人有关的作品,都非常苦,当然,病人们的拼搏是苦的,不易的,但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笔,让读者的脸色不是同情的,反而是振奋的,这次,是我带你参观一个世界。

读者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窥见我的世界,知道我这两年是如何度过的,我不是狂人,但我的青春没有虚度。青春小说里的爱与痛是假,我给你们展示真格的!

有两个词汇是布满我思绪的每个角落的,即疾病与女生。疾病代表着苦难,女生预示着希望。身在病房我与疾病为伴,享受不尽;和女生一起,则初尝思念的滋味。

经历惊心动魄,这是外人看到的情景。我要做的只是冷静面对,张开双臂迎接每一天。在疾病之神不停地将死亡的烟花爆炸在我头顶时,我却每日高歌着女生的名字。

开始读吧!朋友们。祝旅途愉快!

内容推荐

《英芝芬芳華蓉》是90后少年子尤的青春遗作,《英芝芬芳華蓉》主要记录的是癌症病中与同龄女生的故事,竟笔于16岁那个夏天。书名六字,源自家族六位女子的名字。子尤说,女生天然的美丽,是一种纯净的美。

回首征程,子尤说,在发病一年之时,发现一路,我不是愁眉苦脸走过的,不是唉声叹气走过的,不是遮遮掩掩小心翼翼走过的,而是一路有言笑,横刀向天笑,仰天长笑,泪中带笑走过的……我经历了,我看见了,我享受了,我感叹了,最重要的,我认识了,我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世界,各种各样的人。有比我大的人,比我小的人,和许多以前无缘认识的同龄人。同龄人中,又以女生居多。她们都是精彩的女生,美丽的女生,优秀的女生……记录下和她们的故事,会是多么有意义!于是2005年情人节,我完成了《悠哉悠哉》,记录了发病以来和女生们的故事,它成了我写作路上很重要的一篇文章。之后,我发誓以后每年情人节都写一篇。而这本书,就是两篇《悠哉悠哉》的汇总。

子尤说,读者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窥见我的世界,知道我这两年是如何度过的,我不是狂人,但我的青春没有虚度。青春小说里的爱与痛是假,我给你们展示真格的!有两个词汇是布满我思绪的每个角落的,即疾病与女生。疾病代表着苦难,女生预示着希望。身在病房我与疾病为伴,享受不尽;和女生一起,则初尝思念的滋味。

编辑推荐

《英芝芬芳華蓉》首次呈现90后少年子尤的一些青春照片,并由美编绘制一幅子尤北京行迹图。在书中,子尤还记下了他的第一本著作《谁的青春有我狂》出版始末,穿插了“吉祥三宝”与他交往谱曲的病中故事,描述了李敖北大演讲后专程看望他的医院经历,以及披露了《让我心痛的妞妞和〈妞妞〉》一文直接指责周国平,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的前前后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英芝芬芳华蓉(我在病中和女生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子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09287
开本 32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