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细致地描述了吴佩孚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杂官稗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味无穷。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这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图书 | 吴佩孚传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吴佩孚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杂官稗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味无穷。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这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用新角度、新观点全面讲述了这位独特的旧式军人和爱国民族将领,叱咤风云而又艰难曲折,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以其独具个性的政治表演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具影响和受中外瞩目的历史人物。 目录 第一章 少年时代 第二章 飞黄腾达 第三章 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第四章 坎坷仕途 第五章 偏居蜀地 第六章 含恨惨死 第七章 旁人眼中的吴佩孚其人其事 第八章 吴佩孚著述精选 试读章节 吴佩孚(1874——1939),字子玉,山东蓬莱北沟吴家村人。吴佩孚生于前清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年),三月初七日,辰时。父亲吴可成,依靠祖上传下来的安香杂货店,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这位吴老先生,颇富有国家民族思想,当吴佩孚出世的时候,正值日本明治天皇登基后七年,励精图治,变法维新,亟欲侵夺朝鲜、台湾、琉球;这一年有台湾土著劫杀日本琉球海滩难民的事件发生,日本人乘机挑衅,派兵攻台,明明吃了败仗,反而向我国索偿军费50万两,消息传出,中国老百姓颇为愤慨。可能吴可成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由于潜意识的关系,吴佩孚诞生。的那一天,他梦见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到了他的家里,蓬荜生辉,令他振奋异常;由于戚继光字佩玉,因此,当吴佩孚呱呱坠地,吴可成便以佩为名,以玉为字,给他的二儿子取名佩孚,字子玉。 吴佩孚的母亲张氏,是一位克勤克俭、很有志气的贤妻良母。安香店的蝇头小利,不足以应付小家庭的开销,她白天帮同照料店铺,料理家务,晚上便借如豆一灯,纺点纱来赚两个钱,以此贴补家用。 吴佩孚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叫吴道孚,早夭,因此吴二爷成为吴家的长子。他三岁的时候,光绪二年丙子,添了一个弟弟,名唤文孚。 吴可成夫妇对两个儿子管教很严,尤其是对吴佩孚,因为他是长子,父母寄予的希望很高。可是毕竟家境清苦,两夫妇成天忙于衣食,难免照顾不周,而吴佩孚小时候玩心很重,在家里待不住,经常和些小朋友到处游荡,龙神庙、蓬莱阁,都是他们每天必到的地方。 这蓬莱阁是蓬莱县的一大胜迹,坐落在城北丹崖山上,阁之下便是勃海之滨,汪洋万里,惊涛拍岸,极宜于远眺。蓬莱阁建于宋朝治平年间,明朝的参将,清朝的藩王孔有德曾经在那儿住过,阁顶悬有一块大匾额,上书“海不扬波”四字。 P1-2 序言 吴佩孚,民国初年直系军阀中首屈一指的人物,第一个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的中国人。 在民间的口耳传说中,吴佩孚以这样的故事被津津乐道:吴有“三不主义”,不住租界,不积私财,不举外债,一生不违;吴失败了也不“下野”,关起门来作大帅,文武大员每人每月领薪水大洋五块,谁不收就是看不起吴大帅;吴有清廉名,有个军校同学想在河南谋个知县,吴批了四个字:豫民何辜;该人又想谋个旅长做,自表决心‘‘愿为前锋,功成身退,解甲归田,植树造林,造泽百姓”,吴又批:且先种树。最有意思的是有个洋小姐爱上了吴大帅,千里迢迢写信来诉说爱情,吴拿着情书当公函,一样批了四个字:老妻尚在1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曾多次通电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支持学生运动,颇得舆论的好评。当然,1923年2月,吴佩孚也镇压了京汉铁路工人罢工,造成了“二七”惨案……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吴佩孚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杂官稗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味无穷。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这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当然,本书并非一本历史学著作,因此,我们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根据行文和读者的需要,合理、大胆地进行了合乎文学规律的再创作和艺术加工,以期为读者带来最大的精神享受和阅读享受。 由于学识所限,加之时间仓促,本书的不当之处自是难免,诚望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在此先予致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吴佩孚传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15706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7=6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