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跨界区域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索/转型社会研究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国区域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已初步形成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四大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新格局,各区域之间的合作进程明显加快。但是在我国经济区域化、市场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跨区域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同步建立,跨越行政区划界限的区际矛盾与冲突出现不断升级的势头,这与当今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近年来,如何建立健全跨越行政区划边界的跨界区域管理体制机制,日益成为政界和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这对进一步促进资源整合,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

总序(卢汉龙)

第一章 全球化视野下的跨界区域管理问题

 第一节 跨界与跨界管理

一、“界”与“边界”

二、跨界与跨界管理

 第二节 跨界区域与跨界冲突

一、跨界区域的类型与特征

二、跨界区域的主要冲突与矛盾

 第三节 跨界区域管理问题的重新审视

一、全球化视野下的跨界区域管理

二、本土化视野下的跨界区域管理

 第四节 跨界区域管理研究进展

一、行政边界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多视角、多学科研究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体制理论和全球治理

三、次区域政治研究:新区域主义和区域间主义理论

四、大都市区政治重建研究:多中心治理和大都市区域主义

第二章 跨界区域管理的多元理论基础

 第一节 政治学理论

一、政府间关系(府际关系)理论

二、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理论

三、政策网络理论

 第二节 经济学理论

一、信息经济学:博弈论

二、区域经济学:“行政区经济”理论

三、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

 第三节 公共管理学理论

一、集体行动逻辑理论

二、区域多中心治理理论

第三章 跨界区域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跨国区域管理:欧盟的经验

一、欧盟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二、区域失衡:欧盟面临的主要区域问题

三、欧盟跨国区域治理的基本经验

 第二节 跨界流域管理:田纳西河、莱茵河、五大湖的经验

一、美国田纳西河流域跨界治理经验

二、欧洲莱茵河流域跨国协调管理

三、美加五大湖地区管理:五大湖州长委员会

 第三节 大都市跨界治理:世界大都市区经验

一、世界大都市区:全球化竞争单元

二、拥有持续性竞争力:大都市区治理的新挑战

三、世界大都市区治理模式与行动策略

第四章 中国跨界区域管理的基本模式与机制重建

 第一节 中国跨界区域管理的历史过程

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城镇区域分割管理

二、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央主导——计划型区域组织管理

三、改革开放后:市场取向——地方主导型区域组织管理

 第二节 中国跨界区域管理的基本模式及问题

一、调整行政区划的刚性整合模式

二、中央层面的跨界区域办公室管理模式

三、以地方横向联席会议为主体的联合协商模式

 第三节 中国跨界区域协调机制重建与政策创新

一、跨界区域协调机制重建的基本原則

二、跨界区域协调管理的基本内容

三、跨界区域协调机制重建策略与政策创新

第五章 中国跨界区域管理的案例分析与制度设计

 第一节 跨界流域生态治理:太湖治理方案设计

一、分割治理的沉痛代价:太湖蓝藻大爆发

二、太湖流域生态治理的体制设计与建议

 第二节 跨界区域港口管理:长三角港口群组织管理方案

一、长三角港口资源整合: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条件

二、缺乏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各自为政、无序竞争

三、西方经验:纽约新泽西港务局运作机制

四、机制创新:长三角港口跨界合作管理机制重建

 第三节 信息区域化:长三角信息跨界合作体系重建

一、长江三角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地域

二、体制之痛:信息孤岛效应

三、信息化跨界合作:目标和内容

四、跨界合作模式:多元化合作

五、信息跨界合作策略:政策与建议

附录一:新中国60年中央推动跨界区域发展与管理的有关政策

 《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1949)——六大行政区

 《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1954)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的初步设想》——大三线建设

 《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问题的决定》(1965)——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成立

 《关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的考察报告(1984)

 《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000)——西部大开发战略及管理办公室

 《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3年1 0月)——东北振兴办公室

 《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三大跨区域重点经济区和十大跨区域重点旅游区(2006)

 《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2006)——中部崛起办公室和中部联席会议制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2007年6月7日)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2007年7月26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2008年9月16日)(节选)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节选)(2008年12月)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09)(节选)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节选)(2009年11月25日)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年12月3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2009年12月12日)

附录二:新时期地方政府跨省区域组织管理的代表性制度安排

 淮海经济区的若干发展协议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选摘)》(2004年6月3日)

 《泛珠三角省会市暨副省级市警务协作框架协议(选摘)》(2004年11月14日)

 《“9+2”交通合作框架协议(摘编)》(2009年6月11日)

 《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保护合作协议(2009-2010年)》(2008年12月22日)

 《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备忘录》(2009年10月21日)

 《沿海部分省市与中部六省口岸大通关合作框架协议》(2007年4月26日)

 中部六省旅游局签署《旅游合作框架协议》(2009年4月26日)

 《陕甘宁革命老区建设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研究》(2008年7月26日)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合作框架协议》(2009年10月1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跨界区域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索/转型社会研究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陶希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56247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3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3
153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