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研究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与中央土地调控政策之间的博弈关系,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在土地问题上形成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参考价值。
图书 | 土地调控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政策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东吴公共管理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研究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与中央土地调控政策之间的博弈关系,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在土地问题上形成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改革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目前的制度安排虽然激励地方大力发展经济,但也诱导出忽视长期成本而“在短期内显示经济政绩”的功利行为,在经济发展和财政增加的同时,向社会部分成员和后代转嫁了大量成本。经营城市、“土地财政”正是这类行为的典型表现。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也不符合中央政府“科学发展”的要求,因此受到中央政府的调控。但地方政府凭借产权、信息、条块体制等优势,可以采取各种方式规避。隐蔽的博弈策略阻碍了中央政府政策的有效执行,也改变了“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央地关系格局。事实上,仅仅依靠收权放权已经不能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围绕土地调控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说明,中央政府必须调整现有的激励机制,变革传统的行政控制,从更宏观的层面反思中央与地方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这关涉到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整体发展。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分析 三 行为博弈与制度变迁 四 全书结构 第二章 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 一 政府的制度一行为分析 二 机会主义:中央与地方的分歧 三 机会主义与政府间博弈:一个考察视角 四 小结 第三章 市场化改革与土地管理制度变迁:1949—2005 一 市场化改革: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二 土地保护政策和系统 三 中国土地保护政策的绩效 四 小结 第四章 产权消散与攫取软约束:博弈基础 一 产权、所有制与效率损失:一个分析的框架 二 三重分割:中国土地产权结构剖析 三 产权消散与集体行动困境 四 小结 第五章 经营型政府与政策内生性均衡:土地市场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 一 有偿使用与土地收益分散化 二 政策变迁的路径考察 三 政策的内生性均衡分析 四 小结 第六章 组织困境:围绕土地市场的规制与反规制 一 官僚组织的经济学 二 制度设计与中央控制 三 信息难题与行为激励 四 分配格局与管理体制调整 五 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一 中央与地方之间由“零和博弈”日益转变为“非零和博弈” 二 地方机会主义成为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重要变量 三 以官僚控制的方式解决机会主义难题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四 加强地方官员与地方之间的“共容性利益”是解决机会主义危害的根本途径 附录 中国土地调控重大政策一览表(1986—2008) 参考资料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土地调控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政策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东吴公共管理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容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8483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321.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