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近代学术史上的张之洞学人圈)/学术史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陆胤编著的《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近代学术史上的张之洞学人圈》从学风引导、学制厘定、文风演变等方面,考论张之洞学人圈在引进近代新知识、新经验过程中形成的“缓冲模式”,对近代学术、文教在体制内的转型和变更作了新的富有启示意义的探讨。全书整体布局有其内在的逻辑,征引相关材料丰富,读来引人入胜。书中对张之洞学人圈对日本经验迎拒的论述,尤有新意。强调张之洞作为政治庇护人、学术赞助者和交游组织者的角色,进而讨论这种“政教合一、官师不分”的自我认同,如何作用于学术组织与学制规划。正是通过以张之洞为中心的学人交游,同光之际“清流”的学术传统得以在清季十多年中持续发挥作用;“清流”所执着的义理、学理才有可能充实到以器物为主的早期近代化进程之中,成为康、梁等趋新人士意见的先声。

目录

《学术史丛书》总序 陈平原

序一 夏晓虹

序二 杨国强

绪论

 一 “自上建之”:另一种近代学术

 二 以张之洞为中心的学人交游

 三 先行研究及其趋向

 四 论述方法及架构

 五 行文凡例

第一章 清流浮沉与学术升降——张之洞学人圈的聚集

 一 同光之际的京师学风

 二 作为门面的“清流”

 三 “为尔筹归计”

 四 从“洋务”到“正学”

 小结

第二章 经古学统与经世诉求——督抚兴学传统的近代调试

 一 从经古书院到官书局

 二 广雅书院与经古学统的衍化

 三 两湖书院学术之争

 小结

 附表1 张之洞督粤期间广雅书院课题

 附表2 张之洞督鄂时期的书院教习

第三章 以新学制含纳旧学统——学制酝酿期改造经史之学的努力

 一 《江楚会奏》的折中基调

 二 作为“普通学”的经史

 三 “宗经”还是“重文”

 小结

 附表3 戊戌、辛丑间吴汝纶、张之洞“中学书目”之比较

第四章 癸卯学制与拒俄学潮——光绪二十九年在京参与学务考

 一 援引张之洞参画学务之议

 二 辛丑至癸卯间的京师大学堂

 三 拒俄学潮与张之洞会商学务

 四 学科之争

 小结

第五章 从“同文”到“国文”——对日本经验的迎拒

 一 “亚细亚主义”与张之洞系统亲日取向的发端

 二 “东文”途径的展开

 三 戊戌政变后对日感情的变化

 四 “日本文体”与“国文”

 小结

第六章 “追三元”与“哀六朝”——诗学酬唱的政治隐寓

 一 幕府酬唱与“三元说”

 二 声音与世运

 三 为“清流”招魂

 小结

 附表4 戊戌、庚子间武昌士人交游表

余论 结名臣之局

 一 政教·道器·体用

 二 与“国粹”思潮的交集

 三 学人圈的流散

附录 张之洞学人圈名录(1884—1907)

征引文献

后记

作者小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近代学术史上的张之洞学人圈)/学术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陆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41509
开本 16开
页数 3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5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8
CIP核字 2014261327
中图分类号 B249.052
丛书名
印张 2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6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