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萨满宝藏
内容
编辑推荐

超好看:满清皇家萨满最后一个传人的真实经历,手握开启大清王朝宝藏之匙。

萨满巫师如何请神上身?努尔哈赤缘何问鼎天下?

尘封百年历史迷案的现代演绎,大清龙脉档案的首度公开。

超刺激:帮兵决、黄皮子诅咒、金巫邪教、大清龙脉、狐仙宝藏、阴阳先生、聚邪之地、青荔丹参……

惊险、悬疑、神秘、恐怖、刺激,极致的阅读快感,纸上的悬疑电影,一场另类诡异的挑战探寻之旅。

超有名:起点大神崔走召继《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引发轰动后又一部力作。

《萨满宝藏》(作者崔走召)作品相关的有声读物、漫画、COSPLAY、歌曲等周边产品火热开展中。南派三叔、天下霸唱首度联袂荐读!

内容推荐

《萨满宝藏》内容介绍:萨满,传承千年的满族精神领袖,掌握请神上身号令自然的力量,维系大清龙脉的风水命脉,见证皇室更替的腥风血雨。

萨满宝藏,传说是当年清朝入关之后所遗留的宝藏,也就是大清龙脉之一,中国一共有十四条龙脉,东北属于火龙一脉,而心脏的部分,正是藏宝的地点,当年清朝皇帝信仰萨满,于是就将这一龙脉的埋葬点由皇家亲信的萨满巫师世代相传。

萨满巫师利用巫术,同东北野仙一脉一起守护着这一世间仅存的龙脉,而记载着龙脉的地点,则被连同萨满一派世代相传的秘宝《帮兵诀》中,直到八国联军进北京,萨满一派同时出现叛徒,全国的十三处龙脉相继被挖,皇家萨满邵起,不忍最后一处龙脉失守,于是便拼死盗走了《帮兵诀》,在至交好友韩景先的帮助下逃出了皇室,之后,便隐姓埋名,世代守护着萨满宝藏的秘密。

不想,就在陈起死后,他的儿子和义子竟然反目,他的义子偶然间得知了宝藏的秘密,所以想要抢夺《帮兵诀》,陈起的大儿子陈东升与其拼死搏斗,最后被害的一条腿残疾,但幸好帮兵诀没有落入歹人手中,陈东升携带着帮兵诀远走天涯,最后来到了一个小县城边缘名为‘兴隆岗’的村庄之中。

萨满教、大清龙脉、宝藏秘笈、阴阳先生、黄皮子诅咒、聚邪之地……

民间传说上演现实与奇幻的碰撞,跨越千年的秘笈宝藏,潜伏我们身边的怪力乱神。

而我们的故事,就从这一刻开始……

《萨满宝藏》的作者是崔走召。

目录

1、中国最后一位萨满

2、高校惊魂夜

3、传世的诅咒

4、大清龙脉

5、聚邪之地

6、残酷的现实

7、金巫邪教

8、青荔丹参

卷尾附录一:《狐说》

试读章节

当时也不知道是哪个开眼的家伙看上这里,引来了一大票发国难财的家伙。他们向这些流民施以小思小惠,鼓动他们在这里种起了大烟,在这大东北山高皇帝远的地界,官方的人根本就顾不过来,但是想发家的贼寇军阀们可就高兴了,短短几年之间,这里竟然发展成了东北为数不多的烟土倒卖地。

当年军匪是一家,他们唯一的共同目标就是敛财,所以,虽然众多响马胡子隔三差五火拼,路边无人认领的野骨喂肥了满山的野狗,但万幸的是,他们一般都不会伤及这里的百姓。

他们之间维持了一种很微妙的共生环境,更有甚者,有的土匪暂时手头不宽裕还可以赊账秋后再算。据说当年他们这些玩儿黑的还挺仗义,相比之下那些散军就很不讲究了,有很多散军仗着自己有些势力,便横行霸道,没钱,就随手抓把子弹顶账,一把子弹换一大箱烟土,你要也得要,不要就把子弹塞到枪里面往你身上打。

老乡们毕竟在这片土地上滚了几年,长点心眼儿的都练就了一双好眼睛,他们明白,这样的队伍注定不会长久。俗话说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那啥,这样光知道欺负老百姓的军队,注定是上不了席面儿上的。

正是这些军阀,土匪,以及一些从中赚取差价的二道贩子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在那个特殊的年月养活了一大批流民,以至于更多的人被吸引到了这里,让这个小地方兴隆一时,兴隆岗之名也由此而来。

不过,我要说的可不是那个年月的故事,我们的故事,发生在那之后十几年,这也回到了我刚才所说的,一个关于怪力乱神的离奇故事,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无稽的野史,也可以当作一个没有结局的传说,总之不要太当真。

这些事情都是我奶奶告诉我的,我小的时候爹妈不在身边儿,就是我奶奶一个人把我拉扯大。

以前的农村天黑了就睡觉,根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但是那时候我还小,每当入夜的时候,我就挤到奶奶的被窝里缠着她讲故事。在记忆中,我奶奶总是乐呵呵的,她为我盖好被子,右手隔着被子抱着我,这才慢慢地开口讲。

农村老太太讲的故事,除了妖魔鬼怪,也就是土地邪神儿啥的了,好几次都吓得我差点尿了炕,可越害怕还越想听,而这些故事中最离奇的,居然是发生在我爷爷身上的一件事。

在我的记忆里,根本没有一点关于爷爷的印象,我奶奶说我爷爷从小就到处惹事,有一回让人家打掉了四颗大牙,到最后只能镶上铜的,一开口就能看见他那四个大黄牙,村里面的人都称呼他为姚四。

她嘴里的我爷爷,按照现在的逻辑思维应该是个人渣。

我爷爷挺不着调的,但长的还真算不错,自白嫩嫩完全就不像是个乡下人,那时正赶上知青下乡,他还真痛下“杀手”,残害了不少女知青。

那可是连处对象都要先跟组织打报告的年月,这男女作风问题简直就好像现在地窖里面藏娘们儿一样的严重,多亏了当时家里面想尽一切办法替我爷爷跟上面上了“态度”这才使他免遭批斗。

事后我太爷爷怒了,他看我爷爷这一身滚刀肉,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动,一天天不干活就知道骚扰小姑娘,这整个不就一造粪的机器么?

于是我太爷爷就发了狠,要送我爷爷去当铁路工。那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最脏、苦、穷的职业也就是这个了,整天扛着搞头铁锹搬运铁轨,凡是家里有些能耐的都不愿意干这活。

我爷爷说啥也不干,为此还故意在门框子上崴了脚装瘸,没办法,我太爷爷也无奈了,心想不去就不去吧,他也只不过是一时之气,说实在的,让儿子去干那种下贱的活儿,他也于心不忍。

由于我爷爷以瘸相逼,我太爷爷也没办法,谁让家里面就这一根独苗儿呢。所以他只好甩给了我爷爷一把土枪:“你啥都干不了是吧,那就给我上山崩兔子去!”

当时,村子里面还是公社制度,公社制度就是吃大锅饭,全家都不开伙,等到饭点集体去大食堂里面打饭吃。当然,你得干活,才有饭吃。

“吃饭不花钱努力抓生产”嘛。攒工分儿才有饭吃,当时边远山区还没有禁枪令,外加我家这块儿是出了名的北大荒,要是光靠着地里的收成,一年下来估计也就年三十儿的时候能见着点荤腥儿了。对于老农来说,这不算啥,但是对于大城市来的干部们,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你还别说,“延安”来的同志脑瓜儿就是好使,他们很明白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于是,便颁布了制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允许老乡将打到的野味上交公社,一斤肉两个工分,两个工分也就是一顿饭的价钱,我太爷爷这是想让我爷爷自力更生,我爷爷当时跟家里面闹矛盾,外加上年轻人心高气傲,于是接过猎枪就踏上了全职猎人的道路。

那一年他二十一岁。常言道:小伙二十一,成天尽装B。这岁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以为自己懂得很多但实际上还是愣头青一个。

而且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在那个年月那个岁数,重活干不了,一天天总是挨饿,因为穷啊,虽然广播喇叭里面成天东方红太阳升,可即便是日出东方也带不来羊肉烩饼。本来家里面一日两餐还饿不死,但这次我太爷爷就差让他净身出户了,他终于有了危机感,为了填饱肚子只有干活了。

其实那时候的猎手不愁没猎物,因为自然资源过硬,东北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卡卡地就飞进饭锅里。

当然了这只是比喻,野鸡是飞不进饭锅里的,能飞进饭锅里的只有瞎鸡。  这一晃就过了一年,一九六零年的夏天,我爷爷的收成很好,前些日子除了交工换分儿的榛鸡之外竟然还让他崩到了一头獐子。他确实够精明,明白这獐子交工可就亏了,于是便私下找了两三个知青哥们儿想换私货。虽然那时候都吃大锅饭,但是肉真正分到每个人嘴里面还真就没几口,以至于这几个细皮嫩肉的知青一个个脸素的跟大萝卜似的,一张嘴都一股子洋白菜味儿。P3-4

序言

在这些年里,很多人都问我:先生,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么?

这确实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很抽象,就和别人问你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外星人一样,很难给出—个答案。

不过,这种事情见仁见智,早在古时候,我们的祖先们就有一个不错的答案:“所谓阴阳玄说,信则有不信则无”。有些事情,只要你相信,那对你而言,这就是真的。

所以,我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只能给出我自己的一些见解。

而所谓的“鬼”,到底又是什么?

世上有鬼,而鬼不外乎于人心。这是我所信奉的答案。

古老的传说中讲的是鬼因人而起,这句话没错,有的时候鬼就是人,或者说是人心中的阴暗面。

许多人敬畏鬼神之说,不外乎是恐瞑自己心中的“鬼”。如若心中没鬼,为何还要提及呢?

自古以来,许多灵异志怪的书籍,绝大部分都是借鬼寓人,嬉笑怒骂间无处不讽刺,当年蒲松龄先生撰写聊斋就是如此,蒲先生书中故事,很多都是借助神鬼传说来揭露一些社会现象以及一些心中有鬼之人。

心中有鬼的人,即便是生活在阳光之下,却依旧干着龌龊阴暗的勾当,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类表里不一损人利己者并不在少数,而许多人却还以为自己的小聪明不会被发现而暗自窃喜。

在民间,这种行为被称之为“跳大神”。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

这篇故事也是我旁听而来,至于其真实性希望大家不要在意,只当成一个茶余饭后的消遣便可。

“跳大神”这个词,发源于东北辽源黑土中的巫教文化,相传是一种活人与死人邪祟沟通的方式,而官面儿的解释则是属于封建迷信一类,充满了神秘诡异的民间怪谈色彩,而且现代的人很少见过,但却差不多都听说过,就好像这种“东西”似乎离我们并不是那么远,但却又好像也不怎么近。

相传当年满族信奉萨满巫教,清朝得势之后,曾经派一队侍奉皇族的萨满巫师将抢来的—部分金银财宝带到了关外保管,后来清朝灭亡之后,萨满巫教也就随之没落。

直到若干年后,—位瘸了腿的流浪老人来到了一个北方的小村庄后,这段关于萨满巫教几代的恩怨睛仇这才慢慢地浮出水面。

那一年北方的天气特别冷。天上飘着雪花,瘸腿的老人佝偻着身子带着一身风尘,身后的雪地上留下了—排深一脚浅—脚的脚印。

而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萨满宝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崔走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706336
开本 16开
页数 3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2013213390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6: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