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的逻辑演进
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自然崇拜与敬畏

 一 神话故事中的生态意韵

(一)女娲传说

(二)逐日、吞日、浴日、射日

(三)精卫填海

(四)嫦娥奔月

 二 图腾崇拜中的生态意韵

(一)祖先的生态起源

(二)图腾禁忌与生态保护

 三 生肖与姓氏中的生态意韵

(一)生肖的生态起源

(二)姓氏的生态起源

第二章 生态哲学的萌芽

 一 《周易》的生态哲学

(一)生生不息

(二)相生相克

(三)天人合德

(四)心系苞桑

(五)鸣鹤在阴

 二 《月令》的生态思想

(一)天象、物候、时令的运行规律

(二)自然与生态农学

(三)自然资源保护

 三 《吕氏春秋》的生态哲学

(一)万物一体

(二)法天地、因自然

(三)自然循环

(四)尊重生命

(五)生态技术

第三章 生态哲学的理性抽象(一)

 一 《老子》的生态哲学

(一)道生万物

(二)道法自然

(三)损有余而补不足

 二 庄子的生态哲学

(一)齐物论

(二)自然无为

(三)物我交融

 三 《管子》的生态哲学

(一)以道为本

(二)天人相因

(三)德润万物

(四)时禁、务时

第四章 生态哲学的理性抽象(二)

 一 孔子的生态哲学

(一)知命畏天

(二)乐山乐水

(三)弋不射宿

 二 孟子的生态哲学

(一)性善论

(二)仁民爱物

(三)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四)寡欲节制

 三 荀子的生态哲学

(一)天有常道

(二)制天命而用之

(三)诚通天人

(四)以礼节欲

(五)应时使物

第五章 生态哲学的理性具体

 一 汉代道家的生态哲学

(一)天、地、人相得成善

(二)循道而为

(三)天父地母

(四)道主生化

(五)适情抑欲

(六)物无贵贱

 二 董仲舒的生态哲学

(一)“天人感应”说

(二)“灾异”说

(三)“君主生态责任”说

(四)“阴阳五行”说

第六章 走向清辩主义与浪漫主义

 一 玄学的生态哲学

(一)王弼的生态哲学

(二)阮籍、嵇康的生态哲学

(三)郭象的生态哲学一

 二 陶渊明的浪漫主义生态哲学

(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重返家园

(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验自由

(三)“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安顿生命

第七章 绿色佛教

 一 缘起”说

(一)万物缘起、和合而生

(二)缘起中道、不二法门

(三)诸法无我

 二 “因果”说

(一)因果报应

(二)依正不二

(三)业报轮回

 三 “慈悲”说

(一)亲生命性

(二)与乐拔苦

(三)同体大悲

(四)珍爱生命

 四 “平等”说

(一)是法平等

(二)无情有性

第八章 生态图式论

 一 以“太极”为本源的宇宙生成的生态图式

(一)“无极而太极”:化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

(二)“以太极立人极”:天人合一的人性生成论

 二 以“诚”为本的道德生成的生态图式

(一)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

(二)诚为“性命之源”

(三)以“中”为“诚”

 三 “孔颜乐处”生态理想的生成图式

(一)见大忘小

(二)万物和顺

 四 “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品格的生成图式

(一)“出淤泥而不染”的心性修养

(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独立人格

第九章 生态本体论

 一 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生态哲学

(一)“仁学”的生态意韵

(二)“理学”生态倾向

(三)“天、地、人”三材

(四)“致中和”的生态意韵

 二 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生态哲学

(一)心即理

(二)万物同体

(三)致良知

 三 张载的唯物主义生态哲学

(一)太虚即气

(二)天人合性、天人合德

(三)爱必兼爱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俞田荣编著的《中国古代生态哲学的逻辑演进》对中国古代生态哲学做一比较全面深入的梳理和探讨,揭示各个时期的生态哲学的不同的理论形态、内在联系以及演进的逻辑进程。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是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天人关系”展开的。远古时代崇拜、敬畏天;商周时期的“天人合德”思想;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儒家的“道法自然”、“知天畏命”思想;两汉的“天人感应”思想;三国两晋时期的玄学、田园哲学和佛教;北宋的生态图式论;明清的生态本体论等等,谱写了中国古代生态哲学的乐章。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的逻辑演进》作者俞田荣认真研读了中国哲学史,从古代哲学家的理论中提取其生态思想,查阅了大量资料,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中国哲学史已有的体系为蓝本,结合了西方的理性思维,不但挖掘、提炼、概括出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及其重要哲学家的生态思想,而且分析了不同时期和不同哲学家的生态思想的内在关系,以天人关系为主线,以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为基础,根据中国古代生态哲学自身性质和特点,揭示中国古代生态哲学的演进逻辑,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作一份理论贡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的逻辑演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俞田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48198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8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2014215903
中图分类号 Q14-02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