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行走英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日志)
内容
编辑推荐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孔子学院首任中方院长刘程编著的这本《行走英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日志)》以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展现了孔子学院创始阶段遇到的各种不为人知的具体困难和幕后细节。人们可以看到作为中国汉办派出的涉外工作人员,作者如何努力与英方同事沟通,化解因文化传统、工作理念不同而产生的诸多摩擦与碰撞。通过域外生活的种种趣事,读者可认识到孔子学院这一新兴的中国文化传播机构的性质、功能与运作情形。

内容推荐

2011年11月,经过全校公开选拔竞聘,作者刘程赴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孔子学院担任首任中方院长。《行走英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日志)》一书就是他在任期间的工作、生活日记。

目录

前言

正文

试读章节

2012年2月27日

早上,去办公室,X过来说起我、汉语教师和兰卡语言学系可能的合作研究。谢谢他能够为我们着想。

把十二生肖打印出来,弄好圆盘,贴好,明天上课看进度,如果上得快,就用上。不行的话,就下次教他们十二生肖的动物,和“你属什么”。我这里说的是给小朋友的课。

其实,更大的合作研究是兰卡和华工之间。给学院群发了一封邮件,希望能够在其中牵线搭桥,为大家做一点事。外语学院刘院长首先回邮件,说会和这边联系。

整理志愿者弄的广东文化展品的中英文,中文尚可,英文翻译好像是用翻译软件弄的,不忍卒读。真是很费时间,一天基本都在弄这个,还没弄完。

把事先写好的邮件发给了RuthWodak,她出差了,下个月才回来。

管counciltax的人回信,说已经和兰卡确认,我的确是2011年11月10日入住这个flat的,counciltax就从那天算起。真服了他们,原来是从预订房子的2011年10月算起。知错能改,也是好。等他们寄新的账单来吧。

下午收到洁芸的邮件,说崔老师托她写的,周小兵老师要《广东文化读本》的书稿。弄了半天,才上传好附件,发了过去。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

汉办驻英国代表处催X。说要组织人去参加“汉语桥”大赛,我孔院刚刚成立,哪有那么高水平的学生啊?又说大赛期间的特刊还参加不参加。X和Co-lette-说,她说这是浪费英方的银子,我也觉得必要性不大。但不好驳代表处的面子,所以,参加与不参加,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是,准备的时间太紧,只有一个多星期,基本属于突然袭击。但鉴于各种情况,我还是主张参加,X也表示同意。无奈,Colette不同意,只好让X去做她的思想工作。回家后,收到X抄送的很长的一封邮件。如果要准备,文字还是我来写,X和Co-lette的沟通,算是他做的工作。呵呵。哎,孔院就这么几个人,要统一一个意见,却真不容易。时间就耗在这里了。Colette真是喜欢在里面插一手啊,X得管管她了。

2012年2月28日

早上8点到10点,是兰卡教工的汉语课。上完感觉有点累,早点回到家里,稍微吃了点午饭,12点准备出发去小学上课。到办公室,才发现Colette没把钟表买回来,和成瑶三个人,连忙用纸盘子,加剪刀别针,弄了一个简易的时钟。今天学习“时间”呢。

小学的课从1点开始,一直上到2点。他们这边很有意思,上课前,老师点名,针对每个学生,都这么说“Goodaftemoon+学生名字”。学生也回应“Goodafternoon”或“Coodafternoon+老师的名字”,很多学生直接用汉语说“你好”。老师和学生直接互相尊重,而且体现在个体上,很好。

回到学校,已经快3点了。在办公室喝了点开水,感觉还是累。Colette拿了2张兰卡体育运动中心的宣传单,参加每个运动项目都要交钱,疯了。在美国时,没有什么要交钱的啊。英国经济真不行了啊。

去Porter,叫他们拿根闭路电视接线。竟然没有。Porter倒好热情,每次都很热情,给了个联系人和电话。回来,查找到邮箱,发邮件过去。不然这电视还真没法看,一个频道都没有。

4点多,就回了家,躺了半个小时。中午不休息还是不行,完全不在状态。

陈会长打电话问,上次电话订购的馒头还要不要。我说这是成瑶老师要的。她打电话给成瑶。原来她去了中国商店,老板娘还想着这事呢。可见兰卡之小。一个馒头,牵动着四五个人。

廖爱华发邮件问“关于兰卡来访时要谈的规划、问题等,今天是否可以提供一些信息?我整合给安院审阅后周五前要交给国际处,谢谢!”(兰卡校长和两个副校长3月8日去华工。)用了近3个小时,写了一封邮件回复。有必要粘贴如下。因为字斟句酌,直写得眼冒金星。

……

P88-89

序言

有时候,时间是很奇怪的东西。

2011年11月,经过全校公开选拔竞聘,我赴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孔子学院担任首任中方院长。这是华南理工大学和海外高校合作共建的第一所孔子学院,于学校而言,于我而言,其意义不言而喻。

赴任前,和成百上千奋战在孔子学院第一线的中方院长一样,我基本也是满腔热血、踌躇满志、志在必得。孔子学院的工作说来也简单,无非是开设一些汉语课程,如兰卡斯特大学孔子学院就开设有针对该大学在校学生的汉语辅修专业、汉语学分课程,小学汉语课程,针对该大学师生和社区民众的汉语非学分课程;无非是组织一些增进中英交流和认识的文化活动,高端的有孔子学院年度演讲、当地小学校长访华团,中端的有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本土志愿者培训,低端的有各种应景的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晚会、端午节、中秋节,中国电影节,等等。但是,孔子学院的工作远远超出上述范畴。作为一个“综合文化交流平台”,孔子学院承担着更为重大艰巨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往大了说,是我国公共外交与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一个渠道,是促进中英两国及两个城市教育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往小了说,是两所院校合作发展共赢的一条纽带。

因此,孔子学院要打交道的单位就包括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及其各部处,如孔子学院三处、发展规划处、师资处、财务处、志愿者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学校领导层、孔子学院办公室、各有关院系、人事处、财务处,兰卡斯特大学学校领导层、各院系、图书馆、宣传部、学生会、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及教育组,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及教育处,兰卡斯特市政府,兰卡斯特当地华人社团,等等。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

而且,中英思维习惯、工作方式、诉求方向、文化背景、对孔子学院的认识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当一方要往“东”而另一方却要往“西”的时候,事情就比较难办。因此,日志中,有奋斗的激情,也有落寞的怨恨;有缜密的工作筹划,也有不平的抗争声音;有游历英伦的欣喜,也有斗争妥协的愤懑;有哀乐,也有号角;有无辜的闲愁,也有望乡的思念。

让人欣慰的是,我在任的2012年,孔子学院汉语学习人数达700余人次,全年中英文媒体新闻报道共计54篇次。在地广人稀、总人口不足5万的英格兰西北部小镇兰卡斯特,算是可圈可点、可喜可贺的了。

而这一切,距离我从美国堪萨斯大学孔子学院卸任回国不过2年又3个月。

时间是很奇怪的东西。

感谢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各部处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华南理工大学王迎军校长、朱敏副校长、安然院长,兰卡斯特大学BobMcKinlay常务副校长、SteveBradley副校长、ElenaSemino主任、肖忠华老师,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潘云东总领事、付恒升领事、吴招胜领事,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田小刚公参、沈阳公参,兰卡斯特市Pauloodruiff市长,兰卡斯特市“华贤社”陈三妹会长及我的中英方同事成瑶、崔珺熠、唐淑慧、QihaiHuang、Colettewebb等一直以来的关爱、支持、忍耐与体谅。而这本流水账、原生态的工作日志,算是对我所挚爱的孔子学院工作的一个总结,也是对自己和时间的一个交代。

兰卡斯特是一个有趣的地方,孔子学院是一份有趣的事业。

如今,兰卡斯特大学孔子学院让人深刻怀念,正如我深刻怀念你一样。

作者

2013年12月于墨尔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行走英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日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342083
开本 16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9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2014069194
中图分类号 G12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