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前沿》第2辑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主办,由文学院张鸿声教授、杜寒风教授任主编。
本辑共收入论文29篇,其中学术论文28篇,译介论文1篇。为与校外进行学术交流,本辑刊发了校外学者所撰论文2篇;我校学科建设办公室、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艺术研究院、传播研究院学者所撰论文各1篇;文学院学者所撰论文23篇(含校外学者与文学院学者合撰论文1篇)。
图书 | 语言文学前沿(第2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语言文学前沿》第2辑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主办,由文学院张鸿声教授、杜寒风教授任主编。 本辑共收入论文29篇,其中学术论文28篇,译介论文1篇。为与校外进行学术交流,本辑刊发了校外学者所撰论文2篇;我校学科建设办公室、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艺术研究院、传播研究院学者所撰论文各1篇;文学院学者所撰论文23篇(含校外学者与文学院学者合撰论文1篇)。 目录 编者前言 语言编 清华简《保训》笔札 “V着”存现句的句法结构 内蒙古晋语五台片方言的形成及其特点 河北狼山话的代词和亲属称谓语 既有“年轻”,何需“年青”?——“年轻”与“年青”出现、现状与发展的应用语言学分析及预测 海峡两岸词语比较研究述评 高级水平留学生声韵调偏误分析 广播电视语言研究热点回顾 文学与艺术编 试论作为沟通叙事与修辞桥梁的“作者一读者交流理论” 邓以蛰《六法通诠》对气韵生动的阐发 手抄阶段写作传播特征分析 略论《红楼梦》中的“芙蓉”意象 微小说文本解读 田仲一成《中国地方戏曲研究——元明南戏向东南沿海地区的传播》 论《再生缘》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 清苑县哈哈腔剧团考察一一兼谈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中国早期浪漫话剧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告诉世界”与“不怕死”:两个影院文化史案例的文化解读 哀而不伤的爱情颂歌——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信》主题音乐分析 略论中国电视剧的历史分期 从娱乐至上到回归现实——论文化本土化实践中的国产电视剧建设 汉武帝的历史“前世”与荧屏“今生”——电视剧《大汉天子》与《汉武大帝》比较分析 基督教文学作品中思想价值观的现代转换 《隐言经》的修辞艺术——兼评《隐言经》通行中译本 《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命运与叙事特点 美剧《越狱》的游戏学研究——以《最后一越》为核心文本 文化编 《周易》之“象”的内涵及特性 中医概念的人文解读 功夫诗《九卷》:无言之境三点线——中国首部国学舞台剧功夫诗《九卷》出品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语言文学前沿(第2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鸿声//杜寒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70341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0-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76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