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长期实践,潜心研究,矻矻求索的总结。他全面阐述扎染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技法的演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并有所突破,取得可喜的成果。其“扎染画”令人耳目一新,将自己的现代思维融入优美的扎染艺术之中,同时也展示作者的深厚功力与艺术理念。它明洁、秀逸、深沉、朦胧而奇特,别有意趣和韵味,具有直观的视觉魅力。
全书观念新、技法新,集科学性、系统性和时代性于一体,融鉴赏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于一身,是艺术院校师生和广大设计艺术爱好者学习、欣赏的优秀教材。
图书 | 现代扎染艺术/线之舞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长期实践,潜心研究,矻矻求索的总结。他全面阐述扎染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技法的演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并有所突破,取得可喜的成果。其“扎染画”令人耳目一新,将自己的现代思维融入优美的扎染艺术之中,同时也展示作者的深厚功力与艺术理念。它明洁、秀逸、深沉、朦胧而奇特,别有意趣和韵味,具有直观的视觉魅力。 全书观念新、技法新,集科学性、系统性和时代性于一体,融鉴赏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于一身,是艺术院校师生和广大设计艺术爱好者学习、欣赏的优秀教材。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阐述了扎染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技法的演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并有所突破,将现代思维融入传统的扎染艺术中。全书共分9章,内容涵盖扎染的历史文化、制作技术、美术设计及扎染画的创作体验等诸多方面,对扎染艺术的特征、实用性、审美性及扎染设计与一般染织设计的异同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同时对扎染工艺方面,较详细地介绍了染色原理、各种染料与助剂的性能,使本书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本书观念新、技法新,集科学性、系统性和时代性于一体,融鉴赏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于一身,叮作为艺术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广大设计艺术爱好者自学和欣赏。 目录 1 概论 1.1 历史的回顾 1.2 历代的缬名 1.3 关于蜀缬 1.4 扎染的纹饰特征 2 产品设计 2.1 设计构思 2.2 美术设计 2.3 工艺设计 2.4 工艺设计举例 3 扎结方法 3.1 扎结工具 3.2 扎结方法分类 3.3 规则纹样的扎结方法 3.4 自由纹样的扎结方法 4 染色工艺 4.1 染色原理 4.2 色晕肌理的成因 4.3 染色技法 4.4 染色工艺的选择 5 染料和助剂 5.1 植物染料 5.2 染料命名和分类 5.3 常用染料 5.4 常用助剂 6 染色操作 6.1 染色前的准备 6.2 染浴配方 6.3 染色操作流程 6.4 染浴pH值的调节 7 现代扎染艺术 7.1 从技术到艺术 7.2 扎染画的诞生 7.3 扎染与扎染画的界定 7.4 跨越现代意识的门槛 8 扎染作品赏析 8.1 感悟 8.2 叶纹头巾和多彩头巾 8.3 寤寐求之、偶然得之 8.4 解读“卡西莫多” 8.5 赏心悦目观“祭礼” 8.6 话说“香音之神” 9 扎染作品集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现代扎染艺术/线之舞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余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13063403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1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4 |
出版时间 | 2010-03-01 |
首版时间 | 2010-03-01 |
印刷时间 | 2010-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523.2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9 |
宽 | 261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