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交流使人生更美好(赵启正吴建民对话录)
内容
编辑推荐

赵启正、吴建民因擅长交流而名扬中外,他们的交流艺术被广为称道。

赵启正——曾任上海市副市长、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吴建民——曾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中国驻法国特命全权大使。

他们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从交流的意义和艺术的角度叙述各自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纵论关于交流的真知灼见。

相信读者将因阅读本书而获益匪浅。

内容推荐

《交流,使人生更美好》是赵启正和吴建民应世界知识出版社之邀对谈“交流,使人生更美好”的对话录。在对话中,他们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从交流的意义和艺术的角度叙述各自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纵论关于交流的真知灼见,言谈话语流露着真挚之情,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之光。而在与读者的现场互动中,赵启正亲和幽默,反应机敏,善于思辨,通过思辨促进心智交流;吴建民则儒雅持重,言辞犀利而不失风度,说理深刻而令人信服。

目录

本书中交流的定义/1

 关于交流的定义/2

 交流是现代人的基本功,交流解放潜能/4

交流对人生的意义/7

 成就=知识×交流能力×机会×……/8

 少年时代,由与父母的交流开始的人生/11

 难忘的第一次演讲/17

 交流能力——综合素质/22

 用“短”补“短”,“短”可变“长”/29

 一篇讲话改变人生/36

交流的目的/43

 交流使生活更美好/44

 读书也是一种广义的交流/52

交流中所持的原则/57

 首先要有责任感/58

 “高价收买不同意见”,59

 “造物所忌者巧,万类相感以诚”/63

 脑子里有一支无形的红笔/74

提高交流能力的途径/81

 知识,阅历,重在实践/82

 “红了”比死了好/92

 念稿,不念稿,效果不同/96

 30岁和50岁的吴建民是两个人/98

跨文化交流/103

 客随主便,主随客便/104

 怎么办“离婚”/112

公共关系和公共外交/121

 “公共外交,匹夫有责”/122

 建立信任感是第一基础/129

全球对话的时代/135

附录/140

 与佩雷斯论智慧/140

 《交流学十四讲》再版前言/159

试读章节

少年时代,由与父母的交流开始的人生

赵:人生是由与父母的交流开始的,“妈妈,我要喝水”,“爸爸,我冷”,这不就开始交流了吗?人的交流习惯,与父母的影响是有关系的。

吴:您认为人的交流能力也有本能的成分吗?

赵:人类先有语言后有文字,至今还有一些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所以认为人主要依靠语言交流是没错的,文字、图画、手势的交流是辅助的。语言是不能遗传的,而学习语言的能力或者说大脑中的语言区域是遗传的,通过学习才能掌握语言,掌握语言才能交流。语言首先是用于交流的,在思维能力的成长中,语言与思维有密切关系。

吴:噢,学习语言的能力和大脑中学习语言的区域是遗传的,所以学习多种语言就有了可能。您学过几种语言?

赵:中学学了五年俄语,大学学了三年德语和一年英语,但是以后的工作中又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英语,离开英语我的科研工作寸步难行,可是三把钝刀不如一把快刀。我知道您法语、英语流利,还会西班牙语。

吴:西班牙语是钝刀。

赵:人在猿人时期的语言也是钝刀。人的进化中,人脑的进化是很关键的,而人脑的进化中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它造就了语言,可以说交流改变人类,而一个人的确是从婴儿开始就和父母交流的。人在一生中离不开语言,心智的成长也离不开语言(哪怕是哑人心中也有默语),佛朗西斯·培根说过:“人们以为心智指挥语言,但经常有这样的情形,语言控制着人们的心智。”这样看,在交流中双方的思路都会冒出新的火花。

吴:我的父母,妈妈交流好,爸爸不爱说话。从小一家几口,全靠父亲工作。母亲很能持家,乐于帮助人。父亲乐天耿直,但有时说话不饶人;母亲出生在穷苦人家,却很通情达理,总能条分缕析,摆平难解的事情。父亲常说自己只读了两年私塾,是家里穷没办法。他为了供我们读书拼命劳作,他有两句经典的话我现在都记得:“做人要有本事”,“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赵:我父母都是大学物理学老师。虽然是住在大学校园里,但住房并不宽敞,他们每晚到学校图书馆或办公室读书和备课。我在中学学习时遇到困难要等到晚上十点以后他们回来给我讲解。家庭生活很简朴,一架旧式收音机和两辆自行车都使用了几十年,使坏了修好再用。顺便说一句,我修理电子管式收音机和自行车都是好手。

吴:我上高中的时候,15岁加入共青团,想跟父亲要点钱,买点糖果瓜子,让同学分享我进步的快乐,父亲很干脆地拒绝了,因为家里还有五个孩子,实在困难。是母亲悄悄地给了我一点钱,不让我遗憾。那时在孩子的眼里,母亲是最靠得住的。

赵:我四十多岁的时候,有一次我请父母听我在美国的一个演讲的录音。爸爸说你要是当过两年教师就会讲得更好。妈妈说,她讲课时会注意学生的眼神,随时调整自己的讲解。我上中小学的时候,他们有时认为我说话不够清晰,常会让我重新表达一遍。

吴:我生在重庆,小时候差点儿被日本飞机炸死。我跟着我哥开始上学,那时才四岁,因为我贪玩,家里觉得与其让我瞎玩,不如跟着去上学,还有个管束。

赵:您是神童。我知道您20岁就大学毕业了。

P11-14

序言

赵启正、吴建民因擅长交流而名扬中外,他们的交流艺术被广为称道。

赵启正——曾任上海市副市长、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吴建民——曾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中国驻法国特命全权大使。

二人在各自领域发挥交流艺术有独到之处,成效斐然。赵启正不断地向世界说明中国,吴建民坚定地捍卫中国的利益。

赵启正的交流特点:幽默,人情味浓,亲和力强,反应机敏,知识渊博,在高层次的国际交往中出类拔萃。他善于思辨,通过思辨促进心智交流。

吴建民的交流特点:儒雅,持重,言辞犀利而不失风度,说理深刻而令人信服,在高层次的外事交锋中大放异彩。他善于说理,通过说理赢得外交胜利。

他们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从交流的意义和艺术的角度叙述各自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纵论关于交流的真知灼见。

有关交流的书不计其数。但赵启正和吴建民专门应出版社之邀坐在一起,对谈“交流,使人生更美好”,则是第一次。言谈话语流露着真挚之情,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之光。

相信读者将因阅读本书而获益匪浅,编辑在参与对话和编辑过程中对此深有体会。

书评(媒体评论)

“交流互增胜,只烛难为明。”良好而有效的交流对于完善个人心智、创造美好生活、构建和谐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赵启正先生和吴建民先生将交流的价值和意义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令人获益匪浅。本书不仅是他们之间交流的成果,也是“交流”本身最好的写照,更是一本值得向年轻朋友推荐的案头好书!

——纪宝成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当今世界,交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掌握跨文化、跨语言国际交流的能力尤为重要。两位作者凭据这方面丰富的经验和及时的总结将国际交流学提升为一门有中国特色的学问。他们的讲话和文章体现了睿智、理性和幽默,具有极强的说服力。相信他们的《对话录》对读者提高交流,尤其是国际交流的认识和能力会大有裨益。

——林戊荪 著名翻译家 前外文局局长

赵启正不拿讲稿的精彩发言总令我印象深刻,吴建民则是公认的外交界奇才,二位都是我多年的好友。和他们在一起,从源源不断的精彩话题中经常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我从事了30年中西方交流的事业,深知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意义,其实人们每天都要与外界沟通,充分地利用并掌握这门艺术,一定有助于生活和事业的进步。如果在我年轻的时候有这样一本书,我就不用走那么多弯路了!

——靳羽西 (Yue-Sai Kan)著名传媒人艾美奖得主羽西品牌化妆品创始人

中国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所取得的种种成功,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如本书两位作者那样的前辈用其智慧和真诚所开辟的民间交流渠道(alternative channel of communication)。两位前辈之间谦恭坦诚、见仁见智的心灵交流,正是中国“软实力”最极致的彰显,令人感动,发人深省。

——梅燕 MTV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维亚康母亚洲有限公司中国首席代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交流使人生更美好(赵启正吴建民对话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启正//吴建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37265
开本 16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4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5:4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