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苏轼与苏门文人集团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由“苏轼论”、“苏轼与苏门人士论”和两篇“附录”构成。“苏轼论”收入近年所作研究苏轼的论文11篇,内容比较宽泛,涉及苏轼的哲学思想、文化观念、经学著述、艺术个性、人生经历与政治变革的关系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发扬等,反映了我对苏轼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巨人的思考与关注点。“苏轼与苏门人士论”由21篇论文构成,分别研究了苏轼与14位苏门人士的关系。《苏轼研究方法漫谈》作为“附录”之一,是希望帮助读者了解我研究苏轼所重视和采用的基本方法;《苏轼与苏门文人集团的形成》则希望帮助读者对该群体的概况建立一个轮廓式印象,以利于再对本书谈及的话题的深入理解。

目录

苏轼论

 论苏轼以人为本的礼制观——兼论他的合祭天地主张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论苏轼的自然与人性观念

 苏轼的赏罚观及与其改革思想的内在联系

 苏轼“近情”论

 苏轼《论语说》三题

 苏轼《思堂记》主旨发微

 通变与通才——从“水”意象看苏轼的文化品格

 苏轼幽默人生的文化个性

 从崇杜到慕陶——论苏轼人生与艺术的演进

 苏轼“适”的人生境界之形成与表现特征

 北宋政坛一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欧阳修、苏轼朋党观论析

苏轼与苏门人士论

 苏轼兄弟的军事思想与边防策略

 苏轼兄弟役法改革异同论

 君子和而不同——谈苏轼兄弟的异质异貌

 是“气节”过人,还是不知“义理”?——从苏轼兄弟评价李白的分歧谈起

 苏轼与张耒——兼论张耒的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

 改革与人生:苏轼、张耒的共同话题——兼论黄州之贬对二人的影响

 试论秦观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

 少游“词心”深契东坡——苏轼、秦观词异同论

 苏轼与秦观用情的不同方式

 宗骚与慕陶:苏门学士之一晁补之论

 论“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析苏、黄创立“宋调”的一条作诗原则

 陈师道与苏轼交谊考论

 李昭王巳与苏轼交游考述

 苏轼与毕仲游交谊考述

 李之仪与苏轼交游散论

 李之仪文艺思想论析——兼论与苏轼文艺思想的关系

 君子知人相勉于道——论苏轼与李腐的二十年师友情

 苏轼与米芾交游述评

 苏轼与道潜交谊述论

 赵令畴与苏轼交往述评

 老坡与小坡:“家法”一脉承

附录一

 苏轼与苏门文人集团的形成

 论苏门门风

 论苏门特征

附录二

 苏轼研究方法漫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苏轼与苏门文人集团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胜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80517
开本 32开
页数 6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9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53
丛书名
印张 19.1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48
2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