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如归
内容
编辑推荐

《不如归》是日本明治、大正时期小说家德富芦花的成名作。小说的内容,主要在描写甲午战争时,遭受封建家庭阻碍以及结核病所苦的浪子与丈夫川岛武男之间哀凄无限的故事。浪子要面对蛮横的继母、不和的婆婆,最终在武男出战之时,被婆家赶出门。《不如归》取材自大山严元帅的女儿信子的悲伤故事,于明治三十一、三十二年在《国民新闻》上连载。当时这部小说引起空前的回响,使芦花文名扶摇直上。这部极为知名的小说,后来也成为众多戏剧、电影的原作,今日仍为大众所喜爱,与《金色夜叉》并称为明治第一畅销书。

内容推荐

《不如归》是芦花最脍炙人口的一部小说。《不如归》是对日本封建社会的严重抗议,所以它不是日本当时一般的所谓大众文学,而是一部不朽的现实主义小说。

《不如归》中所描写的是封建家族制度压迫之下的一个惨剧。其中包含的问题很多:婆媳关系问题、母子关系问题、夫妇关系问题、新旧道德问题、传染病问题、义理人情问题、妇女解放问题等。芦花的时代,日本无数青年男女都身受封建家庭的压迫,怀着对上述许多问题的疑团,感受到切身的苦痛。芦花的《不如归》触动了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弦,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激起改造社会的热望。他的文笔优美,描写动人;而在这单纯的美与悲之外,又使读者感到兴奋,因为这作品中又富有社会性与启示性。他指出当时妇女处于听天由命状态;指出日本资产阶级的荒谬腐朽的道德。他所描写的不是偶然的个别的悲剧,而是典型的悲剧。读完了这部作品,可以分明感到上流社会的冷酷残忍、假仁假义和愚蠢顽固,正是本书中的女主角浪子惨遭天死的原因。《不如归》中的问题,不是日本独有的问题,而是尚未摆脱封建桎梏的各国人民所共有的问题。因此这部作品不但在日本销行百版以上,改编成戏剧和电影;还被译成中、英、德、波兰、俄各种文字,广泛流传于全世界,成了世界文学杰作之一。

试读章节

下午三点钟从高崎开出的上行列车的二等车厢的一角里有一个人,幸喜别无乘客,就把穿着皮鞋的脚搁在座位上,一面抽香烟,一面看报纸。这就是千千岩安彦。

他忽然粗暴地丢开了报纸,骂道:“混蛋!”

这句话从牙齿缝里说出的时候,香烟落在地上了;他怒气冲冲地把它踏熄,向窗外吐一口唾沫,站了一会儿,忽然咂起嘴来,在车厢里从头到尾,来来回回走了两三遍,仍旧回到原来的座位上,交抱着胳膊,闭上眼睛。

那双墨黑的眉毛皱拢来,变成了一字形。

千千岩是个孤儿。他父亲是鹿儿岛的一个藩士,在明治维新的战争中阵亡了。母亲在安彦六岁上的夏天患了当时称为霍乱的虎列拉而死去了。这个六岁的孤儿就归姑母——父亲的妹妹——领养。这姑母就是川岛武男的母亲。

姑母虽然可怜安彦,姑父却认为他是个讨厌的东西。每逢举行仪式,武男穿着仙台平裙裤坐在上座的时候,千千岩只穿一条粗陋的小仓布裙裤忝列末座。他早就明白自己不像武男那样有双亲、财产和地位,全靠自己的拳脚和头脑来处身涉世。他嫌恶武男,怨恨姑父。

他看到世路有表里两条,他立誓在无论何种情况之下都必须取捷径前进。因此他靠姑父照拂而进了陆军士官学校之后,同学们都为了考试和分数而忙乱着,他却用心结交乡党先辈,选择对他自身有益的人物去巴结。别人拿到了毕业文凭刚松了一口气,他却早已靠提拔而钻进陆军首脑的参谋本部的圈子里。别的同学到各处去当中队副,忙于练兵和行军演习,千千岩却闲坐在参谋本部楼下抽香烟,说笑话,有时还能从中听到军国大事的消息,他已经爬上使人艳羡的地位了。

此外还有婚姻问题。他早已知道:猴子所以能够下水,是由于能相互牵着手之故;人之所以能够立身,是由于有好亲戚的缘故。他虽然不是户籍警,然而常在暗中掐指计算:某男爵是某侯爵的女婿,某学士兼高等官员是某伯爵的女婿,某富豪是某伯爵的儿子的干爹,某伯爵的儿子的老婆也是某富豪的女儿。他的东找西寻的眼光,早已盯上了片冈陆军中将的家。说起片冈中将,当时虽然是一位预备将领,然而威名满天下,颇得皇上恩宠,而且度量宽大,真是一位可称为国家干城的将军。千千岩早已看出这位将军拥有名重天下的势力,就刻意找机会,逐渐希图亲近,巧妙结识内府眷属。他的眼光射中在大小姐浪子身上。一则他早已看出父亲中将最疼爱浪子;二则他又看到现在的夫人疏远浪子,无论哪里只要有姻缘,只想把她早点嫁出去;三则还有着一种念头:他喜欢浪子态度恭谨,气品高尚。——因此他看中了这个人。于是他观察形势:中将是个所谓喜怒不形于色的豁达大度的人,对他的看法如何,有些难于猜测;但夫人的确是喜欢他的;二小姐名叫驹子,是个活泼可爱的笄年的少女,同他最要好;再下面,还有现在的夫人所生的两个孩子,然而这是问题之外的话了。老婆子阿几在从前的夫人的时代就来佣工,现在的夫人进门之后,内部人员大更动的时候,全靠中将说情,只把她留下来,一向在浪子身边。这个人对他不大有好感。然而这有什么呢,只要攻得下浪子本人就好了。千千岩等候机会,转眼已经一年,后来等得不耐烦了。有一天他赴宴会,喝醉了回来,就大胆地写了一封情书,用两重封套,信封上模仿女人的笔迹,邮寄给浪子。

当天他奉到上司命令,突然被派赴远方,过了三个月才回来。岂料在他出门的期间,浪子已经由贵族院议员加藤民做媒,谁都不嫁,偏偏嫁给了他的表弟川岛武男,婚礼早已举行过了!千千岩碰到了这意外的事,气得发昏;他一心期待着好音而在京都买一匹友禅绸,预备回来时当作礼品送给浪子,这时候就把它撕得粉碎,丢在字纸篓里了。  然而千千岩是在无论何种情形之下都不忘记自己的一个人,他立刻收拾残兵。所担心的只有那封情书,如果浪子把它给中将或武男看了,对他的前途将大为不利,这倒是可怕的。浪子一向说话谨慎,想来大概不至于这样,然而还是可疑。幸而有事到高崎去,他就装作无意地去访问逗留在伊香保的武男夫妇,就此探听消息。

可恨的是武男……

P22-25

序言

半世纪以前,有一个日本人不远万里,专程从东京到俄罗斯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村子里去访问托尔斯泰,向他请教他所渴望的真理和正义,要求他解答关于人生和社会的疑问。这个人便是德富芦花。

德富芦花诞生于明治元年,也可以说是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同时诞生的。他热爱劳动人民,渴望自由平等,因此用他的笔来尽情揭发当时政治社会的罪恶,暴露权势者的不人道行为。他的愿望是当时日本大多数人民共同的愿望,他的苦闷是当时日本所有进步人士共同的苦闷。因此,他的作品出版之后,不胫而走,家喻户晓。他就成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日本著名作家之一。《不如归》是他最有影响的作品,他借女主人公浪子的遭遇,对妇女所受的歧视提出了强烈抗议。

明治维新本来是资产阶级革命;但是很不彻底,一开始就结合了封建势力,建立了天皇绝对权威。当时所订的新法,都是保护贵族和地主的。于是贵族变成了大资本家,地主变成了资本家地主。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使日本在国外获得了殖民地、市场和资金,同时在国内加紧剥削和压迫,资本主义就大大地发展起来。资本主义越是发展,社会矛盾就越尖锐化。这些都是德富芦花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现状。他的作品富有现实意义,与当时日本流行的唯美派、恶魔派的小说截然不同,直到现在仍为世界文坛所重视。

德富芦花姓德富,名健次郎,生于熊本县苇北郡水吴町,芦花是他的号。他的父亲思想开明,曾经在维新中用新的知识来从事藩镇改革。他的哥哥猪一郎,号苏峰,曾经创办民友社,刊行新书籍;又办《国民之友》杂志和《国民新报》。芦花十四岁上就开始创作小说,提倡自由民权。二十岁时初次出版一册书,叫作《孤坟之夜》。后来所作《自然与人生》中的写实主义和《黑潮》中的理想主义,早已在《孤坟之夜》中萌芽了。他幼时在京都同志社求学,二十一岁返乡当教师。二十二岁上赴东京,帮助哥哥苏峰办民友社。二十五岁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对托翁十分仰慕。二十七岁和原田爱子结婚;这位夫人是他的文学的内助者,晚年的《从日本到日本》和《富士》,都是夫妇二人合著的。一八九八年十一月,《不如归》开始在《国民新闻》上连载,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一九○○年一月由民友社出单行本。

到了一九○三年,他和苏峰意见不合,退出民友社。其原因是这样:苏峰本来富有新思想,一向拥护进步事业;但这时候忽然变节,公开地提倡国家主义,因此芦花和他绝交。当时他写给哥哥的信中有这样的两句话:“……你只看到实利,把文学看作维持生活的一种手工业。而我……主张文学独立,通过美而进入真和善的世界中。”由此可以想见当时日本社会的黑暗势力的巨大,又可以看到芦花的斗争意志有多么坚强。

芦花退出民友社之后,就冒险自费出版作品,有名的《黑潮》便是最早的一册。一九○六年四月,他赴耶路撒冷,归途到俄罗斯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去访问托尔斯泰,在他家里住了七天。托尔斯泰非常欢迎他,天天和他散步,二人用英语谈话。后来他在《漫游记》中说:“这位伟大英明的老翁,这位好客的主人,高高兴兴地招待一个不远千里而来的陌生的日本客人。”他对托翁的人道主义和他那痛恨暴力、仇视罪恶的精神很钦佩,他不加批判地接受了托尔斯泰的全部思想,连他错误的思想也包括在内。

……

芦花于一九二七年九月十八日在干叶逝世,享年六十岁。这时候他的最后一部自传小说《富土》尚未完成,第四卷是他的妻子爱子续成的。早已绝交了的哥哥苏峰在他临终时来和他诀别,他握住了哥哥的手而长逝。

《不如归》是芦花最脍炙人口的一部小说。明治时代后期,日本开始流行家庭小说,也就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通俗小说,即所谓大众文学。《不如归》也是家庭小说,然而和一般通俗小说不同。通俗小说大都屈从长久的传统,含有不抵抗的要素。但文学艺术的目的是要使大众前进,所以必须含有抵抗的要素。《不如归》是对日本封建社会的严重抗议,所以它不是日本当时一般的所谓大众文学,而是一部不朽的现实主义小说。

《不如归》中所描写的是封建家族制度压迫之下的一个惨剧。其中包含的问题很多:婆媳关系问题、母子关系问题、夫妇关系问题、新旧道德问题、传染病问题、义理人情问题、妇女解放问题等。芦花的时代,日本无数青年男女都身受封建家庭的压迫,怀着对上述许多问题的疑团,感受到切身的苦痛。芦花的《不如归》触动了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弦,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激起改造社会的热望。他的文笔优美,描写动人;而在这单纯的美与悲之外,又使读者感到兴奋,因为这作品中又富有社会性与启示性。他指出当时妇女处于听天由命状态;指出日本资产阶级的荒谬腐朽的道德。他所描写的不是偶然的个别的悲剧,而是典型的悲剧。读完了这部作品,可以分明感到上流社会的冷酷残忍、假仁假义和愚蠢顽固,正是本书中的女主角浪子惨遭天死的原因。《不如归》中的问题,不是日本独有的问题,而是尚未摆脱封建桎梏的各国人民所共有的问题。因此这部作品不但在日本销行百版以上,改编成戏剧和电影;还被译成中、英、德、波兰、俄各种文字,广泛流传于全世界,成了世界文学杰作之一。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如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德富芦花
译者 丰子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49928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6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