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粟裕与毛泽东的将帅之交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严格遵循中共中央两个历史问题决议的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纪念活动的指示,着重描写粟裕大将与人民军队统帅毛泽东之间的历史联系和深厚情谊,追述和颂扬著名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丰功伟绩和高尚人格,反映中国人民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段伟大征程和光辉业绩,再现粟裕在毛泽东的影响和领导下,成长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的历史过程和卓越功勋。

内容推荐

粟裕跟随南昌起义军余部,千里转战到湖南,参加了湘南起义,后来在毛泽东的接应下上了井冈山。粟连长与毛泽东的故事正式开始了。

本书着重描写粟裕大将与人民军队统帅毛泽东之间的历史联系和深厚情谊,追述和颂扬著名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丰功伟绩和高尚人格,反映中国人民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段伟大征程和光辉业绩。

目录

毛泽东问粟裕:“你是少数民族吧?是不是苗族?

 一、国庆两周年观礼,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粟裕,两个湖南人,共话湘西事,毛泽东问粟裕:

“你是少数民族吧?是不是苗族?”

 二、毛泽东高度评价粟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将,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

 三、在湘西会同县,高小学生粟裕初露锋芒,敢于同北洋军的士兵作对。这时,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毛泽东,

正在长沙领导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斗争,“粪土当年万户侯”。

 四、孩儿立志出乡关,毛泽东十几年前走过的路,粟裕也走了一回。毛泽东是到了省城长沙,粟裕是到了府城常德。

 五、青年粟裕加入了毛泽东创建的湖南共青团组织,在湘西北重镇常德的革命群众运动中经受锻炼,初露锋芒。

 六、为了一个滕代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学潮,粟裕在学生运动中迅速成长起来。

 七、长沙“马日事变”以后,毛泽东向逃亡武汉的湖南革命同志作出指示,号召大家恢复工作拿起武器,坚决与敌人作斗争,

武装保卫革命。粟裕从常德逃到武昌,响应党的号召,奋勇投身工农革命武装斗争。

 八、大革命失败后,粟裕随叶挺开赴南昌参加起义,毛泽东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他们都不可避免地卷人了中国大地上发生的

武装的革命对武装的反革命的激烈斗争。

 九、粟裕跟随南昌起义军余部,千里转战到湖南,参加了湘南起义,后来在毛泽东的接应下上了井冈山。

粟连长与毛委员的故事正式开始了。

毛泽东同粟裕握手说:“井冈山明期的老战友而多了!”

 一、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史上,有南昌起义,有秋收起义,有湘南起义,有平江起义,通过井冈山会师,

“千流一归大海,奔腾涌巨澜”。朱毛会师,写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壮丽篇章,

也谱写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的激越旋律。粟裕有幸参与了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二、粟裕随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后,参加朱毛会师和井冈山斗争。粟裕深有体会地说:我在井冈山时期,从一个基层干部成长起来,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路途上迈开重要一步,首先是学习毛泽东建军思想。

 三、在井冈山上,粟裕向朱德军长、毛委员学习,挑粮上山,领略过“朱德记”扁担的强大威力。

 四、毛泽东注重对部队进行建立根据地思想的教育,说,人不能老走着、老站着,也得有坐下来的时候,坐下来就靠屁股,

根据地就是人的屁股。粟裕向毛泽东学习了建设根据地的思想。

 五、毛泽东善于“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打击敌人”,把部队参加根据地建设工作制度化。

粟裕看到有些人认为老在山沟子里打不出天下,老待在一个地方打光了土豪,没有猪肉、鸡子那些好东西吃了,

所以总想打到城镇巾去,造成了“八月失败”。

 六、猛虎下山,潜龙人海,粟裕跟随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下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开辟革命新区,

耳闻目睹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传奇和威力。

 七、“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粟裕对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开辟闽西革命局面欢欣鼓舞。

 八、毛泽东在闽西养病期间,粟裕充当了警卫任务,他耳闻目睹了毛泽东战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停则总结经验、

挥笔成文的统帅英姿和领袖风采。

 九、在朱毛红军的“青山大学”,粟裕锻炼成长,“我跟随毛泽东、朱德打仗,所得到的最深刻的体会,

是战争有它自己的规律”。

毛泽东击掌夸奖说:“好,粟裕捉了张辉瓒,还是栗裕有办法!”

 一、粟裕随朱毛红军参加浏阳文家市战斗,初步领略了毛泽东指挥红军运动作战的神通。

 二、中央命令第二次攻打长沙,战与撤之间,显示了毛泽东独特的战略思维,给粟裕留下深刻印象。

 三、红军第一次反“围剿”取得胜利,毛泽东连声夸道:“好,粟裕捉了张辉瓒,还是粟裕有办法!”

 四、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反第二次大“围剿”,

粟裕又从另一个侧面观看了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拍案惊奇”。

 五、毛泽东、朱德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灵活件用兵,出敌不意,创造战机,捕捉战机,更使粟俗钦佩不已。

 六、在毛泽东领导开辟的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中,粟裕成长为“青年战术家”。

 七、粟裕在感受王明“左”倾错误造成的恶果的同时,

深刻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对于红军克敌制胜的重要作用。

 八、在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的艰苦卓绝斗争中,粟裕发挥毛泽东、朱德创造的战略战术的作用,

谱写了他军事生涯中的壮丽篇章。

 九、谭家桥战斗,红军血染青山,半个世纪后,粟俗遗嘱把自己的骨灰撒于此地,伟大军事家的英灵与烈士之魂归于一处。

 十、红十军团失败后,粟裕坚持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率领红十军团余部打游击战,

继续完成党中央交给的战斗任务。

 十一、在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和三年游击战争中,粟裕贯彻执行毛泽东为红军制定的战略战术,

创造性地运用中央苏区反“围剿”的成功经验,连续挫败国民党军的多次“进剿”和“围剿”。

 十二、毛泽东说过:“十年的内战,什么结束内战?就是西安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创造了全民族抗日局面,

粟裕率部走出丛山,参加党中央、毛泽东领导的人民抗日战争。

毛泽东预测粟裕:“这个从救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苏中民谣:“毛泽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会打仗仗仗胜。”

粟裕到西柏坡向毛泽东直陈卓见,毛泽东赞赏说,陈毅不回华野去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

毛泽东对淮海战役有一句精辟绝伦的概括:一锅夹生饭,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粟裕就是淮海战役这锅夹生饭的大厨师和美食家的代表者。

粟裕战伤累累,积劳成疾,不得不休养,毛泽东致信安慰:“病情仍重,甚为系念”。同时仍然希望他能够尽快承担重任。

毛泽东知人善任,擢用贤能,粟裕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统帅部工作。

粟裕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毛泽东鼓励说:“你可以胜任。”

粟裕挨批时,毛泽东说:“粟裕同志战争年代打仗得好,是为公的。”

毛泽东对周恩来说:“粟裕是有战功的,现时打不倒,可以去搞国昉工作。”

讨论历史诀议时,粟裕呼呼:“坚持实事求是,不应导致放弃毛泽东思想,也不应全盤否定毛泽东同志。”

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1972年1月10日。北京,八宝山。中央在八宝山为戎马半生的陈毅元帅举行追悼会。粟裕悲痛不已。“陈粟大军”,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连为一体的称呼,即使进入了和平年代,“陈粟”也还是难以分开。

八宝山公墓礼堂,人们默默地沉浸在悲痛之中。突然,毛泽东、周恩来走来了。

毛译东苍白的面容,无力的步伐,迟缓的语调,顿时使礼堂的气氛更加悲凄。人们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看着毛泽东的神态,泣不成声。粟裕赶到毛泽东面前,和毛泽东紧紧握手。

毛泽东握着粟裕的手,凝视着粟将军的苍苍白发,不无感触地说:“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不多了!”

“主席也要多加保重!”粟裕向毛泽东祝愿道。毛泽东一言九鼎,他和粟裕是“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

1928年4月上旬,朱德率领南昌起义部队改编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由耒阳撤至安仁,陈毅率领湘南农军由郴州撤向资兴。国民党反动派立即派出两个师向东追截。正在这时,毛泽东率领井冈山工农革命军两个团分路赶来,迎接并掩护湘南部队转移,在汝城、酃县城郊打击了追击之敌,掩护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部队顺利地进入井冈山地区。毛泽东、朱德第一次会见是在湖南省酃县。湘南部队到达砻市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完成掩护任务,也胜利地回到了砻市。

“千流归大海,奔腾涌巨澜。”朱毛会师,写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壮丽篇章,也谱写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的激越旋律。

关于朱毛会师,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杨开敏在1929年2月25日的报告中说:“边界白毛部去春自湖南与朱部会合重来后,确定了建立罗霄山脉中段的割据政权的决心。”明确地讲朱毛会师是在湖南会合。《毛泽东年谱》记载:“1928年4月20日前后,毛泽东在酃县同朱德初次晤面。”《朱总司令自传》写道:“然后队伍又退到酃县同毛泽东同志两面会合了”,“这时是我们两人第一次的会面”。1965年5月陪同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的汪东兴,在5月24日日记中写道:“我问主席:‘当年井冈山的红军是由哪几支部队组成的?’毛主席说:‘当年井冈山的红军由四支部队组成……第三支部队是八一南昌起义的部队,这次起义打响了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武装的第一枪。在部队向广东潮州、汕头进军时遭到失败,由朱德、陈毅率领的一部分部队退出广东,经闽、赣边境转入湖南南部和湘南农军会合,我曾带一个团到湖南桂东地区去接他们,结果由于当时联络困难,没有接到,只接到由萧克率领的一支小队伍。我们回到井冈山后,又听到有消息说,朱德、陈毅已提前到达酃县与攸县(应为茶陵)交界的地方,我们再次下山去接他们,与朱德、陈毅的部队在湖南酃县会见,这样由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

群山环抱的砻市,在初夏的阳光沐浴下,显得格外秀丽。清澈的龙江穿市而过,江畔屹立着一座古老而雄壮的建筑——龙江书院,毛泽东和朱德、陈毅在这里正式进行了历史性的会见。

何长工曾回忆道毛泽东和朱德同志的会见地点是在宁冈砻市的龙江书院。毛泽东同志一到砻市,得知朱德、陈毅住在龙江书院,顾不上一路征尘,立即带领干部向龙江书院走去。朱德同志听说毛泽东同志来了,赶忙与陈毅、王尔琢同志等主要领导干部出门迎接。我们远远看见他们,就报告毛泽东同志说:站在前面的那位,就是朱德同志,左边是陈毅同志,朱德同志身后的那位是王尔琢同志。毛泽东同志点点头,微笑着向他们招手。快走近书院时,朱德同志抢先几步迎上去,毛泽东同志也加快了脚步,早早把手伸出来。不一会,他们的两只有力的大手,就紧紧地握在一起了,使劲地摇着对方的手臂,是那么热烈,又是那么深情。毛泽东同朱德同志这次历史性的会见,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光辉的一页,从此,毛泽东和朱德的名字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朱毛会师后,两军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在龙江书院召开了两支部队的连以上干部会议,通过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的各项决定与人事安排。粟裕参加了这次重要会议。接着,召开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四军军委,毛泽东任军委书记,委员有毛泽东、朱德、陈毅等。

5月初,召开了庆祝两军会师大会,在会上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军党代表,陈毅任军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任军参谋长。粟裕在很多年以后都还记得在广场上举行的庆祝会师大会,真是盛况空前。人们用大量的禾桶排列成方形,上面铺起门板、木板,作为大会的讲坛和舞台,演出了许多在当时算是精彩的节目。部队和民众挤满广场,大家的革命情绪达到了一个高潮。

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这次会师是有历史意义的,分析了会师后的光明前途,鼓舞大家说:现在我们部队虽然在数量上、装备上不如敌人,但我们有革命的思想,有群众的支持,不怕打不败敌人。我们要善于找敌人的弱点,然后集中兵力,专打他那一部分。等到我们打胜了,就立刻分成几股躲到敌人背后去跟敌人玩“捉迷藏”的把戏。这样,我们就能掌握主动权,把敌人放在我们手心里玩。毛泽东还在会上宣布了红军的“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为了纪念这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师,朱德曾赋诗一首:

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

领导有方在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井冈山胜利会师和第四军的成立,使两支铁流汇合到一起,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从此形成红军主力,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大旗举得更高更牢。第四军成立时,粟裕任二十八团五连党代表,开始了自己历时十年的工农红军生涯。P28-31

后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朱德曾经赞扬说:“粟裕是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楷模。”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则说:“粟裕就是粟裕,是人民解放军的战将,是人民的好儿子!”而粟裕总是说,自己上井冈山后是跟随毛泽东、朱德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上的是朱毛红军的“青山大学”。粟裕的军事著作《粟裕战争回忆录》和《粟裕军事文集》,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宝库。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粟裕诞辰100周年。经中共湖南省委批准,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湖南人民出版社重点编辑出版《粟裕与毛泽东的将帅之交》一书,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粟裕与毛泽东的将帅之交》一书的编写工作,严格遵循中共中央两个历史问题决议的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纪念活动的指示,着重描写粟裕大将与人民军队统帅毛泽东之间的历史联系和深厚情谊,追述和颂扬著名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丰功伟绩和高尚人格,反映中国人民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段伟大征程和光辉业绩,再现粟裕在毛泽东的影响和领导下,成长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的历史过程和卓越功勋。书稿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史实上注意历史真实,力争达到材料详实、史实准确、观点正确、图文并茂的基本要求。

该书由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克鑫、副厅级纪检员叶健君主编,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夏远生、主任科员石海、邹标昌和省委党校的部分专家负责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中央党史军史研究部门和省委党史研究室的编研成果,在此深表感谢!

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图书处、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给予了热情指导和精心编审。在此,谨表谢忱。

由于时间关系,与本书使用的部分照片的摄制者尚未联系上,请有关摄制者及时与作者联系,以便敬付稿酬。

书中如有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8年7月29日于长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粟裕与毛泽东的将帅之交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克鑫//叶健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59920
开本 16开
页数 4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8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28.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6
175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