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反映了人们把握和书写思想史的方式的变化,也反映了构建马克思思想所需的可获得的物质材料的变化。全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的比喻;马克思的概念;马克思的愿景;马克思的批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马克思的民主等。
图书 | 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国外马克思学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反映了人们把握和书写思想史的方式的变化,也反映了构建马克思思想所需的可获得的物质材料的变化。全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的比喻;马克思的概念;马克思的愿景;马克思的批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马克思的民主等。 内容推荐 马克思学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著作版本和思想理论的研究,其考据研究和文本解读研究以及取得的理论成果对当代马克思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丛书通过对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梳理和译介,试图从国外马克思学主要代表人物、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等多个层面,揭示国外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新阶段和新特点,以期为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和理论参照,为创建和发展中国马克思哲学提供新的研究视野和理论空间。 目录 导言:重新评价马克思 第一章 幽灵与吸血鬼:马克思的比喻 一、“语言学转向” 二、马克思的“幽灵” 三、马克思的“吸血” 四、结论
第二章 思想与意义:马克思的概念 一、阅读《资本论》 二、个人与商品 三、观念与行动 四、意识和矛盾 五、货币与生产
第三章 个人与能动性:马克思的愿景 一、商品与货币 二、形式与矛盾 三、个人与集体主义 四、马克思的个人主义 五、“理性选择马克思主义” 六、个人与能动性
第四章 镜像与讽刺:马克思的批判 一、再定义与再表征 二、人与物 三、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 四、交换价值和货币商品 五、劳动和价值 六、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 七、经济学和政治学
第五章 技术与乌托邦:马克思的共产主义 一、历史与矛盾 二、争论与话语 三、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 四、显文本与潜文本 五、马克思身后的马克思主义与革命的共产主义 六、完美的未来
第六章 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马克思的民主 一、历史与理论 二、民主与民主主义者 三、共产主义与联盟 四、立宪与民主 五、市场社会主义 六、市场与货币 七、理论与斗争
第七章 翻译与阐释:马克思的词语 一、词语与词义 二、文本与译文
第八章 书写与阅读:马克思的声音 一、作者与声音 二、单一与多元 三、重述与声音 四、声音与生命 五、已死的作者与活着的文本
第九章 哲学与政治:马克思的黑格尔 一、谁的黑格尔?哪一个马克思? 二、政治性地引述黑格尔 三、恩格斯的信条 四、马克思和“黑格尔的逻辑” 五、·“黑格尔的逻辑”是什么 六、英语中的“黑格尔派” 七、马克思的批判和“黑格尔的逻辑” 八、利润的逻辑 九、货币与“黑格尔的逻辑” 十、资本与“黑格尔的逻辑” 十一、善一恶循环
第十章 妇女与性别:马克思的叙事 一、划分马克思 二、性和性别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男人和女人 四、《资本论》中的男人和女人 五、两种批判理论 结语 多样性的马克思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国外马克思学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卡弗 |
译者 | 张秀琴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10635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4 |
出版时间 | 2009-12-01 |
首版时间 | 2009-12-01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A81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55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