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成功教子新思维
内容
编辑推荐

家庭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培养好孩子也是每一位父母的殷切期望。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父母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因为全天下的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无不为自己孩子的成长倾注了巨大的精力,任劳任怨。然而,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本书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形成了一套可行可用的理论与方法,新颖的家庭教育思维、科学的教育方法、成熟的教育经验、成功的教育模式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子若幼,不教将不智,晚教则智不优。本书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形成了一套可行可用的理论与方法,新颖的家庭教育思维、科学的教育方法、成熟的教育经验、成功的教育模式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规划篇 未雨绸缪

 人生一定要有方向

 为孩子确立人生目标

 寻找目标的发轫点

 规划助力目标实观

 激励——规划完成的动力

 如何激励孩子(1)

 如何激励孩子(2)

 激情成就孩子未来

 教育“投资”有诀窍

 玩,也需制订计划

启智篇 授子以渔

 心智“多棱镜”

 智力的可塑时机

 让孩子“玩中取”

 色彩字形组合拳

 快乐漫游汉字宫殿

 音乐伴我背诗歌

 父母要把书童扮

 数字逻辑好奇特

 英语应该这样学

 练好写作基本功

 全面发展与学有专长

 科学对待孩子的分数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启智教育要讲究章法

 莫让学习成为负担

引导篇 德化于家

 德育——传承家庭价值观

 身教——小书桌上的故事

 尊重——从每个同学开始

 责任——让孩子主动承担责任

 宽容——从移情角度教育

 合作——成功已实现一半

 分享——让孩子明白事理

 爱心——让我来感染世界

养正篇 健康成长

 遗传、环境与教育

 与大众传媒的较量

 “玩”与“亲子”关系

 尊重孩子的个性

 家庭沟通无极限

 青春期要多沟通

 花盆栽不出青松

 孩子自立的途径

 让孩子乐观一点

 孩子如何面对挫折

 疏导孩子的情绪

 爱的目光足够吗?

 对孩子放手不放眼

 责罚孩子也有方法

后记

附录一

附录二

试读章节

规划助力目标实现

我们设定的一些短期目标不能过于简单,而是必须带有一定的难度,这个难度要在孩子所适应的学习强度内和他们的耐力范围内选择。

如何规划孩子们美好的未来,如何将处于各个学习阶段的孩子与他们的未来人生有机结合,如何使我们的规划能够切合孩子的实际,能把这种美好的设想在未来变成现实,我想要从以下几点下工夫。

首先帮助孩子学会制订短期计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当你为你的孩子设立了他成长的蓝图,紧接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思考一下你的孩子现在年龄多大,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学习阶段,从而针对不同的阶段再设立一些短期的目标。前面已经提到,在不同的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点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智力水平不同。细心的家长应该能够从孩子的成长阶段出发,针对孩子的兴趣与性格设定一些适合于孩子口味的,能引起孩子学习兴趣的短期目标。孩子的天性是玩,而在玩中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设定的一些短期目标过于简单,而是必须带有一定的难度,这个难度要在孩子所适应的学习强度内和他们的耐力范围内选择。强制力太大,孩子容易抵触:强制力过小,起不到训练的效果。因此,家长要善于用心去发现,去观察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能够加以引导。从每一天的学习目标、锻炼目标开始,使孩子的各项素质逐步提高,学会自我管理。让正处于人生发展黄金时期的孩子,学会珍惜每一天,珍惜面前的每一次机会,不断地鼓励自己为实现目标作出不懈努力。另外,要让孩子懂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未来的成功决定于现在的努力,现在的努力决定将来的前途。

其次,规划要量体裁衣。家长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家庭条件,结合孩子的特点制定孩子的学习规划、人生规划。每个做父母的都是爱子如命,想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选择教育资源优势比较集中的学校。有的家长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倾尽毕生所有让孩子接受这样的培训、那样的考级、这样的重点、那样的名校。但好多家长并没有深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好的学校,能引发孩子兴趣及动力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在我们儒家文化中,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求“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思想精髓在于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合情、合理,要适度,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过,过了就会出现“过犹不及”。这个道理用在孩子的教育与规划中最恰当不过了。比如,孩子能力达不到,家庭条件也不允许,却设法让孩子去上所谓重点学校,这显然会加重孩子的承受能力;孩子会因此对父母愧疚,对学校陌生,心理失去平衡,心理包袱加重。孩子上什么学校,考上大学上什么专业都要结合孩子的能力和特点来选择。

最后,要尽可能考虑和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在慢慢长大,即便是刚上小学,他们也能显现出他们的个性、兴趣与爱好,开始有自己的人生观点、志趣方向。所以,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商量,协助他做好人生规划。人生规划要与孩子自己、家庭和社会环境相协调、相适应。父母要评估分析现有资源,包括自己的能力,亲朋好友的关系网等,以及自己能争取和掌控的种种条件;要审视生存环境,整合现有各种资源,创造发展空间,准确判断并明确定位。

老大和老二他们哥俩从小就表现出一些好学、好钻研的劲头,好奇心比较强,领悟力也是比较高的。他们的记忆力也不错,老大在五六岁的时候,能够把老三篇一字不落地背下来。老二在六岁的时候,他妈妈经常对他讲《一千零一夜》里面的故事,一般来讲,一篇故事只要给他讲两三遍,他基本上就会全部复述下来并讲给大家听。他们的语言能力也不错,我夫人是教外语的老师,他们哥俩可能是继承了他妈妈的优点。我大儿子从两三岁开始对他妈妈书中的英文字母感兴趣,也比较喜欢认识一些汉字之类的。我想我应该根据他的兴趣有意识地加以培养语言方面的能力,因此在老大上小学的时候,我让他系统的学习英语。

P16-18

序言

人的一生总是会接受三种教育,这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人生下接受最早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所以我们常常讲,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持续的时间也最长。不是说孩子进了学校就不再接受家庭教育了,而是家庭学校共同进行。直到他走向社会,自立成才。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孩子成了家中之宝。这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好处是一家人都呵护他(她),使他(她)得到更多的关注。坏处是往往会被众多大人宠坏。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有一种惰性。老虎被动物园圈养了,放出去就不会捕食。家里养的猫,如果天天喂它鱼吃,而且吃得很饱,它就不会捕鼠。孩子也是这样,呵护多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什么事都帮他(她)做了,他(她)走出家门就什么事也不会做了。这很可怕。因此,大人要把眼光看得远点,多培养孩子独立工作的能力,才是对孩子的真正的爱。

中国家长的观念真应该改一改。我在日本的冬天,看见小学生,男孩子只穿一条短裤,女孩子都只穿裙子。我问他们“冷不冷?”,回答说:“冷”。问他们“为什么不穿长裤?”,回答说:“这是学校的规定,习惯了就好了。”全国都是这样,没有一个家长怕孩子冻坏而抗议,为的是锻炼。我想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身体,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意志,锻炼了一个民族的意志。

我到美国去考察幼儿园,看到他们在园子里的玩具都是些旧轮胎、旧钢管搭起来的。我问他们老师,孩子玩儿有没有危险?回答说,一般没有什么危险,因为老师都看着。我又问,万一出点事,刮破点皮等,家长会不会告你们。回答说,不会的,孩子送幼儿园来就是为了来锻炼的。

我们现在的父母动不动就告老师,打官司。当然真是事故,应该分清责任。但不能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故就动不动告老师。这对教育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

家庭教育中还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自己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天才。再加上现在的升学竞争的激烈,于是使劲往孩子的脑子里塞东西,上各种补习班。结果天才未当成,身体却搞坏了,脑子也搞坏了,得不偿失。我国古人早就告诫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拔苗助长。《学记》中就写道:“不陵节而施为孙”、“学不躐等”。教育要因材施教,顺其自然。

家庭教育要讲究科学,方法要得当。我的老同事李涛教授教子有方,他的孩子个个都成才,做出了一番事业。从他的书稿中可以看出,他的家教方法是很科学的。首先他对孩子有一种民主作风,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其次他又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教育孩子做人,帮助孩子设计目标,规划未来;他善于与孩子沟通,鼓励多,批评少。总之,他的书稿没有哗众取宠的言词,没有传奇式的故事,只是平平淡淡地日常对孩子的教育,读来更觉得真实。作为老同事,老朋友,要我写几句,是为序。

顾明远

2008年12月9日于北京

后记

我退休已久,但心力不乏,仍然致力于自己所喜欢的学术研究工作,担任着学校和某个学会的一些职务。然而,毕竟自己年纪大,工作任务多,自然也会有力所不及的时候,因此,我经常会找一些学生来辅助我打理一些事务。

其实,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缘分。2005年,我找到了当时正在北师大读管理学硕士,现在已成为博士的栾晓峰来协助我的工作。一开始,我们就有关的学术问题聊得很投机,后来就逐步地开始无所不聊、无所不谈,甚至谈到为人之道、处事之法。不知在何时,我和他谈起了我对我孩子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谈起如何引导我的孩子学习,引导他们如何做人。因为我自认为我在家庭教育方面还是很成功的,并有一些独到之处。栾晓峰在听了我的家庭教育经验介绍以后,很感兴趣,并建议我写一点东西,为望子成龙的父母以及同道之人以资商榷和借鉴。

我也正有此意。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特别重视对他们进行家庭方面的教育,由于在理念和方法上把握得当,孩子因此也受益匪浅。他们如今在各自的事业上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能把我对教育的一些理念与方法结绳成书,也算是我对这个社会一点小小的贡献。当然,此书也只是表达我对家庭教育的几点粗浅看法,自己不是专门搞教育研究出身的,因此,在理论阐述、文字表达方面,此书难免有偏颇之处,希望大家多多给予批评指正。

在此书的写作过程中,栾晓峰将我的口述材料以及我积累的各种家庭教育材料进行了梳理加工,进行创作,形成文字,为这本书能够面世付出了不少努力。在本书完成初稿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闵乐夫先生对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读完此书后,也欣然为此书作序,为本书增色不少,在此一并致谢。

李 涛

2009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成功教子新思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75991
开本 32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5
丛书名
印张 6.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