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岁以后不可不知的100个心理策略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尝试从心理的角度出发,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大量真实而精彩的案例,对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色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并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一方面帮助人们化解困惑,掌控自我;另一方面帮助人们洞悉他人,更好地把握他人的想法和行为,本书内容涵盖情绪心理策略、社交心理策略、人性心理策略、成功心理策略、做人做事心理策略、职场心理策略、管理心理策略、经商心理策略以及幸福生活心理策略9个方面,涉及到了生活中的许多领域。

内容推荐

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如何走出忧郁、焦虑和迷茫?

复杂的社会中,如何建立融洽的社会关系?

莫测的职场中,如何让自己游刃有余?

沉浮的商海中,如何掌好事业之船的舵?

繁琐的家事中,如何照顾到每一位家庭成员?

……

走进本书,就会找到答案。

目录

第一章 瞬间看透身边人——洞悉人性的心理策略

 『互惠原理:人人都有负债感,人人都有回报欲』

 『从众效应:人人都有“随大流”的倾向』

 『投射效应:人们常常以己度人』

 『换位思考:他人如何待你,取决于你如何待人』

 『登门槛效应:一步一步达成目标』

 『异性效应:异性相吸,事半功倍』

 『禁果效应:人人都喜欢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贝勃定律:一开始便以优厚的条件诱惑对方,再让对方接受其余的部分』

第二章 左右逢源,成为交际红人——社交心理策略

 『首因效应:第一面,就成为交际“红人”』

 『近因效应:好话放在最后说,好事放在最后办』

 『幽默效应:给人际关系加点“润滑剂”』

 『光环效应:扩大自己的“光环”』

 『刺猬原理:亲密有间,疏而不远』

 『人际沟通始于倾听,终于回答』

 『沉默效应:说错话,不如不说话』

 『打好沟通的地基——包装你的声音,展露你的微笑』

 『打理好你的潜台词——肢体语言显神通』

 『善用“赞美”这个魔法』-

 『拉关系,需要一种媒介』

 『接近的功效:缩进空间距离,拉近心理距离』

 『社交“三禁忌”——定势效应、不遵循交往适度定律、不给他人面子』

 『拒绝有术,委婉说 “不”』

 『交好运的两“法宝”——长期投资、超过对方的期望值』

 『“模糊表态”,不给他人留下话柄』

第三章 让自己的心灵更强大——调控自我的心理策略

 『杜根定律:不自信,也要让自己看上去很自信』

 『跳蚤效应:打破自我设限的枷锁』

 『蜕皮效应:否定“旧”自我,才能创造“新”自我』

 『跨栏定理:当困难来临,不要在前进与后退之间犹豫不决』

 『韦奇定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冰淇淋哲学:如果能在逆境中胜出,就不会害怕任何挑战』

 『杜利奥定律:热情的心态可以改变一切』

第四章 成功,是有规律可循的——成功的心理策略

 『适者生存法则:善变,才能应万变』

 『隧道视野效应:站得高看得远,瞄得准走得稳』

 『蝴蝶效应:最有效的防御,是未雨绸缪』

 『马蝇效应:给自己一点成功的刺激』

 『成功三要素——力气,才气,运气』

 『情感征服定律:成功就是去感动他人』

 『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不要做』

 『给自己打一支“强心剂”——积极的心理暗示』

第五章 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做人做事的心理策略

 『诚信效应:生活总是照顾那些说话算话的人』

 『以柔克刚术:以软对硬,硬来软让,方能马到成功』

 『留余地效应:话不要说得太满,事不要做得太绝』

 『外圆内方:方为做人之本,圆为处世之道』

 『有点“心眼”地装傻——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以退为进』 

 『舍得有限。赢得无限』

 『失意人面前不谈得意事』

 『学会“送礼”这门心理学』

 『帮助他人,就是帮助你自己』

第六章 潜伏在办公室调——职场心理策略

 『三思而后“跳”』

 『竞争优势效应:我+我们=完整的我』

 『热炉法则:纪律与规章就是“热炉”,绝不可触犯』

 『上司喜欢这样6种员工』

 『自动自发,不必等老板交代』

 『借口不要挂在嘴边,要的是方法』

 『别人的薪水多少不乱问』

 『雷斯托夫效应:如果想让领导看见你,聚会时最好坐在角落里』

 『增强自己被利用的价值,创造出自己的“不可取代性”』

 『问“耕耘”,还要问“收获”』

 『布利斯定理:别把职业规划不当回事』

第七章 谁都可以过得更好——幸福生活的心理策略

 『超限效应:批评一次就好,唠唠叨叨只会过犹不及』

 『互补定律:找爱人,就要找个“互补”的』

 『幸福递减定律:财富越多,幸福越少吗』

 『榜样效应:孝顺父母,相当于给自己存了份“养老保险”』

第八章 做个精明的生意人——经商中的心理策略

 『逆向思维:反常规,不走寻常路』

 『冷热水效应:先冷后热,温水暖人心』

 『主场优势效应:在自己的场地上进行谈判,对自己更有利』

 『印刻效应:只做第一,不做第二』

 『旁观者效应:把热销假象变真相』

 『权威效应:拉广告,也要找“靠山”』

 『250定律:征服一个人,连带征服他背后的250个人』

 『毛毛虫效应:盲目跟随只会走向绝路』

 『适时制造短缺现象——物以稀为贵』

第九章 做个人人崇敬的管理者——管理中的心理策略

 『鲶鱼效应:外部的竞争者,能够激活内部的活力』

 『破窗效应: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拜伦法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彼得原理:量体栽衣,量“材”而用』

 『皮尔·卡丹定理:在用人上一加一不等于二,搞不好等于零』

 『奥格威法则:雇佣比自己更强的人』

第十章 心理策略·外篇——改变人生的20句话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抱最大的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

 『放弃是一种智慧』

 『缺陷是一种恩惠』

 『人生哪能不遇到挫折,挺一挺就过去了』

 『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优秀是一种习惯』

 『所有的困苦都是有用意的——这是老天爷在磨炼你,为了把重任交给你』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心情』

 『生命是一种过程』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

 『宽恕他人,就是给自己幸福』

 『让别人看得到你,知道你的存在,知道你的能力』

 『用耐心把冷板凳坐热』

 『先做小事,先赚小钱——为做大事赚大钱积聚经验』 

 『时到,花便开——你只要努力就对了,什么时候花才盛开是老天爷的事』

试读章节

古人有云:“受人之恩,当涌泉相报。”意思是说,当你受到别人的恩惠时,就要懂得回报。也就是说我给你了一颗糖,你也要还我一颗糖,或者以别的东西代替。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互惠原理”。

在日常生活中,互惠原理的应用比比皆是,几乎遍布每一种交换形式中。比如,甲帮了乙的忙,事后乙请甲吃饭,或者乙给甲买了个小礼物;甲出去旅游,给乙捎了个当地的纪念品,为表示感谢,乙在下次出差的时候,也没忘记给甲带一份小礼物。

而深谙互惠原理之道的商家,更是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

想想看,你是否曾有过以下的遭遇:

在超市里,你在鲜奶柜台免费试喝新出品的牛奶,当促销小姐问你味道如何时,盛情难却的你买了足足能喝一周的大桶鲜奶;

在服装店,营业员非常热情地让你试穿各种衣服,你觉得不好意思,于是买了一件你根本就不需要的衣服;

在美容院,你被拉去做了免费的护肤,美容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皮肤缺陷,然后不停地劝说你购买价格不菲的护肤品或者VIP卡,觉得占了小便宜的你,默默地买下了并不是很认可的大瓶护肤品。

上了多次当以后,你终于明白:免费是假,诱导你购买东西才是真。

上当受骗是小,问题是,为什么互惠原理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呢?关键就在于人们普遍具有一种心理——人人都有负债感,人人都有回报欲。

人类社会之所以取得进步,互惠原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背负着负债感的人们,恨不得立马就卸下这个负担。一旦受惠于人,就如同芒刺在身,浑身都不自在,所以马上就运用类似的行为来消除负债感。而我们之所以会毫无犹豫、痛痛快快地给出比我们所得到的多得多的一切,就是为了尽快从这样的心理重压下获得解放,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

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人如果接受了人家的恩惠却不打算回报,在社会群体中是极不受欢迎的。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能力有限不能回报,也并不是完全不能得到大家的谅解。但总体说来,社会对不遵守互惠原理的人的确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厌恶。

既然互惠原理是人类社会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心理学原理,我们不妨看看它在社会各层面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P3-4

序言

假如我说,我们所有的做法都受着潜规则的支配,你会赞同我的观点吗?

如果你不相信,那就看几个例子。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不喜欢,却在售货员的推荐下买了一堆昂贵又毫无用处的东西;原本不想答应对方的请求,却在最后点了头……这是互惠原理在起作用。

很多人还有过这样的感觉:一直玩得很好的朋友,却成为了敌人;反倒是一直看不惯的敌人,却成为了朋友——这是近因效应在作怪。

更多的人有这种感觉: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却还念念不忘当年一些微不足道的欣喜,比如小时候家长给买的玩具、新衣服等——这是幸福递减定律在起作用。

还用我再举例吗?这些已经足够。

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一幕幕心理战,无论是衣食住行、为人处世,还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都离不开心理学这个范畴。这正如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所说:“人类的一切生活,其实都是心理生活。”

心理学,塑造着生活,改变着生活。

然而,世界上最难测的,恰恰就是人的心理,所以才有了“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说法。有的时候,别人的心理,总是让我们捉摸不透,所以当别人做出某些让我们寒心或者不可思议的事情时,我们总是无能为力,不知道如何应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岁以后不可不知的100个心理策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培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423145
开本 16开
页数 3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