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所关心和想着重探讨的是,像中印这样两个几千年来一直和平友好相处、彼此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亚洲大国,为什么却在60年代初期,在那人迹罕至的喜马拉雅山脊上进行了一场战争?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其根源何在?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中国和印度方面的政策如何?冷战后两国的关系怎样?未来的前景如何?等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绝不是要翻旧账或者追究历史责任,而是希冀从中总结出一些正面的经验和发现一些有益的教训。
图书 | 当代中印关系述评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课题所关心和想着重探讨的是,像中印这样两个几千年来一直和平友好相处、彼此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亚洲大国,为什么却在60年代初期,在那人迹罕至的喜马拉雅山脊上进行了一场战争?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其根源何在?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中国和印度方面的政策如何?冷战后两国的关系怎样?未来的前景如何?等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绝不是要翻旧账或者追究历史责任,而是希冀从中总结出一些正面的经验和发现一些有益的教训。 目录 修订版前言 前言 第一章 旧时代的遗产 第一节 英帝国主义对西藏蓄谋已久的侵略 首先控制喜马拉雅山地区诸小国 第一次侵略西藏的战争 第二次侵略西藏的战争 《续订藏印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英俄关于西藏的协议 关于通商章程的谈判 英国对班禅和达赖的拉拢和力图在西藏培植亲英势力 第二节 英国对西藏政策的改变 支持十三世达赖反对祖国,干涉中国统 逼迫袁世凯政府同意召开三方会议 英在西姆拉会议上阴谋策划西藏“独立” “麦克马洪线”的由来 殖民主义者偷偷篡改历史 第三节 英俄帝国对中国西部边疆的侵略和争夺 关于所谓的“1842年边界条约” 1846-1847年英国边界委员会线 关于“约翰森线” 英国企图分裂新疆的阴谋 中国在喀喇昆仑山口界石的竖立 关于阿尔达的划界建议 英国单方面提出“马继业—窦纳乐线” 第二章 印度独立后的北进政策 …… 第三章 建交初期的岁月(1949-1954) 第四章 中印友好的鼎盛时期(1954-1958) 第五章 西藏叛乱与中印关系 第六章 边界形势的恶化 第七章 走向边界战争 第八章 中印边界战争的影响 第九章 病定思痛:尼赫鲁为什么在1962年坚持同中国进行军事对抗 第十章 从解冻走向和解 第十一章 冷战后的中印关系 第十二章 印度的核试验与中印关系 第十三章 进入睦邻友好新时期的中印关系 第十四章 中印关系的未来 附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代中印关系述评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宏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藏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319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04 |
出版时间 | 2009-12-01 |
首版时间 | 2009-12-01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829.351 |
丛书名 | |
印张 | 3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71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