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出自中央音乐学院四大才子之一的瞿小松先生的手笔。书中收录了很多故事,或者说是一些经历。这些故事或经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烦恼在小事,菩提在小事,人生在小事。全书文字简练,意境平和,散播爱心。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有关人生哲学的通俗读物。它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者说是一段段经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烦恼在小事,菩提在小事,人生在小事。

本书由荣念曾、林兆华、林怀民、田壮壮、史铁生、孟京辉、马未都、刘索拉友情推荐。

目录

自序

童言

场里场外

车夫

小事

死星?

日本二三四

瑞典七八九

小歇意大利

普世同饥

“佛法大意”

“龙的传人”

天不言地无语

执无兵乃无敌

后记

试读章节

搬石头擦死一只小蚂蚁,青青哭了。你哭什么?我哭蚂蚁妈妈蚂蚁爸爸。为啥?找不着宝宝了它们会伤心。

兰子带两岁的青青去海边。海边有许多人钓鱼。青青问妈妈他们在干啥?他们在钓鱼。他们为什么钓鱼?他们高兴。鱼儿们高兴吗?

姗姗两岁半,李悦带了去集市,认认小人书上见过的动物。

集市有铁笼,铁笼里有青蛙。姗姗说妈妈青蛙是该在池塘里的呀。妈妈妈妈,你放它们回家吧!

集市旁有饭馆,李悦跟老公要了龙虾。正动刀子,姗姗说妈妈爸爸这龙虾它样子真好看。

夫妇没理会。姗姗不停嘴,指点虾钳说妈妈你看这是龙虾爸爸。夫妇仍没住手的意思。姗姗指点虾肚说爸爸你看这是龙虾妈妈。龙虾开了膛,肚里流出虾仔。姗姗问爸爸妈妈这些都是龙虾娃娃吗?

夫妇没理会。李悦夫吃掉了龙虾妈李悦吃掉了龙虾爸二人吃下龙虾娃。

酒饱饭足擦手抹嘴,当爹的开示闺女:虎要抓鹿狮要捕牛狼要叼羊,不吃肉它们都得饿死。有的动物生来吃肉,有的生来作肉被吃。野东西,游在水里跑在地上飞在天空,人不该吃它。不过同样的东西,养起来就是要给人吃,所以可以吃。妈妈一旁却难以释怀——

狮虎豺狼捕食,那是要活命。人呢?尤其是贪吃无厌的中国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家的野的,越野越吃、越珍奇越吃、越濒临绝种越吃。不够稀罕?

来锅清炖流产婴孩!

有童谣这么唱: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一二三四五。

虎都快死绝了,照打。

小松鼠可爱?可爱又怎样?!虎没了,松鼠好歹弄它几只,空手而归没脸见人。

一家三口去动物园,为儿子过三周岁生日。看大象,看长颈鹿,看花豹,看猴子,儿子欢蹦乱跳。赵虎指指前面一块牌子,说上头写着“世上最凶猛最危险的动物”,咱们去看看?

铁栏杆后面,空空的大笼子里头有一面大大的镜子,镜子里头有父母子三口,有好奇围观的人。

小小的孩子喜欢自己设想飞禽走兽花草鱼虫,有感同身受的平等同情。上了学,有了知识,开始羞于同情。

因为知识里头有大灰狼的故事,讲狼“凶残”;有农夫与蛇的传说,讲蛇“恩将仇报”;有鳄鱼眼泪的比喻,讲鳄鱼“虚伪狡诈”

有知识的大人很奇怪,自己涮羊肉煎羊排烤全羊,却诬告同样吃羊的狼凶残;自己爆炒蛇片清蒸蛇段喝蛇胆酒,反抱怨蛇恩将仇报;自己为显富贵显时尚,挎鳄鱼皮包、穿鳄鱼皮裤、从鳄鱼皮钱袋里头数钱或者掏卡,却指责鳄鱼流泪是虚伪狡诈。

奇怪,有知识的大人们奇怪。

摇篮里的孩子爱冲人笑,认识不认识都笑。笑得大人松一刹那,真一瞬间。  稍长大就见生人不笑了。因为大人不那样。大人冲不相识的人笑别人会说大人是疯子大人是傻瓜。

七岁上学前一晚,爸爸陪小鹏睡。道了晚安拢好被子,小鹏问:爸爸,思想从什么时候开始?

夏夜,小鹏跟爸爸躺在草地上看星星。许久,九岁半的小鹏一反常态悄没声息。仰望星空,爸爸正入遐想,小鹏轻声说:爸爸,我知道思想从什么时候开始了。

十一

小张老师带六岁的女儿燕子逛公园。燕子抬头问:爸爸,昨天今天明天,昨天今天明天,日子怎么一天一天过不完?时间是什么呀?

女儿问什么是时间,小张老师不知该怎样答。

十二

整日忙于工作的旭儒问整日忙于功课的闺女:“长大你想做啥?”

闺女没搭腔。

旭儒又问:“你的理想是什么?”

“闲着。”

十三

某国某杂志就“家”做了个儿童“民意调查”,尔后选了三个答案。

孩子甲:家是做功课的地方。

孩子乙:家是爸爸妈妈吵架的地方。

孩子丙:家可以光屁股乱跳乱跑。

十四

丁丁三岁半,进了幼儿园。

每天回家说不完的话。

昨天傍晚归来,不言不语闷闷发呆。赵虎问,幼儿园的小朋友有什么故事啊?

挨了老师打,丁丁犯糊涂。因为爸爸妈妈从来都讲,打人不好。老师咋会做不好的事情呢?

睡前赵虎逗丁丁洗澡,巴望儿子忘掉老师打人的事。玩水嬉戏,丁丁正开心,突然打住,很认真地,说,爸爸,今天幼儿园的事它只是一个梦。

十五

赵虎教育儿子,说:“离那些坏孩子远点儿,多跟好孩子玩,知道吗?”

丁丁反对:“爸爸你不对。有的孩子坏多一点,好少一点。有的孩子好多一点,坏少一点。没有专门的好孩子也没有专门的坏孩子。”

十六

豆豆知道自己两岁,也知道两就是二。中午妈妈抱豆豆去午睡,爸爸说:“豆豆午安。”豆豆很开心,大声叫:“爸爸二安。”

妈妈爸爸一愣,随后都笑了,豆豆知道自己二岁,“二”当然比“五”好啊。

十七

豆豆拖着玩具满屋跑,妈妈制止:“豆豆,你会吵着楼下的爷爷奶奶!”豆豆停下来,放了一个屁。妈妈大笑:“你这屁还真响!”豆豆有点吓着了,抬头问:“妈妈,我会吵着楼下的爷爷奶奶吗?”

十八

爸爸有个朋友是音乐家,到家来,嘴里唱,手上敲,脚下踏,各样的旋律,各样的节奏。豆豆兴奋,随即起舞,没有规范,手舞足蹈却都在音乐里头。音乐家叔叔变节奏,豆豆直接跟上,全身随音乐而动,舞姿妙曼。爸爸惊奇,狂喜:“才两岁半!豆豆刚两岁半!”

第二天妈妈给豆豆洗澡,问:“豆豆,昨天你跳舞跳得那么好,是幼儿园老师教的吗?”“不是。”“谁教的呢?”豆豆一时答不上。妈妈鼓励:“想想,想想,再想想。”

豆豆有点怯,看着妈妈,说:“是音乐教我的。”

……

P3-7

序言

有个好斗嘴的汉子,结交了一位禅师。每与禅师干仗,都落下风。

一日归家,进门就大笑:老子总算胜得一场!

老婆询问原由,汉子得意:今日老子问法师,我在他心中是个甚么。

回说他见一尊精光万丈的佛。老子哈哈大笑:你法师在我眼里也就一滩臭大粪!

笑够了,汉子纳闷:你咋不笑?

老婆叹气:傻汉子,这回你可输惨喽。

我咋输了?!

法师心中有佛,见众生皆佛。你心中有屎,见啥都是臭大粪。

世上物、事、人,小童老人男人女人,各有各的说,各在各的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心相异,眼便不同。有佛的见佛,有道的见道,有心机的见心机,有屎的见大粪。

心有甚么见甚么,心有几分见几分。见甚么,差别在心不在眼。

后记

感谢朋友们讲给许多故事,并允许我使用。感谢朋友们引我走一些路,读一些书,让我得一些教益。这些故事,这些书,这些经历,教会我一个道理:烦恼在小事,菩提在小事,人生在小事。

书评(媒体评论)

门户林立,瞿小松弃门而入无门。

喧嚣日益,作曲人教我大音寂静。

——史铁生

看过瞿小松的书,马上预定了几十本给我的学生——难得一见的好书。

——田壮壮

显然这是作者长期自我思索的合成——道家的悟、佛家的修,加上基督教的让世界充满爱,全齐。

——刘索拉

推荐小松的书是我的荣幸。

——林怀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瞿小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331494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海南
230
153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