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心理理论,是儿童在接受科学知识之前所具备的一种朴素理论。与科学理论一样,心理理论同样具有解释和预测功能,是儿童解释他人活动和理解人际关系的内在依据。
本书作者结合我国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交往生态,探讨同伴交往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培养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发展其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图书 | 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高校社科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儿童的心理理论,是儿童在接受科学知识之前所具备的一种朴素理论。与科学理论一样,心理理论同样具有解释和预测功能,是儿童解释他人活动和理解人际关系的内在依据。 本书作者结合我国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交往生态,探讨同伴交往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培养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发展其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内容推荐 心理理论是儿童有效的社会认知工具。拥有它,儿童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因此,从社会交往经验角度来研究心理理论发生发展的机制和过程,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热点。 本书采用实验、调查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的关系进行了探索,解读了大量日常同伴交往案例中蕴涵的心理理论,提出“儿童是个交往心理学家”。研究方法颇具特色,静态和动态研究相结合,实验证据和调查事实互佐证。注重研究和幼教实际相结合,基于混龄交往能够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结论,提倡在我国幼儿园进行混龄、尤其是“间断性混龄”教育,为我国幼教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育组织模式。 目录 第一章 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问题研究概览和评析/1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析/1 第二节 心理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式和理论阐释/3 一、心理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式/3 二、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解释/6 第三节 国内外有关早期“心理理论”与社会交往经验关系的研究现状/11 一、儿童早期在家庭中的社会交往经验与心理理论发展/13 二、儿童与同伴之间的社会交往经验与心理理论发展/37 三、国内对心理理论、同伴交往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54 第四节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57 一、在研究数量上尚显不足/57 二、在研究内容上,需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范畴/57 三、在研究深度上,缺乏对因果机制的深入探讨/57 四、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动态的跟踪和具有一定生态化意义上的研究/58 第五节本书的基本框架/59 一、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59 二、本研究方法学的思考/60 第二章 一个不争的事实: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之间关系密切/64 第一节 心理理论能力强的儿童是否也拥有较高的交往能力和好人缘——儿童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能力、同伴接纳之间关系的静态研究/64 一、问题提出/64 二、研究方法/65 三、研究结果/70 四、讨论分析/81 五、研究结论/84 第二节 善于察言观色的儿童在同伴中是否也是个交际能手——自由游戏活动中的同伴交往与心理理论之间关系的动态研究/85 一、研究方法/85 二、研究结果/89 三、讨论分析/103 四、研究结论/108 第三章 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109 第一节 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心理理解能力吗——心理理论的训练/110 一、问题提出/110 二、研究方法/113 三、研究结果/121 四、分析讨论/124 五、研究结论/127 第二节 心理理论水平提高的儿童是否也改善了同伴交往——心理理论对儿童同伴交往影响的研究/128 一、研究方法/128 二、研究结果/129 三、讨论分析/140 四、研究结论/144 第四章 同伴交往类型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作用: 基于实验和实践的研究/145 第一节 不同类型的同伴“交往”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来自实验情境的证据/145 一、问题提出/145 二、研究方法/146 三、研究结果/153 四、分析讨论/157 五、研究结论/159 第二节 同龄交往和混龄交往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来自实践调查的事实/159 一、问题提出/160 二、研究方法/161 三、研究结果/163 四、分析讨论/166 五、研究结论/170 第三节 同伴交往如何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170 一、提供反例,促进儿童理论和证据的协调/170 二、同伴讨论机制中的反馈,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171 三、观察学习和模仿,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175 四、同伴之间的合作,是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176 五、同伴在场的情感支持,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178 六、充分的交往时间,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178 第四节 综合讨论/179 一、本研究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179 二、儿童心理理论与周伴交往之间的关系/182 三、心理理论对儿童同伴交往影响的因果方向/184 四、同伴交往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187 第五章 儿童是个交往心理学家——解读日常同伴交往中的心理理论/192 第一节 同伴冲突中的心理理论/193 一、同伴冲突及其价值/193 二、解读与分析:同伴冲突中的心理理论/195 第二节 同伴协商中的心理理论/203 一、同伴协商及其意义/203 二、解读与分析:同伴协商中的心理理论/204 第三节 其他同伴交往情境中的心理理论/21 1 一、儿童对想法(心理世界)和事物(物理世界)的认识/212 二、儿童对外表和真实区别的理解/212 三、儿童对他人情绪的感知/213 四、可爱的欺骗术——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215 五、有趣的策略——儿童对同伴意图的感知和预测/217 六、儿童对策略运用和意图的驾驭——关系中的心理理论/218 七、儿童对知识的认识——理解“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220 八、儿童对开玩笑的理解——幽默感的展现/221 九、儿童对假装的理解——开展装扮游戏/223 十、心理理论的视角下同伴之间的教的行为/224 第四节 启示与结论:教师应该成为解读儿童的心理学家/227 一、儿童是个小小的交往心理学家/227 二、教师应该成为解读儿童的心理学家/229 第六章 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现实:儿童心理理论和同伴交往关注的缺失/231 第一节 教育实践中缺失了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关注/232 一、教育观念上的缺失/232 二、教育行为上的缺失/235 三、教育内容上的缺失/243 第二节 教育现状中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关注仍显不够/251 一、自由游戏和角色游戏的大量减少,限制了儿童与同伴交往和接触的时间/252 二、不恰当的教师教育行为导致同伴交往的缺失/255 第七章 基于儿童心理理论和同伴交往发展的教育实践探索与思考/260 第一节 基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教育实践探索与研究/261 一、问题提出/262 二、设计思路/263 三、行动实施/265 四、成效反思/277 第二节 在同伴交往中发展儿童的心理理论/282 一、提供充足的自由游戏活动时间,促进儿童与同伴的交往/282 二、关注同伴交往的次数,更要关注同伴交往的时间和交往质量/284 三、开展角色游戏/285 第三节 大力倡导“间断性混龄”教育,促进儿童同伴交往和心理理论的发展/286 一、为什么要实施混龄教育/288 二、何谓“间断性混龄”/289 三、为什么说“间断性混龄”是一种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组织形态/290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293 第一节 研究结论/293 一、儿童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之间的关系/293 二、心理理论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294 三、同伴交往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296 四、儿童是个交往心理学家/297 五、关注儿童的心理理论,关注儿童的同伴交往/297 第二节 未来展望/298 一、从心理理论测试任务来看/298 二、关于同伴交往行为自然观察的时间和指标问题/299 三、关于心理理论和同伴交往关系的因果机制问题/299 四、加强心理理论和同伴交往的生态化研究/299 五、关于语言和心理理论之间关系的研究/300 六、发展和制定出在幼儿园情境下 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套方法/300 参考文献/302 后记/322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高校社科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武建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2047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0 |
出版时间 | 2009-11-01 |
首版时间 | 2009-11-01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2.3 |
丛书名 | |
印张 | 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3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