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专修德文,主修印度学,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本书是他的学思精华,亲自选入自己觉得满意的学术探索论文。
图书 | 季羡林自选集/北京社科名家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季羡林,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专修德文,主修印度学,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本书是他的学思精华,亲自选入自己觉得满意的学术探索论文。 目录 第1版自序 浮屠与佛(1947年10月) 《列子》与佛典(1949年2月)——对于《列子》成书时代和著者的一个推测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56年12月) 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58年4月)——兼评美国梵文学者佛兰克林·爱哲顿的方法论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1980年4月) ——校注《大唐西域记》前言 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1981年4月) 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人中国的敦煌残卷(1981年12月) 对《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人中国的敦煌残卷》的一点补充(1982年4月) 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1982年,第4期) 古代印度砂糖的制造和使用(1983年9月) 中世印度雅利安语二题(1984年1月) 三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4年2月) 商人与佛教(1985年8月) 原始社会风俗残余(1985年,第10期)——关于妓女祷雨的问题 论梵文本《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1986年5月) 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 (1987年3月)——提婆达多问题 clni问题(1987年,第4期)——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例证 自传 季羡林主要著作目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季羡林自选集/北京社科名家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季羡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19758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36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87 |
出版时间 | 2009-11-01 |
首版时间 | 2009-11-01 |
印刷时间 | 200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53 |
丛书名 | |
印张 | 4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