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
内容
目录

序言 我对本轮经济改革总体上持谨慎正面评价

导论 重塑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以新常态革除旧制度

第一篇 革除阻碍改革的旧制度:那只伸得过长的手

 第一章 国企:绝对的垄断导致绝对的腐败

一、央企腐败已被政府抬上了台面

二、央企高管透过国有资产交易,从中牟取暴利

三、国企招投标、海外投资成为权力寻租的温床

 第二章 权力: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一、中国“权力金字塔”透过财权、人事升迁权实现由上而下的管控

二、美国行政体制:财权受预算制度制约,人事升迁与上级无关

三、好的政府管理系统=美国式预算制度+中国式升迁制度

 第三章 银行危机导致中国楼市危机:金融垄断的恶果

一、楼市出现量价齐跌,原因在楼市之外

二、商业银行资本金成本高企,不愿做长时间、低回报的按揭贷款

三、房地产商透过“影子银行”借贷,终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第四章 楼市危机:政府难逃不当干预的责任

一、过去五年,中国多建了4万套房子

二、银行危机引爆房地产一连串危机

三、房地产危机引爆地方财政危机

 第五章 楼市危机引发地方财政危机:土地财政寿终正寝

一、土地财政让地方政府不能容忍房价下跌

二、英美的经验:政府该如何干预房地产市场

三、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政府干预下毁于一旦

四、因政府干预扰乱市场正常信号,1.4万亿资金盲目进入房地产业

 第六章 市场秩序:政府监管职责不能缺位

一、洋品牌为什么到了中国就普遍存在质量问题

二、政府监管缺位,造成洋品牌的“中国病”

三、公共安全受到侵害,政府必须挺身而出、严刑峻法

第二篇 政府出重拳,为市场保驾护航

 第七章 “43号文件”:政府丧失投资能力,转型为服务型政府

一、投资型政府是地方债务危机的制造者

二、“政府公司化”导致工业和房地产产能过剩

三、丧失投资能力,迫使地方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

 第八章 中国预算:还可割断和规范政府投资的市场行为

一、中国旧式政府预算:导致各级政府“暗箱操作”出贪腐

二、新《预算法》是制度反腐的重要机制

三、新《预算法》是一项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的重要制度

 第九章 四中全会:规范公权力,为市场保驾护航

一、我在十年前提出的“新法治主义”能实现吗

二、黑格尔哲学的引申:规则带来自由

三、只有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全社会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

四、保护个人私有产权,仍然是中国的大问题

五、全球国家治理经验:法治化程度和居民收入成正比

第三篇 有效市场:改革开启攻坚战

 第十章 价格改革:政府彻底放弃定价权,不一定于民有利

一、合格的改革: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手段,让老百姓获利是目的

二、能源价格改革:石油行业全面开放,电力、天然气行业政府只负责管网

三、医疗改革:药价要下来,服务要上去,医保要保住

四、水价改革:政府应对水价制定、供水管网、水质监管全权负责

 第十一章 电力改革:拆分“电老虎”,发输售电市场全部开放

一、电力改革遭遇利益集团的剧烈抵制

二、畸形的中国电力格局:电网垄断输配售环节,发改委垄断定价权

三、深圳电改试点:部分实现了我理想的电改模式

四、建立电力交易所,为发电、售电方提供竞价交易平台

 第十二章 电信改革:通过完全竞争,降低通信费用

一、中国电信业现状:国企高度垄断,老百姓通信费用全球最高

二、各国电信改革经验:引入虚拟运营商+网运分离

三、我的中国电信业改革路线图

 第十三章 金融改革:需要更有为的政府监管,更有效的市场机制

一、中国老百姓投资困局:回报率低+流动性差

二、“新国九条”:“政策市”已经不买政策的账了

三、市场化改革才是拉抬中国股市的关键力量

四、没有相关保护政策,草率开放资本市场会引发巨大危机

五、存款保险制度:一项考验政府监管能力的市场化改革

六、余额宝火爆原因:与消费挂钩,而非高回报率

七、打造金融新常态:不要将互联网金融“妖魔化”

 第十四章 国企改革:未来十年,国企全面改革将成中国经济新常态

一、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民企权贵和国企权贵的新盛宴

二、格力电器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什么不被市场接受

三、英国国企改革:“三部曲”扭转国企顽疾

四、开放、竞争是中国国企改革的新常态

第四篇 制造业才是国之本:中国产业新常态

 第十五章 通信行业不能再让华为、中兴孤军奋战

一、中国高科技产业只有电子业在孤军奋战

二、华为“美国成长血泪史”

三、华为、中兴一旦倒下,中国高科技产业将群龙无首,任人宰割

 第十六章 高铁VS汽车:市场如何才能换来技术

一、“三国演义,各个击破”:汽车工业的败局开始就已注定

二、“两强相争,水来土掩”:“市场换技术”关键在于策略得当

三、中国高铁“走出去”:背负地缘政治、去过剩产能的重要任务

四、中国高铁产业的隐患是什么

 第十七章 联想收购案例反思:不要指望靠收购不劳而获高科技

一、企业海外收购:盲目做大做强,只会自食恶果

二、联想惊天并购案:这些资产真的值那么多钱吗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尚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

 第十八章 阿里巴巴上市:中国产业转型新思维

一、不管你承不承认,属于网购的时代已经汹涌而来

二、阿里巴巴的互联网帝国:中国产业转型新思维

三、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外沿:全球领先的物流体系

第五篇 攘外是为了安内:国际经济新布局

 第十九章 “一带一路”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吗

一、“一带一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创建全新的欧亚大陆经济体系

二、“互联互通战略”: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建设

三、“一带一路”:为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提供载体

四、“一带一路”: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五、中国正在酝酿属于自己的“马歇尔计划”吗

 第二十章 国际能源新常态:能源安全大战一触即发

一、中俄天然气大单是两国政经需要的必然选择

二、德国能源安全的路径:进口多元化

三、美国透过两次石油战争,操纵了国际石油市场

四、 美国利用能源+金融战争,消除欧元对美元的威胁

五、美国操纵国际石油价格,阻碍中国、俄罗斯经济发展

 第二十一章 国际贸易新常态:以国际合作回击美国的挑战

一、美国提出TPP狙击和包围中国

二、TPP入门要求掐住中国经济“七寸”,中国无法加入

三、北京APEC峰会:透过“三个组合拳”建立攘外安内的经济新常态

 第二十二章 国际货币新常态:人民币能够真正实现国际化吗

一、不了解美国的动向,就没有资格谈论人民币的走向

二、打击俄罗斯的“石油战争”,其实是“货币战争”

三、中国应避免直面“货币战争”

编辑推荐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中,郎咸平教授秉承了他一贯“看问题入木三分、直抵要害,分析问题一针见血,依靠真实数据,并能给出合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的特点,从“重塑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用新常态革除旧制度”这一本质问题入手,全新角度解读了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同时,通过剖析反腐风暴、国企改革、金融改革、价格改革、楼市危机、对外战略格局等诸多热门话题,给读者解读未来十年的机会和风险。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革除阻碍改革的旧制度: 那只伸得过长的手、政府出重拳, 为市场保驾护航、有效市场: 改革开启攻坚战、制造业才是国之本: 中国产业新常态、攘外是为了安内: 国际经济新布局五篇, 共二十二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郎咸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79037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8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2014304013
中图分类号 F12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