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跨界与都市书写》收录了作者王宏图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近期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领域内的重要论文。其第一部分“理论探寻”聚焦于中西文学比较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比较文学学科的合法性;第二部分“文本细读”对西方文学中的一些重要作家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寻幽索微;第三部分“都市叙事书写”运用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选取中国20世纪都市文学中一些代表性文本,对欲望书写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图书 | 东西跨界与都市书写/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术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东西跨界与都市书写》收录了作者王宏图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近期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领域内的重要论文。其第一部分“理论探寻”聚焦于中西文学比较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比较文学学科的合法性;第二部分“文本细读”对西方文学中的一些重要作家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寻幽索微;第三部分“都市叙事书写”运用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选取中国20世纪都市文学中一些代表性文本,对欲望书写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内容推荐 《东西跨界与都市书写》所论涉及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文学性、世界文学的评判标准、西方的霸权、大众文学与精英文学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课题,此外还对陀思妥也夫斯基、耶里内克、厄普代克、卡彭铁尔、昆德拉等人的作品作了别具一格的文本解读。另外,对20世纪中国都市文学作品中的欲望表现与意识形态间的复杂关系作了颇富深度的解读。通过对特定文本的解析,展示了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如何影响、制约、规范着欲望的表达,以及人的感性欲望如何语境化,成为不同意识形态的投影和载体。 《东西跨界与都市书写》由王宏图编著。 目录 第一编 理论探寻 诺贝尔情结:西方文化的霸权和东方的边缘性 在西方的目光下——当代文学价值评判与世界文学标准 比较文学的危机和价值 “世界文学”的是是非非 坚守文学性与文化研究 文明末日劫难前的战栗:中西文学末日意识比较小札 遥相对峙的国度:纯文学的衰微与大众的文学接受模式 话语的冲突: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两种外来话语 关于我们这一代人 第二编 文本细读 复仇的正义性与身体政治——读《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前传》 从受害者到虚无主义者: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反叛者的形象 猎手与猎物间的权力游戏——耶利内克《钢琴教师》及其他 卡彭铁尔及其新巴洛克主义风格 昆德拉热与文化犬儒主义 欲望的凸显与调控——对“三言”“二拍”的一种解读 格林童话的另一种讲法——读格拉斯的《比目鱼》 诗人的自画像——里尔克的《马尔特手记》及其他 温情的纱幕 第三编 都市叙事书写 都市叙事、欲望表达与意识形态 浮世的悲哀:张爱玲的日常生活哲学 茅盾和左翼都市叙事中的欲望表达 都市日常生活、身体神化中的欲望书写 阴影里的风景:城乡对峙与精神乌托邦 杂色斑斓、诡秘阴晦的浮世绘——新世纪第一个十年(2001—2010)都市小说一瞥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东西跨界与都市书写/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宏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9723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6 |
出版时间 | 2013-09-01 |
首版时间 | 2013-09-01 |
印刷时间 | 2013-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4 |
CIP核字 | 2013103871 |
中图分类号 | I0-03 |
丛书名 | |
印张 | 9.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5 |
宽 | 14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