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蒙古崛起
蒙古先祖世居中国北方,一直以打猎为生。他们本是唐朝室韦的分部,后来因与邻部发生矛盾而致兵戎相见,可惜蒙古人屡战屡败,最终只剩下几人,落荒而逃。
有一天,他们逃出来的几个男男女女,路经一处深山,见那里山清水秀,柳暗花遮,好似一个世外桃源,便住了下来。过了几年,她们生了好几个孩子。其中有个名叫乞颜的孩子,力大无比,所有遇到他的毒虫猛兽都死于他的手下。当地人对他敬而生畏,故而尊称他为“乞要特”——“乞要”与“乞颜”谐音,“特”指繁荣。
又过了几十代,这个家族出了个人,名叫朵奔巴延。一天,朵奔巴延和哥哥都蛙锁豁儿结伴出游,行至不儿罕山,只见那里奇峰突兀,水光山色、雾气氤氲,令人赏心悦目。二人越看越喜欢,朵奔巴延眉飞色舞,高兴地对哥哥说:“这座大山简直有如神造,不如我们搬来这里居住吧?”哥哥却说:“先不要忙,我们再仔细盘查盘查。”
弟弟不明就里,纳闷地问哥哥:“这里风景优美,还要盘查什么呢?”哥哥遥指山下,话锋一转,笑着说道:“那里有一群行人,其中有一位漂亮的女子,如果她还没有嫁人,我想代你前去提亲,把她配给你,如何?”朵奔巴延却小声嘀咕:“距离这么远,我怎么能看清那位女子的长相?”哥哥见弟弟不信,便让他下山一看。
原来,都蛙锁豁儿有一只眼睛特别敏锐,能看到几里之外的地方,部人都称他“一只眼”。
朵奔巴延将信将疑,一口气跑到山下,发现竟然真有一群人赶着黑车迎面而来,其中果真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端坐在车里。他一时间盯着这位女子目不转睛,回不过神来。这时,都蛙锁豁儿也已经赶到山里,见到弟弟这副模样,就在他的背后拍了一掌,朵奔巴延这才如梦初醒,忙向赶车的人们打听来历。一位上了年纪的长者回答说:“我们是巴儿忽真人。”朵奔巴延又问到眼前女子的姓名,老者答非所问道:“这是我的外孙女,我只有一个女儿,名叫巴儿忽真豁呵,如今嫁于豁里秃马敦的官人。”
朵奔巴延误听为女子已经成婚,心下正黯然神伤,哥哥都蛙锁豁儿却听得真切,知道老者所说的是“女儿”而非“外孙女”,于是追问了老者关于其外孙女的情况。原来,这位女子名叫阿兰郭斡,尚未婚配,因为豁里秃马敦地区禁止对貂鼠类动物的捕猎,这才与族人来到了这里。
都蛙锁豁儿了解情况后,又不慌不忙地向老者问道:“这座山有主人了吗?”老者答道:“这座山的主人名叫哂赤伯颜。”都蛙锁豁儿听罢,便在心里暗暗放弃了定居此山的打算,于是又说道:“原来如此。不知老人家的外孙女是否已经配了人家?”老者摇了摇头。于是都蛙锁豁儿忙为弟弟求亲,老人家了解了朵奔巴延的情况后便转身向外孙女说明。
这时,朵奔巴延看着美人低眉垂眼、面若桃花,又是心醉神迷,又是六神无主,只盼着女子立刻答应。终于女子轻轻地点头应允,朵奔巴延当即欣喜若狂,若不是都蛙锁豁儿拦住,恐怕早已忘形了。于是,都蛙锁豁儿和老者商量好迎婚的日期后,便告辞离去。
过了几日,都蛙锁豁儿帮弟弟穿上娶亲的衣服,挑选出上好的礼物,便让他带着几个下人风尘仆仆地赶到不儿罕山迎亲去了。当天晚上,朵奔巴延便把美人接回,次日行了结婚大礼。婚后,他与妻子育有二子,长子布儿吉讷特,次子伯古讷特。
过了几年,哥哥都蛙锁豁儿病逝,朵奔巴延不堪四个侄儿的桀骜不逊, 带着妻儿到哥哥的坟前哭了一场,便迁到了不儿罕山居住。朵奔巴延白日骑猎,晚上与妻儿共享快乐,日子倒也逍遥自在。不料过了几年,他身染风寒,一病不起,将后事托于连襟玛哈赉,便与娇妻诀别,与世长辞了。
朵奔巴延去世之后,阿兰郭斡痛不欲生,终日愁眉苦脸,好在得到玛哈赉的悉心照顾,心情才渐渐好了起来。
说也奇怪,朵奔巴延去世一年后,阿兰郭斡居然又怀孕了,几个月后生了一个男孩,未等这个孩子断奶便又怀起孕来,如此往复,在无夫生下第一子后,竟又接二连三地生了两个男孩。第三个孩子出生时,只见满屋祥光,似有神仙降临。尽管外人议论纷纷,阿兰郭斡却置之不理。她给这三个孩子分别取名不衮哈搭吉、不固撤儿只和孛端察儿。其中,孛端察儿聪明非凡,深得阿兰郭斡的喜爱。
古讷特两兄弟这时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对母亲连生三子也是匪夷所思,怀疑母亲与姨父玛哈赉有染。阿兰郭斡觉察之后,向他们两兄弟解释说:“你们怀疑我无夫生子,又哪里知道这三个儿子是上天所赐!你们父亲死后,我别无二心,只是每夜都有黄白色人穿天窗进来,摩挲我的肚子,后来我就怀孕了。这三个孩子不是一般人,以后待到做了帝王,你们就会相信了!”为了验证自己说的话,阿兰郭斡当天晚上便带他们看了那道进屋的白光,兄弟二人这才深信不疑。
时光飞逝,转眼孩子们都已长大,孛端察儿已经长成了血气方刚的少年。阿兰郭斡担心他们长大后各有异心,就时时教导他们五兄弟要和睦相处,告诉他们“一箭易折,合则难摧”的道理,孩子们也都认真听从。没过几年,阿兰郭斡偶感风寒,不到几天病情愈重就撒手人寰了。
然而,母亲刚下葬,大儿子布儿吉讷特就将母亲的告诫抛之脑后,带头分起家来。他把家产分为四份,唯独置孛端察儿于不顾。孛端察儿怫然不悦,但也知道自己势单力薄,只好默不作声。他跟着哥哥嫂子们勉强过了几个月,不堪他们的冷眉冷眼,于是就手持利刃,背挎弓箭,飞身上马,扬长而去了。
一日,孛端察儿来到巴尔图山,发现那里青山绿水,分外幽静,于是就在那里筑起一间茅草屋,住了下来。第二天,他外出打猎时,捉到一只黄鹰,便将它驯服,没过几天,倒与它形影不离,相依为命了。这只黄鹰是捉野鸭的能手,尤其是春天时,野鸭从四面飞来,黄鹰一天能捉几十只。这时,孛端察儿把吃不掉的野鸭挂在树上风干,有时也拿这些野物与山下的居民们换取马奶。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