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全唐诗》历经300多年风雨,呈现了千年前诗歌盛景。然而,因编纂仓促,漏误颇多,张冠李戴不下千处。清末民国以来,闻一多等多位学者指出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重编《全唐诗》一直是学界愿望。
在《全唐诗》基础上,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周勋初先生主编的《全唐五代诗(共11册)(精)》初盛唐部分十一册出版,意味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重编《全唐诗》这一重大文化工程初期工程完成。
图书 | 全唐五代诗(共11册)(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部《全唐诗》历经300多年风雨,呈现了千年前诗歌盛景。然而,因编纂仓促,漏误颇多,张冠李戴不下千处。清末民国以来,闻一多等多位学者指出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重编《全唐诗》一直是学界愿望。 在《全唐诗》基础上,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周勋初先生主编的《全唐五代诗(共11册)(精)》初盛唐部分十一册出版,意味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重编《全唐诗》这一重大文化工程初期工程完成。 内容推荐 编纂者充分利用中外现存的古籍文献,吸纳考古、科研最新成果,对唐、五代所有诗歌进行拉网式检索、扫描式梳理、信息化归结,以时间为经,以诗人为纬,逐人逐诗予以甄别、整理,剔除伪诗衍诗,校正误收漏收,异文一一校勘,出处详备开列,版本互为参照,本事简明扼要,每个诗人生平事迹以文献为依据,予以增删或辑补。更备以存目诗表,以求严谨不疏。其欣赏价值、资料价值、历史价值、珍藏价值及文化传承价值举世公认,亦当聚世共享。 编纂历时二十余春秋,数百学者穷经皓首。主编周勋初、傅璇琮、郁贤皓、口天企明、佟培基等着名学者都是国内顶级的唐诗、唐文学专家,人人硕果累累,享誉海内外。具体编纂者、参与者阵容庞大,都是所在唐诗研究领域颇有影响的学者。《全唐五代诗》的权威性毋庸置疑。 二○一四年面世的《全唐五代诗(共11册)(精)》(目次,1—110)为初、盛唐部分。豪华装帧,古典时尚。内文采用八十克欧维斯,质感柔韧耐久,阅读舒适温和,适合长期典藏。 目录 引言 御定《全唐诗》的疏误与《全唐五代诗》的编纂 编纂说明 凡例 第一册 卷一 唐高祖李渊 赐秦王 存目诗 释昙伦 偈 释法顺 法身颂 偈 欧阳询 嘲萧踽射 嘲长孙无忌 存目诗 萧德言 咏舞诗 庾抱 赋得胥台露 骢马 别蔡参军 ……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目次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全唐五代诗(共11册)(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勋初//傅璇琮//郁贤皓//吴企明//佟培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411283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35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200 |
出版时间 | 2014-10-01 |
首版时间 | 2014-10-01 |
印刷时间 | 2014-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522 |
CIP核字 | 2014222613 |
中图分类号 | I222.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6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228 |
宽 | 367 |
高 | 16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