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世界文化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书法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由文字演变而成的艺术,源远流长,光耀千古,凝聚着传统文化精髓,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芒。在五千年的文化中,积淀下来的,是宝贵的文字艺术。
本书为“大学书法教材”系列之一,主要介绍了法的渊源与最早的书法形态;书写——走向书法的第一步/;书法艺术的自觉;书法自觉时代的民间书系——写经与刻石;立法与抒情;尚意书风的时代;书法的复古主义思潮等知识。
图书 | 中国书法发展史(大学书法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书法,在世界文化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书法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由文字演变而成的艺术,源远流长,光耀千古,凝聚着传统文化精髓,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芒。在五千年的文化中,积淀下来的,是宝贵的文字艺术。 本书为“大学书法教材”系列之一,主要介绍了法的渊源与最早的书法形态;书写——走向书法的第一步/;书法艺术的自觉;书法自觉时代的民间书系——写经与刻石;立法与抒情;尚意书风的时代;书法的复古主义思潮等知识。 目录 第一章 书法的渊源与最早的书法形态/1 第一节 文字的起源与书法/1 第二节 甲骨文书法的风格演变/4 第三节 金文书法的风格分类/8 第二章 书写——走向书法的第一步/28 第一节隶变/28 第二节 战国秦汉时期的简牍/32 第三节 战国秦汉时期的刻石/37 第四节 汉碑源流及风格类型/47 第五节 草书与张芝/51 第三章 书法艺术的自觉/77 第一节 书体演变与章草/77 第二节 真书与钟繇/81 第三节 两晋文人书法流派/87 第四节 二王与尚韵书风/95 第五节 南朝文人书法/101 第四章 书法自觉时代的民间书系——写经与刻石/122 第一节 魏晋的写经/122 第二节 北朝石刻的兴盛及其原因/125 第三节 南北碑风格分析/129 第五章 立法与抒情/148 第一节 隋唐书法的总体把握/148 第二节 唐代书风的孕育/153 第三节 唐代书法的多元趋向/156 第四节 由多元向两极的归并和拓展——立法与抒情/162 第五节 两极对峙的消解/173 第六章 尚意书风的时代/207 第一节 序说:五代书法中的杨凝式/207 第二节 宋初尚意书风的酝酿和准备/210 第三节 尚意书风的崛起/219 第四节 尚意书风的流变与转换/230 第七章 书法的复古主义思潮/251 第一节 赵孟频与复古主义思潮/251 第二节 帖学的沉滞与士大夫的复古/257 第三节 董其昌——复古主义流变的殿军/263 第八章 走向表现/278 第一节 乱头粗服的杨维桢书法/278 第二节 书林侠客·八法散圣/280 第三节 表现主义大师群/282 第九章 帖学的衰微与碑学的兴起/299 第一节 碑学书法产生的时代背景/299 第二节 清初帖学的衰微与唐碑的盛行/301 第三节 清代碑学的兴起/302 第四节 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305 中国书法史年表(简编)/33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书法发展史(大学书法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50471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1 |
丛书名 | |
印张 | 2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