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外寻奇/文心藏趣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寻奇的过程全写在了寻奇的故事里头,至于寻到的奇物是什么货色,单凭说怎么也是说不清的,读故事的人自有眼力,在所附的照片上可以分辨其中之奇,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剩下能说的,或许也是不能不说的,就是超于故事之上的人情人心。往往情心之重,重于手中之奇。笔者有感于几件寻奇所获,每每抚摩,竟也会悟感到当初收藏之人得之不易的喜悦,以及与之割舍之际的不忍,欲借此序引之机告知他们,珍惜所遇,善待所寻之奇。

内容推荐

[文心藏趣],其一是[文心],其二自然是[藏趣]。[文心]是[文人之心]、[文化之心],但首先是[文采]。[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收藏类图书也一样首先要让读者读下去,让读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享受阅读的过程。本丛书和一般收藏图书的最大不同在于作者多是知名作家。说收藏,讲故事,话文史,谈人生,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妙笔生花、文采飞扬更是他们的独门秘籍。[藏区]侧重在趣味。一件藏品出身未必显赫,可能也上不了拍卖目录,但其中自有乐趣,藏品清新可玩,可以陶性情,养[文心],就会进入作者的法眼,也一专会给读者带来乐趣和启发。

目录

贵人童先生和天球瓶

凤仪轩

在纽约找个古董店

 一、小眠斋和麦先生

 二、玉清堂

一个祭蓝碗引出一段收藏故事

走进佳士得

东九公路上的露水古玩店

“怀古堂”的变迁

有道是:收藏也有伤心泪

神秘的金山客

总统牙和总统夫人牙

雾里看花,巧买成化青花盘

热闹的法拉盛古董拍卖会

出师大盘

野花庄——葛洪炼丹的地方

跳蚤市场

烟灰缸里的灵感

阁楼上的绢丝人像

犹太人家中的水晶观音

红消香断——纽约长岛的旧宅子

狸猫换太子

巧追万历青花五彩六楞瓶

Local

 刘女士和她的成化小酒杯

 宣德青花高足杯

 郑先生和他的道光瓷

 宣德青花鸟食罐

庭院深处的出口瓷

清代大型组合件

《世界是平的》——在eBay中淘宝

重访“露水古玩店”

蓦回首,她在灯火阑珊处——明嘉靖方斗碗

西班牙“桃瓷”

父亲的留赠

试读章节

二零零五年秋,佳士得在英国伦敦拍卖会上,拍出一个元代鬼谷下山青花罐,以一千五百万英镑、合两亿多人民币落槌,创下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记录,使得原来不知道佳士得的人也知道了这家拍卖公司。可是对一个收藏古董的人来说,不知道佳士得恐怕有点儿说不过去了,因为除了博物馆,许多稀世珍宝都曾在那里出入,现身,拍卖。我收藏界的朋友这么说,要收藏好的古董,就必须上拍卖会,特别是佳士得、苏富比那样声名卓著的拍卖公司。

我们这群热衷收藏古玩的朋友的共同经历都很相似:刚开始,收藏主要考虑的是价值,一心想捡漏,所以多半是去淘跳蚤市场,去赶家宅拍卖,慢慢地,也会去逛一逛古董店。经过多年的洗礼历练,收藏的东西多了,对于价值的考虑就产生了变化,收藏品从一般平凡上升到了稀罕珍奇,想着法子收藏一些好的精美的古董,而这些精美的古董往往在佳士得这样的拍卖公司里。所以,参加大型拍卖会成为了收藏古董的一个高境界。

佳士得和苏富比,是两家国际规模的拍卖公司,它们的总部都设在纽约,主要拍卖世界各国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古董珍奇,也拍卖当代名画、名酒、名宅、名人的衣衫鞋袜,等等。与其他拍卖公司相比,这两家的拍品质量更为上乘,可信度更高,因此成交价也高。每年两季——春拍和秋拍,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有实力的藏家和买家参拍。拍卖之日,没有主客先后,免谈地位高低,也不论高矮胖瘦,唯举牌之手马首是瞻,举牌之手也就是举钱之手,所以没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很难想象在那里能有所作为。如此说,能走进佳士得和苏富比参加竞拍就不是单单为了炫耀,而是实实在在的要出钱,拍实实在在的东西。一般来说,若干年后,人们会记得什么地方拍过什么物件,多少钱拍的,却不一定会想起是什么人拍的。古董这一行,重要的是东西,不是人。但是像“鬼谷下山”元青花那样的极品瓷器,是个例外,人们会将这件珍品的买家和东西本身连在一起,尽管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卖主的真实身份。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读书,一天路过洛克菲勒中心的佳士得总部,看着这坚固厚实的大楼,高阔明亮的橱窗,身穿礼服的门卫,感觉佳士得是个十分遥远奇妙的世界。报纸电台也时常有关于佳士得、苏富比拍卖的稀奇事儿,听上去都是空中楼阁世外桃源,不管现在还是将来,都和我的生活不可能发生任何关系。至于后来怎么竟然就走进了这个大楼,竟然也举起了手上的牌子,自己是糊里糊涂恍若一梦。

我的收藏梦始于跳蚤市场里的小巧银器,这与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对财富的记忆有关,所谓金银财宝,银子就置身其二,足见纯银的价值不菲。买银器就好像买银子,怎么买都不觉得吃亏。水浒里拿一两碎银子能叫上一坛好酒、切来三两斤精肉的故事曾令我痴迷,有若身临其境。一两碎银子能有多少,一坛好酒三两斤肉又是什么概念?毫无疑问,银子值钱,是个好东西。

很奇怪,在美国金子贵,银子则便宜,用银子做的茶具和餐具非常普遍。这些生活用品多半都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前半叶制作的,它们大都造型优雅做工精良,价钱却不是很贵,尤其在跳蚤市场里,往往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好银器。银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由于银器的表层容易氧化发黑,这里五金店和超市的货架上都能找得着专门用于擦银器的粉。

银器到底是银器,大量收藏银器有点儿像往银行里存钱的味道,这种味道与收藏古董的感觉到底不是一码事儿,渐渐地我便开始摸索着涉足一些字画,青铜器,瓷器以及其他杂件。

我的字画收藏经历坎坷道路崎岖。起先我买一些看上去老旧价钱不高的古画,以买外国人店里的为主,后来胆子大了也买这里中国人手上的画。买字画前前后后也认真研究仔细参照,没买下来的时候尚有点儿犹豫,一旦买下了就怎么看怎么好,以至于买画的道儿越走越偏远,当也越上越多越上越大。一九九九年夏,我从一个旅美的浙江藏家买一幅宋徽宗赵佶的纸本花鸟画,卖家明说了这是后仿,原作在博物馆。我打电话回国问行家,后仿宋徽宗值不值收藏。行家大声呼喊,值!只要不是现在人仿的就值。我看这幅画,画纸已经发黄变脆,少说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于是我便毫不犹豫地将这幅画买下。几年后这位行家来纽约访问,我拿出这幅画请他过目,他问,是你打电话问的那个宋徽宗吗,我回答是。

他告诉我,我上当了。

他的话令我沮丧,不过想想他也是对的,收藏古董隔行如隔山,古字画的学问深奥,不容易入门。这位行家侃侃而谈起现在社会上古画的仿制作假,说了不少趣闻。“也难怪你上当,”他说,“你一个新手,对宇画的研究什么没有底子,主要凭个感觉,多半会上当。就连我一个不小心也能买几幅假画,搞字画的在字画的阴沟里翻船是经常有的事情,你手上的画能出手吗?能出赶快出。”

他如此说,基本上熄灭了我收藏字画的信心和热情。可是我怎么出手呢,不是假画么。

“是呵,”行家笑眯眯地点点头,“可是怎么办呢,这世界上总得有人做冤大头,也永远有人会做冤大头。”

字画的困惑,并没有使我放弃收藏的梦想。既然我不能再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也可以另辟它径。

其实早在收藏字画之前,我已经开始注意瓷器,买了书读,也去博物馆看,我觉得瓷器除了它的特殊之美,还有它相对比较容易学。纽约有个世界驰名的大都会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将中国瓷器陈列在二楼醒目的地方。进了正门,走上大理石台阶,整个宽大的回廊上都是中国瓷器,它们陈列在靠墙的玻璃橱柜里,以各个朝代先后顺序排列,不同窑口色泽各异,每次去看,要花费整整半天才能看完。这么长年累月认真读书仔细观赏博物馆里的展品,我便慢慢地对瓷器有了一些认识,开始敢于收一些瓷器。

开始收藏瓷器的道路并不顺畅,往往瓷器在外地,只能先发几张照片,照片上看着好,便急着买,买来摸在手上就不是那么另一回事儿了,即使有的瓷器能先上手摸,乍一上眼还不错,就是愈摆愈经不住看。开头的几年上当多,买了不少打眼的东西,买了就不能退,自认倒霉,交了不少学费。好在我尚知认错,错了就是错了,不认也不行呵。P38-42

序言

写这个序引之初,觉得有话要说,可是等坐下来提笔写了两行之后,却自觉什么也不用说了,寻奇的过程全写在了寻奇的故事里头,至于寻到的奇物是什么货色,单凭说怎么也是说不清的,读故事的人自有眼力,在所附的照片上可以分辨其中之奇,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剩下能说的,或许也是不能不说的,就是超于故事之上的人情人心。往往情心之重,重于手中之奇。笔者有感于几件寻奇所获,每每抚摩,竞也会悟感到当初收藏之人得之不易的喜悦,以及与之割舍之际的不忍,我欲借此序引之机告知他们,我们会珍惜所遇,善待所寻之奇。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五日

蔡苏津 纽约

后记

这本书写了很多年,纽约开始,南京告成。开始写第一个字时,只是为了给藏品整理资料,编号拍照。但是难道它们仅是号码,仅有一个品名?它们各自有身世遭逢,经过千奇百怪的途径,在远离中国的美国,忽然一天走进我们的视线,走进我们的家门,没有天大的缘分,怎么会?于是起意为它们写一本书,记录它们和我们的这段相逢。

曾在南京跟山谷先生聊天,提到正在记录古玩收藏的经历,他一听即十分欢喜,说这故事好听,要帮着找地方出版。不久找到一家出版社,但在签合同的前一天,被告知合同撤回。半年之后,还是山谷先生,联系了百花文艺出版社,终好事玉成。

感谢山谷先生。

这本书,也像一件古玩,写好了,封存;取出来又写,又封存;再取出来写,改。好几年过去,这本书与我们不间断的收藏一道绵延出去,丰满起来。这次在南京定稿,滤过每一篇故事,是为这些古珍拭去最后的灰尘,让它们散发光芒。它们的光芒不是我们的文字叙述,而来自它们自身。不知何年何月,它们离开中国,消失在海外,便无人知道它们的下落。它们在英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美国人手中辗转;在异国他乡的地下室、阁楼、卧室、小镇上的古玩店、拍卖会,度过沉默漫长的日子,有过惊心动魄的艰难历程,也见识过华贵富丽的大场面。终究,它们葆住了完整的丰容,重现江湖。现在从照片中走出来,与你素面相对。

也许你会和我一样,在它们面前惊讶万端,沉思良久,心底起了惊痛,沧桑感慨如烟升起。它们沉默不语,但正在向你讲述中国瓷器工匠们无与伦比的才华和技艺,讲述它们回家的路。

感谢每一件流落海外多年的中华瑰宝,没有它们顽强生命力的坚持和等待,没有它们在天意的指引下从尘埃中飘然而至,这本书是不可能的。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四号

谢舒 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外寻奇/文心藏趣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苏津//谢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56068
开本 32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94-64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2: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