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期货策略(上)
内容
编辑推荐

《期货策略》是一本从期货特有的游戏规则出发,通过大量的实例来探索期货市场规律的实战性书籍。该书立意新颖。从中国市场出发,对比商品、股市、期指三个市场的异同,颠覆了许多传统投资观念,提出了“规则决定规律”的核心观点,对现在快速成长的期货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对多空不对称的解释、盘口语言的解读、市场操纵的解密等内容,都能够帮助读者跳出传统市场分析的禁锢,打开新的视野。

内容推荐

自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正式推出以来,“期货”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什么是期货?该如何操作?”成了许多股民,甚至普通人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本书的作者为期货行业的资深人士,从专业的角度、用通俗的语言解除了许多读者心中的疑团。通过这本书,您将了解到如何在市场中更好地规避风险、怎样才能跑赢市场。

目录

推荐序

序言

序篇 期货游戏

 ◆什么是游戏

 ◆为什么说期货是经典游戏

 ◆期货游戏中的强势群体

 ◆期货分析的四个层次

 ◆本丛书思想的三大前提

第一篇 时间法则

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情

 ◆只设置4个小时交易时间的理由

 ◆成交不均衡的4小时

 ◆不同类型交易者的时间策略

 ◆使用开盘价、收盘价还是最新价交易

 ◆两价位暴利短线交易系统

 ◆时空交错的三大市场

 ◆时间交错的特殊原因

 ◆2009年的期证联动效应的时间解释

 ◆三次中场休息的特殊现象

 ◆盘中休市前的禁忌委托

 ◆中国特色的跳空缺口

 ◆三类中国式缺口的成因

 ◆长假超级行情的成因

 ◆近年长假前、中、后内外盘走势分析

 ◆长假持仓交易攻略

 ◆本篇小结

第二篇 杠杆法则

是上帝的神杖也是魔鬼的工具

 ◆金融的本质

 ◆2008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

 ◆《期货兵法》的一定赚钱理论

 ◆T+0、T+1和T+0.5

 ◆时间杠杆倍数

 ◆合理的时间杠杆区间

 ◆高难度股指交易的100倍盈利模式

 ◆有哪些“无形的手”在决定期货的交易频率

 ◆为什么是10倍资金杠杆原则

 ◆资金杠杆大小的决定因素

 ◆交易所的临时市场调控

 ◆去杠杆操作:交叉融资理论

 ◆浮盈加仓:杠杆的极致

 ◆浮盈加仓的风险级别

 ◆拆分加减仓理论在浮盈加仓上的运用

 ◆禁止日内浮盈加仓对行情的影响

 ◆禁止日内浮盈开仓对市场的影响

 ◆不和谐的杠杆:配资操作

 ◆杠杆的用法:投资组合

 ◆混码交易:杠杆的超级放大

 ◆本篇小结

第三篇 多空法则

象棋红方占有先机

 ◆期货与股票的核心区别

 ◆多空的深层含义

 ◆永不对称的多空双方

 ◆逼仓:逼上绝路的行情

 ◆股票的“逼仓”行情

 ◆股指期货与逼仓

 ◆期货与股票关于做空的差别

 ◆融资融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做空

 ◆套利手法:做空衍生的操作模式一

 ◆内因套利

 ◆趋势套利

 ◆另类套利

 ◆对冲手法:做空衍生的操作模式二

 ◆对冲操作的诸多难点

 ◆价差交易:做空衍生的操作模式三

 ◆组合手法:做空衍生的操作模式四

 ◆组合投资的哲学基调

 ◆金融市场组合战略的五个宏观维度

 ◆期货投资组合和股票组合的神奇差别

 ◆组合投资的优势与缺点

 ◆组合投资的品种选择

 ◆组合投资的仓位配比

 ◆组合投资的交易时机与技巧

 ◆傻瓜盈利思维

 ◆本篇小结

第四篇 合约法则

人生最大的困难,不在努力,而在选择

 ◆期货的本质

 ◆商品合约标的的五个条件

 ◆股指期货标的选择思路

 ◆合约期限与行情的时间窗口

 ◆合约大小的设计思路

 ◆涨跌停板的设计思路

 ◆保证金比例的设计思路

 ◆最小变动价位的设计思路

 ◆手续费与实际交易成本

 ◆交割方式的市场影响

 ◆不存在的“连续合约”

 ◆“指数合约”盈利的最终幻想

 ◆黄金期货长期不活跃的原因

 ◆黄金期货与T+D交易比较

 ◆钢材期货为什么会成为超大品种

 ◆股指模拟、仿真、实盘的区别

 ◆本篇小结

试读章节

长假超级行情的成因

中国的证券和期货市场,由于一贯实行“周六周日从不开市交易”的规则,假期长度通常会长于一般企事业单位。在2008年以前,中国每年休市假期有元旦(一般休交易日2天,总假期4天)、春节(一般休交易日4天,总假期9天)、“五一”(一般休交易日4天,总假期9天)、“十一”(一般休交易日4天,总假期9天),实际平均每年的交易日为243.89天。2008年以后,取消了“五一”长假,改为短假,并新增清明、中秋、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实际平均交易日仍然为243.89天。

2008年“十一”长假的暴跌行情,相信每一个期货市场的参与者都不会忘记,再向前追溯,几乎每一年的长假后,期货市场都会迎来一波超大级别的行情(有大级别上涨,也有大级别下跌)。那么,为什么长假后都是大行情呢?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时间成本下,长假前资金大举撤离投资市场的情形占主导

一般在公历年底(元旦前)、阴历年底(春节前)大量用于投资的资金会被投资机构或投资者撤回,用于会计年度的结算工作,以及清偿年度的贷款。在投资市场,如果没有资金支撑,将缺乏使价格坚挺的物质基础,行情一般维持震荡或阴跌。而节后(尤其是春节),之前大量撤出的资金会考虑重新进入投资市场,特别是春节以后,新的一年有新的计划,大量在节日期间冻结的资金会开闸。资金注入充足是市场呈现活跃波动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节后的市场相对于节前会有较为活跃的表现。

2.中国长假期间,国外并不同步休市

国内和国外的节日并不相同,这样国内休市一个星期(5个交易日)而国外市场基本不休市,因此产生了很大的落差。在这几天里,国外的期货市场很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或下跌。我国的市场由于暂停交易,价格会与国外形成升贴水。在节后很可能出现大幅度跳空缺口,来弥补这一周内产生的落差。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品种、各个市场的相关程度是不尽相同的。趋势上有所带动,并不意味着会完全补足国内外的价差或价比。

3.长假节日增强了内外盘联动效应

一方面,近年随着中国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期货市场的比重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大。作为国外期货市场,如果在中国长假时段内有了超过5%的单边波动幅度,市场对中国节后出现直接封板的预期大大增加,而封板一旦产生,由于涨跌停板制度导致的价格延迟发现现象、波动性溢出效应以及期货公司的强行平仓效应将会产生,使得价格更容易向封板的方向发展。当外盘预期内盘的波动幅度将要更高的时候,外盘会继续向原有方向发展,使得国内外价差越来越大,而国内的价格延迟发现、波动性溢出、强行平仓等效应将被进一步放大,这样就导致一波大的单边行情产生。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投资者参与境外期货市场的渠道逐渐开放,节前持仓的投资者有可能在国内市场上锁定自己的头寸。比如2008“十一”长假外盘暴跌,如果持有国内多单的投资者在境外有期货的投资渠道,将会尽力去做空来减小自己的损失。这部分群体也就成为在国外市场上进一步推动长假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4.过长的时间内,政策格局可能会有所改变

节日时间较长,如果宏观上出现大的调控措施或变动,也会对节后的市场走势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包括汇率变化、利率变化、银行准备金、突发政治或军事事件等。与平时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变化并不能马上被市场行为消化,而只能积累到节后重新开市的时候一次性体现出来,因此行情会比较激烈。例如2008年“十一”期间,世界金融危机短期内急剧恶化,而国内期货市场休市,无法马上消化市场波动。  5.过长的时间跨度有助于投资者达成一致的看法

我们知道,市场上下波动的根源在于投资者对市场预期的分歧。经过一个长假之后,国外市场盘面的大幅度变化,将会引导各种分析,对行情走势的判断就会愈加趋于明朗,使得投资者在节后比较容易达成一致的看法。只要看法是一致的,市场就会极度缺乏对手力量,开盘后很可能直接被无量封死在涨跌停板,甚至是连续涨跌停板。

6.节日隔断了行情时间维度上的历史走势

通常做技术分析的人都知道,就分析趋势来说,越近的事件,其影响越大。如果一个新的品种开盘出来,无论是期货还是股票,因为没有历史走势,所以开盘第一天的走势毫无例外地都是剧烈波动的。同样的道理,长假一过与之前的行情相隔的时间长达8~10天,所以节后开盘出来,受节前所谓“阻力位”、“支撑位”的影响会大大减小,客观上会加大行情的波动。

7.外盘在中国节日长假期间,走势可以不受到中国盘的限制

长假与每天的交易不同,由于近年中国期货市场的高速发展,加上WTO形成的在世界范围内物流的高度发达,使得国际炒家在单一的市场上影响行情的难度加大。比如资金想拉升农产品,但是中国期货价格涨不上去,如果国际炒家继续推动行情就会遭惹更多的抛压,所以限制了极端波动的幅度。而国内市场一旦有长达9天的时间休市不交易,国际炒家对价格的操作完全可以不受中国期货市场的牵制。这也是中国长假中,外盘走势大幅波动的重要原因。

有趣的是,在外盘休市中国盘正常交易的时候,也逐渐出现中国资金摆脱外盘的束缚,走出单边行情的情况,中国期货行情的自主性不断加强,预示着中国期货市场将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商品定价权,如图1-23所示。

P43-46

序言

金融危机之后,国家战略从产业结构调整悄然向金融资本扩张转变。从2009年开始,中国期货市场开始真正步入大发展时期,表现在保证金规模和期货公司盈利水平的大幅提高;到了2010年,股指期货在推动期货市场规模实现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将带来行业的分化。期货行业分类监管实施后,行业资源会向优势公司倾斜。

期货公司要在现有格局下做大做强,在行业分化态势下脱颖而出,一方面,需要做好信誉维护,即真正做到合法合规;另一方面,各家公司的研发水平也要有所突破,向证券、基金行业的研究实力靠拢。

新湖期货始终秉承“财富共享才最有价值”的企业理念,引导投资者走专业化投资道路,我们2009年在全国举办了近百场投资报告会与专业培训,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随着金融期货的上市,中国金融市场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期货公司的经营能力进一步提高、市场成交规模进一步增加,市场主体结构也将更加专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和思考。

股指期货的推出,以及未来各类期权、更多的商品期货和创新业务的推出,将对整个期货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为拥有金融服务业务的期货公司发展成规模较大的公司奠定了基础。更多期货产品的上市,将会为更多的行业企业、更多的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与投资服务,从而使我国期货业发展壮大。

股指期货上市后其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容,但与过去商品期货的路径会不一样。商品期货规模的扩容,与其相关的产业基础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与品种覆盖面相关,同时需要让相关企业逐步认识并学会利用期货市场的功能。而股指期货的推出则由其本身与国内股市已进入繁荣发展期决定,它不像商品期货那样,需要对相关企业进行利用期货市场的开发,因为许多投资机构或实力较强的个人投资者的快速“自觉参与”,会促使股指期货市场的较快扩容。

2001年以来,经过治理整顿后的中国期货市场已步入规范发展轨道,自2005年开始则进入其快速发展时期。2005年的成交额13万亿元,而在2009年成交额就超过了130万亿元,增长了9倍多。

股指期货的活跃反过来会带动商品期货的进一步繁荣,基于基金等机构和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认识、熟悉,会令其对商品期货市场的投资机会产生新的认识。可以说,股指期货的推出,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新时代的到来,会使整个市场变得更大。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商品期货与股指期货“机械地分离”,因为未来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的需求更多的可能是各种投资组合,需要不同的投资产品组合来参与期货市场交易。特别是对现货行业来说,如果各种期权产品工具能够推出,则市场需求空间会是相当大的。

因此,对期货公司来说,过去那种通过提供非个性化的研发报告、通道服务等,则不会再具有竞争力,而是必须根据市场的发展特点与投资机构的需求,提供专业化、高水准的金融服务。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公司来购买投资产品,这是一个发展方向。随着品种的增多,银行、信托、基金将设计出各种以期货为基础产品的衍生工具。期货公司不仅是各类投资工具的通道,同时也是相关产品的营销渠道。

《期货策略》分上、中、下三部,共13篇,是对期货投资从微观到宏观的一次全面解读,作者从全新的角度分析市场规律,并把这些规律全部运用到交易实战之中,很值得借鉴。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把专业的规则和方法通过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大大增加了可读性。

最后,我要说的是,对初入期货市场的新手尤其是股民来说,本书具有非常强的实战指导意义;而对专业投资者或金融机构来说,更是具有启发定量交易思维、完善实证交易体系的重要作用。

书评(媒体评论)

风险来自于人的欲望,盈利取决于思维方式。

感恩在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宁金山

期货投资专家方志将成功的交易经验、客观化的优胜策略奉献给读者,这部股票期货投资者和理财人士势必拜读的宝书,为金融行业、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师拓展了崭新的思路。

——上海泛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杭国强

期货交易的长胜之道不在于有多么精湛的技术法门,也不在于有多么绝密的内部消息,而在于自身的交易品性和资金杠杆的合理配置。在期货交易中,面对人性的弱点,要坚持百分之百的执行能力,并且要严格做好风险防范。交易者面对的最大敌人是自己。自律是职业投资者长久生存所绕不开的一道门槛。

——和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徐舟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期货策略(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311324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9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2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