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成与接受(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1898-1949)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厘清了五十年中国所翻译的儿童文学作品,描述了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的概貌,从诗学、赞助者、语言和性情等方面阐释了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的生成过程,探讨了儿童文学译作在中国的接受情形,总结了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和阐述了儿童文学翻译理论。本书不仅对中国翻译史的详备作出了弥补空缺的重要贡献,而且填补了国内外在儿童文学研究方面五十年中国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理论的空白。

内容推荐

以儿童为中心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是在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和理论的译介中催生的。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不仅对儿童文学研究很重要,而且对中国翻译史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国内外都处于边缘的位置,尤其在中国,对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不仅数量不多,而且质量也欠佳。

本书吸纳描述性翻译研究、儿童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对儿童文学翻译活动的生成、接受与影响进行考察。具体来讲,以笔者编制的《清末民初(1898-1919)儿童文学翻译编目》和《民国时期(1911-1949)儿童文学翻译编目》为基础,首先对1898-1949研究时段内的儿童文学概貌展开描述。然后从诗学、赞助者、语言和译者性情等四个视角对儿童文学翻译活动的生成过程进行描述与分析。接受部分则以谢弗莱尔的比较文学接受学的研究模式为基础,选取了夏丐尊译的《爱的教育》、鲁迅译的《表》和“俄罗斯/苏联儿童文学在中国”等三个具体的个案,对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在中国的接受进行考察。影响部分则利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中的渊源学和流传学,从技巧影响、内容影响、形象影响等三个方面具体考察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对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本书还对今后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进行了展望。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1.1 西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概述

1.1.2 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概述

1.1.3 小结

 1.2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1.3 本书的研究目标

 1.4 关于本研究的几点说明

第二章 中国儿童文学翻译概貌

 2.1 1898-1919儿童文学翻译概貌

2.1.1 时间和区域分布

2.1.2 译者及出版机构

2.1.3 翻译内容:主要译作分类

2.1.4 日本在本时期儿童文学翻译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2.2 1911-1949儿童文学翻译概貌

2.2.1 整体描述(不区分具体时段)

2.2.2 不同时段的翻译概貌

 2.3 小结

第三章 诗学与儿童文学翻译

 3.1 诗学简介

 3.2 儿童观、儿童文学观

3.2.1 中国儿童观、儿童文学观的嬗变

3.2.2 儿童观、儿童文学观与儿童文学翻译

 3.3 儿童文学翻译观:儿童文学翻译方法检视

3.3.1 增减、删改与改编(清末民初)

3.3.2 重述:郑振铎、世界少年文学丛刊

3.3.3 直译与忠实

第四章 赞助者与儿童文学翻译

 4.1 赞助者

 4.2 儿童文学翻译活动中的赞助者考察

4.2.1 有影响力的个人

4.2.2 出版机构

4.2.3 大众传媒

 4.3 总结与反思

第五章 语言与儿童文学翻译

 5.1 文言还是白话?

5.1.1 白话文运动与国语运动

5.1.2 早期的白话尝试和两难的抉择:裘毓芳与鲁迅

 5.2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欧化现象

5.2.1 欧化问题回顾

5.2.2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欧化现象

 5.3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语言特征期待

5.3.1 浅显(易懂)

5.3.2 流利

5.3.3 生动

第六章 译者性情与儿童文学翻译

 6.1 性情与翻译研究简介

 6.2 周作人与鲁迅的性情特征

6.2.1 周作人的性情:恬淡、闲适

6.2.2 鲁迅的性情:责任感、战士

 6.3 周作人和鲁迅的儿童文学翻译活动简介和比较

 6.4 性情与儿童文学翻译

第七章 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在中国的接受

 7.1 接受理论与比较文学接受研究简介

7.1.1 接受理论

7.1.2 较文学接受学

 7.2 《爱的教育》在中国

7.2.1 《爱的教育》在中国被翻译和接受的情况简介

7.2.2 《爱的教育》风靡缘由分析

 7.3 《表》在中国

7.3.1 《表》在中国被译介和接受的情况简介

7.3.2 《表》畅销的缘由

 7.4 俄/苏儿童文学在中国

7.4.1 俄/苏儿童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

7.4.2 俄/苏儿童文学译介小结

7.4.3 俄罗斯、苏联儿童文学在中国持续译介的缘由

 7.5 小结

第八章 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影响

 8.1 影响研究

 8.2 外国儿童文学翻译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影响研究之现状

 8.3 影响存在的证据:笔述渊源

 8.4 影响产生的方面:流传学

8.4.1 技巧影响

8.4.2 内容影响

8.4.3 形象影响

 8.5 影响研究之复杂性

第九章 总结

 9.1 本研究总结

 9.2 本研究的意义

 9.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9.4 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展望

征引文献

附录1 清末民初(1898-1919)儿童文学翻译编目

附录2 民国时期(1911-1949)儿童文学翻译编目

附录3 鲁迅儿童文学翻译编目

附录4 周作人儿童文学译介编目

附录5 世界少年文学丛刊目录

附录6 世界少年文库目录

附录7 儿童文学译作广告选录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成与接受(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1898-1949)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64255
开本 32开
页数 3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3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8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