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素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谋略第一奇书,读此书可为帝王师。

《素书》一千三百六十字,字字珠玑,句句名言,把道、德、仁、义、礼综为一体,融会贯通,虽行文简朴,却语言锤炼,句句金玉,精妙绝伦。

张良得此《素书》,成就大汉霸业,实乃治世之指蒙,治人之秘要。

内容推荐

《素书》一千三百六十字,字字珠玑,句句名言,把道、德、仁、义、礼综为一体,融会贯通,虽行文简朴,却语言锤炼,句句金玉,精妙绝伦。

书中蕴涵着极大的智慧,是人生哲理、处世之道、生活策略的集大成,是一种罕见的谋略学和智慧库。对复杂的人性把握得入木三分,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观察得细致入微。

试读章节

“原”就是根本,“原始”就是最根本和最基础的发端。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这五者就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本章的内容,就在于论述这五者与人生的关系。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德、仁、义、礼,本质上是同一精神本体的五个不同方面,其中的任意一项都可以作为规范单独存在,同时,它们又有共同的精神一以贯之,五者相辅相成而又相互独立,作为同一精神的不同产物指导人们的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以“内省”为主的个人修养,“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礼记·大学》,是一个人从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所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以正心、修身形成内在的修养为本,进而完成齐家、治国的外发事业,最终达到平天下的境界。道、德、仁、义、礼就是在此立身、成名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准则。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所谓的道,就是人类生存、万物运行所遵循、所依赖的自然法则,天下芸芸万物,世事循环,都是在无形中遵循着“道”,然而“道”的真正内涵,却没有多少人能真正领会。

“道”所覆盖的范围极为广阔,无论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还是大到无边无际的天地、小到纤细的草籽内核,都蕴含着“道”的存在。对于“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智”之类的字眼,不过是对“道”的不同表述,尽管“仁”、“智”之类的字眼也无法概括“道”的完整含义。至于寻常的百姓,虽然每天都在遵循着“道”生活,更是无法知晓它到底是什么。

日月轮回,四季转换,寒暑交替,风雨调和,这是天文自然之道;在不同时节万物依据地势生长、成熟、衰老、枯竭,这是地理自然之道;人生于天地之间,遵纲常,守礼法,重情义,审时度势,这是人事自然之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孙膑兵法·月战》)人生在世,为人处世应该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上顺天时,下查地利,与人为善。

P2-3

序言

黄石公,我不知道他是怎样的人,也不清楚他来自什么地方,只知道他所处的年代是秦始皇初定天下之时,当时天下战事初平,百姓们都对秦朝俯首听命,还没有揭竿造反之类的苗头显现。张良是韩国人,秦灭韩后,张良为了报灭同之仇,结交了刺客狙击秦始皇,由于护卫保护紧密而没有成功。秦始皇下令搜索凶手,搜索了十天都没有结果。张良逃出升天,远走他乡,早已不把秦朝放在眼里,只想着迟早要把秦始皇的首级割下来挂在太白旗上。

浪迹到下邳的一座桥上时,张良徘徊四顾,审视天地,一股豪气油然而生:天下的英雄豪杰有谁能比得上秦始皇?秦始皇他都不怕,还会怕谁?一会儿,一位老者走到张良身边,脱下脚上的鞋扔到了桥下,还对张良说:“小伙子去把鞋给我捡上来!”张良感到十分愕然。但考虑到老者年长体迈,便忍着气下桥给老者捡回了鞋子,跪着身子递给老者,但老者却伸出脚示意张良给他穿上,尽管张良感到惊奇,他还是跪下身来帮老者将鞋穿上。老头扬长而去,走出几里地后突然返回,对张良说:“小伙子,我看你有深造的价值,五天后的清晨在这里等我。”张良深感玄妙,答应道:“好的。”

第五天一早,张良就来到约好的地点,老头已经先在桥头等待他见到张良,很生气地责备道:“与长者约会还迟到,这像什么话?你先回去吧,五天以后再来。”到了那一天,张良在鸡叫时就去了,可老者还是先到了,生气的老者让他再过五天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就到了,过了一会儿,老者也到了,看到张良已经等在那里,很高兴地说:“年轻人就应该这样啊!”然后,老者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交给张良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辅助帝王治国平天下了。十三年后,你到济北的谷城山下见我。”说完,老者飘然而去,冉也没有出现过。

等到天亮后,张良打开手中的书,才发现是《太公兵法》(其实就是《素书》),这本书内容精妙,张良惊异不已。从此,张良日夜学习,反复钻研,学成后游说他人希望能被委以重任,但都被拒绝了,直至遇到沛公刘邦,才做了刘邦的得力助手。由此开始,他帮助刘邦解脱鸿门宴之厄运,销毁了六国之印,打败了强弩之末的西楚霸王,定都长安,建立了西汉王朝。运用书中的智慧,也使他自己得到了莫大的好处。张良以布衣而位居王侯,推翻秦朝报了灭国大仇,辅佐帝王平定天下,并且在功成名就后全身而退,避免了像韩信那样遭受被诛杀的悲惨命运。

十三年之后,张良特意来到谷城山,却没有见到这位老者,于是取了路边的一块黄色石头拿回家供奉。张良死后,家人将这块石头与他一起埋葬,以此表示没有忘记故人,所以就称这位老者为“黄石公”。

张良的际遇真是神奇啊!有的人认为这位老者是神仙,我却认为,这位老人不过是假手别人,以实现自己推翻秦朝、诛灭项羽的志向而已,自己却居于幕后,逍遥安逸。老子有言日:善于保护自己的人。永远不涉足险地。又说,凡杀人者,就像是砍树的木匠,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时候。这位老者的做法,既能够避免伤害,又能够从中获取美名,由此来看,他并不是神仙,而是像老子所说的善于保护自己的人。

苏轼曾经这样解释张良的际遇:“张良无奈之下做出了与荆轲、聂政一样有勇无谋的刺杀之举,虽然侥幸不死,但国仇未报,这位老人很为他惋惜,因此才出面教导他。”但我以为,真正爱护后辈的。应该让他们避开凶险。这位老者却使张良陷于与秦、项的争斗之中,混迹于对韩信、彭越的杀戮之中,这怎么可以说是爱护张良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素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石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050891
开本 16开
页数 1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6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9: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