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听百岁老人讲健康长寿的秘诀
内容
编辑推荐

长寿是最好的祝愿,健康是最好的礼品!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轻松活到100岁呢?

分享生命体验,共话养生之道,探寻长寿秘方。本书探访百名百岁寿星寻求长寿之道,精选十三位老人讲述养生经验。这些老人,他们或是平民百姓,或是专家名人,养生之道各不相同,长寿之旅却殊途同归。

内容推荐

坚持运动;多劳动;勤动脑;饮食定时定量;注重营养;早睡早起;洗热水澡;适量喝酒;儿女孝顺;多交流,保持心情愉悦——有关老人健康长寿的十个关键词,是这些百岁老人透露出来的共性,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健康长寿之道,却值得老年朋友们借鉴,更是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为了父母的健康和长寿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在采访结束之后,作者把这些百岁老人的生活经历、传奇轶事、养生观点、长寿之道集结成书,想让更多的老年朋友,甚至是年轻朋友,了解百岁健康老人的生活,知晓他们丰富多彩的健康方法、长寿之道,从这一刻起,让自己的身心更加健康,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快乐。

目录

代序 老人长寿,儿女必须注意的10个关键词——采访手记

多读书、勤练字、诚心待人——江伯玉老人的长寿秘诀

坚持温水洗澡、爱干净——贺刘妞老人的长寿秘诀

多吃肉、多吃黄豆、坚持自我按摩——巩复兴老人的长寿秘诀

和儿孙抢着干活、和朋友聊天解闷——栗宪波老人的长寿秘诀

多走多动、干家务活锻炼身体——一李翠英老人的长寿秘诀

每天半斤牛奶两个鸡蛋、遇事不生气——牛秀花老人的长寿秘诀

每天慢走半小时——杨继花老人的长寿秘诀

种树、养花、读诗书——杨养琛老人的长寿秘诀

淡泊名利、坚持体育运动——王耀东老人的长寿秘诀

每天慢走半小时——杨继花老人的长寿秘诀

种树、养花、读诗书——杨养琛老人的长寿秘诀

淡泊名利、坚持体育运动——王耀东老人的长寿秘诀

早睡早起、多喝稀饭少吃盐——康德荣老人的长寿秘诀

粗茶淡饭、吃饭定时定量——赵妮老人的长寿秘诀

热水洗脸洗脚、不吃太凉太冷的饭——陈三玉老人的长寿秘诀

喜欢笑、爱喝小米汤——姜桂兰老人的长寿秘诀

早饭多吃、晚饭不吃、适量喝酒、坚持干活——冯德全老人的长寿秘诀

爱吃麻花、爱吃肥肉、儿媳孝顺——杨仪老人的长寿秘诀

早上喝一碗盐水、晚上喝一两酒——刘有民老人的长寿秘诀

知足常乐、精神上有寄托——蒋玉凤老人的长寿秘诀

辛勤劳动、善有善报——张玉珍老人的长寿秘诀

夫妻恩爱、从不吵架——贾仕珍与吴湘老人的长寿秘诀

每天打拳、坚持看报读书——暴焕庭老人的长寿秘诀

多喝牛奶、爱吃蜂王浆、勤动脑——叶兰英老人的长寿秘诀

爱喝苞谷糊糊、爱喝奶、睡眠好——唐林芳老人的长寿秘诀

后记 健康长寿的五把金钥匙

试读章节

坚持温水洗澡、爱干净——贺刘妞老人的长寿秘诀

“你去歇会儿,我来洗碗!”

一个清晰且并不显得苍老的声音从厨房传出,正踏进贺刘妞老人家的客厅的记者和工作人员恰巧听到这句话。

“怎么,女儿怕妈妈累着是吧?”记者问在客厅里迎接大伙儿的贺刘妞的女婿。

贺刘妞的家里一共就住着三口人——贺刘妞,还有她的女儿和女婿。想想刚刚的话一定是女儿跟母亲说的,毕竟这个家里年事最高的母亲早已经跨越了百岁的槛儿。

虽说女儿在劝,不过老人都已经年过百岁,却还能在厨房干活,这多少还是让记者感到吃惊不已。

“不是,是我妈在劝我老婆呢!”正在记者纳闷的时候,贺刘妞女婿的一句话惊得记者张口结舌。

“啊?不是贺妈妈在劝您媳妇儿啊?”记者惊讶地问。

“不是,我妈平时尽抢着干活。她特别爱干净,生怕我们洗的碗不干净,擦的灶台上还有灰什么的,所以这些活儿都不放心我们干。”贺刘妞的女婿平静地说。

看来贺刘妞的女婿早已经习惯了母亲的勤劳,对于百岁老人还能利落地洗碗擦灶台的事情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可是,刚刚跨进贺刘妞老人家里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却像是听到了天方夜谭般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究竟贺奶奶的身体有多好,毕竟已经年过百岁了,怎么还有这个精神头儿。

想到这儿,记者们扛着自己的摄影器材直奔厨房,要是没人提前说过贺刘妞老人的年纪,大家怎么也不会相信眼前的这位慈祥可爱的奶奶已经是百岁之人。

贺刘妞穿着一件蓝色的中式外套,黑色的西裤笔挺,裤子上压裤缝儿的四道褶子笔直的像是刀刻一般。记者冲到厨房的时候,贺刘妞正在水池旁边洗着几个搪瓷碗。先是用水龙头冲湿了,然后在碗里倒上了洗洁精,然后用抹布把碗里碗外擦了个遍,紧接着再把碗放到水龙头底下来来回回地冲了个三四遍,这才甩了甩碗上残留的水放在了碗架子上。贺刘妞老人洗完了碗,又冲洗了放在灶台上的另外一个抹布,弯着腰把灶台擦了个溜光,贺刘妞老人低着头盯着灶台看了会儿,确认亮晶晶的灶台像是能照出了人影,这才满意地把抹布拿到水龙头底下重新洗净放回原处。

贺刘妞做完这些活儿,不见有半点儿因劳累而喘气的架势,她擦了擦戴在左手腕上的银镯子回头冲着镜头羞涩地笑了一下。

讲卫生、爱干净,远近出了名儿

贺刘妞老人出生在河南舞阳县,后来才搬到了陕西省铜川市。贺刘妞从小就失去了母亲,这让她打小就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别看现在年事已高,自己的事情她从来不让女儿和女婿操心,甚至家里的很多家务活都是由贺刘妞自己来做的。

“您每天做这么多家务事儿,是不是觉得儿女们做得不满意?”记者问刚刚洗完碗在客厅里闲下来的贺刘妞老人。

“可不是,(他们)放个什么我看着不顺眼,他们擀个面弄个啥的,我也看着不中。”贺刘妞老人爽朗地笑着。

坐在贺老太太一旁的女儿有些撒娇地靠在母亲身上,“你看,你把我们这些儿女都惯得懒了!”贺老太太的女儿说得一脸幸福。

这话不假,别看贺刘妞老人这么大岁数了,可是只要有空,洗衣服、洗碗、拖地、做饭,她样样都来。也不能怪她不放心自己的女儿女婿做这些事情,因为直到现在,贺刘妞做起这些事情来也是又好又快。

“我妈这人就喜欢干净,讲卫生讲了一辈子了,在我们这个小区里也是远近闻名。人们见了我就说,你看你们家老太太,啥时候那裤子都是笔挺笔挺的,四道缝儿一个都不落。也是因为这个,什么事情她都总是喜欢自己做,她自己做的自己放心。现在我妈年纪大了,大的衣服她洗不动了,就交给我们洗。我给她洗的时候,她老是在一边儿看着我,弄得我都有点儿不好意思。我就问她是不是嫌我洗得不干净,她也不说话。然后等我洗完走了,我偷偷一看,她又从晾衣架上面拿下来,重新刷一遍再悄悄挂上去。她也不跟我们说,怕伤我们的自尊心,所以就自己做。还有拖地的时候,我拖过一遍,我妈还会在后面跟着拖一遍,她说我拖地的水泛黑,不干净。后来我们就想,与其这样,不如让妈妈在力所能及的程度上适当干干活儿,一个能活动她的身体,一个也省得她老是看不顺眼,当然这活儿都得拣轻的给她做。妈妈的讲卫生也影响了我们和孩子们。‘吃饭前洗干净手,炒菜前洗干净菜,洗干净了不得病’等等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口头禅。”贺刘妞的女婿给记者讲这段的时候,脸上也是一副幸福的表情。

那可不是,谁家有这么个健康长寿的老人不是福呢!

P20-22

序言

老人长寿,儿女必须注意的10个关键词

——采访手记

当你准备开始翻阅这本书的时候,请先静下心来对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22位百岁老人作一些了解。因为当你正式开始阅读,当你真正走入他们生活的时候,也许,你所看到、听到的便不只是一些他们的“说法”,而是你的健康和长寿之道。

22位百岁老人,22种不一样的精彩人生,一样的是他们对于健康和长寿孜孜不倦的追求。也许每位百岁老人对于健康长寿都有自己的秘诀,但是我们总还是能在这些丰富的个性中寻找出一些共性。在这里,我们暂且把它称之为百岁老人长寿的关键词,列举出来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一:坚持运动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在百岁老人们的健康长寿观里,运动首当其冲,没有一个百岁老人是不爱运动的。

年过百岁的李翠英老人对记者说:“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人不能老坐着不动,得多走走多动动,才会对身体好!”这是百岁老人对于保持健康的最朴实的解释,几乎每个健康的百岁老人都是按照这个简单的道理去做的。

巩复兴老人每天坚持到户外散步,如果天气不好,待在屋里也要做自创的健身操;杨继花老人每天坚持慢走半小时,一天不走,就觉得浑身不得劲儿;王耀东老人更是跟体育打了一辈子交道,年轻的时候还是个世界冠军……

百岁老人以各自的锻炼方式坚持着体育运动,即使已经走过了一百多个春秋,但是依然能看见他们矫健的步伐和挺直的腰板,这便是他们常年坚持体育锻炼的结果。

关键词二:多劳动

马克思说,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百岁老人们早已经把这个真理融入了自己的百年生活当中,除了体育运动,他们认为劳动是最好的锻炼方式。

栗宪波老人平时总是跟儿孙们抢着干家务活;贺刘妞老人洗碗、做饭、拖地板都不在话下;李翠英老人能用700多块小碎布拼接成一床褥子,一冬天一做就是好几床;冯德全老人年过百岁还坚持下地干农活……

这些百岁老人几乎都是在生活的磨难中辛苦了一辈子,虽然他们现在年事已高,早已经到了可以安享晚年的时候,但他们依旧没有改变自己保持了一辈子的习惯,勤勤恳恳地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看似简简单单的劳动,不仅让他们在适量的运动中锻炼了身体,更让他们寻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依旧可以对社会对家庭有所贡献。这样的成就感,让百岁老人的心灵得到了不少慰藉,也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三:勤动脑

众所周知,大脑是人身体的指挥官,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虽然过了35岁就过了记忆力的高峰期,但是35~60岁仍然是记忆的平稳期,到了80岁之后,人的记忆力还能达到青年时期的85%,所以大脑不怕用,而是怕不用。

我们所采访的这些百岁寿星,似乎都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江伯玉老人每天都要读书练字,杨养琛老人每天吟诗作画,暴焕庭老人每天坚持读报看新闻……

老人们不仅在书中陶冶性情、锻炼思维,更能从报纸新闻中获取最新的时事消息,保持自己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不让自己脱离社会。从这些百岁老人的亲身实践来看,这是他们从精神上保持健康长寿的一个好方法。

关键词四:饮食定时定量

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是百岁老人健康长寿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从我们所采访的22位百岁老人来看,他们每个人虽然都有自己对于食物不同的喜好,但是总体来说,都特别注意饮食上的规律: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少吃或不吃;每顿饭都按照一定的量来进行,从不暴饮暴食;不吃有可能对胃不好的太冷或太凉的食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肠胃功能衰退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饮食上的定时定量便很好地帮助老年人减轻了肠胃的负担,对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

关键词五:注重营养

值得注意的是,在百岁老人的长寿菜谱中,我们发现了几样非常好的东西:牛奶、鸡蛋、小米粥、豆制品。这四样食品几乎是每个百岁老人的最爱。

百岁老人们的早餐不管有多么丰盛,其中牛奶和鸡蛋一定是最不可缺少的东西,比如,牛秀花老人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着半斤牛奶两个鸡蛋的早餐。再一个就是豆制品和小米粥,是这些生活在陕西的老人们离不开的主食。

以前日本曾经提出过“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现在很多人在提“要长寿吃大豆”,虽然这些说法并不能完全概括健康长寿的全部成因,但是足可以看出这几样食物在健康长寿中所起的作用,而百岁老人们也用几十年的试验,验证了它们在饮食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六:早睡早起

现代医学的很多研究表明,很多人的死亡都源于现代病,而所谓的现代病的根源就是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益处。

从对这些百岁老人的采访中,我们不难发现,坚持规律的起居——早睡早起,几乎是他们一生都丢不掉的习惯。正如康德荣老人的女儿在总结母亲健康长寿的秘诀时,将母亲早睡早起的习惯摆在了第一位。她说母亲一生几乎都保持着旱睡早起的生活习惯,虽然现在已经年过百岁,但是早晨从不贪觉,还是和年轻的时候一样,早起之后就会到屋外活动活动,然后才开始一天的生活。

关键词七:洗热水澡

在总结百岁老人健康长寿的秘诀时,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健康的老人除了坚持运动、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外,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都常年坚持用热水洗澡。陈三玉老人还把自己坚持洗热水澡当作了自己健康长寿的第一秘诀,她说自己几十年来坚持用热水洗澡,就连平时洗脸洗脚,也要用电热壶烧一壶水,用热水擦洗。

这个让记者并不好归类的生活习惯,却意外地成了接受采访的百岁老人们所钟爱的保持健康长寿的方法之一,所以我们也把它单独列为一个关键词。

关键词八:适量喝酒

俗话称“会喝酒能治病,不会喝能要命”,就是在说巧喝酒的学问。

我们知道现在有很多老人喜欢喝酒,有些人嗜酒如命,当然,这无疑对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原先喜好喝酒的人便拼命忍耐,为了健康滴酒不沾。

可是,在我们采访的22位百岁老人中,至少有1/3的老人在年过百岁后还保持着每天喝酒的习惯。当然,这并不是鼓励大家饮酒。因为我们必须先要了解这些老人是怎么喝酒的。

刘有民老人几十年坚持每天早晨一碗盐水,每天晚上1两酒;冯德全老人每天晚上喜欢喝一点儿酒,帮助消化;唐林芳老人在睡觉前会喝点酒,帮助睡眠……

不难看出,这些百岁老人在喝酒的时候一般都将酒量控制在一两以内,这样不但没有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反而可以帮助他们消化,帮助他们有好的睡眠。可见,适量饮酒对很多人的健康来说还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九:儿女孝顺

都说家是最温暖的港湾,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可以依靠的港湾。一个好的家庭氛围,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最害怕的就是孤独。而儿女孝顺,家庭里交流没有隔阂,欢乐的气氛多了,老年人自然而然地也就心情舒畅了,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情是健康长寿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我们采访的这些百岁老人,每一家都是四世同堂,甚至是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在这些家庭中采访,我们感受到的最多的是家人的笑声,我们听到的最多的是长辈对晚辈的夸赞,我们看到的最多的是晚辈对长辈的孝顺。

儿女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对他们的孝顺,是他们能够心情舒畅、能够安享晚年的一个重要条件。

关键词十:多交流,保持心情愉悦

情绪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至关重要。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很少看到哪一个终日郁郁寡欢、愁眉苦脸的人能够长寿,我们看到的高寿老人大多是整日笑呵呵、对生活充满乐观情绪的。

在我们采访的这些百岁老人中,没有一个不是心胸豁达、乐观向上、笑对人生、对现实生活充满感恩和热情的。

常言说“知足者常乐”,而这些百岁老人再次告诉我们“知足者长寿,常乐者长寿”。

江伯玉老人说得好:“一个胸襟狭窄的人不会长寿。一天到晚只为个人打算,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转来转去,认为这件事情不满意,那件事情也不好。其实这就自己让自己陷到了苦恼中,对于身体健康没有一点好处。”

有些人说,生活里有太多悲伤的事情,哪能处处笑得出来?可我们采访的百岁老人,他们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他们饱经岁月的洗礼,生活上的风霜雪雨让他们过早地承受了人间的艰辛,抚养儿女、照顾家庭,他们为了子女能健康地长大,耗尽了自己一生的心血;事业上的跌宕起伏,让他们承受了非一般的压力,他们忍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艰难地过活。但是他们依旧保持着一颗对生活热忱的心,保持着与世无争的高尚品格,保持着豁达的心胸,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坚强地生活。

百岁老人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的心情进行调节:江伯玉老人说读书能养心;栗宪波老人说与好朋友聊天能解闷;杨养琛老人说养花种树能陶冶情操;姜桂兰老人更直接,她说爱笑就能活得长。这些百岁老人用自己一颗真诚的心对待着来之不易的生活,满足而幸福,而生活回馈给他们的则是健康和长寿。

有关老人健康长寿的这十个关键词,是这些百岁老人透露出来的共性,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健康长寿之道,却值得老年朋友们借鉴,更是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为了父母的健康和长寿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在采访结束之后,我们把这些百岁老人的生活经历、传奇轶事、养生观点、长寿之道集结成书,想让更多的老年朋友,甚至是年轻朋友,了解百岁健康老人的生活,知晓他们丰富多彩的健康方法、长寿之道,从这一刻起,让自己的身心更加健康,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快乐。

现在的中国已经迎来了“银色浪潮”,越来越多的人步入老年。在这里,我们只想把百岁老人健康长寿的秘诀告诉您,希望您也能够健康地活到100岁,活过100岁,能够快乐地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后记

健康长寿的五把金钥匙

我们已经跨入长寿世纪

“21世纪是长寿世纪”,这是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1998年国际老人启动年上讲的一句话。这不是一般人讲的,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讲的,而是我们现在确实已经到这个时候了。他说,“20世纪末出生的婴儿,大部分可以看到22世纪的曙光”,也就是说大部分可以活到100岁。将来会出现百岁国家、长寿国家,这是大家现在想不到的。美国到2080年的平均寿命要达到97岁,女性平均100岁,男性平均94岁,所以现在不是“人到七十古来稀”了。

现在很多人的观念还是老观念,觉得“人到七十古来稀”,这是谁讲的话,谁写的诗呢?我们到河南省给武警部队做巡回报告的时候,专门做了考察。我们到了河南巩义,到了杜甫出生的窑洞,发现这是杜甫公元758年写的一首诗,那时候全国平均寿命28岁,杜甫活了58岁,那时候70岁你说稀不稀,当然稀了。现在1 200多年都过去了,你还说七十古来稀,那太落后了嘛!现在全世界平均寿命是66岁,中国平均寿命是71.8岁,北京平均75.8岁,上海平均79.66岁,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平均80岁,日本平均81.5岁,七十还稀吗?不稀!

所以,现在又有一句话说得好,是中国台湾的一个民谣,“百岁笑嘻嘻,90不稀奇,80多来兮,70小弟弟,60摇篮里。”60岁还在摇篮里呢!所以说人都应该活到120岁,60岁才活了一半,还要重新上学。将来是一个终生学习的时代,要重新上学,重新获取新的知识,还要继续工作10年、20年、30年、40年,我现在走的就是这条路。

健康新概念

人要活到百岁,但你一定要健康地活到百岁。你生病,你痴呆,你躺在床上,你说那有什么意义,你给国家、家庭带来多大的负担。据2000年的统计,我们国家60岁以上的痴呆人群占2.3%,70岁以上的痴呆人群占3.9%,80岁以上的痴呆人群占32%,所以一定要健康地活到百岁。

现在世界上已经到了全人类追求健康的时代,不是哪个人,哪个家庭,哪个民族,哪个国家的事情了,而是全世界都在追求健康。我们做了很多考察,现在人们都要健康,所以原来的很多错误观点就要纠正。一谈到健康,很多人就说,我知道什么叫健康,又红又胖就健康,能吃能喝就健康,身体好没有病就叫健康,还有很多人他很瘦还说自己蛮健康的,不是说“有钱难买老来瘦”嘛!这些好像听起来都有道理,实际上都不科学。

很多人甚至经常把一些错误的观点挂在嘴边,什么“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什么“不抽烟不喝酒活像一条狗”,什么“酒量就是胆量,酒瓶就是水平”等等,都是谬论。

什么叫健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的观念在深化、在扩展,健康有了新概念。世界上每个国家对健康都有自己的论述,很有意思。

日本讲“十快”。日本是一个高效率、快节奏的国家,是世界上最紧张的国家,但它又是最健康、最长寿的国家。它要求什么都快,快就健康。开始讲“三陕”,后来讲“四快”,再后来又讲“十陕”。你健康不健康看你能不能做到: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歇得快,干得快,汗得快,尿得快,动得快,精得快。这“十快”,别的都好理解,这“精得快”什么意思呢?就是和谐的性生活,这个也很重要。这就是“十快”。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向全世界提出全面健康科学的十条,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这是向全世界60多亿人提出来的,希望大家都能记住,看你达到了没有,达到了几条。这十条很详细,我讲一下主要观点:第一,精力充沛;第二,处世乐观,要笑对人生;第三,睡眠良好;第四,保持标准体重;第五,适应能力强,要适应人群,适应社会;第六,能抵抗一般性疾病,就是一般不得病;第七,眼睛明亮;第八,牙齿完坚;第九,头发有光泽;第十,肌肉皮肤弹性好。

以后,世界卫生组织又把它高度综合,说你健康不健康,看你能不能做到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道德上都处于一种完美状态,这才是全面的健康。社会在发展,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全面了。把它们综合起来,就叫身心健康。

当代健康的标准

身体健康有很多定义,简单讲就是:器官健全,功能正常,能抵抗一般性疾病,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这就算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也有很多定义,要简单地讲就是,个人和群体、个人和社会、个人和任何群体、个人和任何环境社会都能和谐相处。

那么健康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比方说老年人,老年人的标准有很多,最权威的是2001年我们卫生部老年病研究所提出的十条标准,这是第一次向全国公布的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标准。十条标准是身心全面健康的十条。比如第一条,整个躯干没有畸形,不驼背,不弯曲。第二条,骨关节活动,全身的大小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它讲的挺科学——基本正常。第三条,心脏和神经系统基本正常。第四条,有一定的听、视能力,耳朵眼睛都还不错。因为人们得到信息90%以上靠耳朵和眼睛,一个人没有信息是不行的,尤其是现在的信息社会。第五条,有一定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人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大脑要记,要强化它,不能让它衰退。不能认为“人老皮肉松,记啥也不中”,就不记了,那叫自我颓废。第六条,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上的人和谐相处。第七条,性格健全。第八条,情绪乐观。第九条,能适应社会,现在社会发展很快,一天一个样。老人要适应社会,跟上社会。第十条,人际关系比较好。这十条挺科学的。

这就是当代健康的标准。

健康长寿的科学途径

现在是百岁时代,人人都应该活百岁。这是每一个人的目标,不光是老年人的。但你要活百岁,一定要健康地活百岁。因此,健康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健康的途径每个人都有,但是带有规律性的、科学的、人人都能做到的途径在哪里,主要决定在自己。

因为世界卫生组织经过研究后,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说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都是由自己决定的,15%是遗传因素,10%是社会因素,8%是医疗条件,7%是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所以它明确告诉我们,人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决定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决定于自己的行为习惯。

所以,这样就给了我们提示,到底健康的途径在哪里?实际上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历史,有丰富的养生经验。现在科技发达了,那些发达国家也提出很多先进的理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有自己的健康途径,综合起来到底健康的途径有哪些?到底有几条?就像一个木桶似的,它一共由几块木板组成?比如说五块木板,但五块木板都不能断,假使有一块断了,水就从里面流出去了。什么意思?健康是个系统工程,是个开放系统,是个巨系统,它受很多因素制约,不能采取单一的办法。光锻炼行不行?你早上出来锻炼身体,但是一回家就跟老伴儿吵架,一样的不健康。

所以,我们经过研究,根据木桶理论提出一个观点,人要健康,人要长寿,人要活到百岁以上,必须做到五个方面。

健康长寿的五把金钥匙

这五个方面,我们也是从世界上一些健康的百岁老人中总结出来的。

这五条就是,第一,积极锻炼身体。这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首要途径。第二,增加脑力活动。这是延缓心理衰老、增强大脑功能的关键。“要想长生,大脑年轻”,这是个新观念。第三,营养合理,膳食平衡。这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又叫生命基础,换句话说就是要科学吃饭。吃谁不会吃啊,但你会科学吃饭吗?这点很重要。第四,乐观情绪是身心健康的灵丹妙药。情绪对健康长寿是至关重要的,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要当情绪的主人,情绪是人们生命的指挥棒。最后一条,有一个健康的、科学的、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这是健康长寿的决定因素。因为反复实验得到结论,现在得病、得癌、死亡,主要是不健康、不文明、不科学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第一把金钥匙:经常活动

我们来具体讲讲第一条——要活动,要劳动,要运动。

动,人是动物,动物就要动;人要活,要活就得动。所以,什么叫活动,就是这个意思,动则不衰。古语早讲过,“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现在讲生命在于运动,当然人要动静平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不能过分地动,也不能过分地静,动静要结合得好,平衡得好。所以一个爱锻炼身体的人,常年坚持劳动的人,一般都健康,一般都长寿,一般心血管系统都好。人活就活个心脏和血管。凡是运动的人,得癌比例都比较低,癌症死亡率也比较低。你看妇女常年运动的,她乳腺癌、宫颈癌比不运动的要低50%。

锻炼和不锻炼大不一样,一个人坐在那里,一平方厘米的肌肉,它的微血管只能张开80条,但是一活动以后,它的血管可以张开1000条、2000条,它的代谢特别旺盛,血管四通八达,不锻炼它的血管是封闭的。锻炼,身体就健康,工作效率就高,甚至百岁还能向你招手呢。所以一定要锻炼,最好是从年轻就开始锻炼。一生锻炼,你看我们记者采访的王耀东老人,从年轻一直锻炼,身体多棒。当然,不是说你年轻的时候没练,老的时候也不练了,不是这样。但是有些病已经得了,有些习惯已经养成了,要改变就要花很大的工夫,但确实是可以改变的。

第二把金钥匙:勤用大脑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观点?大脑是人身心健康的调节器。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之所以能创造奇迹,主要是人的大脑。原来我们对它不了解,这些年才进行研究。美国曾经提出在1990~2000年,用十年来研究人的大脑,结果一看远远不够,因为人们太无知了,对大脑的了解太少了。现在美国通过决议要用50年来研究人的大脑。

人的大脑有四个部分,我主要讲两个脑半球。人的大脑的两个脑半球平均有多重呢?2斤8两。它是由细胞组成的,主要是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组成。人的脑神经细胞有1000亿个——不得了啊。心理学家认为一个脑神经细胞等于一部微型电子计算机,1000亿个脑神经细胞,它有多强大的功能呢?世界上最强大的电子计算机也没有一个人的大脑那么强,了不得啊!它有很多强大的功能。比如,我们光从收发信息来讲,人的大脑每天可以接受8 600万条信息,一生就可以接受1000万亿条信息单位,相当于全世界图书馆的图书总量——7.7亿本书。人的大脑是浩瀚大海,容量巨大,潜力无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学吧,你用吧,你存吧。

很多老年人都误解了,以为老了,不行了,记忆不好。不对!

人的记忆力,从18岁到35岁是高峰期,35岁到60岁是平稳期,60岁以后人的记忆力还有年轻时记忆力的90%,你就是到了80岁还有年轻时记忆力的85%,足够你用了。而且大脑是越用越灵,越用越发达,越不用越衰退,所以人千万不要让大脑休息!

第三把金钥匙:讲究营养

一定要科学吃饭,一定要会吃。

过去吃饭是为求温饱,现在吃饭是要保健康,对吃饭质量要求得很高。

营养是人的生命物质。因为你每顿都在吃,每天都在吃,你每天吃得不科学、不健康、不文明,会给你带来莫大的损害,每天吃得科学、健康、文明,将给你带来终生的享受。所以要懂得科学吃饭。

我们从世界上五大长寿区考察,从中国各地考察发现,百岁老人的饮食特点是什么——三多、四少、一个适量。每个人要都能这么做就不得了了,都能健康,都能长寿。

三多,什么多?第一个,主食吃粗粮多,吃杂粮多。你看那些老人,都是吃的粗粮、杂粮。精白米、精白面是最没有营养的,精加工后营养都加工没了。营养都在麸子里头,麸子都给牲口吃了,那个麸子的营养比精白米、精白面高10倍,所以你吃错了!你看采访的这些百岁老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吃粗粮、杂粮多。我现在每天都要吃一顿粗粮。

第二个,副食吃蔬菜水果多。蔬菜水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血管,对抗癌症。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每天两到四种水果,三到五种蔬菜,能综合抗癌,保护心脏。这是21世纪营养抗癌、保护心脏的新战略。你能达到这个标准吗?我是每天必须吃一斤蔬菜。

第三个多,是什么多——百岁老人吃豆制品很多,吃卤制品多,喝牛奶豆浆多。他不吃什么精东西,就是喝豆浆,就是吃豆制品,有条件的喝牛奶。豆制品是21世纪最好的食品。现在说,要健康喝豆浆,要长寿吃大豆。我每天变着花样要吃豆制品——豆腐、豆干、豆浆、豆丝、豆芽。只要坚持吃保证你健康,保证你漂亮,保证你年轻,因为它有雌激素,它有抗氧化剂。还有一点你知道吗?要终生喝牛奶、喝酸奶,它们是世界保健品。我是早上牛奶,晚上酸奶。牛奶叫你身体健壮,“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日本提出来的。现在已经得到结论了:从()~15岁喝牛奶,一天半斤,不仅皮肤好、头发好、智商高,而且身高比不喝牛奶的人高2.8公分;每天喝一斤牛奶身高比不喝牛奶的人高4.8公分。现在日本人不管胸围、体重,还是身高,都已经全面超过我们了,他们不再是“小日本”了,都是这个牛奶的原因。这是“三多”。

“四少”是什么?少油,不仅动物油要少,就是植物油也要少。少盐,每天6克不能多。少糖,美国人吃糖最多,我到美国去考察,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吃90磅糖,所以胖子多、心脏病多。最后一个少热量,什么意思呢?老年人吃饭,早上中午八九成,晚上六七成,最好七成,不要吃十成也不要吃五成,吃七成最合适。

还有一个适量——适量吃肉。不吃肉是不对的。要适当吃肉,吃多少呢?老年人,你要想长寿,每天1两肉,够了!年轻人每天90克,不要超过2丽。

过多吃肉,过多吃脂肪,过多吃糖分,过多吃蛋白质,是世界营养学专家公认的不健康的饮食。

第四把金钥匙: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情绪至关重要,要乐观,要开朗,要向前,要笑。

我到法国发现,法兰西民族都爱笑,端杯葡萄酒都对你微笑。结果我一考察发现,法兰西民族是世界最爱笑的民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每人每天平均笑19分钟。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生产发展了,竞争激烈了,人际关系复杂了,心理压力大了,笑得少了,有的人甚至就笑不出来了。现在调查发现每人每天平均只笑6分钟,少了13分钟!而且24%的人只笑1分钟——还没笑出来呢就没了。还有7%的人从来不笑——压力太大,笑不出来。所以现在,新生病越来越多,精神病越来越多,杀人的越来越多,自杀的越来越多,癌症的越来越多,这和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所以法国心理学专家建议法国人民每天笑30分钟才能达标。我也希望咱们中国老年人每天笑30分钟。

你别小看笑啊,笑有十大生理功能,笑有莫大的好处。因为笑1分钟,全身放松47分钟,对各个脏器都是按摩。很多绝症用药治不好,用笑治好了。

所以古语说,“笑一笑,十年少,笑十笑,百病消”。现在又有一句话,“一天笑三笑,医生要上吊”——人们不得病了,医生失业了。当然了这个有点夸张,但是足见笑的重要性。

所以,讲健康可以有许多标准,但是你要简单讲就这三条:第一,吃得下饭;第二,睡得着觉;第三,笑得出来。就是在你得病的时候、得癌的时候、困难的时候、受打击的时候、不幸的时候,你还是要笑对人生。

一个人每天最大的收获就是笑,最大的损失就是没有笑。一个人假如停止了笑声就等于停止了生命,所以情绪至关重要。人不是老死的,是气死的——气得得病、气得得癌、气得脑出血、气得心脏停止跳动。很多表面看起来是病死的,实际上是气死的,所以心理健康、情绪调整至关重要,大家要谨记啊!

我原来也做得不太好,现在我懂了,我跟别人开玩笑,谁想把我气死,告诉你,没门,我才不上你的当呢!人都是自寻烦恼,自找苦吃,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何必呢!

第五把金钥匙:提倡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最后一个就是生活方式,一定要有一个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是对死亡的回顾性调查得来的。我们中国也好,美国也好,世界其他国家也好,过去人们死于什么病,现在死于什么病,一看就清楚了。

过去死于什么病?像我们刚刚解放时,主要死于传染病——50%以上死于传染病,还有营养不良病、寄生虫病。那时候死于心脏病、癌症、脑血管病的只占17.3%。十大死亡原因排序,它们只排到第七、第八、第九。随着经济发展,随着生活改善,得现代病的越来越多,疾病谱、死亡图谱显著改变了——传染病越来越少了,现代病越来越多了。

什么叫现代病?就是文明病,就是富贵病,就是生活方式病。又有一种说法叫自我创造性疾病。我前边讲的什么“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什么“不抽烟不喝酒活像一条狗”,什么“酒量就是胆量,酒瓶就是水平”等等,现在多少人在追求这样的生活啊!现在很多人还在大块大块吃肉,大碗大碗喝酒,大把大把抽烟。现在我们为什么得病,就是因为那些丰盛的晚餐,迷人的烟酒,懒惰舒适的生活。现在人越来越懒了,越来越馋了。你看现在凳子上都带着轱辘,大家都不愿意多走两步,到哪儿都轱辘一下就去了,一点都不愿意动嘛!因为懒惰舒适的生活得病,这就叫生活方式病。

1993年在芬兰召开的世界第十三届健康教育促进大会,已经给出了结论,现在得病60%是由不健康生活方式造成的,其中70%~80%是死于生活方式病。生活方式病世界公认有六条:第一条,吸烟,吸烟是世界第一杀手;第二条,酗酒;第三条,运动不足;第四条,营养不平衡;第五条,应接能力下降,现在每人每天平均有7~8次的心理波动、情绪波动,一会儿刺激、一会儿压力、一会儿烦恼,频率很高,人们如果缺乏应接能力,容易走向极端——自杀、杀人等等,因为心理调节能力不行;第六条,交通事故。

所以,要健康,要长寿,必须要有一个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必须要清除每个人、每对夫妻、每个家庭、每个单位,甚至整个社会的那些陋习,那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这就是通律健康大门的五条途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听百岁老人讲健康长寿的秘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雷新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39253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3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61.7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