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港口城市腹地(19世纪以来的东亚交通与社会变迁)》收录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韩国仁荷大学韩国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以“海洋·港口城市·腹地:19世纪以来的东亚交通与社会变迁”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的26篇论文。主要从以下诸方面进行了探讨:沿海贸易和航运、通商口岸和腹地的经济变迁、口岸与腹地的关系、交通网络和邮政网络的构成、交通与城市发展和区域变迁的关系,勾勒出近代以来东亚交通与社会、经济变化的相关图景。
图书 | 海洋港口城市腹地(19世纪以来的东亚交通与社会变迁)(精)/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海洋港口城市腹地(19世纪以来的东亚交通与社会变迁)》收录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韩国仁荷大学韩国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以“海洋·港口城市·腹地:19世纪以来的东亚交通与社会变迁”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的26篇论文。主要从以下诸方面进行了探讨:沿海贸易和航运、通商口岸和腹地的经济变迁、口岸与腹地的关系、交通网络和邮政网络的构成、交通与城市发展和区域变迁的关系,勾勒出近代以来东亚交通与社会、经济变化的相关图景。 目录 前言 “自东向西、由边向内”:中国近代经济变迁的空间进程 近代东北亚的海带贸易——以烟台港为中心 《中国旧海关史料》中的近代中朝海上贸易——以烟台为中心的考察 1910—1912年福州与台湾间的帆船航运 “尺素频通”:晚清宁波代理商与泉州、台湾各港之间的贸易 近代上海与浙东沿海地区的航运往来 近代中国灯塔建设管理中官民互动的空间差异 仁川开港和腹地的产业变动 开港期平壤的开市过程和开市场的空间特性 清末民初龙口开埠设关刍议 香港、仰光贸易网络与近代云南口岸贸易 近代厦门及经济腹地 20世纪30年代东亚的内部交易与港口都市——以1936年的贸易统计为中心 制度差异,兴衰契机——近代港澳自由港政策与绩效的比较研究 1868年美国人廷得尔对海南岛的考察——兼论1872年美国向琼州派驻领事的尝试 奢华的背后:论近代东北大开发中的毛皮贸易 汽车与近代上海新式婚丧(1901—1949年) 交通运输发展与近代天津北方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 抗战时期叙昆铁路的矿权之争 惊变:杭江铁路通车前后的乡民世界 产权纠纷与中国近代内河轮运业的发展——以闽江航运为中心 晚清民国两湖地区的交通格局 天山南北地区的近代交通网络 近代邮政舆图与邮政网络 19世纪末进口机制棉织品消费分布与传统手工棉纺织业地理格局的变迁 会议综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海洋港口城市腹地(19世纪以来的东亚交通与社会变迁)(精)/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韩国仁荷大学韩国学研究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265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6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31 |
出版时间 | 2014-12-01 |
首版时间 | 2014-12-01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交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5 |
CIP核字 | 2014260992 |
中图分类号 | F513.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7 |
宽 | 180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