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了不起的盖茨比(双语典藏畅销版)/新经典藏书馆
内容
编辑推荐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925年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短篇小说,小说的背景被设定在现代化的美国社会中上阶层的白人圈内,通过卡洛维的叙述展开。表现了“美国梦”的幻灭。这部小说谴责以汤姆为代表的美国特权阶级自私专横,为所欲为,以同情的态度描写了盖茨比的悲剧,并指出他的悲剧来自他对生活和爱情的幻想,对上层社会人物缺乏认识。

本书是一本经典的世界名著,书中不仅有中文翻译,还结合了原汁原味的英文,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内容。不仅如此,本书的译文也是最纯正、最准确的,让读者在阅读中轻松汲取人生的智慧。

内容推荐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所著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双语典藏畅销版)》讲述: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呈现出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市场的虚假繁荣,掩盖了许多现实问题。金融职员尼克偶然间结识了富豪盖茨比——一个喜欢称他为“老兄”的人。每到周末,总会有不计其数的人来到盖茨比的豪宅中参加宴会,他们盲目地来,盲目地走,甚至连主人都不认识。尼克发现,盖茨比一直深爱着住在对岸的黛西。但历经波折后,他才发现盖茨比所谓的真爱和梦想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黛西也不过是一个追求物质财富、缺乏担当的女人。最后,盖茨比的生命也如烟花般转瞬即逝,甚至连去祭奠他的人都没有。那么,他的梦想究竟有什么价值呢……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试读章节

那时我还很年轻,阅历尚浅,我的父亲对我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终身难忘。“无论什么时候,当你想要批评某一个人的时候,”他说,“你一定要谨记,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过你所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之后,他没有再和我说其他的。尽管我们父子之间的交谈不是很多,但是我们一直还算是心有灵犀,所以我知道他所说的这些话是有弦外之音的。在这句话的影响下,我逐渐习惯于在对任何人做出判断时都有所保留。也正是因为这个奇怪的习惯,让很多有怪癖的人愿意向我吐露心声,不过它也让我变成了受害者——成为那些喜欢整天唠叨,并且招人讨厌的人的受害者。如果这个习惯或者说特征一旦在正常的人身上显露出来,那些内心略显扭曲的人就会迅速地察觉到并紧抓不放。正是因为这样,我在大学期间非常不公平地被人们看成了小政客。因为我知道一些放荡、无名的人不为人知的伤心往事。不过大部分秘密的伤心往事都不是我通过打听得知的,而是每当我依据一些准确的蛛丝马迹察觉出又有人将要倾诉衷肠的时候,我常常会选择假装睡觉,假装心不在焉地听,甚至有时会表现出不怀好意的姿态。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年轻人在对某人倾诉的时候,至少他们在表达他们的情感时常常会使用一些带有剽窃性质的话语,甚至是略有隐瞒。而我对这些人保留判断的意思是我仍怀揣着无限的希望。到目前为止,我依然害怕如果我忘记了错过任何东西,(这就像是我的父亲曾经用“优越感”的道理对我暗示过一样,我现在也用这种“优越感”继续重复着),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就被分配了基本的、不均衡的道德观念。

在通过上面的事情对我的宽容做了一番夸赞之后,我还是要承认且必须承认每个人的宽容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人们的行为有的是建立在磐石上,有的是建立在湿漉漉的沼泽之中,不过一旦超过某个限度,我就不会再理会它建立的基础。去年秋季,我从东部回来的那段时间,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穿上军装,并且具备相同的道德准则。我从此不会再参与到放荡不羁的游乐中,也放弃了偶尔窥视他人内心深处隐私而获得的荣幸之感。只有盖茨比——本书以其名字命名——没有划归到这个反应范围之内——盖茨比,他是我真心实意鄙视一切的代表人物。如果某人的个性能使他获得持续不断的成功,那么此人身上就会有一种瑰丽的色彩。他对人生真谛的认识就会有一种高度的、敏锐的感觉,这就像是一架可以对遥遥万里之外的地震进行记录的复杂的仪器一样。这种敏锐的感觉通常与一同被人称为“创造性气质”的软绵绵的感觉没有丝毫联系。因为它是一种超乎寻常地对待希望的天赋,是一种被赋予浪漫的敏感。这些我在其他人身上从来没有觉察到,也是我不可能再寻找到的。不——盖茨比本人到最后是正确的,那些将盖茨比的心灵吞噬掉的东西,让我对人们片刻的悲伤和短暂的欢愉暂时失去了兴趣。这些东西全都是在盖茨比的梦幻破灭之后紧追其后的污浊的尘埃。

在这个中西部城市中,我家三代人都算是家境较为富裕的。卡罗威这个姓氏也能称为一个家族了。据说我们家族是布克娄奇公爵的后裔,然而我们家族的真正开创者却是我祖父的兄长。他是在1815年来到此地的,之后花钱雇人替他参加了南北战争,然后就开始试着做五金批发,也就是我的父亲至今仍在做的生意。

我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位伯祖父,不过他们都说我和他长得很像,其中最为有力的证据是挂在父亲办公室内那张有着严肃面孔的画像。1915年我从纽黑文毕业,毕业的时间正好比我的父亲晚了25年。不久后,我就参加了被称之为世界大战的拖延的条顿民族大迁徙。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反攻过程中,一旦从中脱离出来就觉得焦躁不安。中西部地区再也不是世界上温暖的中心地区了,反而更像是位于世界边缘的荒凉地带。最终我下定决心要到东部地区学习做债券生意,因为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所以我想,用它来多养活一个单身汉是完全可以的。我所有的姑妈和叔叔们聚集到一起讨论这件事情,似乎他们是在为我选择一个预备学校,最终他们说:“嗯……既然这样……那就这么定了。”他们每个人面容严肃且带着些许踌躇,不过我的父亲决定给我提供一年的费用,在这之后又经过很多事情的耽搁,我才到东部去,那时已经是1922年的春季,自以为再也不会回去了。

最为实际的方法就是先在城中找一个寄宿的房子。那时的季节已经很暖和了,再加上我又是一个刚刚从有着广阔的草坪以及让人舒适的树木的地方来这里的人,所以我的一个年轻同事就和我商量说一起合租一套近郊的房子。我觉得这个提议非常不错。他在近郊找到了一套房子,是一座经过风雨侵蚀的木板材质的平房,每个月的租金是80美元,然而到最后,他却被公司调去华盛顿工作了,无奈之下我只好独自一人搬到郊区的房子里居住。我养了一条狗,最起码在它从我这里跑掉之前我饲养过它几天,还有一辆旧的道奇汽车以及一个芬兰女佣人。她给我收拾屋子、做早餐,一边在电炉旁做早餐,一边口中嘟嚷芬兰的谚语。

在刚开始的几天里我觉得很孤单,直到某天早上,一个与我相比还是新来的人,在路上拦住我问路。

“请问到西卯村的路怎么走呢?”他用无助的语气问我。

我告诉了他。当我一个人继续前行时,我的孤独感消失了。我已经成了他人的向导,—个本地的居民。在无意之间,他让我获得了本地居民荣誉的市民权。

看到明媚的阳光,树木的枝条上似乎也倏地挂满了绿叶,如同电影里面的树木一样长得飞快。我的脑海中又出现了那个熟悉的信条,同时也感到随着夏季的到来我的生命也重新开始了。

有很多的书需要去阅读,这是其中一点,同时也有很多养分需要从清新宜人的空气中吸收。我一口气买了十几本同银行业、证券投资和信贷相关的书。这些书籍全都是红的烫金的封面,它们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就如同造币厂刚刚铸造完成的新钱币—样,计划着将迈达斯、摩根、米赛纳斯的秘密大自于天下。不仅如此,我还立下雄心决定阅读更多其他的书籍。在大学期间,我喜欢写一些文章——有一年,我还在《耶鲁新闻》上发表过一连串正儿八经但又毫无生气的评论文章——如今我决定将这些东西再次融入到我的生活中,让自己再次成为一个“杂家”,说白一点就是那种最浅薄的、所谓的专家。从一个窗口可以更加成功地追踪生活中全部的东西——这并不单单是一个具有警醒作用的句子。

P1-4

序言

本书的作者菲茨杰拉德是“爵士时代”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而他在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本《了不起的盖茨比》。

我们甚至能说,在许多方面,《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作者自身的真实写照。纸醉金迷的生活、喧哗与躁动充斥在社会的每个角落,但这些热闹的背后,隐藏的是各种问题,包括人们空虚寂寞的内心,虚无的梦想——往往在现实的打击下无情地破灭。美国女作家格·斯泰因曾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虚伪的年轻人,抛弃了以往民主和自由的信条,没有了理想和信仰,让他们感到非常迷茫;而战后美国经济的飞跃,又让人们沉迷于享乐和虚假繁荣之中。菲茨杰拉德就是这群人中的代表人物。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他用自己的笔触,将这一段亲身经历在盖茨比的身上一一展现了出来。

作者在写这部作品时,努力追求语言情感的真实性。换句话说,作品中的每个字和它所包含的情感都是作者酝酿之后的真情流露。他在语言上善于从细节之处展现背景和人们的情感,比如盖茨比在海边遥望绿色光芒的瞬间,就很直白地将他的内心世界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一点在莱昂纳多主演的同名电影中也进行了刻画。

这部作品突出的特点在于采用了独特的叙事角度——用尼克这个人物来作为整个故事的叙述者。他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叙事者,又是主要人物。这样安排,让故事情节更加顺理成章,也增加了可信度。并且尼克在叙述的同时,还不断地将自身的情感变化表现出来。作者借他之口,对社会的冷酷与浮华进行了批判,对盖茨比的悲惨遭遇给予了同情。可见,作者在安排这样一个人物的时候,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而这也的确起到了非凡的效果。

书中贯穿着当时人们所信奉的“美国梦”思想:他们认为,在生活中,只要按一定的规则去工作、处世,就能够获得物质财富,从而享受生活,这便是全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思想的产生,与当时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普遍认为,凭借自己的双手能够探索一切未知事物,征服自然和宇宙;再加上一战后美国逐渐确立其在世界范围内的霸主地位,在经济军事方面都独霸世界,这都给美国人以自信和力量。而美国梦,就是人们脑中存在着的欲望、幻想和精神力量的化身。比如小说最后,盖茨比的父亲拿出了《牛仔卡西迪》一书,里面有盖茨比小时候订下的作息时间表,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随即跃然纸上。

而这种梦想终究是一种空想,这在盖茨比身上得到了体现。他改名换姓,隐瞒出身,追求所谓的梦想,并固执地认为黛西是美的化身,认为不顾一切地与她在一起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现实是,黛西不过是一个世俗的女子,自私、贪婪、不懂得担当,她与盖茨比心目中的梦想相去甚远,更不能为了盖茨比而牺牲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所以,盖茨比的梦想以破灭和悲剧收场是注定了的,现实中根本没有实现这种梦想的土壤。

那么,盖茨比究竟“了不起”在哪里呢?也许,只是因为他敢于做梦吧,他从未放弃过心中的梦想,至死不渝,纵使只是徒劳的坚守。

书评(媒体评论)

《了不起的盖茨比》对我而言,始终是绝好的作品。兴之所至,我便习惯性地从书架中抽出《了不起的盖茨比》,信手翻开一页,读上一段,一次都没让我失望过,没有一页使人兴味索然。这是何等妙不可言的杰作!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他(菲茨杰拉德)最好的小说,该书敏锐地抓住了当代社会生活的主题,并以象征手法展现了“美国梦”传奇之下的嘲讽及悲怅。

——《牛津美国文学词典》

小说令人回味良久,发人深思,这真是一部生活启示录,一部艺术品。

——莉莉安·福特《洛杉矶时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了不起的盖茨比(双语典藏畅销版)/新经典藏书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译者 李林枞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372642
开本 32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8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6-08-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2014233878
中图分类号 H319.4: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