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孟河医派三百年--孟河医派研究荟萃(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孟河医派渊源流长的发展历程中,有多少医家,多少医著,又有多少故事传说?本书对此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堪称孟河医派研究之集大成者,填补了我国医派研究的一项空白。

本书分为10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孟河医派历史源流综述、纪事年谱、医人考、传承谱系、名医传略、学术思想研究、临床经验著述、医派轶事、历代对孟河医派医家的评述以及相关著作文献目录索引等。全书时间跨度从东汉至今约两千年。

这部书既有专业人士感兴趣的临床经验选编及学术评价,也有普通读者感兴趣的孟河医派民间传说等,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内容推荐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在繁衍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科学体系,也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而从常州孟河这片文化土壤中生发的孟河医派,以其高深的学朮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功绩,影响深远。享誉海内外。

考孟河医派。明末清初就有马荣成、费尚有、法征麟、沙晓峰等以启其先。至清朝道光、咸丰、同治车间,孟河医派崛起于吴中。以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代表的孟河医派名扬大江南北。成为江苏医家一大流派。一个历史影响深远的地域性流派,是祖国医学继温病派后的一支新军,文化底蕴深厚,流派色彩明显,学朮成就突出,业绩彪炳,薪火相传,至今不衰。正如近代名医丁甘仁在《诊余集·序》中所说“吾吴医学之盛。甲于天下:而吾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

本书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对历史上孟河医派学朮思想的回顾梳理,又有对当今孟河医派临床实践的归纳总结;既有对孟河医派名师大家的考证溯源。又有对孟河医派传承弟子的全面搜集;既有从中医药科学内涵角度进行的精辟分析。又有从吴文化特性角度展开的深入思考;既有简廉验便的临证方药,又有引人入胜的轶事趣闻。本书代表了多奉来孟河医派的研究成果和水平。

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能为大家提供线索,了解孟河医派的历史由来和发展,对孟河医派的产生和发展、流派特色、学术思想、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作为课题研究的成果,为同道提供参考。

目录

常州孟河和孟河医派的历史源流

孟河医派纪事年谱

 一、清代以前时期

 二、清代时期

 三、民国时期

 四、现代时期

 五、结语

孟河派医人考

 一、费氏系列

 二、马氏系列

 三、丁氏系列

 四、巢氏系列

 五、其他系列

孟河医派传承谱

 一、费氏传承系列

 二、马氏传承系列

 三、丁甘仁传承系列

 四、巢氏传承系列

 五、其他传承系列

孟河派名医传略

孟河派名医学术思想研究选编

孟河派名加临床经验选编

孟河医派轶事

对孟河医派(医家)的评价

孟河医加著作分类表

孟河医派研究相关著作目录索引

孟河医派研究相关论文目录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孟河医派三百年--孟河医派研究荟萃(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夏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735284
开本 16开
页数 60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94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1.0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092
丛书名
印张 3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75
3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8: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