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国不能戏说的历史诸侯
内容
编辑推荐

《三国演义》是小说家之言,其中有很多虚构和不真实的成分。众多的英雄人物、许多的历史事件都被修饰和润色,变得真真假假、虚实难辨。市场上更是有许多“戏说三国”的图书,依照作者自身的想象和推理推动三国历史的发展,生造出众多的谬误和虚假。

本书专注于挖掘历史细节,一改“戏说三国”的趣味,转而谋求还原历史人物真实、历史事件真相的做法,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考察了20余路诸侯,详细分析了各路诸侯的生存环境、致命缺陷、成败原因和功过是非。

内容推荐

本书考察了包括刘备、曹操、孙权在内的20余路诸侯,详细分析了各路诸侯的生存环境、致命缺陷、成败原因、功过是非。

本书依据正史记载,旁征博引,力求真实准确。二书的文笔轻松活泼,所议所论均有所据,对读者颇有启发和借鉴。

目录

序言 三国——永恒的魅力

刘备:龙盘巴蜀

孙权:坐拥江东

曹操:雄霸北方

袁绍:鹰扬河朔

袁术:称雄江淮

公孙瓒:名震幽州

公孙家族:雄踞辽东

张燕:出没黑山

张杨:独据河内

王匡:命陨泰山

陶谦:忧困徐州

吕布:浪迹中原

张济叔侄:流窜中土

刘表:名扬荆州

韩遂:蜚声西凉

马超:纵横陇右

李催、郭汜:肆虐三辅

刘焉:割据西南

刘璋:困守益州

张鲁:教化巴汉

后记

试读章节

淮南争夺

赤壁之战以后,孙权又把发展的重点转向淮南地区,并先后与曹操展开了近十一年的淮南争夺战,淮南地区也成为了曹、孙之间争夺的主要战场。

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年底,孙权在赤壁之战结束后不久,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拉开了淮南争夺战的序幕。

《三国志·吴主传》:“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

《三国志·蒋济传》:“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颇复疾疫。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遣主簿迎喜。三部使赍书语城中守将,一部得入城,二部为贼所得。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

《三国志·张纭传》注引《吴书》:“合肥城久不拔,纭进计曰:‘古之围城,开其一面,以疑众心。今围之甚密,攻之又急,诚惧并命戮力。死战之寇,固难卒拔,及救未至,可小宽之,以观其变。’议者不同。会救骑至,数至围下,驰骋挑战。”

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曹操也将注意力转向淮南地区。《三国志·武帝纪》载:“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曹、孙双方在淮南的争夺逐渐升级。

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亲率大军开始进攻濡须口。第一次濡须之战爆发。

《三国志·武帝纪》:“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

《三国志·董袭传》:“曹公出濡须,袭从权赴之,使袭督五楼船住濡须口。夜卒暴风,五楼船倾覆,左右散走舸,乞使袭出。袭怒曰:‘受将军任,在此备贼,何等委去也,敢复言此者斩!’于是莫敢干。其夜船败,袭死。”

《三国志·甘宁传》:“后曹公出濡须,宁为前部督,受敕出斫敌前营……至二更时,衔枚出斫敌。敌惊动,遂退。

《三国志·甘宁传》注引《江表传》:“曹公出濡须,号步骑四十万,临江饮马。权率众七万应之,使宁领三千人为前部督。权密敕宁,使夜入魏军。宁乃选手下健儿百余人,径诣曹公营下,使拔鹿角,跆垒入营,斩得数十级。北军惊骇鼓噪,举火如星,宁已还入营,作鼓吹,称万岁。”

《三国志·吴主传》:“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初,曹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

《三国志·吴主传》注引《吴历》:“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

第一次濡须之战,是孙权与曹操之间的一次直接的较量,双方的较量也持续到了次年的三月,曹操不得不无功而返。孙权出色的治军才能已经使得曹操佩服不已。“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对于孙权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第一次濡须之战结束后不久,孙权便在同年闰五月迅速发动了l皖城之战。

《三国志·吴主传》:“十九年五月,权征皖城。闰月,克之,获庐江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男女数万口。”

《三国志·鲁肃传》:“十九年,(鲁肃)从权破皖城,转横江将军。”

《三国志·吕蒙传》:“权亲征皖,引见诸将,问以计策。蒙乃荐甘宁为升城督,督攻在前,蒙以精锐继之。侵晨进攻,蒙手执袍鼓,士卒皆腾踊自升,食时破之。既而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

《三国志·甘宁传》:“后从攻皖,为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卒破获朱光。计功,吕蒙为最。宁次之,拜折冲将军。”

皖城之战的胜利,是孙权与曹操争夺淮南地区战争中的一次重大胜利,不仅获得了大量的人口,同时还基本取得了合肥以南地区的控制权。为了继续扩大战果,孙权于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发动了合肥之战。不过这次以十万对七千的悬殊较量却是以孙权的失败而结束的。

《三国志·吴主传》:“权反自陆口,遂征合肥。合肥未下,彻军还。兵皆就路,权与凌统、甘宁等在津北为魏将张辽所袭,统等以死扦权,权乘骏马越津桥得去。”

《三国志·张辽传》:“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干余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日‘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日;‘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三国志·陈武传》:“建安二十年,(陈武)从击合肥,奋命战死。”

合肥之战,原本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结果却是仅仅只有七千人的张辽打败了孙权的十万之众。究其缘由,主要是孙权的大意轻敌所致,被张辽钻了空子。

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发动了第二次濡须之战。这场战争既不激烈,也不紧张,结局也是出人意料。

《三国志·武帝纪》:“二十二年春正月,王军居巢,二月,进军屯江西郝溪。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遂逼攻之,权退走。三月,王引军还,留夏侯悖、曹仁、张辽等屯居巢。”

《三国志·吕蒙传》:“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据前所立坞,置强弩万张于其上,以拒曹公。曹公前锋屯未就,蒙攻破之,营公引退。”

《三国志·吴主传》:“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修好,誓重结婚。”

孙权与曹操在淮南地区进行了长达十年的争夺,首先是由于淮水流域的重要战略地位所决定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淮水流域,交接南北,是中国东部至为重要的战略地区。中原可循汝、颍、泗、沂等水路以及众多陆路抵达淮上,通过江淮地区,就可顺势而及长江,进入江南腹地。当南方欲北向发展时,以江淮地区为基础,越淮入中原,也相当便捷。所以淮水一线成为中间地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而其中江淮地区尤其成为争夺的重点。因为六朝以江南为立国之根本,南方无论是守国还是向北方进攻,江淮必据必守。孙权在江淮的军事行动,一方面是解除长江防线的危险,另一方面也是抢占北进的基地,毕竟孙权是想通过江淮稳定中原的(见《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其次,孙权在江淮地区与曹操的长时间争夺,为刘备集团的迅速崛起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由于曹操的主力被孙权牢牢地牵制在江淮地区无暇他顾,刘备得以迅速攻占益州及汉中地区,这对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P46-50

序言

三国——永恒的魅力

聂双武

说到三国,从三岁孩童到耄耋长者,恐怕谁都能说出几个人物和故事来: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火烧赤壁、过五关斩六将、空城计、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人们甚至把对三国的了解程度当做历史知识多寡的衡量标准。于是,三国时代成了人们向往的时代,三国英雄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你做曹操,我就做刘备;你当司马懿,我就当诸葛亮;你是夏侯渊,我就是黄忠,专和你作对。唯有如此,才显出我的本事、我的风格、我心中的向往。

三国,如此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不外乎两大原因:

一是三国时代浓缩了历史的精华,三国的时间不长(若从黄巾军起义算起,也不足百年),却蕴涵丰厚。三国是聚宝盆,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三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群雄逐鹿,叱咤风云,纵横捭阖,斗智斗勇。在经历了400多年的汉朝盛世之后天下大乱,那些被禁锢已久的英雄好汉们呼啸而出,在三国的舞台上尽情地挥洒自己的热血和才情,演绎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惊世骇俗的悲喜剧,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巨大而宝贵的历史遗产。

二是唐朝以来众多的“说家”和“书家”对三国历史的不断挖掘和传播。陈寿著《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用了不少杂书的材料,揭了不少三国英雄的“隐私”,于是三国便成为民间传说与文人演义的极佳话题。唐朝已有说三国故事的,宋代“说话”(讲故事)的风气更为发达,北宋后期的“说三分”(即讲三国)已成为一种专科。南宋时期,北方的院本,南方的平话,都有许多关于三国的故事。到元末明初罗贯中撰成《三国演义》,终将三国故事系统化,成为影响十分深远的三国名著。自此,三国故事便妇孺皆知。

三国故事,是很好的历史启蒙教材,读三国故事,往往令人热血沸腾、快乐无比。然而,众多的三国读物都是以《三国演义》作为蓝本提炼而成的,而《三国演义》是小说家之言,其中有很多虚构和不真实的成分。众多的英雄人物、许多的历史事件都被修饰和润色,变得真真假假、虚实难辨。市场上更是有许多“戏说三国”的图书,依照作者自身的想象和推理推动三国历史的发展,生造出众多的谬误和虚假。基于此,沈忱的《三国,不能戏说的历史·诸侯》和《三国,不能戏说的历史·英雄》二书专注于挖掘历史细节,一改“戏说三国”的趣味,转而谋求还原历史人物真实、历史事件真相的做法,另辟蹊径,独树一帜,令人钦佩。

沈忱被称作“三国书库”,潜心研习三国、水浒20多年,是三国历史方面的专家级人物,本次出版的《三国,不能戏说的历史·诸侯》和《三国,不能戏说的历史·英雄》二书是其倾力之作。其中《三国,不能戏说的历史·诸侯》一书考察了包括刘备、曹操、孙权在内的20余路诸侯,详细分析了各路诸侯的生存环境、致命缺陷、成败原因、功过是非;《三国,不能戏说的历史·英雄》一书列举了36位三国人物,深入探讨了每位人物的性格缺陷、自身素质、奋斗历程和成败得失。二书均依据正史记载,旁征博引,力求真实准确。二书的文笔轻松活泼,所议所论均有所据,对读者颇有启发和借鉴。

读三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三国发生了太多激动人心的故事,有着不可替代的永恒魅力。如果在展开自己丰富想象的同时,能够读到三国人物真实的一面,领略到三国历史的真实,那便是最快乐不过的了。因为只有这样,你才算是真正的“三国迷”、真正的“三国通”。

2010年5月于长沙

后记

对于三国的喜好,源自少年时父亲沈家仁的鼓励。我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开始对古典名著《水浒传》进行研究。在他的熏陶下,我很快爱上了另外一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渐渐的,我发觉自己已经被三国那段精彩纷呈的历史所深深吸引。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我又购买了《三国志》、《三国志集解》等书籍进行研读,同时还尝试着写了一些“豆腐块”向报社投稿。没想到在1983年4月22日,我的处女作“诸葛亮的三次锦囊妙计”居然被《南昌晚报》发表了,这样一来,我的干劲越来越大,对于三国的热爱和研究也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几十年下来,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撰写了近50万字的三国类文章。2006年,拙著《煮酒品三国》一书得以出版,算是对我这些年来潜心研究的一个小小的回报。

对汉末的诸侯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是这些年来我的一个梦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动笔。直到去年下半年,在夫人张丽平的鼓励下,我终于下定决心开始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写作工作。今年上半年终于得以完稿,多年的愿望也得以实现。

在此,首先要感谢我的父亲沈家仁、母亲宋国悌、夫人张丽平对我从事三国研究的支持和鼓励。没有他们,我根本没有信心去从事三国研究,也没有勇气尝试进行写作。

其次,非常感谢多年以来鼓励、支持和帮助我的网络界的同好们。在该书的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各大网站、论坛的三国写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天涯社区煮酒论史的聊公、毒酷求败、剑眉枉凝以及新浪三国论坛的三国统一促进会、秦风、陈瓷、燕京晓林、征南等好友,都对初稿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在此,对他们的协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承蒙湖南人民出版社垂青,将拙作结集出版,不胜感激。同时感谢聂双武先生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水平,本书论述难免有错,请学者、爱好者指正。

沈忱

2010—5—9于广东江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国不能戏说的历史诸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65990
开本 16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36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5
16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3: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