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上学、读书,再买书、看书,进而卖书、写书,与书结缘、以书为业的人,多年来,作者以勤奋笔耕、默默奉献、不肆张扬、讷言敏行而在业内为人称道。
在本书完整的思想和片段的故事里,在作者幽婉的叙事和精到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窥见他那份对新华书店变迁过程的顾盼与怀想,对新华书店未来美好前景的守望与期待。
图书 | 留在笔下的新华书店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个由上学、读书,再买书、看书,进而卖书、写书,与书结缘、以书为业的人,多年来,作者以勤奋笔耕、默默奉献、不肆张扬、讷言敏行而在业内为人称道。 在本书完整的思想和片段的故事里,在作者幽婉的叙事和精到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窥见他那份对新华书店变迁过程的顾盼与怀想,对新华书店未来美好前景的守望与期待。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中国书业研究专家汪耀华先生近年来从实践者、研究者的视角对以新华书店为主渠道的中国图书发行业的系列剖析和若干对往昔工作、友情的个案追念。在作者幽婉的叙事和精到的文字里,可以窥见他那份对新华书店变迁过程的顾盼与怀零、对中国书业未来美好前景的守望与期待。 新华书店总店原总经理邓耘先生为本书作序,称赞本书详略取舍间删繁就简,在历史的大背景中有小点评,在阶段性事件的,大板块中有小镜头。 目录 治史、做事及其他(代序) 新中国书业从齐步走开始 新中国书业60年60件大事 中国书业30年7个成长卷宗 由新名词铺垫而成的近30年发行之路 1949年,上海开创书业新天地 新华书店在上海,开始的时候—— 新华人1960年的49条服务革新 书是载体,承载的是社会大势 书店,书不愁愁店的营生 做大、做强的目标应该是做久 书业分销16个猜想 整合,成为出版发行业的主题词 新华,个人的感知 脚踏两头船一意编“纪事” 我编了一种印10册的书 记忆 因为《新华人》而诞生《蔡医生谈养生》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留在笔下的新华书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汪耀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1306476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1 |
出版时间 | 2010-07-01 |
首版时间 | 2010-07-01 |
印刷时间 | 2010-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39.23 |
丛书名 | |
印张 | 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9 |
宽 | 149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