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父母不该对孩子说的21句话
内容
编辑推荐

会断送子女前程的妈妈的一句话当时不生那孩子就好了……头那么重为什么还要顶着呢!?但是,干嘛还穿着校服!?喂,不要再吵了!赶紧进屋学习!你进屋都过了多长时间了还那样坐着?你怎么那么啰嗦啊!赶紧说重点!你也以后生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看看!不是跟你说过不要好高骛远你这个乳臭未干的……你看人家谁谁谁,据说他已经学完初三的课程了!据说那个孩子的父母都没有给孩子做过什么……以前爸爸妈妈小的时候……

李星镐编著的《父母不该对孩子说的21句话》从孩子们的立场出发,为了父母们在日后不必因伤害孩子而陷入后悔的境地,列举了父母不该对孩子说的2l句话。类似这些言语无论多么生气也不能对孩子说。

内容推荐

《父母不该对孩子说的21句话》由李星镐编著。

《父母不该对孩子说的21句话》内容简介:爸爸妈妈的一句话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也可以搞垮孩子的整个人生“当时不生那孩子就好了……”“你以后也生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看看。”“不是跟你说过不要好高骛远吗?”“你看人家谁谁谁,据说他已经学完初三的课程了!”“错了几个?所以,你考了第几名?”“妈妈没有给你做什么了?”

大人们因为生气而冷不丁说出的一句话会给孩子留下抹不去的伤疤,妈妈充满诅咒的冷冰冰的语言,也有可能会使孩子的整个人生全部崩塌。相反,妈妈称赞和激励的一句话,可以引导孩子们进入充满希望的人生之中。这本书讲述了父母们无论多生气也不能对子女们说的具有否定意义的21句话和具有肯定意义的七个应对方案。在孩子们的立场上看着这本书,会不禁为冷不丁说出的伤人的话冒冷汗,希望父母在对子女们随随便便说话之前,再三斟酌。

目录

第一章

不要无视孩子的人格

01.那时不生你就好了……

02.头那么重为什么还要顶着呢?

03.在家里待着,干吗还穿着校服?

帮助孩子提升自尊意识

第二章

不要催促孩子和怒斥孩子

04.喂,不要再吵了!赶紧进屋学习!

05.你进屋都过了多长时间了,还那样坐着?

06.你怎么那么哕唆啊!赶紧说重点!

★帮助孩子提高他的自觉性

第三章

不要对孩子绝望,更不要放弃孩子

07.你以后也生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看看

08.不是跟你说过不要好高骜远吗?

09.你这个乳臭未干的……

★肯定地预言子女的所有行动

第四章

不要将子女跟别人家的孩子或与以前进行比较

10.你看人家谁谁谁,据说他已经学完初三的课程了!

11.据说那个孩子的父母都没有给孩子做过什么……

12.以前爸爸妈妈小的时候……

★承认子女的独特性

第五章

不要使子女与朋友、世界隔离

13.你不要再和那个孩子混了!

14.千万不要东张西望,赶紧过来!

15.不要胡思乱想,还是好好做作业!

★让子女多与人交往和多经历世事以积累更多经验

第六章

对于子女不要无视过程而只关心结果

16.错了几个?所以,你考了第几名?

17.看看金妍儿!不管是什么,只要做好一项就可以!

18.孩子,要有点儿诀窍,不能那么死心眼儿……

★要让孩子们懂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第七章

不要对子女期待过高和进行空表扬

19.你当然不会那样的……

20.妈妈没有给你做?

21.那哪里是你的错误啊?

★为了使孩子能自我主导,要信任孩子

试读章节

01 那时不生你就好了……

当幼小的孩子出生的时候,大多数父母刚开始会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因在自己的身上诞生了新的生命而产生感激之情,尤其是对那新生命在很多处与两人一模一样而产生兴奋感,那种兴奋感必然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变得越来越强烈。当确认不仅仅是在外貌,连性格和饮食习惯以及智力等方面都跟其中一个人非常相似的时候,父母们会沉浸在幸福中。

看到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逗人的本领一件两件地渐渐增多,父母们会感到欣喜和快乐。虽然也有很多因孩子而受累的事情,但看到孩子的逗人模样和孩子点滴的成长,父母仿佛能够克服所有的困难,通过孩子得到新的生命活力并感到无限幸福。孩子到了三四岁的时候,带给父母们的幸福感会达到顶点。其实,说这个阶段孩子给父母带来的欢乐和幸福感是孩子在一生当中给父母尽孝的全部也不为过。

当孩子们上了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情况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个时候,孩子也想像一个独立完整的人,开始有其自身的固执劲和主观性,经常反抗父母的想法,做出与父母的期待相悖的行动。这个时候,孩子会从父母幸福的根源,开始慢慢变成叫人头痛的存在。更有甚者,孩子会成为父母的累赘和负担,父母们宁肯认为没有这个孩子会更好。

说吃饭也不按时吃:让穿衣服也不马上穿;跟他说洗完了再睡,也不听直接就睡;让收拾玩具也不好好收拾;说玩一会儿就过来也不听,玩了一整天才回来;还整天沉浸在电脑游戏里;说一点不好昕的话,小小东西就回嘴……让父母,特别是妈妈焦虑不安的情况何止是这些啊!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给父母带来了不便。孩子不再是幸福的根源的情况,在很多家庭里都不单是一次两次的事例了。

特别是孩子上托儿所或幼儿园、补习学校以及小学的时候,父母的失望感和不满会更为强烈。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竞争中能始终走在其他孩子的前面,如果孩子辜负父母的期待和欲望而让父母操更多的心的时候,父母,特别是妈妈会开始对孩子发泄似的胡乱地随口刻薄地咒骂。

“当时不生那孩子就好了,干吗平白无故地生他受这个罪啊!当时,如果你没有那么坚持,就打掉了……无儿无女便是福的俗话的确一点都没错。难道没有孩子就不行吗?别人没有孩子,两个人活得不是也很好?从孩子那儿还指望什么尽孝呢!反正,现在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仇人,仇人也是没见过的那种仇人。你因为整天在外,可能不知道,你跟他待一整天试试!”

快要就寝时,太太对她的丈夫发的这种牢骚,有时会毫无顾忌地投向孩子。丈夫可能因为是孩子的爸爸,而且生孩子也有自己的责任,并且养孩子方面花的精力没有妈妈花的多,所以可能会像罪人似的一言不发地默默地听着。但是,当孩子听到那种牢骚,他会想什么,心情会是什么样?他会以“啊,我再也不想听到妈妈那么说我了,今后要多加努力才行”的形式进行反省和觉悟吗?有一些稍微懂点事的孩子可能会那么想,但是大部分孩子没有像大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快懂事。

孩子惹事了,在幼儿园里因为不小心推倒了某个女孩,致使这个女孩手臂骨折而不得不去医院。孩子从幼儿园放学以后,没有去跆拳道学校,而是跑到外面疯玩,加上出去时穿着的上衣不知道脱了以后放在哪儿,穿着衬衫就回家了。别人家的孩子会背那么多诗,可是这孩子连学好幼儿园教的都感到费劲,而且竟然说自己上的幼儿园不好,不想在那儿上学了。放学回来得就有点晚,让他赶紧洗完手吃饭,可他手也不洗就坐在饭桌上,又一不小心碰倒了放在桌上已经放凉的炖汤,正好全洒在大腿上,正在担心孩子有没有被烫着,孩子已经惊呼着摔倒了……这时,妈妈的火气达到了顶点。

“真是拿你没办法!因为你我可能短寿……你是不是想让妈妈发疯啊?因为你,妈妈真快要疯了……这孩子怎么能那样呢!那个小脑瓜里到底装着什么想法,让妈妈这么憋闷气呢……唉,当时干脆没生就好了。这哪里是自己的孩子啊,简直是仇人啊,仇人!”

由于妈妈脱去孩子裤子的动作粗暴,孩子只是站在厨房的角落一个劲儿抽噎着,还愣愣地听着妈妈无休止的叹息和自嘲的独白。“你到底做对什么啦,还哭!赶紧靠边儿站。赶紧去那儿盖着毯子静坐在沙发上。你连吃饭的资格都没有。你是不是还没完成作业?你昨天还有前天都没做!你以为你不说,妈妈就不知道吗?幼儿园老师都给我打了电话……像你这种孩子,根本不应该出生。为什么偏偏出生,让这么多人受累啊!妈妈也是,爸爸也是,美珍(在幼儿园不小心推倒的女孩子)也是,都那么辛苦……”P3-6

序言

对于所有人来说,言谈即生活态度。听一个人说的话,就能够了解这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话语的内容和话从口中说出来时的状态,即说话人的口气,可以反映说话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就是说,同样的话以什么样的方式说出来是由人生态度决定的。

如果话的内容具有确定的意味,而且口气也非常亲昵和肯定,那就表明说话人过的是比较正面的(肯定的)生活。与此相反,如果话的内容极具否定性,口气也非常具有否定性,就表明说话人过的是比较灰暗和否定的生活。当然,也不一定都是这种情况,也有以否定性的口气表现肯定性的话语的时候;也有虽然十分喜欢和疼爱,口气却是与之相反的没好气和粗暴的;还有那种可以将本来非常棘手的内容以非常可爱和深情的方式说出来的。

话总是具有相对性。无论说话人是自言自语还是向着谁说话,总要有对象,所以,从话中不仅能知道说话人的生活态度,而且也能观察到正在进行交谈的人彼此之间的关系。还有,话不单是对说话人自身有影响,还会对听话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如果以非常亲昵的口气说非常肯定和较好内容的话,会使听话人的心情变好,感到幸福和愉快。这种话不仅让听话人对说话人产生较为肯定的想法,而且也会让说话人自己产生肯定的想法。我们常常用的类似称赞、激励、肯定、尊重、鼓舞、希望、期待等的话,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反,如果以否定性的口气说具有否定性意味的话,会使听话人产生何种想法和反应呢?特别是在非常生气而将尚未整理的内容以毫无节制的表现方式向对方说出来的时候,听话的人会想什么和做出何种反应呢?将刁难、诅咒、无视、放弃、绝望、隔离等各种类型的否定性的话,以极其冰冷和带有嘲讽色调的语气向对方说的时候,是不是很容易就能猜出来听到的人所持有的心情和反应?

成熟的大人之间谈话,语言尚且会对彼此产生很大的影响,由此不难想象,成熟的大人与尚未长大的孩子之间的谈话会给彼此带来的影响。大人,特别是父母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影响?反过来,子女对父母冷不丁投过去的一句话又会给父母带来多大的伤害?

妈妈对孩子的一句称赞和激励的话,不是能使孩子整夜都沉浸在快乐的喜悦中吗?妈妈的肯定孩子的一句话,常常会激发起孩子相当大的自信心,使其在充实的希望中感觉到强烈的成功动机。反过来,孩子投向妈妈的一句尊敬和感谢的话,可以为原本筋疲力尽的妈妈的身上注入活力,也能让妈妈充满欢喜地前行。

与之相反,妈妈的咒骂的冷冰冰的语言,会使孩子的整个人生全部崩塌,甚至有可能让孩子从15层高的公寓楼顶上跳下去,当然,这种极端的情况不是很普遍。其实,每个成年人回顾小时候的事,可能也会发现自己曾因听到父母说的带有无视和刁难的话,而有过无数次离家出走的想法,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真的出走,但不用问,当时肯定因心理受到的创伤而痛苦过。这似乎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阶段,但我们必须牢记,尽可能不让孩子因父母的言语受到伤害才是最佳的,因为,受到的创伤堆积,就会变成诱发其他问题的源头。

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常常说“祸从口出”,也就是脱口而出的话是所有灾祸之门的意思。的确如此,人们日常所遭遇的是是非非和使人苦恼的大部分灾难都根源于言语。我们可以通过回顾自己的过去或观察周围其他人的生活,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无论是夫妻之间、父子之间,还是朋友之间、邻居之间,我们用简单的一句话不是就能使彼此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使彼此更愿意交心吗?同样也有因一句话而使彼此产生隔阂或相互仇视和憎恨的情况,所以自古以来圣贤们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关于慎言的警句。

记得曾经在哪儿看到过这样的警句:“一句严厉的话,留下了无论多么有能力的医生都无法治愈的伤疤。”我希望父母们能够记住这句话。即使不能对子女说肯定和温柔的话,也不要向孩子扔下他们所无法承担的带着刺的言语,给孩子带来很难治愈的伤口。

那么,孩子们从父母那里听到什么样的言语会受很深的伤呢?听到什么样的话的时候孩子们会发怒呢?孩子们听到什么样的言语,会陷入不堪忍受的绝望与放弃的深深的泥潭呢?从父母那里听到什么样的话,孩子们会说类似“求求你,不要那样了”、“求求你,千万不要以那种方式说话”这样的话而向父母苦求呢?能够放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好,倘若孩子也不表达,只是在心里独自一人努力去平复情绪,到最后还是没能消除而欲哭无泪,最终放弃自己和人生,到时候父母该怎么办呢?如果孩子心里的伤已达到很难治愈的程度,父母该多么后悔,又该怎么向孩子们请求原谅呢?“说这些都是为了你好”能成为辩解之语吗?

本书从孩子们的立场出发,为了父母们在日后不必因伤害孩子而陷入后悔的境地,列举了父母不该对孩子说的2l句话。类似这些言语无论多么生气也不能对孩子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父母不该对孩子说的21句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李星镐
译者 金正日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23420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