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建国的那些人与事》由何虎生主编,主要介绍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由乡村到城市的转变,彻底埋葬蒋家王朝,筹备和建立新中国,建立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外交制度,举行开国大典等一系列改天换地、功彪青史的伟大事件中的人和事,以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开启新纪元的辉煌历史。
图书 | 旭日东升(建国的那些人与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旭日东升——建国的那些人与事》由何虎生主编,主要介绍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由乡村到城市的转变,彻底埋葬蒋家王朝,筹备和建立新中国,建立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外交制度,举行开国大典等一系列改天换地、功彪青史的伟大事件中的人和事,以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开启新纪元的辉煌历史。 内容推荐 《旭日东升(建国的那些人与事)》由何虎生主编,截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筹建至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这一历史时段,《旭日东升(建国的那些人与事)》重点记述了各民主党派应中共之邀齐聚北京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国是,制订《共同纲领》,确定国都、国名、国旗、国歌,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的历史过程。通过撷取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中鲜为人知的小细节、小故事,还原了建国时激动人心的历史场景,让人们再度走近当年的那些人与事。 目录 第一章 中共中央到北平 一、毛泽东进京赶考 二、中共中央在北平的第一站 三、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在香山的驻所 第二章 蒋家王朝落下帷幕 一、北平谈判毫无结果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 三、宜将剩勇追穷寇 第三章 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一、国家政治制度的设置 二、在城市中站稳脚跟 三、建立新的外交秩序 第四章 新中国是这样诞生的 一、群贤毕至北平城 二、政协筹备会议召开 三、确定国名、国都、国旗和国歌 四、新政协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五章 开国大典的日子 一、准备大典 二、开国大典的进程 三、中南海的新主人 后记 试读章节 报告强调,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被迫由城市转入乡村,在乡村集中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经过共产党20多年的艰苦奋斗,敌我力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解放军不仅占领了广大乡村,解放了一系列中小城市,而且已经并且继续夺取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城市,解放全中国。因此,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人城市。全党同志必须及时地适应这一新的变化,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的工作。 毛泽东指出:在城市工作中,党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其他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该报告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党的任务是迅速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个报告中,毛泽东估计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国内外阶级斗争的新形势,及时地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他严肃地指出,在胜利面前,要防止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受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要防止资产阶级的捧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无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敌人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七届二中全会为中国革命的工作重点转移,为全国的大解放,而且为新中国的建设准备了思想、理论基础,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经毛泽东亲手绘制的一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如日出东方,呼之欲出了。 P4 后记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在苦难而辉煌的历程中,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三件大事,一是建党,二是建军,三是建国。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7年,随着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的叛变,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从1927年夏到1928年夏,党领导了多次起义,开始了创建红军和根据地的新时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正是沿着这条道路而取得胜利的。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国历史进入新的纪元。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历程,我们编写了《东方曙光——建党的那些人与事》、《星火燎原——建军的那些人与事》、《旭日东升——建国的那些人与事》一组书稿,以全面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党、建军和建国的伟大功绩。 《旭日东升——建国的那些人与事》主要介绍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由乡村到城市的转变,彻底埋葬蒋家王朝,筹备和建立新中国,建立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外交制度,举行开国大典等一系列改天换地、功彪青史的伟大事件中的人和事,以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开启新纪元的辉煌历史。 本书由何虎生主编,参加本书写作、校对和其他工作的还有朱晓艳、武蓬勃、张宗兰、李晓雨等人。 编者 2011年11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旭日东升(建国的那些人与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虎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4007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3 |
出版时间 | 2012-01-01 |
首版时间 | 2012-01-01 |
印刷时间 | 201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6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0 |
宽 | 172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