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投机者的扑克(操盘18年手记)
内容
编辑推荐

它记录了一段经历;它梳理了一套交易系统;它是作者过去失败、成功的总结。

如果说交易直指人性,那这本书直面交易,也就直面了人性。

作者在讲他自己的故事,故事跌宕、充满了欲望与抗争——某次赢利的喜悦是更大亏损的伏笔,而坚守正确又需要担负怎样的痛苦与忍耐。

著名操盘手青泽、中证期货总经理严金明、龙讯投资董事长夏军等资深投资人一致推荐。

内容推荐

它记录了一段经历;它梳理了一套交易系统;它是作者过去失败、成功的总结。如果说交易直指人性,那这本书直面交易,也就直面了人性。

作者在讲他自己的故事,故事有点跌宕,充满了欲望与抗争——某次盈利的喜悦是更大亏损的伏笔,而坚守正确又需要担负怎样的痛苦与忍耐。

与一般投资书迥异的是:书中很少有图表的堆砌,作者很少谈什么必胜的秘籍,而是把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人的故事或许片面,但作者并不渴望教你怎么做,而只是告诉你:他做了什么,做错了哪些,又做对了哪些。他18年的经历够长,几历熊牛,避免了短视。他投资阅历够丰富,契合历史的贯通,也能够让他纵横捭阖。

阅读本书如饮美酒,醍醐光腚之外,还有这沉沉的、独特的回味。

目录

推荐序一 我思故我在

推荐序二 站在哪里看“江湖”

前言

上篇 一个人的修炼

 第1章 市场是一种情绪 

大众总是错误的 

股票市场零和吗 

价值必胜吗 

网易的1美元到70美元:投资股票投机做 

ST海虹和它的23个板:投机股票投资做 

盘面就是老虎机 

截线运动 

快乐的平衡 

弹性 

 第2章 多空密码 

市场的真相 

多空如开关 

水温的启示 

资金的虎狼之师 

 第3章 人生的一本大账 

翻倍多少次,破产都只需要一次 

生于梦想,死于幻想 

十年投机史:天堂与地狱 

“人”是最大的风险源 

没有目标的人就会陷入贪婪 

目标就是生产力 

 第4章 交易之门 

给客户的信 

盘前十问 

什么时候更容易上涨 

统一时间 

离场把握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伙伴:第三方风控 

风控(原则和策略) 

交易之门:操作申请书 

 第5章 投机者的扑克 

赌性的由来 

战胜赌场 

长期资本之殇

梭哈 

市场通缉令 

心中的小白兔:盈利的错误 

STOP!截断亏损 

要跑,要赶快跑 

 第6章 天底下最好玩的游戏 

站着看盘,别坐下 

对冲 

套利:淘金游戏 

2008年的黄金机会 

头寸管理 

用曲线管理资金 

1500元能做什么 

探索的乐趣,进步的喜悦 

下篇 功夫自在盘

 第7章 利弗莫尔之死 

天才陨落 

利弗莫尔的启示 

道德与理想 

 第8章 投机的证据 

伦敦铜话 

黄金·历史·铜 

投机的证据 

信息的实质:熵 

货币与财富 

 第9章 大师的假说 

猜谜经济学 

金融炼金术 

大师的假说:在历史的迷雾前 

交易中的神迹:祷告的力量 

 第10章 终极战士的秘密 

情绪的信号 

自我判定 

枯坐三年的勇气 

战士的修炼 

交易七宗罪 

 第11章 杀人游戏这种游戏 

乌合之众,相机而行 

杀人游戏 

后记:推倒完美 

致谢

试读章节

弹指一挥间,斗转星移20载,当初的弱冠少年已趋向不惑。如果人生真是一段旅程,那么中国的金融市场就是我这20年最好的风景台。200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如果说前面10年是农村改革与个体经济的萌动期,那么后20年则迎来了资本市场的大发展,由此而生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衍生品市场风生水起。恰巧我站在了金融前沿的上海,加上个人的喜好及机缘巧合,让我有幸伴随着这段历史,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诞生与茁壮。

1990年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的那张黄报纸,我翻阅过;文化广场前抱着棉被疯狂排队,我曾一旁站立;92认购证333倍利润的狂欢,我浅尝一口;既瞠目于1500点狂跌到325点的大熊,也惊叹内蒙华电一天翻番的疯狂(当时无涨跌停板)。当旧框架打破后的思想还无从着落,守着黄金之地却不知如何拥有的人争论着股票究竟姓社还是姓资时,历史的步伐却全无停止:B股、H股、N股(纽约)、S股(新加坡),新事物一个接着一个;权证(中国资本市场很早就试行过权证)、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可转债,新词汇冲击着我们;主板、三板、中小板、创业板眼花缭乱;T+N到T+0再到T+1;涨跌0.5%到放开限制,再回到涨跌停板必须10%,历史既是崭新的,又循环往复。

风景也许太精彩,我从股票看到国债期货,从邮票市场折腾到衍生品市场,从大豆炒到黄金;玩了国内市场又去玩海外市场,从无限期盼中国的股指期货到直接操作美国的道指期货;我抄过B股的大底,也逃过A股的大顶;曾经赚过很多倍,也曾输到一无所有;从骄傲不知何物到卑谦不知骄傲何物,直到沉淀下来重新学习,才了解到世界之精彩,自己很无知。

近20年,我努力诚实地在市场中求生存,上不靠贪,下不曾偷,不骗不抢,所以也就敢说些真心话。如果要把这些年市场中自我的感受以及所见所闻汇成一句投资偈语,那么我一定会说:大众总是错误的!

每当说出这句话,我总是惴惴不安,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似乎实在算不上一种智慧,但在真实的世界中,现实往往就是如此残酷,残酷到我们不相信,不愿相信又不得不信。请允许我做出些解释:大众——大部分人、普通者,其对立面是少数派——一小撮有权有势者,或专业人士。大众总是错误的,并不代表大众的选择一定是错的,或者投资过程全是错的,而是指大众投资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实际的盈亏效果总是不佳。亏损、低于均常水平、付出/得到的远不成比例都可做此解释。

大众总是错误的实质就是: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大众如何修正自我的行为,但最终大众(大部分人)的投资结果总是欠佳的。由此推断出大部分人的行为也大都错误(但不是说与大众对着做就能盈利,对此后文还有论述)。这里面有些很细微的差别。

小子何敢出此论断

你看见过狼群比羊群还多的草原吗?你看见过鲨鱼比大马哈鱼还多的海洋吗?你也许见过一个农夫收获了一筐苹果,留待慢慢吃;但你见过一群农夫面对一只苹果吗?那恐怕将是场战争。在一个零和游戏的投机市场中,少部分人赚钱,大部分人亏钱是可行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反之,大部分人都实现盈利的梦想只能是个幻想。这也就是你稍稍环顾四周,总能看见众多套牢者的原因。

我知道有人会反驳说:不一样。我们是投资,而不是投机。况且股票市场也不是零和游戏。我们持有的股票是股东的证明,企业的经营发展会为这个市场带来利润。价值投资之父巴菲特真正获利是靠长期投资,他赚的是企业成长中的钱。

我必须谢谢这些意见,因为这正是我们即将展开的话题:人们通常是投资还是投机?股票市场零和吗?长期价值投资的未来一定美好吗?我也渴望把这些都弄明白,因为这些关键的认识将决定我们是否应该参与这个冷酷的资本市场;如果参与,又该从哪个角度去切入?  先从股市谈起吧,这是个参与人数最广也最普遍的市场。

从传统意义上讲,上市公司确实在创造利润,但股票市场是否能够超越零和还必须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①经济环境是否向好,企业的盈利逐步递增。②社会中的优质企业是否大都进入股市。③企业向市场的资金供给能够大于向市场的索取。

企业有效益是必然的,但必须注意,我们的股票都是溢价买来的,其中所含的市盈率就代表——该企业每年赚取同等的利润并全部分红,你收回本金所需要等待的年限。20倍就是20年,50倍也许就是一辈子。而这还刚刚是还本,请别忘记资金是有时间成本的。所以除非企业能有超常的增长,否则你的小股东身份只能为你带来一种整存零取的效果。

企业向好需要整个经济大环境向好,这也是股市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原因。但在一个经济向好的环境中,必然还分优质企业与劣质企业,那么这个市场是否让更多的优质企业进来呢?这并不乐观。我们的上市公司不好吗?真正优秀的公司一定会上市吗?让我们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一家优秀企业的所有者,每年赚进大把的利润,留存资金已能满足生产发展需要,你会让这样一家公司上市吗?上市意味着严密的监管、严格的财务报表、大批需要调整的数字、必须披露的商业秘密、一大笔中介费,以及把经营者推到苛刻媒体的聚光灯下……获得的只是再融资的能力,其实质就是你可以用市价向市场稀释你的股权比例,即套现。P3-5

序言

对一个成天拼杀在交易一线,视交易成败为人生成败的人来说,唯一让我们高度关注的事情就是基金的操作业绩。我常常和团‘队的助手们开玩笑说,一年200多个交易日,我们每天都在考试,决定我们每一个人命运的除了业绩还是业绩,其他外在的一切,包括别人的评价、江湖地位等都是虚的。

期货交易是一个孤独的游戏,需要参与者全身心地投入。这里没有平庸、折中者的生存空间,不成为赢家,你就必然被市场淘汰。在这样严峻的市场环境中,任何一个职业交易员都必须全力以赴、心无旁骜地关注交易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避免出现原则性的问题。所以,我选择了一个相对封闭、离喧嚣闹市比较远的地方作为我们团队研究、思考、交易的场所,希望借此营造一个思维严谨、心态平和、行动理性的交易氛围。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为这本书写序纯属凑巧,我和本书的编辑是老朋友,因为欠她人情,曾答应过为她出的书写个序。收到出版社寄给我的样书,我漫不经心地翻了一下,颇感惊诧,又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不禁深深地折服于作者对交易理解的广度、深度和历史意识。

我和作者并不相识,然而,对一个孤寂的交易心灵而言,看到这样的书稿,就像黑夜中一个独自赶路的行者,遇到一个同样匆匆行走的同道,那种结伴而行带来的温暖和安全感,有一种彼此心有灵犀的惺惺相惜。

成功交易并没有捷径、秘诀和圣杯,而是一个漫长的积淀、升华,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化过程。我非常认同投资名著《通向财务自由之路》和<走进我的交易室》的观点,即成功交易的要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交易技术、资金风险管理以及投机者的心理和人生态度。我自己在《十年一梦>中谈到的三次思想、心理上的突破和超越,其实也就是对这三点由浅入深的认识和领悟过程。

交易技术是投机者登堂入室的基础,我把它理解为找到一套有优势、有胜算的战胜市场的买卖方法。

资金风险管理是投机者在市场中生存和成功的保障。如果说期货交易既是一门战胜市场的赢的艺术,更是一门在判断失误、深陷困境中机智的输的艺术,那么这一切的内核就是聪明的资金管理策略。

交易技术和资金管理策略尽管有很大的灵活性、艺术性,但毕竟还有相对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只要投机者认真学习和思考,在实战中逐渐积累经验,要了解、掌握其规律并不困难。

但是,知是一回事,行又是另一回事。期货交易是一个立竿见影的盈亏游戏,投机者在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下,要理性地做出合理的技术动作,客观地看待投机结果的输输赢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很认同这样的说法:期货交易的技术和知识,也许学一两年时间可能就够了,但是,投机者要培养一个稳定、良好的心态,在修养和境界上达到高瞻远瞩、超凡脱俗,即使花上十年工夫,也不算多。

当然,十年磨一剑毕竟成本太大!如果有高手能够结合实战案例谈谈心理、人性的因素对交易成败的决定性影响,并且在心理建设、自我控制、人性修炼方面给出一些相对可行的建议,对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本书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此做出了非常深入的探索。

“改进生活以改进交易,体悟交易以领悟生活,这是本书的理想。”

“心态控制的首要是目标管理。”

“风控的职责就是平稳主操的心态,并使进场、离场都成为理性思考的产物。”

“要有在一块石头上枯坐三年的勇气。”

“与一种未知与不可测斗争,最宝贵的就是保持一颗宁静、自信的心。这种自我的感觉,应由心底而发,不可伪装。这时祷告或许可以帮助你。”  “就像出海人祭拜妈祖一样,她并不给予我们肌肉的力量,却能给予我们内心的力量。”

这是一本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我不知道你看到这些引言后有什么感受,至少在我眼里它们充满睿智、发人深省。当然,我的片言摘语只是断章取义,远不能体现出本书的全部精髓。

希望这本书对投资者领悟市场交易的本质、提高操作境界有巨大的帮助。

青泽

著名操盘手

2010-6-21

后记

我们并未给你建造天堂,也未建造人间,

更未建造朽坏与不朽,

因此你要运用选择的自由与光荣,

把自己当成一个雕塑的工匠,

尽可能雕塑自己喜欢的样式。

你将拥有想象不到的判断能力,

使自己重生成更高层的生命,那个神圣的生命。

——米兰朵拉,《人之尊严》

在人类知识的大门前,我杜撰了一种交易体系。所以在它全新亮相的最初,我就算计着如何推倒它。因为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可以被推倒的,也是必须被推倒的,否则何来前进?趋势就曾被推倒

我曾经痴迷于趋势理论。趋势所至,如千夫所指,万心所向。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但趋势难道不是一种假说吗?它可以永续吗?

事实是,当一种趋势越强烈,持续的时间越长,它本身也将越脆弱,当“转折点”来临时,趋势的逆转加上基本面的牵引,两股力量的叠加,将使逆转的过程变得急促而强烈。在这个市场上,最先被消灭的是“逆市者”,然后被消灭的是“顺势者”,市场总在反复中摧毁着那些企图简单战胜它的人,区别只在于生存时间的长短而已。所以在这个市场上你不用迷信机构、资金……同样也不能太过于迷信趋势的力量,每次当你对某股力量痴迷的时候,恰恰正是这股力量,会带给你最痛的伤害。

心灵交易也不例外

在交易中,不唯行情而动,不以赚钱为唯一目的,关注身、心、灵的变化,使之始终处于平衡、可控的状态,此之谓心灵交易。

保持身心平衡,时常反思自我,灵就会显现。

我们之所以推崇心灵交易,是因为它被严重地忽视了,所以它的未来才具有光明。我相信N多年以后,它也一定会像所有的交易体系一样,先是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多,而产生预期的自我实现;过了一个极限后,它也将如同流星般陨落。

我们注意到,心灵交易的方法偏于唯心,她是自我感受、自我判断并研究自我的工具,于是这变成了唯一你的事,也就欠缺了些客观。这也是我们极力推荐第三方风控的理由,希望凭借第三方的介入,能够平衡我们过于自我的偏向。所谓的内部法一定是要有外部法来对应的,所以,曾经被我们批判过的那些传统方法都不应被简单忽略。

心灵交易直面自我,所以还必须非常真实。人会骗自己吗?人常常骗自己!而且由于我们的一些企图心或者隐私,我们还经常会尝试欺骗别人,或者说隐藏自己。但对于心灵交易者,你可以不说,但最好不要说谎,欺瞒的话语说了一千遍,谁是最后的受害者?只能是自己。所以心灵交易的运作是有门槛——勇于直面的自我。

我相信心灵交易的高级阶段,一定还会有大脑排空的过程,就是对自己当初所学的大量思考型工具的提纯与唾弃,最后形成简洁的模式,因为简单才是最有效的。过于精致的结构本身就存在大量的隐患,因为我已不时体会到人类知识的一个缺陷:理论的自我完美倾向!

摒弃完美

在人类认知的殿堂里,任何渴望树立个人权威者,必将淹没在众神的嘲笑声中。

——爱因斯坦

人类的学说,没有哪一种可以完美?牛顿的定律尚且被推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只是走在路上……我们有理由相信,自然本就不曾完美,更何况这些人类自我抽象的学说。执迷者渴求完满,对自我的理论总期盼最后功德圆满。如此的强求,我相信论据终可找到,但最后,探索的乐园变幻成完美的坟地。

所以,我们在构建完美后,还必须再推倒完美。这个交易大厦并不存在,我们修建它只是为了给交易的心灵一个去处。但如果心灵自由了,那么固有的建筑就成为捆绑,所以我们要推倒它,只有推倒后,你才知道哪些已深入你的内心,不朽了;而另外那些,只是形式,腐化了。

我不能构造得再完整了,我不能用我的个性为你的建筑充实全部,它应该是个开放的结构。交易是很自我的事,你需要用自己的优势去诠释它,并且努力遮挡自己的脆弱,每一个系统最后都是你自己的建筑,你自己的风格。我始终相信:我之所以成为我,就在于我的优点与那些缺点。

我还必须提醒你的是:无论你如何努力,前途中一定还有挫折等待着你,你必须亲自遭遇这些挫折,然后学习成长。不过这也没什么好叹气的,生命本来如此,就如同我告诉你恋爱总会有伤心,你还是大胆地去爱了;运动中你终将被击败,你还是无限热情地去运动了一样。

作为一个交易者,特别是有志者,最重要的特质也许是:经得起失败。在困难与挫折面前能够坦然,接受它,仿佛生活的一个礼物。这个世界是不存在一直、永久的成功的。就像爬山,任何一座高峰,当你真正开始攀爬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一直在上山下山。所以我们需要些上山下山的智慧。

成功是什么?成功是一种挥发。而磨难是种积淀,一种打压,把轻浮锻造成厚重的过程,所谓厚积薄发,也许就是这个意味。

所以我们感谢成功,也感谢磨难,甚至我们还必须感谢青涩,正是因为青涩,所以还能成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投机者的扑克(操盘18年手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扁虫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310457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5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2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