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本·拉登传(一个恐怖大亨的隐秘人生)
内容
编辑推荐

你知道本·拉登吗?当然,没人会不知道这个臭名昭著、搞得美国政府灰头土脸的家伙。那你又了解本·拉登多少呢?恐怕除了那张通缉令上面的长着大胡子的脸,还有他那些骇人听闻的“事迹”之外,很少有人能知道得更多——除了他自己的老婆和孩子!

这本绝无仅有、历经万般波折方能出版的《本·拉登传》,是由本·拉登的首位妻子和第四个儿子所著,他们将为我们展现更多拉登的隐秘人生,让我们从最纯粹的人性角度出发,深入了解这个给全世界带来恐怖气息的男人。

内容推荐

·本·拉登为何会从一个严谨持家的阿拉伯男子变成丧心病狂的恐怖份子?

·他如何训练自己的亲生儿子充当人体炸弹?

·在阿富汗荒凉的群山当中,本·拉登是如何建立起庞大的恐怖训练营的?

·9·11事件发生的前一周,本·拉登的家庭中发生了什么?

·在外人眼中,本·拉登一直是个冷酷的恐怖分子,而家人眼中的本·拉登则容易害羞,对去世多年的父亲念念不忘,甚至还对女人心怀畏惧,到底哪个才是本·拉登的真正面目?

本·拉登的妻子和儿子在本书当中为你揭开这个恐怖大亨的神秘面纱。

目录

第一部分: 在沙特阿拉伯的早年岁月

 第一章:纳伊瓦:我的童年

 第二章:纳伊瓦:婚姻生活

 第三章:纳伊瓦:多子之母

 第四章:奥玛:生为奥萨玛·本·拉登的儿子

 第五章:纳伊瓦:婚姻中出人意料的事

 第六章:奥玛:本·拉登的成长

 第七章:奥玛:搬到麦地那

 第八章:纳伊瓦:奥萨玛的孩子们

 第九章:奥玛:噩梦开始

第二部分:我们在喀土穆的生活

 第十章:纳伊瓦:往非洲去

 第十一章:纳伊瓦:家庭事务

 第十二章:奥玛:喀土穆的流金岁月

 第十三章:奥玛:死亡的气息

 第十四章:奥玛:未知之旅

第三部分:阿富汗

 第十五章:奥玛:撤回阿富汗

 第十六章:奥玛·本·拉登:托拉博拉山脉

 第十七章:纳伊瓦:遥远的国度

 第十八章:奥玛:父亲的军队

 第十九章:纳伊瓦:山区生活

 第二十章:奥玛:滋长的暴力

 第二十一章:奥玛:真正的战争

 第二十二章:奥玛:圣战假期

 第二十三章:奥玛:真正的恐怖

 第二十四章:奥玛:陷阱

 第二十五章:纳伊瓦:年轻的婚礼

 第二十六章:奥玛:结束的开始

 第二十七章:纳伊瓦:前往叙利亚

 第二十八章:奥玛:重返沙特

 第二十九章:纳伊瓦:永别阿富汗

 第三十章:奥玛:9·11事件

作者后记

 附录一:奥萨玛·本·拉登家族介绍

 附录二:奥萨玛·本·拉登大事记

 附录三:基地组织二十年大事记:1988~2008年

试读章节

我并非一直扮演着奥萨玛·本·拉登之妻的角色。我也曾经是个有着少女梦想的纯真的孩子。最近,我的思绪常常飘回到那个自己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常常想起自己快乐的童年。

我常常听到大人们带着后悔甚至愤怒谈起自己的童年,庆幸自己已经逃离了童年的时光。我无法理解这样的谈话,如果可以,我希望回到生命中的最初时光,那样,我就可以永远是一个小女孩了。

我和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住在叙利亚港口城市拉塔基亚一幢装修简单的别墅中。叙利亚海边的景色很是宜人,海风阵阵,农民在那些富饶的土地上种植水果蔬菜。我们的后院满是结着鲜嫩果实的绿树。在那狭窄的滨海平原背后,你可以看到风景如画的山脉,那里的果园和橄榄林随着起伏的山丘呈阶梯状分布。

共有七个人住在甘耐姆这个房子里,因此我家无疑是十分忙乱的。我是父母的第二个孩子,和我的哥哥纳吉,弟弟妹妹(莱拉、纳比和艾哈迈德)关系都很好。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阿里,他比我母亲生的孩子们略大几岁。我父亲在娶我母亲之前成过几次亲,他和以前的妻子共同养育了阿里。

我和纳吉的关系最好,他比我大一岁。虽然我很爱我的哥哥,但是,他和大多数男孩一样,有着恶作剧的天分,常常弄得我十分害怕。

比如吧,我天生就很怕蛇。有一天,纳吉拿着他的零花钱,偷偷溜到集市买了一条塑料蛇,随后很礼貌地敲我卧室的门。当我开门的时候,他冲着我调皮地笑了笑,猛地往我手里塞了个东西,我以为那是一条真蛇,登时尖叫了起来,把整个房子的人都吓了一跳,我扔下蛇,一边叫喊着,一边飞似地跑开了。

我父亲那时碰巧在家,赶忙冲过来处理这个危机,还以为是土匪来谋杀我们,最终他却发现是纳吉让我大喊大叫。而此刻纳吉正在骄傲地挥舞着假蛇,父亲死死地瞪了我哥哥许久,才想起动用父亲的威吓。

纳吉依旧执迷不悟,大叫的声音盖过了父亲的吼叫:“纳伊瓦是个胆小鬼!我在教她如何变得勇敢。”

如果我们能够预见以后的事情,知道成群的蛇会经常造访我们在阿富汗山上的房子,我也许会感念我的哥哥。

别墅楼上的阳台,是我最喜欢的地方,那是小女孩逃离到梦境的绝佳选择。我曾经花去无数的美妙时光窝在那里看书。通常,在看完几章之后,我会用手指按住书页,向远处看着,看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我们所在社区的房子密密匝匝地挨着,一些小商铺散布其中。我喜欢端看忙碌的交通,人们在社区中穿梭往来。在他们完成日常的工作后,便回家休息,享受家中的美食,与家人团聚。

我们社区中的很多家庭来自其他地方。我的家人来自也门,一个公认的美丽而遥远的国度。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祖先会离开那里,但是很多也门的家庭移民到周边的国家,因此人们说,也门的血液流淌在整个阿拉伯世界里。通常,我们的也门祖先是因为贫穷才变卖了牛羊,关闭了房舍,放弃了荒凉的土地,永远离开了熟悉的城市和旧日的朋友。

我能想象我的先祖们坐在家里,男人们可能正嚼着加特树的叶子,炫耀着弯曲的匕首,而女人们,眼睛上涂抹着黑色的眼影,安静地听着男人们讨论干涸土地上的挑战或者那些已经失去了的机会。旧日的香料贸易已经衰亡,而雨水太少,也不够浇灌作物。面对着嗷嗷待哺、面黄肌瘦的孩子,我的先祖们无奈地爬上高大的骆驼,向棕色山丘掩映下的绿色峡谷艰难跋涉。

在我的先祖到达叙利亚的时候,他们在地中海沿岸,就是我出生并度过童年时光的大型港口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家园。拉塔基亚,两千多年前的文字就记载了这座拥有堂皇建筑和优良港口的城市。面朝大海,背靠沃土,拉塔基亚这座城市被很多民族觊觎,并曾先后被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和奥斯曼人占领,像其他古城一样,它曾多次被毁坏而后重建。

在我嫁到沙特阿拉伯的吉达之前,我的生活仅限于我的家庭、我的学校、我的故乡拉塔基亚和我的祖国叙利亚。

作为女儿,我很为父母骄傲。当我渐渐长大,明白了周围人的议论时,我开始意识到那些有关我们家庭外在和内在的优点。我自然为家人的品德高尚、深受尊重而高兴,但出于少女小小的骄傲,我却因他人对我们外表的赞誉而感到格外欣喜。

我父亲经商,这是当地阿拉伯男人比较普遍的谋生方法。由于我们这儿并没有女儿协助父亲工作的习俗,我并不了解父亲的日常工作。但是我知道他很勤勉,天亮就离开家,夜晚才返回。他勤恳的工作使我们有富裕的生活。回首往昔,我相信我父亲对女儿们是宽容有加的,而对他的儿子们却十分严格,他们的调皮会使父亲大发雷霆。

母亲留在家里照料我们的日常起居。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厨师,还是一个做事有条有理的管家。一个丈夫、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让她永远都不得闲。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厨房度过的。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为家人准备的美味佳肴。早上,我们以面包、鸡蛋、奶酪、黄油、涂了蜂蜜的农家干酪和果酱为早餐;午饭可能是由鹰嘴豆和香料制成的胡姆斯、从菜园里采来的各种新鲜蔬菜、新摘的西红柿和黄瓜、塞满蒜茸的用薄荷腌制的茄子和山核桃仁。我们的晚饭会在晚上7点到8点间上桌。母亲做的美味的拌有豌豆的米饭、卷着肉的葡萄叶子、秋葵浓汤和羔羊肉饼都会让我们瞪大眼睛,馋涎欲滴。羔羊肉饼是阿拉伯人最流行的一道菜,由羊羔肉馅与碾碎的干小麦、盐、洋葱和其他香料混合而成。P2-4

后记

通常我的作品主要描写的都是过着戏剧化生活或是生活在高度危险中的女人身上所发生的故事,因此我经常会收到一些人的请求,希望我能将他们的故事写下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但很少会有故事能立刻引起我的兴趣。

2008年春,我收到一封通过某出版商的网站发送过来的邮件,邮件的作者自称是奥萨玛·本·拉登的家人——奥玛·本·拉登,是最终承认发起了袭击美国“9·11”事件的臭名昭著的奥萨玛-本·拉登的第四个儿子。奥玛在邮件中说,希望能通过我来公开自己的个人故事,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作为奥萨玛·本·拉登的儿子的成长经历。

坦白地说,我的第一反应是并不情愿。“9·11”事件在我内心中留下了太大的阴影,让我一想起奥萨玛·本·拉登就怒火中烧。但出于好奇,我与他在埃及的儿子奥玛通了电话。

我很快就了解到,奥玛的童年生活苦不堪言。在我们首次交谈后,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和奥玛有关的信息。虽然我对任何与冷酷无情的父亲一起生活的孩子都心存同情,但我最初的发现依然无法激起我写作的动力。奥萨玛·本·拉登的这个儿子引起人们关注的主要有两件事情:

其一,媒体对他最感兴趣的地方在于他娶了一个年龄几乎是他两倍的女人,英国的街头小报在发现这一非同寻常的信息后欣喜若狂,一直冷酷无情地嘲讽这对夫妇。

其二,更有意思的是,奥玛一直与父亲背道而驰:他的父亲将残害异教徒作为自己的生活,而他却一直勇敢地宣扬和平,反对暴力。这让人惊诧万分,因为据我对沙特阿拉伯男人的了解,他们从不敢公开反对自己的父亲。我个人曾经亲眼目睹过身居高位的王室王子在得知自己苍老的父亲即将到来时开始浑身颤抖。沙特阿拉伯人极其畏惧他们的父亲,这是沙特文化中令人称赞的一面,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中如此。

奥玛在父亲宣扬暴力的同时却呼唤和平,这让我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还要拒绝他。这对父子引起了我的兴趣——奥萨玛·本·拉登是个什么样的父亲和丈夫?他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他为什么会不去考虑自己备受谴责的行为对于无辜孩子们的影响?在与奥玛通过电话交谈多次后,我的确发现奥萨玛·本·拉登本人及其家人们的生活有许多令人诧异之处。

当本·拉登一家被迫逃离沙特阿拉伯时,奥玛还只是个十岁的孩子:一家人不得不离开苏丹时,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后来全家人又从苏丹迁往当时还处于残忍野蛮的塔利班政权统治下的战火纷飞的阿富汗。由于父亲的行踪千变万化,奥玛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连续数年无法见到大家庭中的其他家人。

奥玛似乎生来就是缔造和平的使者,但他毫无选择的权利,只能在恐怖分子集训营旁边长大成人。每当全家人又要搬迁时,他就要被迫抛弃自己心爱的马匹;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母亲生活在愈加艰苦的环境中,却还要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怀孕所带来的痛苦和不便;有那么三四次,奥玛还几乎丢掉了自己的性命;他虽然深爱着自己的兄弟姐妹,却被迫和他们分开生活,其中有六个孩子被留在了阿富汗。

我脑海中的问题有增无减——奥萨玛的儿子们是否曾经被迫参与战斗≯他年幼的女儿们是不是已经被迫成婚?奥萨玛·本·拉登在自己的妻儿面前是冷漠残忍还是仁慈和蔼?在奥萨玛·本·拉登家族中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

当然,奥萨玛·本·拉登对于他的个人生活一直隐藏得密不透风。而现在全世界忽然拥有了一次了解他的机会,了解这个还无权使个人隐私完全保密的男人身上不为人知的故事。

据我观察发现,市面上所有与奥萨玛·本·拉登或其家人有关的书籍都没有得到过本·拉登家族中任何成员的合作。虽然卡门·本·拉登所著《豪门之内:我在沙特阿拉伯的生活》值得一读,但卡门毕竟是嫁入这个家族的媳妇。她的畅销书中所描述的有趣故事大都是她本人在沙特阿拉伯的生活细节和她与丈夫——奥萨玛的同父异母兄弟纠缠不休的离婚纷争。

史蒂夫·柯尔广受称赞的著作《本·拉登家族》一书内容严谨,编写巧妙,但作者依然没有获得本·拉登家族的第一手资料。正如作者本人所说:“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虽然想要采访本·拉登家族的人源源不断,但他们却和也门的家族成员不同,极少会有人给予配合。家族内住在吉达的老一辈也从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然而,在初稿基本定型后,我和朱莉,塔特仍试图与依然在世的本·拉登家族代表取得联系,对一些资料进行核实;最后通过联系他们的律师,终于使得他们同意对提交给他们的大多数问题予以回应……”

不久后我就了解到,奥玛的母亲是本·拉登的大表妹,也是第一房妻子。虽然纳伊瓦早已和丈夫分居,但两人一直没有离婚。出乎我意料的是,纳伊瓦竟然还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谈到了许多奥玛的故事。她这封信让我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因为我意识到她一定是鼓足了勇气才敢给一个素未相识的美国女人写信;在此之前我从奥玛那里得知,他的母亲是一位极端保守的穆斯林,一直过着与外界隔离的生活。这样一个女人是不会轻易主动接触西方人的。

但纳伊瓦这位母亲却深以其感情细腻的儿子为荣,讲了许多描述奥玛性格和生活的甜蜜故事。在阅读纳伊瓦的信件时,我禁不住询问奥玛,她的母亲是否愿意将其信件公开。

出人意料的是,纳伊瓦竟然同意了,但仅仅是因为她的儿子邀她参与进来。纳伊瓦并没有通过此书来攻击本·拉登的任何意思:实际上她同意讨论的话题依然有所限制。由于她的婚姻生活一直与外界隔绝,她对于战争的细节以及丈夫参与圣战的事情并不知情。但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依然想要迫切地了解奥萨玛·本·拉登的第一位也是地位最重要的妻子过着怎样的生活。

忽然间一个想法让我为之一振——奥玛的故事会让这本书成为第一本由一位真正的本·拉登家族成员所写的书,而且这些故事也是唯一能够描述那位声名狼藉的恐怖分子的家庭生活真相的故事。

我又和奥玛交谈了几次,询问他对于父亲的所作所为以及死去的无辜生命的真实感觉。如果奥玛认为他父亲的凶残行为合情合理,我绝不会同意为他出书。而且在阅读网上的一些文章时,我已发现奥玛并不赞成父亲的行为,并且明确表示出了自己对于暴力的痛恨。正是因为如此,他很长时间里似乎都无法接受自己的父亲策划了“9·11”事件及其他同样令人痛恨的暴力行为这一事实。我提醒自己说,也许大多数人都很难相信自己深爱的人能够参与到恐怖活动中去吧!

一个儿子无法接受自己的父亲残忍剥夺无辜平民的性命。这很容易让人理解。而且在阿拉伯世界中,大众舆论的主要导向都是。阴谋论”,认为能够指控奥萨玛·本·拉登参与“9·11”的大多数证据都是由美国政府提供的,而美国政府正是多数阿拉伯国家所憎恨的对象。实际上,很少有阿拉伯人会相信来自于华盛顿、伦敦、柏林或巴黎的任何报道。

等到奥萨玛·本·拉登发布了宣称其为“9·11”事件及其他暴力行为负责的录音带后,奥玛才最终承认,自己的父亲的确发动了这些袭击行动。在一些录像中,这位年轻人似乎还未从震惊中恢复——虽然他也想相信父亲最好的那一面,但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父亲并非恐怖分子这一希望。

随着对奥萨玛·本·拉登及其家人的了解,而且随着奥玛长大,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基地组织的领导者和战士,我在内心中告诉自己,这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我相信,我们应该了解这个一手造成了无数无辜民众生命的人:而除了通过他的第一位妻子和第四个儿子,我们再也没有其他了解他的秘密世界的途径。

——简·萨森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是了解本·拉登的关键一环,处处充满了令人震惊的秘密。在简·萨森的帮助下,纳伊瓦和奥玛终于能够鼓起足够的勇气,引导我们去发现那颗孕育了今天这个恐怖大亨的种子。

——《纽约时报》

令人着迷……本书的价值超过一堆中情局的情报分析,它牢牢地抓住你,让你战栗不已,还会让你知道的比总统和将军们更多。

——《华盛顿邮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本·拉登传(一个恐怖大亨的隐秘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国)简·萨森//(叙利亚)纳伊瓦·本·拉登//(沙特阿拉伯)奥玛·本·拉登
译者 陈嘉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4836
开本 16开
页数 2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3.847=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