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愈,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师从汤用彤、贺麟。1942-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先后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朱子哲学、华严宗研究、隋唐佛教和逻辑学等课程,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中国哲学史课程。本书是任继愈先生演讲文章的汇编,含讲座、演讲、学术发言、公开场合的讲话等。按照时间顺序,编辑成册。
图书 |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任继愈讲演集)/人民日报名家讲演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任继愈,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师从汤用彤、贺麟。1942-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先后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朱子哲学、华严宗研究、隋唐佛教和逻辑学等课程,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中国哲学史课程。本书是任继愈先生演讲文章的汇编,含讲座、演讲、学术发言、公开场合的讲话等。按照时间顺序,编辑成册。 目录 1979年 论儒教的形成——访问日本时所作的“儒家与儒教”学术报告(补充稿) 1979年10月 如何看待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在“全国中国哲学史讨论会”上的发言 1980披红9月 关于中国封建主义的问题——在陕西省哲学学会的讲话 1982年6月 中国哲学史的特点——在“《中国哲学史稿》讨论会”上的发言 1980年前后 美学与宗教 1985年12月 熊十力先生的为人与治学——在“熊十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1988年9月 清除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在《现代化》杂志“科学与文化论坛”座谈会上的发言 1991年12月 把《周易》研究的方法问题提到’日程上来——在“《周易》问题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1995年12月 20世纪中国哲学的使命感——在“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00周年”国际冯学讨论会上的发言 1998年5月 赞百年北大——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发言 1998年9月 佛教与东方文化——在“纪念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海峡两岸佛教学术会议上的主题讲演 1998年11月 齐文化的产生和研究齐文化的意义——在“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暨《齐文化丛书》座谈会上的发言 1999年4月 科学与民主没有过时——在首都科技界和社会科学界“继承五四传统,弘扬科学精神——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1999年7月 学习科学、破除迷信、造就一代新人——在“科学思想传播与无神论宣传”研讨会上的发言 1999年9月 郭店竹简与楚文化——在武汉大学“郭店竹简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2000年4月 璀璨中华文化之花的母树——什三经》:——在“《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2000年5月 用历史说明宗教——在南京大学宗教学系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2001年5月 唐玄奘取经与《西游记》及其现代启示意义——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上的讲演 2001年7月 瞻望21世纪的中国哲学——在“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上的主题讲演 2001年10月 关于中文古籍的保存保护——在“中文善本古籍保存保护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2002年8月 五台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在五台山佛教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上的讲话 2002年10月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在国家图书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上的讲演 2003年10月 今天看诸葛亮——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学术讲座上的讲演 2001年11月 无神论教育与科教兴国——在“中国无神论学会2003年学术会议”上的讲话 2004年8月 旧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在“中国哲学大会(2004年)”上的讲话 2004年9月 说忠孝:儒学的回顾与前瞻——在“纪念孔子诞辰2555周年国际学会研讨会上的发言 2004年10月 今天看《易经》——在国家图书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上的讲演 2005年12月 汉字再认识——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上的讲演 2006年8月 继承传统文化精华,迎接文化建设新高潮——在“儒学、儒教与宗教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2007年10月 中国哲学的未来——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上的讲演 2007年12月 研究生不要只想个人前途——在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9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关于《道德经》——在国家图书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上的讲演 附录:任继愈先生大事年表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任继愈讲演集)/人民日报名家讲演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任继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5012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